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自薦、陳寶國賣了房、劉佩琦改戲,《大宅門》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09-15 讀史

2001年4月15日,一部中國電視劇史上集大成者,一眾多大咖齊聚上演的經典影視劇《大宅門》,正式在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播出,該劇最終以17.74的收視率奪得當年央視年度收視冠軍。

該故事是以同仁堂為背景,講述一個家族百年的興衰史,被人們稱為現代版的《紅樓夢》。

據說《大宅門》能夠被搬上熒幕,是導演郭寶昌歷經38年之久創作,三次被毀,兩次拍攝,才讓這部經典顯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三次被毀

上個世紀40年代,原名李保常的郭寶昌,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1942年,郭寶昌的父親被凍死在街頭,一下子使得原本就舉步維艱的郭家,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最後沒辦法的母親將郭寶昌以80元的價格,將其賣給了河北沙城火車站站長吳家,改姓吳。

後來郭寶昌的母親覺得賤賣了自己的兒子,又從郭寶昌三姨那裡借了錢贖回了他,然後又以200元的價格將他賣到了郭家。

這個郭家的來頭不小,它正是同仁堂老闆樂鏡宇的第二個太太郭榕的娘家。

當時的樂鏡宇已經過了人生古稀之年,那時的郭蓉才僅僅26歲,無法再生育子嗣的郭蓉就將娘家買來的孩子,也就是郭寶昌過繼過來,成為自己的養子。

熟悉電視劇的都知道,這個郭寶昌就是《大宅門》裡李天意的原型。

養母郭榕和郭寶昌

小時候的郭寶昌生性頑劣,平時可沒少惹事,但是古稀之年的樂鏡宇對眼前這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很是喜歡。

郭寶昌這個名字也是後來樂鏡宇親自給他改的名。

兩個人朝夕相處的時間裡,樂鏡宇時常和孩子說自己童年的故事,說自己當初上學的時候如何把老師氣的暴跳如雷,如何在家族中無法無天,自己又如何被文武雙全的老師給折服。

這些都是郭寶昌後來創作《大宅門》的真實素材來源。

樂鏡宇

在樂鏡宇老先生敘述故事的影響下,郭寶昌覺得相當有意思。於是,在郭寶昌16歲的時候,他開始逐漸把自己聽到過的故事記錄下來。

當時他創作的劇本還不叫《大宅門》,而是起名《大浪淘沙》。

在第一次完成初稿以後,激動地郭寶昌將自己的劇本拿給養母郭蓉看。然而看了劇本的郭母並沒有對其表揚,反而以家醜不可外揚為由,竟一把火燒了郭寶昌的創作。

後來郭寶昌心有不甘,繼續創作,然而很不幸的是在混亂年代,被紅衛兵一把火給燒了。

到了1980年,郭寶昌被平反後,和妻子也結束了多年的婚姻,一氣之下前妻為了報復第三次將郭寶昌的稿件給付之一炬。

郭寶昌負債300萬

時間到了1994年,此時的郭寶昌已經54歲,人生已經不再年輕的他決定推掉一切事物,專心在北京40平方的老宅中繼續創作第四版《大宅門》。

因為條件比較艱苦,郭寶昌每天就是一個燒餅,一壺熱開水充飢,在寒風凜冽的北方完成了《大宅門》的第四版出稿。

這個時候,距離他第一次寫《大宅門》已經整整過去38年之久。

郭寶昌

終於歷時八個月,郭寶昌完成了《大宅門》小說的創作,並且在第一時間將其改編成集數為52集的電視劇劇本。

兩年之後,也就是1996年,第一版《大宅門》正式開拍。

然而拍攝的過程也註定是充滿曲折磨難的。

因為錯選劇組投資方,在剛拍完三集的時候,投資方因為資金鍊斷裂,剛開拍不久的電視劇不得不中途停拍。

投資方的突然撤資,讓郭寶昌直接虧損了300萬元的巨額債務。最後這件事還鬧到了法庭,為此,黑道人士還多次威脅郭寶昌。

為了能繼續拍攝《大宅門》,導演郭寶昌在四年裡先後談了八十多家投資商,結果都事與願違

在這期間,郭寶昌曾經很多次上門同仁堂,希望能夠得到樂家人的支持。

但是郭寶昌畢竟只是樂家的樣子,在了家人看來讓一個外人寫自己家族的故事,實在不妥,於是委婉拒絕了郭寶昌的請求。

雖然第一次拍攝失敗,但是郭寶昌並沒有輕易放棄,而是直接找到了同仁堂的負責人,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拍攝完這部電視劇。

