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不可言說的痛,叫產後漲奶!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孕媽必學乾貨)

2021-01-19 小歡喜孕產


疫情還未退去,元寶媽宅在家的日子開啟了線上諮詢指導。每天都會收到媽媽們的各種求助信息,著實替媽媽們擔心。比如這個媽媽,我明顯能感受到那種痛。有一種痛,叫做生理性乳脹!


今天特別要跟備孕媽媽、孕媽來分享生理性乳脹的預防和處理方式,多了解一些常識,絕對可以讓你們避免產後漲奶的痛苦。滿滿的乾貨,記得收藏此文!

輝煌。

生理性漲奶主要表現為產後2-3天(或者一周)左右,兩側乳房突然漲痛變硬,有時候硬得像兩塊石頭,乳房皮膚緊繃,甚至一觸即痛。


這主要是由於泌乳II期的到來使奶水突然增多,同時為了製造更多的乳汁,淋巴液及血液在乳房的聚集也會增多,幾股勢力在乳房聚集又不能有效移出,這樣就造成了乳房的腫脹。


大家要記住兩點:

這是一個生理過程,在正常餵養的情況下,即使不額外做什麼處理,也會自然消退,但是消退時間因人而異。

不要外力按揉,否則腫脹的腺泡會因此受傷,破裂,媽媽可能會承受咬緊牙關的疼痛,這樣的外力反而會導致乳腺炎和膿腫的嚴重後果。正確的通乳一定是無痛的,無痛的,無痛的!同時,請拒絕一切熱敷!


首先,最關鍵的是:在寶寶出生後30分鐘左右,做到與寶寶「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早接觸,就是在寶寶出生後,儘早讓他伏在媽媽胸前,與媽媽皮膚接觸(肉碰肉哦)


早吸吮,是通過幫助寶寶找到媽媽乳頭,開始人生的第一次接觸和吸吮。


產後沒有任何時間限制,任何時候只要有空,都可以接觸和餵奶這才是正確的「開奶」方式。大量的研究顯示,72小時內頻繁有效的吸吮是建立奶量供應的關鍵。

如果你清楚了新生兒的胃容量,就不會輕易的給寶寶餵醫院的液體奶。


新生寶寶胃容量真的這麼小嗎?


是的,沒看錯!


註:你給寶寶提供了「其他工廠的產品」(奶粉),導致他對你的「產品」(母乳)需求量驟減,你沒有了足夠的「訂單」(泌乳素),你的「工廠」(乳房)無法順利生產,導致「原材料」(血液及淋巴)越堆越多,「工廠」擁擠不堪(生理性乳脹)。


嬰兒出生後頻繁、有效的吸吮媽媽的乳房,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生理性乳漲的發生。在新生兒階段,保證每天8-12次的餵哺,可幫助媽媽的哺乳儘早符合寶寶的需求。

其次,正確的哺乳銜乳姿勢是保證嬰兒有效吮吸的關鍵。


做法是:寶寶的鼻頭正好在乳頭位置,當寶寶仰起頭張大嘴去靠近你的乳房時,要儘量等到他最張大時銜乳,確保他的舌頭、下嘴唇和下巴最先貼住你的乳房。用一句話表達就是:媽媽能感覺到寶寶吸吮有力,但不覺得疼。


此外,產後初期避免進食過多湯汁。


避免過早的食用濃湯油水,否則容易加重生理性乳脹。建議產後2周清淡飲食。


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乳汁移出。


寶寶是最好的吸奶器、開奶師、通乳師,讓寶寶頻繁有效吸吮是解決生理性漲奶的最佳方式,也是最基本方式。可以在寶寶邊吸吮時邊輕柔劃圈按摩硬塊處。

如果乳房太硬,乳暈太腫,寶寶吸不上怎麼辦?可以先做一下乳房反向按壓軟化乳暈後再來讓寶寶吸奶。

反向按壓方法:

1.剪短指甲。

2.手指放置在乳暈的兩側,朝著胸腔方向施壓,緩慢數到50。

3.乳房的每個方向都應該按壓到。

3.用力均衡,避免疼痛。

但是如果母嬰分離,寶寶不在媽媽的身邊,或者媽媽乳頭凹陷,寶寶無法很好地含接媽媽的乳頭。


這時候媽媽和家人可以手擠奶,或者借用醫用級別的吸奶器來移除乳汁。如果手擠還是不會,你可以請護士或者哺乳顧問教你。但這不是外力對乳房的按揉,正確的手擠奶也是不痛的,不需要媽媽咬緊牙關,更不需要經歷「比生孩子還疼」的痛苦。


