1812序曲-日本高中管樂團演奏

2021-02-14 原音文化藝術

點擊上方藍色「原音文化藝術↑↑微信號:或加「YuanyinCultureArt」 關注我,您將有機會獲得原音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贈送的管樂精品DVD一張(套)

1812序曲,是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指揮俄國軍隊擊退拿破崙大軍入侵而創作的著名作品,該作品也是改變為管樂作品最多的柴可夫斯基作品之一。

日本學生管樂團是目前為止國際學生管樂團中水平最高的代表,每年的日本學生管樂大賽競爭激烈,優秀管樂團在競爭中為我們奉獻了一首首優秀的管樂作品。

日本學生管樂團比賽演奏樂曲分指定作品與自選作品,指定作品多由日本管樂作曲家創作,也有一些作品為名著改編,本首1812就出自作日本作曲家之手改編。

日本優秀管樂作曲家的代表有:伊藤康英、天野正道、建部知弘、小長谷宗、真島俊夫等。日本的中小學管樂團指導老師也經常將名著改編為管樂作品。

1812序曲

    

《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

  

(百度)  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啟用真的大炮。

    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後,自己並不覺得滿意,在他給他的資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說:「這首曲子將會非常嘈雜而且喧譁,我創作它時並無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他沒有想到這首樂曲後來卻成為他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

    但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稱讚《1812序曲》「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樂,像平穩的波濤那樣莊嚴有力地在大廳迴蕩,它以一種新的東西攫住你,把你高舉於時代之上,它的聲音表達出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