但是,同仁堂的負責人並沒有表示出多大的興趣,於是委婉的拒絕了郭導的請求。

後來郭導直接《樂家同仁堂》改成了《大宅門》

在這之後不久,也就是2000年,央視找到了郭寶昌,提出願意獨資拍攝影視劇《大宅門》。

陳寶國等了3年

既然已經找了投資方,接下來最為重要的就是選定角色演員。

郭寶昌在看了陳寶國在《神鞭》裡面演的小混混」玻璃花」,《甲午海戰》裡面飾演的鄧世昌以後。

對陳寶國的演技很是看好。並且在第一次拍攝時,陳寶國擔任的就是白景琦一角。

所以在第二次重拍的時候,郭寶昌堅持讓陳寶國出演劇中的第一男主角白景琦。

而沒有選擇投資方央視,向郭導推薦的張豐毅、姜文等一幹演技實力派出演白景琦。

因為郭導認準了陳寶國,認為只有他最符合自己心中白景琦的人設。

陳寶國說:「看到了這個《大宅門》的劇本,就知道它是一個五十年一遇的劇本。」

在第一次因為資金鍊斷裂,導致《大宅門》不得不停拍的時候,為了不與這一部電視劇失之交臂,陳寶國在等待期間拒絕接拍任何電視劇。

殊不知,這一等就是三年的時間。因為停止了工作,沒戲可拍的陳寶國一度陷入了經濟困頓之中,最後沒了解燃眉之急的他,把自己的房子都給賣了。

為了將在這部劇打磨好,主演陳寶國也是費盡了心思,平均每天需要拍攝70個鏡頭之多。

很多時候因為入戲太深,已經是半夜時分的下戲的陳寶國還內心還久久不能平靜,很多時候是天快亮的時候才能入睡。

為了能夠擁有充足的睡眠,不耽誤白天的拍戲,陳寶國迫不得已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較早的入睡。

為了能夠養足精神,陳寶國服用安眠藥的次數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每天1~2片,到後來需要加到3片的劑量才能入睡。

以至於有一次因為藥劑量過大,差點鬧出人命。

最後,經過陳寶國的不斷磨鍊,他把那個聰明絕頂,個性頑劣,敢愛敢恨,勇於擔當的白景琦給演活了。

後來隨著電視劇的熱播,一名《大宅門》的粉絲還千方百計的找到了導演郭寶昌,說自己也姓白,並將自己的兒子也起名叫白景琦。

萬筱菊原型是梅蘭芳

在《大宅門》第一次開拍的時候,楊九紅一角其實最開始是由蔣雯麗飾演的。

但在郭寶昌看了蔣雯麗早前在電影《霸王別姬》中,她飾演的青樓女子一角色中出色的表演,打動了郭導的心。

所以在第二次拍攝的時候,郭寶昌堅決讓蔣雯麗飾演楊九紅。

但在蔣雯麗看來,青樓女子的角色以後隨時可以演,但是像白玉婷這樣敢愛敢恨,可以為了愛情嫁給相片的奇女子,在影視中絕對是罕見的,以後都很難再有。

但「這楊九紅的戲份可是白玉婷的幾十倍」,無論郭寶昌導演怎麼勸說蔣雯麗飾演白玉婷,她都不肯出演楊九紅這個角色,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郭寶昌找來了顧長衛,想讓他勸解蔣雯麗出演楊九紅一角。

