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賞發燒音樂以及發燒音響?

2021-02-13 天藝音樂平臺


   據我的了解,很多人都是用電腦用的音響系統來聽音樂的,對於經典的發燒音樂想要很好的欣賞到,單靠電腦音箱是做不到的,畢竟音源經過電腦跟音響過無法完全復原原有音質,我個人比較喜歡發燒音響以及音樂,整理了一些發燒音響、音樂欣賞的的基本入門常識,以及各個層次的發燒CD,供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一)無損音樂格式的分類:

  在音頻壓縮領域,有兩種壓縮方式,分別是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我們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採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小。

  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頻文件還原後,能夠實現與原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碼率。目前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WAV而常見的。下面就針對這兩種無損壓縮格式進行一下對比:

  FLAC是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的簡稱,是一種非常成熟的無損壓縮格式,名氣不在APE之下!該格式的源碼完全開放,而且兼容幾乎所有的作業系統平臺。它的編碼算法相當成熟,已經通過了嚴格的測試,當在編碼損壞時依然能正常播放。另外,該格式是最先得到廣泛硬體支持的無損格式,世界知名數碼產品如:Rio公司的硬碟隨身聽Karma,建伍的車載音響MusicKeg以及PhatBox公司的數碼播放機都能支持FLAC格式。

  APE是Monkey's Audio,這個程式壓縮WAV音訊所產生的格式,經壓縮後的APE檔案,大小要比原WAV小約一半左右,但是此壓縮方法並非破壞性壓縮,如果將此APE檔案解壓縮還原,所得到的WAV檔與原始的WAV檔大小完全相同,所以APE又被稱為無損音頻壓縮格式。

  WAV格式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種聲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聲音文件,是最早的數字音頻格式,被Windows平臺及其應用程式廣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許多壓縮算法,支持多種音頻位數、採樣頻率和聲道,採用44.1kHz的採樣頻率,16位量化位數,因此WAV的音質與CD相差無幾,但WAV格式對存儲空間需求太大不便於交流和傳播。


  (二)我們了解清楚什麼是無損音樂之後,下面就談談如何欣賞音樂:

  我們聽音樂主要由3個部分組成:高音、中音、低音,〔其實和繪畫道理一樣:亮面、灰面、暗面,一幅作品需要三大面才會有立體感〕。很多人都會說這個誰都知道,但是如何去區分,定位這些音階呢?對微小的聲音,只要響度稍有增加,人耳即可感覺到,但是當聲音響度增加到某一值後,即使再有較大增加人耳的感覺卻無明顯的變化。

  通常把可聽聲按倍頻關係分三份來確定高、 中、 低音,即:低音頻段20HZ-160HZ;中音頻段160HZ-2kHZ;高音頻段2000HZ-20000KHZ。低音頻段:玩發燒音響的人常說一句話,低音是一首音樂的靈魂!

  好的音響放出來的音樂中,低音緊湊、精確,結實而又乾淨(代表性的樂器:鼓,大提琴等)。 中音頻段:這個頻段是人耳最喜歡的頻段,在音樂中要甜美、細膩、自然,我們人說話的聲音就是在這個頻段範圍之內的,只是女性的頻段比較男性稍高一點,所以男人比較喜歡聽女人說話,女人也就話比較多(代表性的樂器:號,吉他等)。 高音頻段:如果說低音是一首音樂的靈魂,那麼高音就是這首音樂的精髓,高音聽起來要清澈、甜美、圓潤流暢(代表性樂器:小提琴,笛等) 。

  例如:蔡琴的《渡口》,大家可以仔細品味裡面的高、中、低音感覺。首先,低音鼓兩輕一重非常的飽滿有力,吉他的聲音清脆、流暢,蔡琴的聲音富有磁性,中音非常的柔和,吉他和木魚的聲音作為伴奏十分有節奏感。間穿插了一段小提琴的聲音,演奏手法非常細膩,富有質感,幾種樂器和蔡琴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把一對戀人即將離別時的無奈悽美的境界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HI-FI的要素

  1.音質。「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什麼叫做聲音的品質?打個最簡單的比方:當您在說一雙鞋子品質好的時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腳、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型好不好看、時不時髦。同樣,音質是指聲音的內在品質,而音色我們可以理解為外在的形象。

