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為王時代,原創內容出路何在?

2020-11-12 捨得智慧人物

時隔三年,陳思誠首次接受深度訪談,在《捨得智慧人物》節目當中,被問到如何看待網友稱呼他為「融梗陳」,他大度一笑,表示這個稱呼「還挺棒的」。面對質疑,陳思誠表示「有一件事特別有意思就是,當他們認可一個人的時候,就叫致敬,然後不認可,叫模仿,他如果純是想詆毀你,叫抄襲」。並在節目中,首次否認了關於抄襲的質疑。

而近年來受到質疑的,並非只有陳思誠一個。


去年大爆的電影某電影中男女主之間的共生關係被指出與日本某知名懸疑小說高度相似。每年層出不窮的各類大熱綜藝,大多數也都被網友評論「沒買版權,抄襲」「只會借鑑別的國家綜藝,導演編劇錢真好賺」。如《偶像練習生》被指抄襲韓國《PRODUCE 101》第二季,《中餐廳》被指和《尹食堂》高度相似,《奔跑吧兄弟》被網友評論為,「甚至連嘉賓的人設都和《running man》一樣」。

除了影視綜,短視頻平臺更是缺乏原創內容的重災區。今年大火的《脫口秀大會》中,李雪琴就曾笑稱的,「一個脫口秀演員能養活八個搞笑視頻博主」。日常使用各類短視頻平臺,也不難發現,一個內容獲得流量熱度之後,短時間內,你會在不同的平臺看到不同的紅人,對同樣的內容大量翻拍效仿。而這也對在進行原創內容的創作者,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你能看到原創者在自己的帳號中控訴「XXX翻拍了我的內容,獲得的點讚和評論,比我的還多,在這樣下去誰還做原創啊?都去翻拍就好了」。


雖然很多如《誤殺》一類的翻拍作品也獲得了大眾的好評,但觀眾總是避免不了的會將翻拍作品與原作進行比較,並期待能看到更多原創的優秀內容。

今年某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個被稱為「短視頻瓶頸期的黑馬博主」。點開這位博主的帳號,每一條視頻的點讚量大多都在百萬起步,內容主要以兩個閨蜜間的「沙雕」日常為主。看過視頻不難發現,網友的評論多集中在「好笑」「很像一起長大的朋友」「我也有這樣的閨蜜」,該博主的期期作品,每一期都能讓人看到新意並且找到一個觸發情感共鳴的點,她們在堅持原創,也由此收穫了長久的流量。

除此之外,文化類原創作品的成績又是否可觀呢?


《我就是演員》版權被賣到國外受熱捧,網友自豪表示」中國原創綜藝終於走出國門「。10月16日,福克斯傳媒集團買下原創綜藝《這就是灌籃》的模式版權,並在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模式的本土化開發。


究竟是流量能活到最後,還是內容能走得更加長遠?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如同陳思誠在《捨得智慧人物》中所說的一樣「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面對流量與內容的平衡,陳思誠淡然處之的態度也能為我們理解創作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在受到質疑之後,陳思誠並沒有急於為自己澄清,而是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他認為,「其實沒誰會在意真相,人們只會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那個真相」。觀眾看不到的一面是,陳思誠為了打磨電影劇本,一個人坐在電腦前苦苦碼字,為了拍一部好作品,一年之內頭髮掉得厲害,甚至被髮型師說「變成有些禿頭的中年男人」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陳思誠導演的作品,才能做到被市場和大部分觀眾所認可。

對創作者來說,不為外界的聲音影響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幾乎所有的創作者,都會面對靠流量快速「出圈」和花費時間打磨出優秀內容的「舍」與「得」的抉擇。不止是文化行業,對於品牌而言,也是同理。是選擇碎片化的快速營銷,能賣一波是一波,到最後被市場遺忘。還是尊重內容,構建自己的品牌文化IP,搭建和消費者之間長久的溝通橋梁,最後獲得長久的市場認同。