後來即使顧長衛苦心相勸,讓她聽導演的話,出演楊九紅一角,但是蔣雯麗只是回了句,「我就不聽!」

白玉婷這個角色在劇中出演的是白景琦的親妹妹,她是痴迷劇中名角萬筱菊的粉絲,而萬筱菊的原型就是梅蘭芳先生。

白玉婷原型是郭寶昌的十二姑,是樂鏡宇的親妹妹。

她從小就痴迷戲曲,對梅蘭芳更是痴情了一生。

這位樂家的千金大小姐對梅先生的戲是每場不落,每次只要梅先生有演出,她必定是坐在第一排,手裡捧著個首飾盒子,總是一邊看,一邊向臺上丟首飾黃金等。

而劇中,為了能夠與自己的心上人走進婚姻殿堂,千金小姐與照片結婚的滑稽場面在現實中也確實存在。

當年樂小姐選擇了嫁給「梅蘭芳的照片」,這件事當年轟動全北京城。

可以說,樂家千金才是追星的鼻祖。

有意思的是,在劇中飾演白玉婷小時候的演員,恰巧是蔣雯麗的外甥女馬思純。

馬思純飾演白玉婷小時候

何賽飛的爆發

隨著蔣雯麗執意要出演白玉婷一角,原本選定的楊九紅一角沒了合適的人員。

為了不耽誤電視劇的開拍,劇組需要在第一時間內找到頂替蔣雯麗的演員。

這個時候金主央視向郭導推薦了一名演員何賽飛,但是郭寶昌第一反應就是搖頭。

原因是因為《大宅門》講述的是老北京的戲,而何賽飛本身是南方人,光是口音這關就過不了。

並且,在郭寶昌看來江南女子骨子裡就是一股柔弱,這與他要塑造的剛烈女子楊九紅的人設大相逕庭。

後來使得郭寶昌放棄先前的偏見,讓他選擇何賽飛出演楊九紅一角還是因為何賽飛一次酒後的爆發。

原來有一次劇組聚餐,心中苦悶的何賽飛在一次酒後,竟直接跳到了椅子上,指著郭導大聲的說道:「郭導演,你始終沒看中我是不是?我是誰?我是何賽飛,只有我能演楊九紅。」

為了能夠將楊九紅這個角色飾演好,何賽飛根據楊九紅不同年齡與身份,以及不同情緒下需要使用的道具都做了精心的準備,為此,還特地到上海城隍廟去購置所需要的道具。

劇中她從年輕演到老,把不同階段的楊九紅刻畫的非常豐滿和立體。

感覺美爆了

劉佩琦改戲

最早之前,郭導是想把白三爺這個角色讓給李成儒的。

因為李成儒在現實生活中是個京劇票友,正好與劇中白三爺的人設相符。

因此,郭寶昌曾經三番五次的想邀請李成儒參與此角色的出演。

李成儒本人對這個角色也很喜歡,也明確表示自己想出演這個角色。但怎奈他當時正在劇組拍攝《重案六組》,根本抽不開身。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郭導選擇了讓劉佩琦出演白三爺一角。但是劇組中的其他人員認為劉佩琦一往的

熒幕形象是《離開雷鋒的日子》中的喬安山,與角色不符。

後來,還是郭導力排眾議,頂著壓力啟用了劉佩琦。

也因此,劉佩琦本人也成為了全劇組最後接到通知的演員。

再進了劇組以後,為了不辜負郭導的信任,劉佩琦是玩了命的研究白三爺這個角色。

每天劇組拍攝完畢以後,劉佩琦沒有選擇立馬收工,而是和其它敬業的演員一起研究第二天的拍攝。

每場戲的每一個角色,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需要不斷揣摩,不能出錯。

有一次何賽飛問劉佩琦,「又愛又恨怎麼演啊?」

劉佩琦說「恨,就一個大嘴巴。愛,就摩挲一下,再親一口。」

後來兩個人還私下裡約定,不要將這個想法告訴郭寶昌導演,怕郭導擔心不同意。

在楊九紅和白老太太置氣準備離開京城,跑到火車站準備去濟南這段戲中。

白景琦追上楊九紅時,按照劉佩琦的指點,何賽飛當即給陳寶國飾演的白景琦一巴掌。

當時,陳寶國一下子就懵了。

因為這一個大嘴巴子,在劇本裡根本沒有提到。

隨後,何賽飛又無比的心疼的摩挲了一下陳寶國的臉。

這一連竄簡單的動作,將楊九紅對白景琦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鏡頭,也因此成為《大宅門》裡的經典鏡頭。