  2.音色。音色是指聲音的顏色。音質(TONE QUALITY)與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的說法,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聲音就像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並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聽到的。通常,音色愈暖聲音愈軟;音色愈冷聲音愈硬。就像布料一樣,布質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卻是指它的顏色,這期間還是有明顯的界線。

  3.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布與控制力。這個項目很容易理解,但也很容易產生文字傳達上的誤解。怎麼說呢?大家都會說:這對喇叭的高音太強、低音太少,這就是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分布。問題出於如果把從20Hz到20KHz的頻寬分成三段的話,那必然會產生「不夠精確」的混淆。因此很早以前有人便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音的稱呼,將20Hz-20K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

  4.音場表現。「音場」到底是什麼?在美國,「Sound Field」與「Sound Stage」是二個名詞。「Sound Field」整個聲音充塞的空間;「Sound Stage」特指舞臺上樂隊的排列(包括寬、深、高、低)。在中國,我們所謂的「音場」其實是指「Sound Stage」;至於「Sound Field」,我們早已用另外一個名詞代替,那就是「空間感」。因此,當我們提到「音場的形狀」時,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樂團排列形狀。

  對於音場的表現,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去聆聽:一、音場的位置;二、音場的寬度;三、音場的深度。

  5.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所謂聲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與一公斤鐵塊一般,鐵塊的密度當然要大得多;因此雖然二者重量相同,不過鐵塊給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聲音密度大,聽起來是什麼感受呢?弦樂有黏滯感、管樂厚而飽滿、打擊樂器敲起來都會有空氣振動的感覺,最終,讓樂器與人聲聽起來更穩、更紮實、更像真的。


  6.透明感。透明感幾乎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名詞。有些唱片、器材聽起來澄澈無比,有些則像蒙上一層霧般,只要是有一定發燒經驗的人就有這種感覺。透明感對於發燒友來講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話,連帶也會影響對其餘各項的判定。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聽起來耳朵不會疲勞;較差的透明感像是傷眼的陽光,雖然看得清楚,但很傷神。

  7.層次感。層次感很容易理解,它是指樂器由前往後一排排的間隔能否清楚再生。以電視而言,深灰與黑能夠分辨出來的話就是有層次感。音響亦然,樂團的排列不會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層次感,更甚者,我們要聽到樂器與樂器之間的空間,這樣才會有最好的層次感。

  8.定位感。顧名思義,定位感就是將位置「定在那裡」。聚集不準定位感就差,結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錄音時各個環節處理不好也會導致定位的漂移;甚至在我們聆聽空間中,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也會導致定位不準。總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許多原因造成,我們不管它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要求的是樂器或人聲要浮凸而清楚的「定」在那裡,不該動的時候就不要動,不該亂的時候就不能亂。

  9.活生感。所謂活生感可以說是瞬時反應、速度感、強弱對比的另一面。它讓您聽起音樂來很活潑,不會死氣沉沉的。這是音樂好聽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好像一個卓越的指揮家能把音樂指揮得充滿生氣;而蹩腳的指揮往往將音樂弄得死氣沉沉的,這就是音樂的活生感。

  10.結像力與形體感。顧名思義,結像力就是將虛無飄渺的音像凝結成實體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讓人聲或樂器的形體展現出立體感的能力。很多發燒友往往把此歸入(形體感)之中,但我們認為用結像力與形體感能夠更加具體。結像力好的音響器材會讓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體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音像輪廓的陰影更清楚。


  11.解析力。這個名詞最容易懂,玩過相機的人都知道鏡頭解析力好壞的差距;看電視的人也知道自己的電視能把一片黑色的頭髮解析得絲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現。好的音響器材,即使再細微、再複雜的東西都能清楚的表達出來,這就是解析力。但是必須強調的是,解析力並不能代表所有細節再生與層次感。

  12.速度感與瞬時反應。其實,速度感就是指瞬時反應的結果,也是器材上升時間與迴轉率的具體表現。老外通常會將這項,說成是反應而不說速度感。對於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瞬時反應更容易了解。基本上,這二個名詞都是指器材各項反應的快慢。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釋了。