元寶媽示範手擠奶

別的輔助緩解乳房脹痛的方式還可以有:


1、 哺乳前溫敷。乳房溫敷溫度不要過高,20-30度左右最佳。可選擇冷水浸溼毛巾,每次外敷15-20分鐘,期間勤換需要做到冷敷的作用。但要避開乳頭乳暈的位置。


2、捲心菜敷,捲心菜洗乾淨後用擀麵杖擀平呈半透明狀,這時會有一些液體流出,敷在乳房上也會有冰涼的感覺。勤換多敷,有消除腫脹的作用,敷的時候要注意避開乳頭。


3、需要簡單方便的媽媽,可以選擇蒲公英舒緩乳膏,明星媽媽張歆藝抖音力薦!

說到這裡,有媽媽會問,我真的沒有奶,一滴都擠不出來怎麼辦?


特別要強調下,一定避免不必要的配方奶粉添加。


很多媽媽一邊忍受著乳房腫脹的痛苦,一邊繼續給寶寶添加配方奶粉。偏好奶嘴的孩子,對於腫脹的乳房流速改變很抗拒,而這樣的抗拒讓媽媽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奶,或者堵了奶出不來,孩子吸不出。如此惡性循環下去,自己脹得越來越厲害,奶粉卻越加越多。


初乳量少,但正合寶寶的小胃口


我們來看看媽媽初乳量和寶寶胃容量之間的比較:

除了第一天,之後每天的奶量按照每天哺乳至少12次算的話,平均下來每次的量跟寶寶的胃容量是不是剛好合適呢?

那麼,為什麼第一天奶量會有缺口?難道真的沒有奶粉不行嗎?繼續往下看——

沒奶粉不怕,寶寶有乾糧


根據國外研究數據,在懷孕初期,胎寶寶體內水分約佔體重的95%。之後水分所佔比重逐漸減少,脂肪的比重不斷增加。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寶寶在為自己儲備出生以後需要的「飲料」和「乾糧」。


到寶寶出生時,水分約佔新生兒體重的70%-83%;脂肪約佔體重的13.6%(另有研究數據為13.3%),其中5%左右為棕色脂肪。早產兒體內水分所佔比重比足月兒要高,脂肪儲備也較少,可能需要視情況區別對待。


出生之後的大約一個星期裡,寶寶會出現生理性減重。減少的體重大約佔寶寶出生體重的7%-10%。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水分,是寶寶沒「喝」完的自備「飲料」。沒被寶寶所利用的多餘水分會被逐漸排出體外,這才導致寶寶減重。


同時,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子宮,寶寶需要自己產生熱量來維持體溫。熱量從哪裡來呢?大多來自寶寶的儲備「乾糧」。寶寶燃燒出生前就儲備好的棕色脂肪,就可以獲得維持體溫所需的熱量

怎麼判斷寶寶攝入是否夠了呢?


評估寶寶吃得怎麼樣,最最最重要的還是評估一天24小時的攝入量,以24小時的大小便為標準來觀察。


一看大小便

寶寶出生後頭一、兩天可能只尿溼一、兩片尿布,第三天至少三片溼尿布,第四天至少四片溼尿布,第五天至少五片溼尿布,第六天開始,每天最少應有六片中等重量的一次性尿布。重量相當於將二至三湯匙的水倒入一片一次性尿布裡。(尿布重量標準摘自國際母乳會)

出生後的頭一、二天,寶寶排出黑色或墨綠色膏狀胎糞,從第三天開始,每天的排便次數將會增加到最少兩到三次,顏色慢慢過渡為金黃色。


二看體重

  判斷乳汁是否充足的金標準是體重。 


出生後頭幾天,因為胎便等的排出,還有剛開始幾天的確吃到的奶不多,寶寶體重會略有下降,稱為「生理性減重」,一般下降小於7%都屬於正常,超過10%算異常,7-10%之間需要諮詢評估哺乳情況以及媽媽生產時有沒有使用大量補液等。


一般出生後的減重在第五天就應該回升,在2周內恢復至出生體重。


生長曲線最重要!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在3%到97%之間,而且一直沿著自己的生長曲線增長,就說明寶寶的生長是正常的。