姜文客串

其實,早在拍攝《大宅門》之前,老早就看過劇本的姜文就被劇本中白景琦給深深吸引,他不止一次的向郭導表示出自己想要出演白景琦一角。

但是郭寶昌為了電視劇的效果,最後還是選擇了人設更加符合的陳寶國出演白景琦一角。

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郭導有意讓姜文客串一出和陳寶國的對手戲。

雖然是客串,但是姜文卻絲毫不敢怠慢。

在化妝間裡,姜文、陳寶國兩人一絲不苟的在扣臺詞。

那句臺詞多餘,哪句該怎樣說更好,兩人都一一作了修飾。

原本幾分鐘的片段,兩人硬是商量了兩個小時。

這段戲可以說是整部戲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姜文將戲裡官員貪得無厭的嘴臉演繹的是栩栩如生。

這5分鐘半的戲,一遍過,中間沒有半點卡頓。

拍攝完畢以後,現場一片掌聲,眾人被兩人出色的表演所感動。

最為經典的那句,「我家還有誰來著?」

雖然沒有演上主演,但是姜文憑藉著出色的演技,告訴我們什麼叫演技,什麼叫真正的演員。

並且有意思的是,據說友情出演完這個場景的兩天後,正好趕上姜文的生日,為了感謝姜文的友情出演,郭導特地把劇中姜文飾演角色所穿的官服送給了姜文,做生日禮物。

不光是姜文友情出演,為了感謝當年郭寶昌的提攜之恩,當時中國的第五代導演們集體客串郭導主拍的電視劇。

張藝謀飾演太監李蓮英

生活中的田壯壯本來滴酒不沾,但為了飾演好劇中的醉酒軍官田木,在開拍前猛喝一整瓶二鍋頭,這場戲拍完以後,田壯壯本人也是醉得不省人事。

田壯壯飾演日本軍官

在劇中陳凱歌所飾演的角色,也是郭寶昌導演臨場發揮現場給他編的戲份。

陳凱歌飾演一個官差

除此之外,劇中還有不少大腕來支持角色。如李雪健老師飾演的愛國人士於八爺,寧靜飾演的青樓老鴇子,張豐毅飾演的白景琦童年啟蒙老師。

李雪健飾演愛國人士於八爺

寧靜飾演青樓老鴇

張豐毅飾演白景琦的老師

還有在劇中飾演常公公的黃宗洛,他是北京的老藝人,在業內被稱為「龍套大師」,其演藝生涯中塑造過無數經典角色。

他曾在《寇老西兒》《燒餅皇后》等多部影視劇中出演太監。

據說,當年黃老爺子出演大宅門的時候,已經是74歲的高齡,他在劇中的表演可謂是活靈活現,讓人沒有絲毫的違和感,他飾演的常公公形象,也成為了該劇中最為經典的熒幕形象之一。

飾演常公公的黃宗洛

于榮光在裡面就講了個笑話

《大宅門》裡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無賴韓榮發由杜旭東飾演。

據說有一次杜旭東在青島拍戲,幾個看戲太深的老太太見了杜旭東還忍不住破口大罵,說其是臭無賴。

杜旭東扮演無賴韓榮發

同樣在劇中飾演白景琦的爺爺白萌堂這一角色的,是由老戲骨杜雨露所飾演。他的一句「醫不可欺」說盡了醫者的風骨。

杜雨露老先生早年間在《雍正王朝》中所飾演的張廷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不幸的是,就是這樣一位老藝術家,在2020年2月21日的時候,因肺癌在家中病逝。

臨終前只留下一句「世界那麼大,我們還會相見!」讓人唏噓不已。

杜雨露飾演白景琦的爺爺白萌堂

袖裡吞金

同樣的,在電視劇《大宅門》中,也向我們展示了中藥行業的經營門道。

其中有一場戲說的是火眼金睛的塗二爺,硬是用自己的訣竅將要價800兩銀子的人參砍到了350兩銀子。

而這場討價還價不是直接明面上的說價,而是在袖子裡進行的一場較量。

這種交易方式叫袖裡吞金。

借著袖子的遮擋,不斷的摸索對方手指的增減,不斷地討價還價,全在不言中。

這也是一種保密的手段,也防止自己要買的東西被別人以高出自己所出的價格買走。

議價合適後,賣方才大聲公開宣布買賣雙方成交價,一經宣布,不得反悔。

《挑滑車》

對《大宅門》比較熟悉的人都應該聽到過劇中常出現的戲曲,很多人可能聽過,但卻不知道他具體的戲曲名。

在該劇中白景琦時常哼唱最多的就是京劇《挑滑車》裡面的內容,「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他個乾乾淨淨!」

