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火線》也就明白了美國

2021-02-21 美劇狂人

《The Wire 火線》第一季入門攻略已於本周二推送,查看歷史消息,或者,回復「1」看原文,本公眾號唯一的關鍵字回復。

正是因為周二寫火線,我又完整刷了一遍,四刷火線又對這部劇產生了新的思考。似乎也琢磨明白了,為什麼毒師可以大火,而火線躺在大多數人的待觀看列表中。

《The Wire 火線》描繪的是一個社會眾生相,用時下的詞應該叫「生態」。這區別於任何一部流行、大熱美劇,也是我看過的這三百餘部美劇中格局最大的一部。走私販毒、街頭交易、人命緝兇、警隊疲弊、工會政治、教育改革、民主選舉、三權分立、兩黨博弈、媒體道德.

你從火線裡可以深刻的體會很多歌詞的深意,比如「做人有苦有甜 善惡分開兩邊 」,還比如「道義放兩旁 利字擺中間」什麼的。它用自己獨有方式伸張正義,也告訴你良心的代價。談不上高臺教化,甚至說沒有任何勸你向善的意圖,只要你自己過得去,作惡也不都被報應。

它之所以成功,在於還原真實。

製片人David Simon,大學畢業以後在《巴爾的摩太陽報》工作了13年,以報導警務(打擊犯罪)工作為生,並以此為樂。期間甚至脫崗一年,為寫書駐紮在巴爾的摩市警局兇殺科。此人職業信仰就是儘可能地用真實寫報導、講故事。我們在火線第五季,看到了一個實事求是&熱愛新聞行業的文字主編Gus,我想這個角色被David Simon賦予了很多他的個人印記。另一方面,本季另一個沽名釣譽的角色Scott Templeton,沒有新聞記者的操守,被刻畫成一個十足的小丑,這裡絕對藏著David的隱恨,說他以此種方式罵街並不為過。

另一位主創Ed Burns,原職:越戰老兵、有20年工齡的巴爾的摩市局警察。從警局退休之後去了巴爾的摩公立學校教書,這段經歷在火線第三季有集中展現。他的經歷被拆散分解融入到多個角色當中,最主要的是Roland 'Prez' Pryzbylewski。

他們在90年代用紀錄片和短劇(《The Corner》 和《Homicide: Life on the Street》)練手,已經成功地掌握如何用電視劇語言展現街頭罪惡鬥爭。在火線面世以前,若干前傳已經為這部大師之作鋪墊已久。HBO對此早已輕車熟路,拍!就在巴爾的摩拍!一切的街道、樓宇、碼頭港口、市委大樓、學校課堂都是真實的。

火線中大量角色根據真實人物改編,毒梟、打手、警員、市長、教師、新聞記者通通能找到原型。最知名的莫過於Omar Little,歐巴馬最喜愛的火線角色,一位哲學家、悍匪,他的角色經歷來自五個真實的街頭黑幫人物。 



而另一位惡名昭著的匪幫角色Felicia 'Snoop' Pearson,史蒂芬金稱其為「perhaps the most terrifying female villain to ever appear in a television series」,是由演員Felicia Pearson本人扮演。她是一個巴爾的摩毒蟲寶寶,雙親長期服刑,在寄養家庭長大,14歲時就因為二級謀殺被判兩個8年的刑期,被關了6年半出獄。她因為在夜店結識了Michael K. Williams(Omar Little的扮演者),得到了飾演自己的機會。

匪都是地地道道的匪,警也有實實在在的警。

除了主創Ed Burns,另一位前巴爾的摩市局兇殺科警探Jay Landsman,在火線裡扮演了一個臺詞寥寥的警隊副官Dennis Mello,第三季鏡頭多一些。


而他本人,也就是火線主要角色Jay Landsman的原型,由演員Delaney Williams飾演。(如果深究這個角色,還會延展到《法律與秩序》,今天在這暫不討論。)

