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花都從這裡開始
胡忠雕像
胡忠(1902-1991),香港的士商人、知名慈善家。生於香港薄扶林村,祖籍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陽升村人。1921年,以當計程車和貨車司機為生。即美金)吧!」這個笑話越傳越遠,越傳越離譜。以至於,,「羅華堂, 1940年初,擁有40多輛的士。1960年,成為香港的士大王,佔有全香港總數5成的士,並開始投資房地產,成為香港知名的地產(合和實業有限公司和大寶地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捐資興建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保良局胡忠中學、花都區胡忠醫院、花東鎮桑梓大道等公益事業。1988年10月,被廣州市政府授予「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其子胡文瀚、胡應湘,為香港工商和地產界著名人物。1991年7月31日,病逝於香港,終年89歲。
■ 辦豬場,賺了第一桶金
他的父親胡社生和母親劉潔很早就離鄉到香港薄扶林村養豬,他是在那時候生的。確切的說,他出生在一個豬農家庭。父母節衣縮食,供他讀書。他呢,頗有天賦,英文相當好。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乃至香港經濟受到嚴重的影響,蕭條衰退,加之家庭狀況非常惡劣。他只好輟學回家幫助養豬。在他19歲的時候,父親因為貧困而病世。他不得不挑起了家庭的擔子。
他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起床,從家裡步行到西區或中區搬運豬糠或豆腐渣等餵豬飼料,每次來回一個多小時,肩上擔著一百二十斤的飼料,每天要來回兩次,途中多是崎嶇不平的小路。那種艱辛,只有他自己才有深刻體會。後來,他在回憶這段歷史時,說了這番話:「在冬天還覺好受些,在炎熱的暑天,汗流浹背,兼要捱上斜路,那種辛苦處,真不是為外人道,只有硬著頭皮,忍著辛苦,捱落去。」
儘管工作非常辛苦,但每月扣除成本,收入也有四五十元。就是這段養豬場的經歷,使他感受了人生的艱辛,也使他看到了人生的前途。
三年後,他不僅還完了父親生前欠下的債務,而且得到了五百元的積蓄。這是他掘到了第一桶金。
■「我就是胡忠」
1924年,胡忠把養豬場交給母親和妻子打理,自己準備出去闖天下。他報名參加當時香港唯一一家的士公司——紅邊的士學習駕馭。經過三個月的勤學苦練,他考得了車牌。為此他也花掉了三百元的積蓄。從此,開始了以開計程車、貨車謀生的生涯。
他的車主要跑九龍區。為了多賺點錢,他不怕辛苦,常常兼開夜班。一個月下來,還能賺到一百元。不料好景不長,當時的香港經濟十分蕭條,第二年,紅邊的士就關門了。他失業了。好在他的駕馭技術過硬,很快就得到了在政府工務局開運泥車的機會。後來又改行開貨車。
他靠技術和節省,賺了點錢。次年,他拿出身上僅有的四百五十元錢,一位朋友出資一百五十元,再以每位一百五十元包考車牌的學費,招收了四名學徒。手中資金共有一千二百元。他用這些錢,買了一輛價值二千元的佳士拿房車。先付一千元首期款,將其餘的二百元用作周轉資金。就這樣,開始了自行經營紅牌車的業務。這是他掘到的第二桶金,但這桶金很快又消失了。
起初,他和合伙人分別駕駛。他很能吃苦,早上五點鐘至七點鐘,教學徒開車。稍稍休息後,就回公司上班:駕馭貨車,晚上又要駕馭紅牌車。每天工作差不多十八個小時。除了生活開支和保養費用外,每月還能有二三百元的收入。汽車餘款還清了。
就在日子稍有盼頭的時候,一個大亨投資的士公司,政府對紅牌車管制又嚴,生意一下子跌了下來。合伙人要求退股。胡忠只堅持了數月,再也無法維持下去,只好把車賣掉。他的第一次老闆生涯就這樣悲壯結束了。
幾個月的清閒生活,使他感到再也不能消沉下去。難道就這樣被困難嚇倒了?不!他胡忠不是這樣的人。
他決定東山再起。1927年拿出一千元錢,再次買了一輛二手的佳士拿汽車,第二次經營紅牌車業務,自己親自駕馭。經過三個月的打拼,生意有起色。他將賺的錢再買了一輛二手車,並聘請一名司機開車。
他注重誠信,注重服務質量,注重安全經營,從不以熟相欺。他在同行業內信譽良好。他的業務也就越來越多,生意興隆了。
不久,有位印度業主想回國發展,憑著對胡忠誠信經營的良好印象,在不要抵押和擔保的情況下,將兩輛紅牌車子讓給胡忠。胡忠又聘請這位印度人當司機,開了兩年才回國。回國前,還將親戚的四輛車以先交車後付款的優惠條件,讓給胡忠。胡忠一下子擁有了八輛紅牌車,業務得到迅速發展。有人開他玩笑:「大概胡忠撿到花旗紙(即美金)吧!」這個笑話越傳越遠,越傳越離譜。以至於真的有人懷疑他真的是這樣的了。
有一次,胡忠開車到中區等候客人,一位不認識他的客人向他問起這件事,還有板有眼地說,胡忠為避風聲,已經跑到廣州去了。胡忠覺得好笑,當即對客人說,「我就是胡忠,如果靠撿到花旗紙起家,現在我就不會自己開車了!」
胡忠就是依靠勤勞,依靠頭腦,依靠誠信,終於發家致富了。以後,生意越做越大了,到60年代中期,他擁有的的士已佔香港的士總數的一半左右,成為香港名符其實的「的士大王」,連香港政府都要租借他的白牌車。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了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了解花都歷史
弘揚本土文化,歡迎轉發
關注花都人:掃二維碼,
或 長按指紋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