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佳的小說,太能抓人心。
《從你的全世界路》裡的每個短篇,都很好看。
拍成電影後,卻唯獨記住一段情節。
豬頭在計程車後,邊哭邊追燕子的情節。
那個深夜、那段路、一輛計程車、兩個不對等相愛的人,成為了這部電影的痛點淚點。
也許重看這部電影,會很不忍心看這一段吧。
於是,嶽雲鵬飾演的豬頭和柳巖飾演的燕子,成了讓人痛恨又痛哭的一對。
愛啊,怎麼才夠?
愛啊,太夠了又怎麼才好?
相愛,有時候非常簡單,無視其他,兩個人彼此愛著就很好,其他的需要的,都可以去創造。
但是相愛,有時候又特別複雜,複雜到一點的差異,可能就會將愛更複雜化。
豬頭的傻,可能在每個人心裡都會疼一下,可能在一生中,也有過這樣的傻,拼命挽留,留不住,留不住,還要祝福對方幸福。
而燕子的絕情,可能在每個人心裡也會甦醒一下,可能在一生中,也有過這樣的絕然,用假裝的桎梏去解脫原來的桎梏,既希望對方恨自己又不希望被恨。
其實,劇中豬頭另外兩個好友的愛情也一樣,愛到深處就是疼,只不過,因為豬頭的愛直接又簡單,加上他除了滿負荷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底氣和驕傲,所以他絕望追離開的燕子時,才讓觀眾淚奔。
人們總是習慣這樣,熱淚都是直接的,一湧而出的,而無聲的眼淚,才是默默地,緩緩地流淌。
而人們又總覺得,熱烈的就是最深刻的,卻不知道默默的同樣也深刻。
而且,隱忍流淚的人有時候還很羨慕那些揮淚如雨的人,因為他們雖然痛,但是很痛快地在痛,而自己,一樣痛,但只能藏起來痛。
金庸說,情深不壽。
愛得太深,結果很多都事與願違,不是感情不好,不是人不好,而是當一個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對方身上時,他的眼裡只有對方的全世界的,他的全世界就沒有了。
像劇中,由於豬頭愛燕子太深,他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燕子開心,為了燕子,掙不到錢的他甚至可以掛個牌子,上面寫了打他多少錢一次。
這個被兄弟們稱為全城最傻的豬頭,就這樣,把每一從力氣,甚至每一份承受力,每一份希望,都用來愛燕子了。
當燕子要走時,他覺得她一走就是帶走他的世界,他是空洞的,他的以後,每一份力氣,每一份承受力要用來做什麼呢?他不知道。
在很多愛情故事裡,都會有這樣的一方,結果不盡相同,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一直存在,如果滿心愛的這個人,愛到失去了自己其他的創造,那麼,他以為他會是對方全世界的主角,其實他只是過客而已,一個沉重的過客。
當然最完美是,彼此都是這樣愛對方,但是在這樣的彼此相愛的愛情裡,又不會導致這樣失衡的結果吧,雙方同樣付出是有著巨大的正能量的,你把我的世界當成你的世界,而我也把你的世界當成我的世界了,我們彼此交付了完整的一切。
如此,在愛的開頭,就要有這樣的一顆心,如果我們是纏繞式相愛的,那麼我們盡情纏繞,直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我們是並行式相愛的,那麼我們始終保持平行。如果一開始就是傾斜的,那麼你可以不再去愛。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句話本來就有著巨大的傷感和無奈,愛情的主人,都不會只是路過的人,而是我在你的全世界裡。
一個人把對方的全世界當成自己的全世界,和一個人被對方帶到自己的全世界裡,是不一樣的,幸福和不幸福的差別就在這裡吧。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豬頭追燕子這段戲,那麼三個人的愛情最終都是水到渠成的話,那麼可能愛情的痛點就不會這麼直接地呈現出來,我們會覺得這部電影少了一些什麼。
故事的存在,是讓我們看典型而又去品味生活的。正是因為張嘉佳寫盡了這樣的愛情,我們才知道愛情世界裡的男男女女都在分別經歷什麼,又在獨立經歷著自己的什麼。
愛情沒有過多的童話,有的只是經過千山萬水後,是初心依然還是成長坦然?
每一樣結果,都是每段愛情該來的,說是註定的緣份也好,說是愛情本身註定疼痛也好,我們最後終於明白的是愛的不容易和堅持的世界取決於兩個人的努力。
(圖片來自電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