  13.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強弱對比也可以說是老外所說的動態對比,也就是大聲與小聲之間的對比。一般而言,強弱對比也可以分為「對比強大」的強弱對比與「對比極小」的強弱對比。我們常說古典音樂的動態很大就是指它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對比很大。什麼是對比極小的動態對比呢?也就是強弱很接近的細微對比。強弱對比用最淺顯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極大的強弱對比是拍打巖岸的海浪;極小的強弱對比就是清風吹拂下的湖水波動。


  14.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什麼樣的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才算合理?理想主義者認為應該按實際樂團大小比例縮小放入家中聆聽室。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當鋼琴與小提琴在演奏奏鳴曲時,鋼琴的形體不知道要超過小提琴多少倍。如果在錄音時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鋼琴淹沒。正確的樂器與人聲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縮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樂要求作大小比例。樂器如此,人聲亦然。我們經常聽到一些DJ音樂就會出現這種現象,只聽到很強的節奏,卻人聲很小,感覺不好聽。

  15.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我們在此說的並不是音質的那個質感,而是樂器演奏、打擊接觸那一剎那動作所發生的質感。因此,當我們在說:「小提琴的擦弦質感很好」,就意謂著「它錄得很像小提琴」。至於「空氣感」又是什麼呢?其實也就是說吹氣的感覺。說得更清楚些,「空氣感」是聲波振動的感覺。所謂的質感也就是指「傳真度」,大部分是「接觸」後剎那的感覺。

  16.細節再生。細節大概是泛指樂器的細節、堂音的細微再生與錄音空間中所有的雜音。一件音響器材細節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經由AB Test比較出來。為什麼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細節較多呢?我們認為這與低失真、高訊噪比、高靈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關。細節少的器材聽起來平板又乏味;細節多的器材聽起來趣味盎然。


  17.空間感。我們常常說如果一套音響系統(包括器材、唱片與空間)能夠「使音場浮出來」,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間感。請注意,是「看到」而非「聽到」,真正表現好的音場與空間感絕對是可以「看到」的,而非僅「聽到」而已。什麼是空間感?那就是錄音場所的三度空間實體大小。要能夠將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絕佳的細節再生是絕對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

  18.整體平衡性。任何唱片和音響器材都應該像在指揮在控制樂團一樣,應該求得一個整體的平衡性。這就好比一個樂團中,人人皆是獨奏的高手,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出風頭,不聽指揮的詮釋,這樣一來雖然個別演奏水準高,但是樂團的整體平衡性一定很差,這樣就不是一個好樂團。關於這項,我們無法用尺度去度量出來,要分辨整體平衡性就像多聽音樂會才能分辨樂團好壞一樣,只有靠自己豐富的聆聽經驗來判斷了。

  19.器材個性。唱片、音響器材都和人一般,有著自己的個性,有些聽起來像紳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溫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熱情得像卡門;由於個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須如婚姻大事一樣,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氣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讓您難以消受。反之,二件溫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個性的認知絕對是必要的。


  20.器材搭配。正如前面所講,每一張唱片、每一件器材都有自己的個性,不當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壞影響更大。不僅是一般發燒友,就是連一些專家也經常會因為不當的搭配而誤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這是很遺憾的事。所以在配置器材的時候,必須根據器材的音樂表現特點進行合理化的搭配。


  (四)小 結:這篇《如何鑑賞發燒音樂以及發燒音響》其目的就是讓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也有人說不知如何搭配音響?通過學習我們應該可以為自己定位,選擇哪些音響才適合自己聽。也有人常問:你用什麼音響?其實每個人的欣賞水平、聽覺、愛好、經濟條件等等都有差別,在選擇音響時一定要根據個人的喜好,有目的的選擇才是正確的。大家應多些交流這方面的知識,共同提高大家的欣賞水平!

