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經常有寶媽會問,寶寶天天睡覺都要吃安撫奶嘴,嘴會變突嗎?吃安撫奶嘴導致牙齒移位了是不是需要馬上去矯正啊?2歲了還在吃安撫奶嘴怎麼辦啊?
今天,我們就對安撫奶嘴和牙齒發育的常見問題,做一個問答小集錦,希望能幫到大家。
1.安撫奶嘴是必須的嗎?
不是。安撫奶嘴是個替代物,在寶寶的吮吸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安撫奶嘴只是代替母親的乳頭來滿足寶寶情感上的需求。
同理,如果沒有安撫奶嘴,寶寶也會尋找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比如吮指、吸安撫巾等。多項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超過6個月的孩子使用安撫奶嘴的比例明顯降低。
所以,延長母乳餵養時間(WHO建議餵到2歲),增加多元化的親子情感交流,才是脫離安撫奶嘴最有效的方法。否則,寶寶無處安放的吮吸需求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如安撫奶嘴或吃手指)來彌補,直接給寶媽們增加新的煩惱——如何戒掉安撫奶嘴和吃手習慣。
2.使用安撫奶嘴會影響寶寶牙齒和頜骨發育嗎?
會的。吮吸安撫奶嘴對牙齒造成的改變大致與吮指習慣相似,最常見的是前牙開和上牙弓縮窄(伴有後牙反),而嘴突的情況(上前牙唇傾)沒有吮指習慣那樣明顯。
但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影響與安撫奶嘴的使用頻率、吮吸強度和持續時間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要達到4-6小時的吮吸才會造成明顯的牙齒移動。也就是說,如果僅僅是睡前吮吸十來分鐘,問題都不太大。
此外,多數研究顯示,安撫奶嘴若在2-3歲戒除,則並不會對牙列發育造成明顯影響;但使用安撫奶嘴超過3歲的孩子,前牙開和後牙反的發生率明顯增高。過長時間的使用安撫奶嘴,還會影響吞咽功能的轉變(由嬰兒式吞咽轉變為成人式吞咽),使吞咽反射的成熟延遲。長期的低舌位和前牙開還可能與口呼吸的形成有關。
前牙開
上牙弓變窄
3.戒掉安撫奶嘴後變形的牙齒和骨頭能恢復正常嗎?
分情況。一般因吮吸安撫奶嘴造成的前牙開,在6歲之前戒除後開可自行糾正;但若出現了下頜後縮、前牙深覆蓋,是無法自行恢復的。
而幾乎所有學者都認為,如果孩子在6-7歲切牙替換期仍存在持續的非營養性吮吸問題(安撫奶嘴、吮指等),便會造成不可逆的錯畸形或加重已有的咬合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正畸醫生的幫助進行幹預或矯治了。
4.什麼時候戒掉安撫奶嘴比較合適?
建議最遲4歲前戒除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使用的時間越短,對牙齒和頜骨發育的影響也就越小,所以理論上越早戒除越好。但對於一些非營養性吮吸需求旺盛的寶寶,強行戒除並不可行,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可能會開始用吮指來替代。
目前認為,2歲以內無須幹預,家長只需觀察頻率和持續時間,如果習慣逐漸減弱則預示著能自行戒除;3-4歲可以通過言語溝通幫助孩子逐漸停用;若4歲以上仍頻繁使用安撫奶嘴,需要從兒童心理角度著手來幫助孩子戒除,方法與戒除吮指習慣相似(相關科普:《孩子總愛吃手指,家長應該怎麼辦?》)。
也有齒科醫生認為,安撫奶嘴比吮指習慣更容易戒除,因為安撫奶嘴可以逐漸停用或者通過與孩子討論和解釋完全棄用;而想要控制孩子不去吃手指則比較難(手指太容易獲得…)。
5.新型安撫奶嘴對牙列和頜骨發育造成的影響更小嗎?
目前證據不足。
儘管有許多廠家已經從形狀、材料等多個方面改進了安撫奶嘴,聲稱其更像母親的乳頭,更接近母乳吮吸的情況,不會像拇指或傳統的安撫奶嘴一樣對牙列帶來不好的影響,但多項研究結果顯示新型的和傳統的安撫奶嘴對牙列發育的影響無顯著差別。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為這個觀點提供證據。
參考資料:
1.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erior Open Bite and Posterior Crossbite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 Braz. Dent. J,2014, vol.25 no.4.
2.Antonia 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vidence and Current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to Pacifier Usage. 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2012) 27, 690–699.
3.Hiu Tu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utritive, non-nutritive sucking habits and primary dental occlusion. BMC Oral Health volume 18, Article number: 145 (2018).
4.Jimmy R. Pinkham. 葛立宏(譯).兒童口腔醫學(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