相關焦點

  • 內容為王時代,博客天下用有價值的內容為時代說話
    (原標題:內容為王時代,博客天下用有價值的內容為時代說話) 「我們一起努力變得更好吧
  • 李蓉:流量為王時代見頂,第一財經以內容為抓手運營場景
    萬物即媒體,是5G時代來臨之後媒體需要直面的變化。5G、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的出現,意味著未來內容可能會無處不在。媒體需要把場景研究透徹並針對場景以及場景中的人去提供恰當的內容,才會體現內容的價值。這需要如何完成?
  • 「流量為王」和「內容為王」,哪個更靠譜?如何看待粉絲經濟?
    文|冷絲欄目|粉絲經濟毫無疑問,對各類娛樂明星而言,如今是一個必須依靠流量的時代,但是,我們是否還信奉「內容為王」呢?這就引發出一個話題:娛樂明星的粉絲經濟從何而來?粉絲經濟又能夠創造多少價值?這樣的創造能力能夠延續多久?或者換一種說法:對於明星而言,「流量為王」和「內容為王」,哪個靠譜?
  • rewardStyle行業對話 內容為王的自媒體時代
    Amber表示,為實現這樣的成功有三點要素:首先,rewardStyle用科技的方式讓博主從內容中獲取收益;其次是rewardStyle全面專業的客戶諮詢服務;最後是rewardStyle擁有的全球化資源,可以為博主與電商帶來更多元的合作機會。
  • 內容為王,Netflix原創內容盤點
    失憶超人》的全球發行權、獲得《後來的我們》海外發行權、首席內容官宣布今年年底前將推出約1000個原創內容。流媒體巨頭Netflix,最近頻頻湧入我們的視線。Netflix在1997年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主要提供Netflix超大數量的DVD並免費遞送。
  • 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國內媒體是怎麼賺錢的?
    為願意付費的會員開發優質的媒體體驗及其他福利、產品和服務等。  不僅需要製作出以用戶為中心的吸引人的優質內容,還需要提升在數據分析、用戶獲取和留存、用戶體驗改善和戰略性收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平臺型媒體在傳統媒體免費或廉價提供的內容中,根據讀者的喜好,通過點擊率,來製作特定內容,傳統媒體的信息生產、編輯權力由此讓渡給了平臺型媒體,平臺型媒體賺得盆滿缽滿,而輸出原創內容的傳統媒體成了最底層的菜農。「免費戰略」破壞了廣告和信息收費的傳統報業經營模式,媒體投入巨大優勢資源製作的內容產品,在網絡上免費呈現,加速了報紙發行量繼續下降,經營狀況慘不忍睹。
  • 芳香世家:「流量為王」時代來臨,美業生態圈將發生顛覆性改變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企業的成功大都離不開流量的力量,在網際網路的世界沒有客流量就等於絕對的死亡。以瑞幸咖啡為例,瑞幸咖啡一年多就在美國完成上市,就是利用流量池思維,把愛喝咖啡的人圈在他們流量池裡面,不斷進行粉絲互動,裂變,發咖啡券,快速成為中國咖啡第二品牌。
  • 2018五大衛視重新洗牌,電視劇內容質量成流量主要影響因素
    雖然遍地撲街,但是沒有IP依然找不到頭部演員,網絡平臺問的第一個問題依然為是IP嗎  2018年內地電視劇度過了一個平淡的小年,《延禧攻略》是內地電視劇近些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輸出,這佐證了內容為王的真諦。
  • 流量型演員們有新出路了!
    Anglebaby的《我的真朋友》、《創業時代》、《大漢情緣之雲中歌》都被大家作為典型證明演技不好,甚至大家看見anglebaby就能被勸退,直接不看那部劇,而今年的《摩天大樓》讓很多前期被勸退的人紛紛直呼「真香」。
  •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報告:內容付費崛起,優質內容為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最適宜粉絲經濟1.3.3 內容付費總結:免費資源雖存,用戶付費崛起,消費體驗至上1.4 群雄搶佔領地,優質內容為王1.4.1 行業集中度提高——群雄爭霸的時代1.4.2 內容平臺:跨類別經營,構建內容生態1.4.3 內容創作:從追逐焦慮到內容沉澱1.4.4 UGC時代:藝術來源於生活1.5 中美對比:
  • 留學加拿大本科被withdraw,無法畢業出路何在?