http://www.gztne.com/index.asp

點擊下方閱原文立即購買

分享到朋友圈即可獲試音碟一張

相關焦點

  • 如何鑑賞發燒音樂以及發燒音響
    據我的了解,很多人都是用電腦用的音響系統來聽音樂的,對於經典的發燒音樂想要很好的欣賞到,單靠電腦音箱是做不到的,畢竟音源經過電腦跟音響過無法完全復原原有音質
  • 酷愛音響 熱愛音樂——我的音響發燒夢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娛樂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人們在欣賞收音機美妙音樂的同時,也感覺到收音機音質欠佳,音量偏低的弊端,於是市面上就出現了高保真擴音板之類的放音設備。不甘落後的我思忖著如何把收音機的音量加大,讓家裡人都能同時聽到從收音機裡播放出來的優美音樂和父母最愛聽的秦腔戲曲。
  • 天下第二的發燒音響系統
    前段時間,我在香港聽到了自認為畢生所聞天下第二好的音響系統,那種好不是某一個部分特別突出,而是全面性的優秀,把所有音響要素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激發起能深深扣動心弦的音樂感動。為什麼說是「天下第二好」?第一好在哪裡呢?天下第一好存在每個發燒友自己的理想中,不要剝奪大家的幻想樂趣,所以我把實際能聽到的這套超級音響系統,只定位為「天下第二好」!
  • 高級音響試機發燒碟推介
    如果說發燒音響,是藝術創意與文明科技結合得最好的例子,相信對生活享受有要求以及曾親身體驗過的朋友來說,一定認同不過。
  • 《靚聲音樂軟體Ⅰ》|《音響技術》雜誌權威編纂古典發燒鑑碟指南
    因此,香港著名發燒雜誌《音響技術》主編大草,特意收集雜誌社多位資深寫手近期評論和推薦的唱片,輯錄成一本權威鑑碟指南《靚聲音樂軟體I》>,於2020年12月12日發行,以供各位音樂和音響發燒友參考。《音響技術》主編大草哥與錢姐姐大草哥與歌手大咖們的合影牆《靚聲音樂軟體I》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發燒女聲」、「古典音樂」和「靚聲精品
  • 月光小夜曲#音響 #發燒 #hifi #音樂 #蔡琴 #18寸 #hiend #功放
    月光小夜曲#音響 #發燒 #hifi #音樂 #蔡琴 #18寸 #hiend #功放 2020-11-25 15:09 來源:科技看天下
  • 發燒碟打開市場 香港唱片業又見活力
    有業內人士擔心,實體唱片會變成古董,僅供鑑賞。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近些年香港唱片業市場又開始「回溫」,而銷量「功臣」是曾經一度被認為屬於小眾消費的發燒碟。  發燒碟是指為迎合音響器材發燒友的需求而灌錄的唱片,追求優質音響效果。起初,發燒碟只是用來試高級音響喇叭,但因為錄製格式保真度高,在高級音響中播放可以聽到音樂的不同層次,絕對是聽覺上的一種享受。
  • 【音響玩家】一臺滿足你各種發燒貪婪需求的一體化黑膠唱機
    轉自:samsumusic從愛迪生發明留聲機到今天,幾代音響玩家和發燒友目睹了音樂錄音與重放的百年革命,革命進行到了今天這個喜新不厭舊的發燒糾結新時代
  • 【發燒名盤】年度最暢銷「古典發燒唱片TOP10」
    絕對的聲音,就是標榜真實的音樂,既要符合音響迷的挑剔,也要満足音樂迷的需求。因此,它製作嚴謹,在取得授權的前提下,每年精挑細選,由德國老虎魚母帶重製,再壓印CD、SACD、LP等規格版本,用以滿足音樂與音響愛好者之所需。人們需要的不是無限燦亮,而是在黑暗時刻,仍能看見遠方的曙光。
  • [音緣]拋開所有的玄論,評判發燒音響效果的金標準只有這一條
    本期,LEO和老易討論評判發燒音響的標準,他們認為標準就是,是否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現場的音樂效果。
  • 音響發燒線材介紹 ​