北京原音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澱區紫竹院路車道溝十號院二號塔樓一層

010-68965896-602

樂器銷售、樂譜音像、文化交流、教學輔導、演出服裝



相關焦點

  • 【今日名曲】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 帶你了解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藝術性
    序曲》試論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藝術性本部分將對柴可夫斯基和作品《1812年》序曲做詳細的分析,並闡明筆者的觀點,得出《1812年》序曲的作品價值。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紀浪漫主義俄國作曲家,他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其中《1812年》序曲一經上演就被視為柴可夫斯基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而且在今天也有不少人為之傾倒。那麼,《1812年》序曲能受到如此歡迎的原因何在呢?
  • 1812序曲,一部音樂大電影
    這部作品,就是「1812序曲」。沒過幾年,這首曲子就風靡歐美,成為一部刷屏級別的作品,其原因無外乎三點。好聽,直白,帶勁。這第一點「好聽」,自不必我多做講解。老柴「旋律大師」的名頭可不是白給。擴展閱讀:有些音樂,沒有歌詞,也能歌唱那它有多「直白」呢?
  • 他們都指揮過老柴的《1812序曲》,西本智實的版本你聽過嗎
    11月6日是柴可夫斯基忌日老柴一生為世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音樂財富而《1812序曲》的恢弘與細膩更是讓人驚嘆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1812 Festival Overture,Op.49 )——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
  •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永恆的經典!
    小澤徵爾指揮《1812序曲》        《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全名《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莊嚴序曲》。
  • 新民藝評|從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旋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有這樣一部交響樂作品,在沒有現場音樂會的這段日子裡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那就是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1812序曲》是老柴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世界,在一些戶外演出中,曾多次啟用真的大炮作為樂器使用。
  • 如此發燒友|最具殺傷力的1812序曲
    Telarc大概是最懂得玩錄音噱頭的公司,1978年他們用美國Sound stream特別製造的PCM數碼錄音設備,錄下了老柴《1812序曲》,開創了數碼錄音商業化的風氣之先,當時發行的黑膠唱片重達240克(常規的LP唱片每張重120克),編號10041,本身就是一張劃時代的超級黑膠。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五《1812序曲》
    今天繼續聽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這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無比輝煌的慶典序曲:一點一點啃古典007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1812序曲》,也稱為《1812慶典序曲》,作品第49號,降E大調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了《1812序曲》,這部作品是為了紀念1812年俄國擊敗法軍,贏得俄法戰爭勝利的歷史事件
  • 門外漢聽古典樂 | 30-4 柴可夫斯基作品導賞-《1812年序曲》Op.49
    以下為文字稿整理:小v老師柴可夫斯基寫於1880年的作品《1812年序曲》,是他交響音樂作品中最形象鮮明、通俗易懂和備受歡迎的作品之一。《1812年序曲》採用俄羅斯人民在1812年英勇抗擊拿破崙侵略的歷史性勝利為其主題。
  • 《1812序曲》和《列寧格勒交響曲》
    管弦樂《1812序曲》同交響樂《列寧格勒交響曲》,柴可夫斯基與蕭士塔高維奇,俄羅斯抗擊拿破崙入侵和蘇聯反擊希特勒進攻。艱苦卓絕的兩場戰爭,震撼人心的兩大作品。《1812序曲》,音樂中的刀光劍影,悠長寬廣的樂曲開場,東歐平原上的俄羅斯音樂風格,《馬賽曲》由遠及近,預示著拿破崙的入侵,尤其是結尾部分,槍林彈雨,「炮聲隆隆」,樂團指揮猶如戰場上千軍萬馬的統帥,指揮著交響樂團「陸海空三軍」(弦樂、管樂、銅管樂)的大合奏,氣勢恢宏,鐘聲宣示抗擊侵略的最後勝利。
  • 大阪桐蔭高中管樂團: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愛樂之城+藍色狂想曲
    大坂桐蔭高中管樂團創辦於2005年,指揮是梅田隆司。
  • 斯特拉文斯基: 火鳥 日本佼成管樂團
    斯特拉文斯基: 火鳥 Stravinsky - Suite from the Ballet "The Firebird"指揮:芬奈爾 Conductor: Frederick Fennell演奏:日本佼成管樂團  Tokyo Kosei Wind Orchestra東京佼成管樂團英語:Tokyo Kosei Wind
  • 名曲欣賞:威廉退爾序曲
    根據德國席勒的同名詩劇寫成的歌劇《威廉·退爾》也是浪漫派歌劇名作,此劇的序曲(共四樂章)是音樂會上經常被獨立演出的器樂名曲。以喜歌劇聞名的羅西尼於1792年2月29日出生於義大利的佩羅薩,因為每四年才有一個閏年,所以等他過第十八個生日時,他已經七十二歲了。他說這樣可以省去許多麻煩。在過生日的前一天,有一群朋友來告訴他,他們集了兩萬法郎,要為他立個紀念碑。他聽了說:「浪費錢財!
  • 經典歌劇序曲大薈萃
    經典歌劇序曲大薈萃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10.20 星期二     早報文娛專訊 10月23日晚7時30分,青島音樂廳將舉行華夏銀行之夜——2015年青島音樂廳交響樂團音樂季之 「著名序曲交響音樂會」。
  • 管樂名曲:寶島︱須川展也&山葉管樂團
    日本著名作曲家編曲家真島俊夫將其改編為管樂團演奏版本,由東京佼成管樂團演奏收錄在1987年專輯《New Sound In Brass》中,儘管這首作品最初打算像T-SQUARE的其他作品一樣具有爵士樂/放克風格,但真島俊夫卻偏離了這個方向,轉而選擇了桑巴風格的音樂。
  • 新生力量打造音樂盛典 湖南青少年交響管樂團首次公開亮相
    8月17日,「湘」約劇場——「樂由心生 湖南青少年交響管樂團專場音樂會」在梅溪湖國際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本次演出是湖南青少年交響管樂團成立以來的首次公開亮相。演出由青年指揮家鄒恆執棒。紅網時刻8月17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李佳蔚 攝影 朱寒冰)今晚,「湘」約劇場——「樂由心生 湖南青少年交響管樂團專場音樂會」在梅溪湖國際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這也是湖南青少年交響管樂團成立以來的首次公開亮相。
  • 1812序曲的尾聲如約而至,炮聲隆隆的歡慶:一點一點啃古典006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尾聲聽過再現部狂風般的弦樂下行之後,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感覺到,會有大事發生,一副「前方高能」的架勢。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圖片僅供參這時,代表著戰鬥民族的號角主題昂首奏出,1812的隆隆真炮聲,以及教堂的鐘聲,也蜂擁而至,盛大的歡迎儀式進入高潮。
  • 1812序曲呈示部,雙方士兵的逐一亮相:一點一點啃古典003
    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書接上回,繼續啃古典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約下去。序奏部分在結尾處,短暫的進行了戰前動員後,敵對雙方很快就進入戰場,來到了呈示部分。享玩音樂:一點一點啃古典呈示部上面,依次介紹了呈示部中的各個主題,接下來,就該完整的欣賞一下《1812序曲》中的呈示部了。很想每個主題都剪輯一個小片段,可惜音頻只能添加一個。
  • 古典發燒必備,10首世界著名音樂會序曲
    - 《卡門序曲》 -法國作曲家比才於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是該歌劇中最著名的器樂段落,常單獨演奏。同時《卡門》也是世界音樂史上上演次數最多的歌劇。《卡門序曲》管弦樂曲,是法國作曲家比才於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