三看寶寶精神狀態


寶寶看起來應很健康,氣色好,肌膚緊繃。

寶寶應該長胖,身長及頭圍增加,顯得機靈活潑。


提示寶寶吃飽的線索

吃奶一段時間後寶寶試圖把頭從乳房移開,或者用舌頭把奶嘴推出來(奶瓶餵養時)。 


2 吃奶時寶寶似乎很容易分心,吃奶一段時間後寶寶開始玩耍,四處看看,而不是認真吃奶。


3 寶寶吮吸速度變慢,有吞咽的吮吸變少。


4 寶寶開始入睡,有些寶寶在吃飽之後可能會在哺乳時睡著。


5 寶寶的身體放鬆,手掌張開,手指伸出。


6 在吃完奶後可能會打嗝,並伴有少量乳汁從嘴裡流出來。


7 寶寶可能會停止吮吸,並在哺乳後鬆開你的乳房。

總    結


其實「生理性乳脹」並沒有那麼可怕,如果準媽媽在產前就提前學習了正確的應對方式,產後能夠頻繁有效地哺餵寶寶,「石頭奶」的情況就不會太嚴重,通常24小時左右情況就會得到改善。


所以,還在孕期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產前學習,有條件的媽媽在產前可以跟你的私人哺乳指導保持聯繫,提前溝通,這將會使你的母乳道路順利很多!記住,正確的通乳一定是無痛的,無痛的,無痛的!


