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寒暑假,電視上開始循環播放《還珠格格》、《新白娘子傳奇、《西遊記》,除了這些「循環劇」,還有哪些電視劇,讓你看過5遍以上而且記憶深刻?
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熱衷「傳奇商人」題材影視劇,於是接連觀看了《大染坊》、《喬家大院》和《大宅門》。
這三部劇,都將人物塑造的鮮活生動,而且突出了時代背景下,作為商人的努力和辛酸。
《大染坊》塑造了從周莊走出來的染坊商人陳壽亭(陳六子),這是一個能「將染坊開遍青島城」的山東商人;
《喬家大院》塑造了山西喬家走出的商業奇才喬致庸,他多方經營,最後選擇了「錢莊」作為商業錨點,這是晉商的代表;
《大宅門》塑造了從「京城百草廳老號」走出來的藥業奇才白景琦,他的原型是北京同仁堂樂家四爺樂鏡宇,他是傳統藥業商人的代表。
這三部劇,都凸顯了個人在時代變革中的「乘勢而起」,但也因為時代的限制,而發生很多糾纏。
其中,《大宅門》被稱為「影視劇中的《紅樓夢》」,它講述了「大宅門中的人物歷經百年的滄桑變革」。
一、現實與劇作
《大宅門》創作者郭寶昌稱自己在「大宅門」中生活了26年,很多故事都是他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經過加工修飾而成。
《大宅門》中的「百草廳」原型是北京同仁堂,在劇中的「李天意」原型就是郭寶昌。
郭寶昌年幼時因家境貧寒加之父親離世,被母親以八十塊大洋賣掉,但他三姨認為「賣得賤了」,於是將他贖回,轉手又以三百大洋的價格將之賣到郭家。
郭家就是郭寶昌的養母郭榕的老家。
當時的郭榕被賣進樂家做了老太太的「抱狗丫頭」,後來因為四爺的「討要」,她要求明媒正娶嫁入樂家,但因為沒法生育,於是將郭寶昌作為養子接到身邊。
當時的四爺就是劇中白景琦的原型,當年他對年少頑劣的郭寶昌非常喜愛——郭寶昌的名字就是由他所改。
兩人一起生活了20多年,樂四爺將自己少年時氣走教書先生,後來被一位老師懾服,隨他認真學習以及日後自己出門創業的故事講給郭寶昌聽。
郭寶昌在16歲時第一次著手創作《大浪淘沙》,但被自己的養母發現後,認為「家醜不可外揚」,將之燒毀。
後來的三四十年中,歷經坎坷的郭寶昌曾兩次重寫《大宅門》的故事,但因各種原因被毀。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過: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或許所有經典的誕生,都要經歷一番艱辛。
後來,成為導演的郭寶昌終於完成了劇作,並將它改成了52集的電視劇本,開始拍攝。
二、艱辛的拍攝
郭寶昌當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他後來執導了《神女峰迷霧》等影片,另外,作為老一代導演,他對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的成長都有過提攜和幫助。
他是第五代導演口中的「寶爺」。
當年《大宅門》開拍時,作為主演的陳寶國第一個進入劇組,當時他領到了9萬元的片酬,但在劇組拍攝到第三天時,資方與郭寶昌發生分歧,郭寶昌被架空,《大宅門》版權也被奪走。
當時,陳寶國將9萬元片酬拿出來拍在桌上,他義正言辭聲明:如果不是郭寶昌來拍,我就不拍了。
當時的郭寶昌處境很艱難,不僅版權被拿走,他還背上了300萬的債,而且當時還受到多方威脅。
資方的人找到張藝謀,希望他能執導,但張藝謀選擇拒絕並強調:這個圈裡,沒有人會來接這個戲。
後來經過多方調解,郭寶昌拿回版權,但他需要重新去找投資人。
三年時間內,郭寶昌見了80多位「投資人」,但他們大都是騙子,喝過酒吃過飯後來就沒了動靜,後來的郭寶昌在採訪中被問到這件事,他忍不住怒斥:都是騙子、下三濫。
後來,央視的俞勝利找來,表示願意一起完成這部巨作。
郭寶昌選擇了接受,但這也意味著,自己在演員的選擇上,要做出一些讓步。
對於主角白景琦的演員人選,央視推薦了姜文和張豐毅,但在郭寶昌的堅持下,還是保留了陳寶國演出,而姜文在劇中客串了一個貪財的知府,張豐毅飾演了白景琦的老師季宗布。
角色中另一個變動是原來邀請飾演「楊九紅」的蔣雯麗在看過劇本後,突然表示自己要演「十二姑」白玉婷,雖然這個角色戲份比楊九紅要少,但因為她的表現太過精彩,甚至最後堅持和照片成婚,所以蔣雯麗堅決要演。
最終導演只要另擇人選,最後何賽飛憑藉自己在酒桌上的一場「大鬧」拿到了這個角色。
值得一提的,蔣雯麗扮演的角色,在年少時是由她的外甥女馬思純出演,這應該是馬思純很早前在影視劇中的「露臉」。
三、經典永恆
除了主要演員,還有很多後來的老戲骨在劇中做了客串,比如張藝謀客串了李蓮英,陳凱歌匆忙趕來客串一個衙差,田壯壯客串了一個日本軍官,李雪健客串了愛國人士於八爺……
甚至導演郭寶昌自己,也在劇中客串了一位民間名醫「沈爺」。
這樣多的老戲骨參與,很多鏡頭都是一遍就過,而這也是《大宅門》能成為經典的一個原因。
至於《大宅門》成為經典的其他原因——
首先在於劇作本身就有極大的魅力,橫跨幾十年歲月,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大宅門》是一個不多見的好劇本。
其次在於導演和演員們的用心,那時候的演員,真的把「演員」當成一份事業,他們不會敷衍觀眾。
第三,《大宅門》在現實的基礎上,深刻揭露了人性,時間流淌,人性卻是不變的,但也因為描寫了太多「家族內的事」,郭寶昌深感對不起先人,於是在片頭最後一個鏡頭,字幕上出現郭寶昌時,畫面是一個人跪在大宅門前。
有敬畏,有熱愛,有付出,有激情,這就是《大宅門》成為經典的原因。
在《大宅門》中,還有哪些片段或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歡迎留言討論。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