正是因為距離美國首都130裡地的巴爾的摩,這些真人真事,才支撐起了火線的故事架構。之後,每一個角色交叉,每一段劇情的層層推進,都在使得觀眾止不住的「臥槽」。

如果你是一個有生活的人,相信你也許會贊同我的觀點:戲劇永遠沒有生活更戲劇。時代的車輪滾滾,人群的熙熙攘攘,以他們的力量所締造的歷史、劇情、驚天大轉折,是再好的編劇也無法匹敵的。這樣的故事,跟自然奇景的鬼斧神工都可以稱作為「人力不可抗拒之美」。

它之所以不那麼成功,還是因為太真實。

演員

一個黑人演員覆蓋60%—70%的影視作品,是無法引發大規模觀看的。

黑人口音。尤其是街頭黑人特有的口音和語言體系,對英語聽力是個極大的考驗。我曾經跟一個麻薩諸塞州的白人朋友聊火線,別的先不談,他說他看《The Wire》都得加英文字幕,否則有大段的地方聽不懂。火線第四季的劇情有這麼一段,兩個黑人男警探監聽毒販通話,需要另一位黑人女警探幫忙翻譯!同樣是英語,黑人方言也是一門學問啊。

臉。這裡不是說美國白人種族歧視,你我都這樣(下面我要說點政治不正確的話,請坐穩扶好繫緊安全帶)。我們絕大多數人主要喜歡白人,白人面孔更容易被人清晰地認知,黑人?除非是混到喬丹、科比、威爾史密斯、丹澤爾華盛頓.那個份兒上,你問我原因,我不是社會學家,給不出你準確、甚至沾邊兒的答案。拿我自己舉例子,我要用更多的注意力才能記住一個黑人的臉,這裡的記住範圍是指「該角色的第二幕就能正確指認」「輕易地回想起該演員上次出現的某部影片/劇集」。我不知道為啥,也許是他們臉上對比度低?

如果你不是我這樣的種族嫌疑犯,能輕易地說出十個黑人演員的名字以及他們的作品。那恭喜你,你初識火線會比我容易得多。

種族這個事兒拿到檯面上講並沒有什麼恥辱的,就像火線從不迴避它一樣。白人想當黑人居多的城市市長,必須請很多黑人幫忙。白人領導不可以開除一個黑人主管,你可以做的是用另一個黑人主管取代他。黑人,尤其是街頭混子死20個不如死一個白人受媒體關注。一個黑人領袖犯罪了,但是民眾呼籲無罪,以白人為主的陪審團不敢判黑人有罪。雖然這是個棘手的社會問題,但如今它成了社會武器,看你怎麼使用了。

火線的真實,就導致了街頭的演員幾乎是清一色的黑人,他又不可能擺一群威爾史密斯款的帥哥販毒,更不可能說著歐巴馬式的官方英語。這個密度的黑人演員,讓我第一遍看火線101的時候很辛苦。

在有限的白人演員裡,幾乎都以性格演員、嚴肅演技流見長,一群的大叔、大爺和個別大姐、大媽輪番對手戲。#劇情不允許他們捯飭那麼美

總之,火線的賣相實在有點兒拮据,能算得上顏值派的演員一隻手就能數出來。

劇情

太好了,好到沒法像其他作品一樣拿出來吹牛逼,文明一點說,這個劇情是無法用簡單直接的方式social。

「船沉了,男的死了,女的被救了。」 

「戒指扔火山裡了。」

「他倆領養了雙胞胎搬去郊區住,大家散夥了。」

「那個老的中槍死了,小的開車跑了。」

.