原來郭寶昌雖然作為樂鏡宇的養子,但卻深受老人疼愛。

郭寶昌早些年的時候,時常被樂鏡宇叫到自己的房間與其一塊用餐攀談。

來了興致以後,就會時常哼唱起京劇來。其中被樂鏡宇哼唱最多的就是影視劇中白景琦時常哼唱的《挑滑車》。

所以,在《大宅門》裡面,郭寶昌導演之所以選擇了這段京劇當念白,也是在紀念自己的養護樂鏡宇。

據不完全統計,《挑滑車》這段念白在《大宅門》裡面一共出現過9次。

《大宅門》該劇以一個家族百年歷史的跌宕起伏,來映照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的興衰命運,劇中各種人物的形象極為鮮明的展現在觀眾眼前。

正是因為如此出色的作品,在2001年4月15日,《大宅門》一經播出,就以17.74點的收視率奪得當年收視冠軍。

時至今日,人們仍能夠在眾多在各大影視頻道中看到《大宅門》不斷的重播。

這也告訴了我們,好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沉澱!

致敬郭寶昌導演,致敬經典之作《大宅門》!

相關焦點

  • 陳寶國賣掉房、姜文自薦、張藝謀跑龍套,《大宅門》就是這麼牛
    1942年,其父親凍死街頭,郭寶昌被母親以80塊大洋賣到河北沙城火車站站長吳家,改姓吳。因為覺得賣便宜了,其三姨又借錢將其贖回,轉身又以200塊大洋賣到郭家。郭家就是郭寶昌的養母郭榕家。郭榕就是《大宅門》裡面李香秀的原型。
  • 《大宅門》蔣雯麗換角,陳寶國因何險丟命,何賽飛、劉佩琦補位誰
    《大宅門》是一部由郭寶昌執導,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蔣雯麗等主演的家族劇,該劇講述了百年老字號「百草廳」藥鋪的興衰史以及醫藥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2001年一經在央視一套播出,就奪得了收視冠軍。
  • 楊紫、馬思純、張藝謀、陳凱歌、姜文:大宅門裡的那些「驚喜們」
    那幾年間,郭寶昌前後找了80多家投資方希望繼續拍攝《大宅門》,無奈壓根沒人「押寶」。據說郭寶昌當時還去找了同仁堂,可對方非但沒投資還反對他寫同仁堂和樂家的故事。直到2000年,央視的俞勝利看過劇本後力薦此劇,才有了後來央視獨家投資拍攝的2001版《大宅門》。這次拍攝,幾乎動用了央視所有的力量,劇組一個月就組建完成。
  • 陳寶國主演,張藝謀、姜文客串,這部戲大咖雲集,拍攝之路卻很難
    郭寶昌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非常貧困的人家,在被賣掉以後因為不聽話被嫌棄,三姨又把他贖了回來,後來又賣給了別人改姓郭《大宅門》這個故事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這部劇的口碑來源於真實,幾乎都是導演的人生經歷。但《大宅門》這個電視劇拍攝過程是非常艱苦的,手稿就被燒了三次,後來的《大宅門》是第二次開機拍的,第一次開機剛拍了三天,就傳來了投資方撤銷投資的消息。
  • 劇本磨了四十年,張藝謀姜文跑龍套:經典《大宅門》是怎樣煉成的
    電視劇《大宅門》是中央電視臺影視部、無錫中視股份公司聯合出品的家族劇,由郭寶昌執導,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何賽飛、蔣雯麗、杜雨露等主演。主辦方要換導演,這是郭寶昌親眼經歷和親耳聽到寫的劇本,他導演是再好不過了,當時演員陳寶國知道後,拿出自己的9萬片酬摔在桌上說:對不起,要不是郭寶昌當導演,我不拍了,這才留住郭寶昌。