    留學加拿大本科被withdraw,無法畢業出路何在? 留學加拿大因掛科嚴重被withdraw,誰能幫我解決本科沒畢業問題?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不幸找各種各樣的原因,留學生也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客觀或非客觀因素導致留學失敗。但無論是在留學期間遇到何種困難挫折,結局都只有成功或失敗。
  • 《演員請就位2》收官:胡杏兒「奪魁」,流量為王的時代初顯疲態
    儘管收官現場的歡呼聲仍舊多是獻給流量明星的,但胡杏兒實至名歸,摘得「年度最佳演員」。胡杏兒的「奪魁」以及此次過半數的90後演員在舞臺上展現的表演才能與學習精神,足以說明僅僅憑藉流量上位,即便是流量紅利的受惠者,也已感到「心虛」,流量為王的時代或已初顯疲態。
  • 流量為王還是演技為王?影視圈終於給出答案
    自歸國四子開始,中國的影視圈就進入了流量為王的時代,很多靠顏值吸粉的明星,本身專業能力並不抗打,但是靠著粉絲經濟硬是佔據著大量資源,巨額片酬;那一段算是影視圈的至暗時刻,一部一部備受關注的電影、電視劇撲街,最終將影視圈撥亂反正,回歸演技為王。
  • 日本「CCTV大富」電視臺社長張麗玲:全媒體時代「內容仍為王」
    日本「CCTV大富」電視臺社長張麗玲:全媒體時代「內容仍為王」 2019-10-03 15:22: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嶽雲鵬事件真正說明了流量為王的時代,只要火什麼都可以
    hello大家好,今天小r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最近地新型碰瓷,真的是妥妥的硬碰啊,但是從這方面也可以側面的看出來流量為王,而在這個時代中的老戲骨和做慢研究的人又該怎樣何去何從呢,日常安利自己,親人們給我點點關注,謝謝各位小可愛們啦~
  • 培養「音痴」冷落實力歌手,流量為王的時代
    當然,若只從流量上來看,如今的華語樂壇確實是贏了,畢竟,當下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華語樂壇的尷尬點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能靜得下心來傾聽的歌曲越來越少了?究竟有什麼值得欣賞的地方,這似乎成了一種問題的形式。
  • 《皓鑭傳》娛樂營銷指南:內容為基,創意為王
    熱度值是愛奇藝提出的衡量內容熱度的新參照。從電視臺的收視時代,到視頻網站的流量時代,「播出流量」一度是電視劇衡量的唯一標準。去年9月,愛奇藝率先於行業中宣布關閉前臺流量,轉而以全新算法、更具有參照性的「熱度值」表示內容的熱度,引發行業中的關注。近日,優酷宣布關閉流量顯示。「唯流量論「時代業已漸行漸遠。相較於傳統的前臺流量數據,愛奇藝熱度值綜合了用戶「觀看行為」、「互動行為」、「分享行為」等維度,以全新的權重和算法,更全面地展示了內容熱度,比單一維度的流量數據更具有參考性。
  • 《中國音樂公告牌》的生態「鐵三角」:內容、流量、商業
    《中國音樂公告牌》從內容生態到流量生態,再到商業生態模式的締造,印證了其深悟這個「體驗為王」的時代的真諦,將打歌節目進行本土化創新,讓我們看到音樂產業的另一種可能。內容生態絕不局限於節目本身內容為王,是網際網路時代的鐵律。而《中國音樂公告牌》則是在內容上玩出了生態結構。
  • 流量為王的時代,蔣雯麗,殷桃,孫儷,她們靠演技依然獲得認可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演員只要不努力就會被淘汰,試問流量和演技孰輕孰重呢?我覺得選擇後者,因為靠流量起來的人遲早會被取代,而演技卻是骨子裡的東西,但是兩者必須兼顧。近日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演員馬蘇自曝因流量失業,心酸自嘲已經下崗,真的是這樣嗎?
  • 流量為王的時代!!是否還會有第二個周杰倫林俊傑
    所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相對應的,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偶像力量。我們當初追捧周杰倫,林俊傑等,我們的家長也是覺得我們不務正業,也是覺得他們不知道在唱什麼。某些明星的粉絲喜歡為自己的偶像打榜,其實這樣原本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我喜歡這個人,我願意為他的一切買單,我願意告訴我身邊的人他最新的作品,這是一個喜歡的表現。但為了偶像的流量作假,並且丟臉丟到了國外,這就大可不必了。丟了粉絲的臉事小,讓自己愛豆也丟臉了,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