幾乎所有影視名作都有一個簡單結論,或者某一個極容易引發討論的橋段。火線的結論太多了,關係網太密了,我抻出一根線頭跟人討論,這根線頭後面就跟著好幾個顏色的毛線,更別說這件毛衣啦。

故事從街頭警匪鬥爭開始,警部有警司、督查、警長、警探,匪部有毒梟、毒驢、毒鳥、毒蟲,到故事的最後鬥爭依舊沒有結束,也不可能結束。正如緝毒科倆活寶警探Herc和Carver對話,你不能說咱們幹這逼玩意叫毒戰,因為戰爭會結束。


可不是嘛,因為正義一方沒有大獲全勝,邪惡一方也沒有全身而退,所以它的故事不符合大眾審美の邏輯。

但是它符合現實規律,沒有一個打完勝仗就過上太平日子的國家,後續篡位奪權、打砸搶燒可能比戰時傷亡更慘痛。公主和王子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誰刷碗?誰帶孩子?霧霾消散以後未必是大晴天,有時陰晴有時雨嘛。火線並沒有帶著改善巴爾的摩人民生活的光環出發,也並沒給之後的管理者上表諫言,一切罪孽都發生過,也會繼續發生。

名氣

跟HBO大贏家《黑道家族》手握21座艾美獎不同,火線只有倆艾美提名,還都是編劇。咱就更別提《廣告狂人》和《絕命毒師》了,就像我周三那篇推送說的,贏家不需要解釋。

細分析一下,火線的敘事模式不適合參選艾美獎,他每季都不會憋預算去做一集大的,別說某一季的某一集了,五季都是一個整體。David Simon在這方面表現得太實惠,把故事講好的決心比什麼都大,拿獎大概不在他care的範疇。

唯一聊以慰藉的是IMDB排名,火線曾經長期霸佔電視劇總分第二名,當時的第一是《Planet Earth》。


最新的IMDB電視劇排名

後來毒師強勢擠入三甲,再後來我也不咋關心,今天一看《兄弟連》登頂了,《權力的遊戲》第四。時間是檢驗佳作的最好維度,你等GoT完季以後,火線一定還在它上面。

我們也有意無意把一些名不副實的作品封神,那是twitter上線之後的事兒了。火線因為沒趕上社交網絡時代,吐槽當下、熱捧即將發生的才是social的重點,即便翻老帳也很少翻到火線這頁。這樣以來,即便你領略了他的牛逼,與你共享這份喜悅的人又少得可憐。要麼你一遍又一遍地輸出——告訴別人他牛逼,要麼乾脆把火線藏起來,當做自己心裡限量發行的感動。

我相信有人看到這裡會產生疑問:「你這麼一說,看火線也沒啥好處,我為什麼看?」

是的,我最開始看的時候也是幾經波折,第一次點開火線101到真正看完它,期間跨度是一年多。當時,沒有一個好心人這麼仔細地向我推薦它,純粹是因為相信HBO的品質,以及綿延不斷地好評言論支撐著必須把丫拿下。

剛才不是說了嗎?戲劇永遠沒有生活更戲劇,而它的喜劇部分也是超越一般喜劇的效果。當你真正看進去的時候,火線的喜感無處不在,嚴肅的角色產生的笑料反而翻倍。當毒梟用經濟學專有名詞跟小學沒念完的手下解釋販毒策略的時候,當永遠面沉似水&永遠鐵骨錚錚警察隊長準備處理二逼警員的時候,當參議員說話的時候.那種錯位的喜悅不同於踩著喜劇包袱發笑,而是情不自禁地跟著劇情摩擦出來的。

我非常理解一個觀眾寧願花180小時再看一遍《Desperate Housewives 絕望主婦》,也不肯用60小時看完一遍火線。人們著急樂出來,需要一些不費腦子就能娛樂自己的東西,如果能在其中體會「智力上的優越感又不會覺得那玩意太傻逼」就更美了。人們著急提升美劇認知,又不願意牽扯太多知識面,要麼給一個破案的,要麼給一個販毒的,要麼給一個律政的,要麼給一個兩黨宮鬥的,要麼直接給一個好笑的,一下打包都給他了,麻了。


今時今日,我已經不惜犧牲我的信譽值——用標題黨的方式引發更多人的注意。前有入門攻略,後有深度解析。如果這個還不夠,那你我真的是無緣。

看劇這事兒本無需這麼多廢話,想看什麼就看什麼,甭管是撿著一塊璞玉還是踩著一條狗屎。但是,人總要進步,總要花點心力去結識一些不在自己能力掌控範圍的新東西,在此我以一個美劇長者的身份再推薦一次《The Wire 火線》。

就算浪費60小時,也許是你此生最有價值的浪費。

在看完火線之後,你不但打開了HBO的戲劇大門,而且直接踏上David Simon的專列,還有600小時的車程等待著你。

to be continued...