  • 電視劇《大宅門》大揭秘,原來劇外還有這麼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16年前,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了一部堪稱史詩級的經典電視劇《大宅門》,該劇不僅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演員陣容更是極為豪華,而電視劇一經央視播出後,便一舉奪得2001年年度收視冠軍,時至今日回過頭來再重看這部神劇,《大宅門》仍然是一部難以超越的經典之作
  • 《大宅門》豪華「跑龍套」陣容:張藝謀成太監,楊紫賣蘋果
    說《大宅門》是國產電視劇的巔峰之作,一點也不誇張。這部劇講述的是老北京百年藥鋪百草廳的故事。出演《大宅門》也是史上最強的主演陣容。有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蔣雯麗、何賽飛等等。主演個頂個的演技派,就連裡面跑龍套的也是如今演藝圈裡的領航人物!01首先是張藝謀。劇中張藝謀飾演的是太監李蓮英。
  • 陳寶國為它賣房,姜文毛遂自薦,張藝謀跑龍套
    簡單來說,陳寶國為了它三年沒拍戲,為它賣房子,姜文曾毛遂自薦,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只能在劇中跑龍套,這部劇就是19年前引發萬人空巷的《大宅門》,接下Q姐給大家聊聊《大宅門》背後的故事。》的故事在看《大宅門》的時候,有個叫李天意的小少爺,他出生貧寒,父親凍死街頭後,母親無奈之下將他賣給別人,最終李天意被賣到北京同仁堂,成了「抱狗丫頭」李香秀的兒子,而劇中的李天意的原形就是該劇的導演兼編劇郭寶昌。
  • 這部熱播電視劇,曾經導演被威脅、陳寶國賣掉房、蔣雯麗換角......故事頗多
    1942年,其父親凍死街頭,郭寶昌被母親以80塊大洋賣到河北沙城火車站站長吳家,改姓吳。因為覺得賣便宜了,其三姨又借錢將其贖回,轉身又以二百大洋賣到郭家。樂鏡宇的第二個太太郭榕就是郭寶昌的養母。於是便給他改了名字,把原來「保常」兩個字改成了「寶昌」。樂鏡宇平時都是一個人在屋子裡面用餐,但是會經常叫郭寶昌到他的屋子裡面,一邊吃飯一邊和他聊天,講他自己的一些故事。
  • 1995年,《大宅門》第一次籌拍,陳寶國扔出9萬塊錢:對不起
    但《大宅門》導演郭寶昌「御工有術」,尤其面對雷恪生這樣的老戲骨,他會說:雷爺,這條實在太好了,我再欣賞一遍行嗎?演員也是有感情的,也需要哄啊,導演都誇到這個地步了,你能不賣力氣的再演一遍嗎?一場韓榮發被陳寶國揪到廁所暴打的戲,想必很多人都還有印象。在打之前有一個鏡頭就是陳寶國將他揪住,按在盛滿尿液的缸裡,上上下下的灌他。就是這個鏡頭,陳寶國入戲太深,憤怒到極點,杜旭東被按進缸裡動彈不得,嚇得他掙扎不已,但陳寶國就是不鬆手,害他喝了好幾口,差點被他灌死。
  • 神劇《大宅門》,創造歷時38年,陳寶國為這部戲賣了房子
    ,塑造了白景琦、白文氏、楊九紅等一個個經典的正、反面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情節感人心弦,十分引人入勝。坎坷40年難以消逝的少年夢郭寶昌兼《大宅門》編劇和導演於一身,他從十幾歲時就與百草廳的原型—同仁堂結下不解之緣,親耳傾聽了那時同仁堂的董事長樂鏡宇敘述本人艱辛創業的故事,坎坷離奇的情節深深吸引著郭寶昌,以至於他16歲時就開始創造這部以家族題材為主的演義。但是當這件事被他的養母--樂鏡宇的續弦妻子知道後,認為「家醜不可外揚」,將郭寶昌的演義付之一炬。
  • 張藝謀姜文為它跑龍套,陳寶國為它賣房子,終成就50年國劇巔峰
    本劇豆瓣評分9.3,是國產劇的巔峰,主演陳寶國評價它的劇本「五十年一遇」。它匯聚了當時影視圈最頂級的大咖——陳寶國為它不接戲三年,一度窘迫到賣房;斯琴高娃因為拿到戲中角色跪謝副導演;劉佩琦為了拍這部戲,沒來得及見父親最後一面。
  • 大宅門:一部群星薈萃的經典劇,這樣的演員陣容恐怕再也見不到了