友情提醒:如果你按照上面內容自行操作,依舊無法緩解疼痛,請尋求我的幫助,聯繫方式見下面。


文末驚喜福利

孕媽在下方留言點讚50個,可得價值500元的杭州市區醫院開奶一次(支付100元來迴路費即可)疫情結束可上門,截止2020年底。



元寶媽個人微信號

手機/微信:13967194251

母乳餵養大本營好餵金牌哺乳指導

日本KJ國際美骨協會會員

小歡喜徒手整體塑形工作室創始人






相關焦點

  • 有一種痛,叫產後漲奶!醫生教你8招解決
    很快過年了,很多媽媽都開始在囤年貨,很多新手媽媽卻為自己的囤奶發愁,老是漲奶,痛得想哭。寶寶這兩天不怎麼想吃奶,漲奶漲得乳房硬的像塊石頭,一碰就痛,怎麼辦?我都不敢喝湯喝水了,怎麼天天漲奶?漲得不行,吸奶器也不管用,能不能請通乳師,靠譜嗎?
  • 寶媽產後漲奶,要跟過來人學習經驗,幫你緩解產後漲奶的尷尬症狀
    母子抱頭痛哭,孩子吃不上,媽媽漲到痛閨蜜么妹,是名新手寶媽,與老公獨自在外地打拼的她,誕下寶寶後,只能自己獨自撫養,沒有任何經驗的么妹,產後第2天就迎來了令她頭痛的漲奶問題。雙乳腫脹疼痛,乳汁分泌卻很少,孩子吃不上,餓得哇哇大哭,作為母親的么妹,在一旁也是心急如焚,用手或者擠奶器都不見有很好的效果。幸好第4天,閨蜜聽說她的情況,來探望她,推薦給她一位專業的催乳師,才講明了么妹,漲奶的原因。
  • 孕媽只要承受懷胎十月的痛?太年輕,產後的五種疼痛你根本想不到
    當孩子呱呱墜地時,孕媽們十分欣喜地認為終於熬過了那一段痛並快樂的日子,那只能說初為孕媽的他們實在是太年輕了。他們承受了懷胎十月的痛,熬過了孕吐、胃灼熱、頂胃、腰酸、恥骨坐骨疼痛、產前抑鬱和一直提心弔膽等產前的種種不適,產後的另五種痛更讓孕媽們意想不到。
  • 如何應對讓人痛不欲生的產後生理性大漲奶
    產後生理性大漲奶是寶媽們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一般產後第二、三天沒多少奶水,家人按捺不住讓寶媽喝鯽魚湯發奶,就是這魚湯讓剛生完寶寶的美女再次痛不欲生。胸部脹痛有硬塊了,慫恿熱敷。臨床上很多寶媽生理性大漲奶疼得哭,甚至說生孩子都沒有漲奶痛。這多少還與孕前有乳腺增生有關、處理生理性大漲奶,首先要緩解胸部脹痛,而不是直接上手法。用包菜、土豆片、新鮮蒲公英搗爛敷患處,緩解疼痛。導致真性漲奶的原因有四個:1.飲食不當,過於油膩,過早發奶。
  • 不怕痛的章子怡,在產後也遭遇了「漲奶酷刑」,那種痛當媽的才懂
    他有一個綽號叫「馬司令」,把她大女人的形象勾勒得淋漓盡致。我們喜歡馬伊琍,更多的原因就是喜歡她身上睿智、堅強和不屈服於命運的精神。可是就是這樣堅強的一個女人,也有脆弱和心酸無助的時刻。不怕痛的章子怡,也在產後,曾受到了這樣難以忍受的痛章子怡拍戲的敬業精神在圈內外很有名,在拍攝電影《臥虎藏龍》的時候,和
  • 有一種痛,叫產後堵奶。寶媽們該怎麼辦?
    有一種痛,叫產後堵奶。寶媽們該怎麼辦? 最近,剛生完寶寶的小美很是苦惱倒不是因為寶寶吵鬧而是自己經常堵奶讓她痛苦不堪相信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堵奶的痛苦
  • 章子怡漲奶?乳腺炎還能繼續母乳餵養嗎?
    甚至一位寧波的寶媽在生完寶寶之後的第二個晚上,就出現了漲奶現象,期間出現了發燒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讓萬千寶媽談之色變的問題——漲奶。//為什麼會出現漲奶?//漲奶主要是因為乳房內乳汁及結締組織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媽媽從孕末期就開始有初乳,當胎盤娩出後,泌乳激素增加,刺激產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圍組織膨脹,在產後第 3、4天達到最高點。如果產婦在寶寶出生後未能及早哺乳,或哺乳的間隔時間太長,或乳汁分泌過多,均可使乳汁無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內乳汁淤積,讓乳房變得腫脹且疼痛。
  • 產後四大酷刑:漲奶、第一次排尿、剖腹產後下地、抑鬱!
    那已經懷孕了的朋友呢,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產後可能遇到的那些「不快樂」,也是讓大家提前心裡有個數,跟老公長輩溝通好,儘量給予幫助讓你不至於身心俱疲。都說產後有四大酷刑:漲奶堵奶,第一次排尿,剖腹產後翻身下地,還有一個就是產後抑鬱症。
  • 章子怡產後漲奶痛不欲生,一席話戳中無數寶媽痛處,你還記得嗎?
    最近,女星章子怡順利分娩二胎,高興之餘,她也在產後經歷了第一道關卡,生理性漲奶。章子怡在微博發表長文,分享了她生理性漲奶的整個過程和經歷,表示道:這對於母乳餵養的媽媽們來說,真的是一次摧殘的「酷刑」。作為演員,她幾乎什麼苦都吃過,什麼罪都受過,但唯獨這次的痛讓她承受不住。
  • 產後漲奶好難受?98%的寶媽都用錯了方法
    原創 易秋婷 馬蕾孕哺育很多媽媽說餵奶的痛超過生孩子的痛生理性漲奶應該是大部分新手媽媽的第一痛像有石頭掛在胸前,又漲又熱不能觸碰,甚至腫脹到腋下,雙手都不能夠正常豎放,必須打開雙手才不至於碰到腫脹區域。
  • 媽媽別急著吸奶,6種漲奶原因分析幫你對症下藥