    目前,古河電工推出的發燒線材主要有三大系列,分別是PCOCC系列、μ導體系列和μ-OFC系列。和來自日本的其他線材品牌一樣,古河極為重視導體的純度及絕緣材料的光潔度,以及導線的線徑、總股數;不講究線材結構,強調以高純度的導體材料來提升傳輸性能。我們知道,發燒線材最常用的是銅,其次是銀,軟特殊的也有用非金屬材料如碳纖維來作導體材料。
  • 【主編觀點說】你的音響系統只能播「發燒片」嗎?
    或許你會想,這種刻意營造老舊、復古,甚至錄音有瑕疵的Lo-Fi曲風,怎能在高級音響上聽?由於我目前也尚未拿到實體專輯,它錄音究竟好不好還有待商榷(因為確實有些Lo-Fi的復古搖滾錄得不錯,如287期筆者推薦的主筆CD「落日飛車:芭莎諾娃」)。若你希望每張唱片都要有發燒片這般乾淨無瑕的錄音水準,那你可能會因此錯失很多好音樂。
  • 【發燒】電影配樂:電影與音樂的珠聯璧合
    經受住時光考驗的經典影片不少,我也看過許多,源於對音樂的發燒之情,我對擁有出色配樂的電影喜愛有加。
  • 發燒天碟《黑教堂》
    本張CD在音響迷中無人不知。這其中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HI-END級的錄音,另一個是猶如天籟般的音樂。聽這張CD,你會感覺這是來自天國的音樂,它洗滌人世間的一且罪孽,淨化了人們的心靈。這張CD裡那15首聖誕音樂作品的演唱水平之高,根本不是語言所能夠形容的,那無與倫比的神聖和純淨,簡直到了叫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總之,這是一張錄音完美,音樂動人的經典錄音.
  • 西瑪音樂寶盒DSPⅡ代,爆款在發燒
    一種生活方式,創新【音樂寶盒Ⅱ】。2017年的武漢點金展上,一款DSP產品成功吸睛,並一舉徵服閱歷無數的MACE裁判天團,它就是——西瑪音樂寶盒ⅡS900(以下簡稱:音樂寶盒Ⅱ)。能夠在展會上一炮而紅的音樂寶盒Ⅱ,理所應當地引起車載音樂發燒友和廣大音響改裝行家的關注。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四十多年來,由於在錄音技術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RR的錄音已成為全球發燒友公認的、在音響重播方面的「參考標準」。  小澤徵爾的得意門生、著名日裔指揮家大植英次與他所領導的、位列全美十大樂團之一的明尼蘇達交響樂團是RR公司的長期合作夥伴,多年來他們在RR所錄製的一系列古典音樂發燒作品,受到了樂迷與HI-FI音樂玩家的熱烈追捧。
  • 十年前的一個音響發燒笑話
    就在此時,大廚現身說法了——由於要將魚翅火鍋的溫度控制在最佳範圍之內,SCITECH及TICE的使用是絕對必須的;何況火鍋內的電子線路已經採用了軍用規格的電容及電阻,絕無失溫之虞。STAX美酒推車著眼於提供足夠的電流以及穩定的電壓給於餐桌兩頭的賓主通話系統使用,四個高品質的輪子也很方便。
  • 分享 | 美國RR公司著名發燒碟系列精選,音響重播的「參考標準」
    四十多年來,由於在錄音技術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RR的錄音已成為全球發燒友公認的、在音響重播方面的「參考標準」。小澤徵爾的得意門生、著名日裔指揮家大植英次與他所領導的、位列全美十大樂團之一的明尼蘇達交響樂團是RR公司的長期合作夥伴,多年來他們在RR所錄製的一系列古典音樂發燒作品,受到了樂迷與HI-FI音樂玩家的熱烈追捧。
  • 他的嗓音唱發燒碟,是一絕!
    劉嘉佳,人稱「男版鄧麗君」、「大陸費玉清」,嗓音極具個人特色,清澈純淨、甜美,央視《星光大道》榮獲周冠軍、月冠軍以及年度人氣冠軍,曾獲得2016發燒天碟榜最佳新人獎、唱片最佳銷量獎。發燒界獨有的一把通透、清澈、純淨的好嗓音!
  • 艾卡頓汽車音響鑑賞會·佛山站 活動現場靚聲體驗令車友們流連忘返
    自年初登陸中國以來,accuton艾卡頓汽車音響就備受發燒友們的期待。在當地汽車音響發燒友的期盼下,accuton艾卡頓汽車音樂鑑賞會第三站設在了佛山至上音樂總部。12月19日,數百名發燒友齊聚一堂,在佛山至上音樂總店共同感受Hi-End影響系統帶來的靚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