    我們經常見「老謀子」、陳凱歌、姜文等大導導演的電影,他們出演的作品就很少見,而他們幾個人同時出現在同一部影片中更少見, 而《大宅門》就做到了。因為本劇的導演兼編劇在廣西電影製片廠時曾扶持過第五代導演,因而《大宅門》開拍時,這些現在的「大導」們紛紛捧場客串,看到他們客串郭寶昌導演為了給張藝謀捧戲,自己還特地剃了光頭與他演對手戲。
  • 陳寶國最好看的十部電視劇:《大宅門》第2,《北平無戰事》第7
    陳寶國在劇中出演大兒子一角,為了父親治病賣了女兒的鋼琴,甚至最後和妻子離了婚。值得一提的是,陳寶國戲裡戲外的妻子都是趙奎娥,兩人是大學同學,相戀結婚之後一直是圈內模範夫妻,在《咱爸咱媽》中兩人離婚了,所以戲外還傳出過兩人婚變的插曲。
  • 扒一扒《大宅門》中甘當綠葉的龍虎人士
    明月認為《大宅門》之所以如此成功如此耀眼,一是因為它的劇本乃郭寶昌導演傾其一生的心血之做,千雕萬琢精煉之至;二是因為劇中的所有男女主角皆是郭寶昌千挑萬選而來影視界的佼佼者、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演員,如斯琴高娃(白二奶奶)、陳寶國(白景琦)、劉佩琦(白三爺)、蔣雯麗(白玉婷)等等,這些演員可謂是實力雄厚光彩奪目
  • 三年不拍戲、賣房子等《大宅門》開拍的陳寶國:爺們做事得仗義
    大宅門》白景琦的原型。養父養母對郭寶昌甚是疼愛,所以他從小就調皮頑劣,送到學堂裡心思不在學習上,總是偷偷跑去戲園子聽戲。養父樂鏡宇最喜歡跟郭寶昌講他這七十多年來的往事,比如小時候愛淘氣闖禍、後來怎麼繼承同仁堂的故事,還有他生命中幾個重要的女人。
  • 三年不拍戲、賣房子等《大宅門》開拍的陳寶國:爺們做事得仗義!
    郭寶昌東奔西走找投資的那幾年,陳寶國拒絕了一切戲約專心等他,還為此賣掉了房子來維持生活。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宅門》終於得以重新拍攝,陳寶國版的白景琦成為了經典,他孤注一擲的堅持成了此生最正確的決定。養父養母對郭寶昌甚是疼愛,所以他從小就調皮頑劣,送到學堂裡心思不在學習上,總是偷偷跑去戲園子聽戲。養父樂鏡宇最喜歡跟郭寶昌講他這七十多年來的往事,比如小時候愛淘氣闖禍、後來怎麼繼承同仁堂的故事,還有他生命中幾個重要的女人。
  • 25年前,《大宅門》開拍,陳寶國將9萬元片酬拿出來我不拍了
    其中,《大宅門》被稱為「影視劇中的《紅樓夢》」,它講述了「大宅門中的人物歷經百年的滄桑變革」。 一、現實與劇作 《大宅門》創作者郭寶昌稱自己在「大宅門」中生活了26年,很多故事都是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經過加工修飾而成。
  • 當年的《大宅門》,如果沒有陳寶國雪中送炭,估計早就「流產」了
    當年的《大宅門》,如果沒有陳寶國雪中送炭,估計早就「流產」了眾所周知,2000年的一部電視劇《大宅門》熱播了很多年,這部戲曾一度拿下央視電視劇年度播放冠軍。這部劇之所以能夠轟動一時,首先離不開導演郭寶昌的好劇本,這是基礎的基礎,其次是演員陣容的龐大,光是瞟一眼那些個主演,像陳寶國、斯琴高娃、蔣雯麗、于榮光、張豐毅、劉佩琦等人,就知道這部戲絕對不會含糊。
  • 《大宅門》剛拍3集,陳寶國將一筆巨款拍在桌上:沒有他我不拍
    2001年,電視劇《大宅門》在央視開播,創下了當時的收視高潮,整部劇從劇本到演員到製作都受到了業內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到如今也一直被奉為經典。整部劇主要圍繞陳寶國飾演的白景琦一家的故事,更是有斯琴高娃、劉佩琦、何賽飛、張豐毅等演員傾力加盟,連張藝謀也在劇中出演了「李蓮英」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