    同事和我說:漲奶比生孩子還痛苦。每天總感覺乳房漲得很難受,硬得像塊石頭,特別痛。別人是自責沒奶水給寶寶喝,我這是煩躁漲奶漲得太快。寶寶1個多月,3小時吃1次,而我1.5小時漲一次。最煩躁的是有時候兩邊乳房產奶不均衡,乳房還一大一小。
  • 漲奶時千萬別做這件事!不同原因導致的漲奶,應對方式也不同…
    作者:寶寶知道 岸海漫哺乳媽媽幾乎都會遇到漲奶的問題,特別是寶媽生完孩子後,因體內激素的改變會造成生理性乳漲。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寶媽都會找催乳師按摩乳房緩解,然而結果往往是疼痛難忍,效果還不明顯。所以漲奶了寶媽不要立即找催乳師過度按摩。
  • 經歷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卻敗在產後的四種疼痛上,第三種最痛
    挺過十月懷胎、熬過一朝分娩,沒受住產後四種痛雅麗懷孕的時候,孕反一直比較嚴重,幾乎吃啥吐啥,喝口水都費勁。很多人因為孕反嚴重而辭職回家養胎,雅麗卻咬牙堅持了下來。然而等娃出生後,雅麗卻遇到了更痛的事:產後漲奶。「感覺胸前像掛著兩塊石頭,又重又硬,還特別敏感,穿衣服都疼,真是太疼了,生娃都沒這麼疼!」雅麗痛得眼角含淚,說話都語無倫次起來。
  • 漲奶疼得想自殺?章子怡分享漲奶「酷刑」,激起無數寶媽心酸回憶
    《妻子的浪漫旅行》裡,這一期她們聊到了產後抑鬱的事情。節目裡汪峰爆料,章子怡跟他說這輩子最大的疼就是漲奶,比之前演戲受的所有傷都疼。2020年1月2日,新年伊始之際,章子怡官宣生下二胎是個男孩。章子怡40歲的年齡順產二胎兒子,七斤二兩。不得不佩服事業上爭強好勝的章子怡,在愛情家庭和產子方面也是不甘落後。
  • 很多寶媽產後漲奶,都疼哭了!5個緩解辦法學好,避免乳腺炎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很多寶媽產後漲奶,都疼哭了!5個緩解辦法學好,避免乳腺炎!由於產後需要哺乳,因此乳汁會通過乳腺導管分泌到乳頭,進而被新生兒所吸吮.但是由於很多女性乳腺管不通暢,在產後的幾天一般就會來奶了,來奶的時候特別漲而且會有硬塊,所以會出現產後漲奶,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硬塊。漲奶難受,簡直令很多寶媽痛不欲生,嚴重了還會出現乳腺炎,必須要及時的緩解,而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 漲奶比生孩子還痛?關於漲奶,你還需要了解哪些?
    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首先向我的10個粉絲們說聲抱歉,由於個人原因,已經停更了好幾個月。從這周開始,除特殊情況外,我會每周更新兩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些許幫助!前幾天,一位寶媽向我諮詢,問我漲奶該怎麼辦?一聽「漲奶」這個詞,我便回憶起當初生我家閨女時漲奶的經歷,那簡直是慘不忍睹呀!我生我家閨女後兩天都沒下奶,醫生讓我多喝點湯湯水水,喝的都快吐了,也不頂用。於是就找了催乳師通乳。由於我的痛感比較低,加上乳腺管比較細,通乳的過程簡直不要太慘烈,又哭又喊,把我老公的手都掐紫了。不過,痛也是值得的,晚上回來就有奶水了。
  • 產後漲奶難受要熱敷還是冷敷?方法不對漲奶更嚴重
    每個女人在生孩子之前都是嬌貴柔弱的軟妹子,但是經歷過生孩子以後就化身為女金剛,常言道,「為母則剛」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產後除了要24小時守在寶寶的身邊隨時待命以外,還要忍受產後各種病痛。因為照顧孩子,月子沒坐好落下月子病的新媽媽不在少數。
  • 產後奶水不足?漲奶?離乳?當媽媽要知道這些知識要點!
    今天,小編總結了孕產過程中關於乳房的4大類問題和解決方式,希望對孕媽和寶媽有所幫助哦!孕期通常由於乳房生理性增大,出現乳房腫脹疼痛,甚至一碰就痛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用熱毛巾熱敷整個乳房,緩解疼痛;或雙手交疊放在乳房上,稍用力向胸中央推壓乳房進行按摩,緩解疼痛。切忌亂揉亂捏,以免損傷乳腺腺管。
  • 通則不痛,寶媽漲奶多半乳腺不通,注意這4點,母乳餵養沒那麼難
    漲奶的痛有不少新媽媽都經歷過,可是穿山甲並沒有真正的通乳功效,而且是非法藥材。但所有的新媽媽都需要通乳嗎?當然不是,大部分是由於缺乏相關知識才造成漲奶、腫脹疼痛,以至於奶水淤積而產生結塊,這才讓很多新媽媽覺得哺乳困難,福林媽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如何預防漲奶以及漲奶後如何通乳。
  • 害怕開奶痛?從孕期就要開始預防了,做好這三點,防止開奶痛
    開奶指的就是產後第一次給寶寶餵奶,很多媽媽在產後開奶都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也有一些媽媽在開奶的時候痛得「生不如死」。閨蜜生了寶寶之後就經歷了產後開奶痛,根據閨蜜形容,這種痛簡直是比生寶寶的時候還痛,痛到自己想去撞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