相關焦點

  • 《火線 第五季》火線物語
    年輕時候只看西片,很少看美劇,直到有一天聽說了火線,老實說看火線的沒幾個開始就能看懂的,我也是一樣,第一季看了三次才看進去,看完後意猶未盡,看了大神評論劇情分析,又重新看了三四次,有一種感覺,看其他電影其他劇集,就像和一個姑娘約會了一次,吃了頓飯,最多再來一炮,然後沒了交集,而火線不同,感覺像遇到了知音,無話不談,水乳交融,海誓山盟,就像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直到有一天依依不捨分了手,餘生還在回味無窮
  • 鹿晗帶頭做非主流少年,只是因為宣傳新劇穿越火線
    我在想他發的是什麼內容,我只看懂了「你」「叫肖楓」「葉」等這幾個可以看懂的字。深度了解一下才知道,鹿晗這個火星文是用來宣傳他的新劇的。鹿晗的新劇是和吳磊一起主演的網劇《穿越火線》。鹿晗在裡面演的角色叫肖楓,怪不得鹿晗的火星文裡面有肖楓二字呢。
  • 《火線》:別找了,美劇至尊就在這裡
    將《火線》評為最佳美劇的,不僅《娛樂周刊》一家,《時代周刊》、《紐約》雜誌、《芝加哥論壇報》、《舊金山紀事報》,甚至英國的《衛報》的評論都同《娛樂周刊》持相同意見。《火線》第一大粉絲,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3月的一個訪談中,再次重申:「《火線》不僅是最偉大的美劇之一,更是過去幾十年中最優秀的藝術作品之一」。《火線》,是當仁不讓的美劇至尊。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視劇呢?
  • 五哈電競遊戲鹿晗是隊長,瞬間感覺看到《穿越火線》肖楓附體
    《哈哈哈哈哈》最新一季的播出感覺完全就是給鹿晗「量身定做」,在這一季中,他是隊長,節目組也是看著鹿晗出演過《穿越火線》這部電視劇,想要增加看點,但鹿晗這個隊長當的是相當稱職的。全程歡呼五哈的節目中的遊戲,我能看懂的也就只有鬥地主和打牌而已了。
  • 《火線 第五季》A++++++……
        它沒有高潮迭起、波瀾壯闊、大開大合的情節,整部劇的場景幾乎全部限於巴爾的摩這個美國二線城市的幾個區之間。不過人物倒是多得讓人一開始有點記不過來,而且多線敘事的跳切堪比一部文學巨著,細節繁雜,暗示多明示少,稍一不留神就不明白這一群人到底在玩啥,你甚至得跟上一季或者兩季才能適應這種風格。
  • 《萬能鑰匙》:超可怕的美國驚悚大片,看完最後一分鐘才看懂!
    《萬能鑰匙》:超可怕的美國驚悚大片,看完最後一分鐘才看懂!《萬能鑰匙》講述了護士卡羅琳去一個僻遠而古舊的房子裡照顧房子男主人卻被捲入一連串的陰謀的故事。評該片帶給觀眾最大的恐懼感就在於好心卻沒有換來好報的那份絕望與無助。
  • 穿越火線迎來大結局,除了勵志,你還看出了什麼?
    穿越火線是一部網絡電競題材的電視劇,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網劇。可是它並沒有網劇的枯燥無味,反而充滿了懸疑性質,讓人覺得很上頭!穿越火線即將迎來大結局,拋開鹿晗的演技不談,你還看懂了什麼!
  • 花不棄:柳青蕪的結局其實另有含義,看懂就明白編劇的苦心了
    其實關於柳青蕪編劇也是很用心了,而安排的結局還有這一層含義不知道你們都看懂了嗎?花不棄:柳青蕪的結局其實另有含義,看懂就明白編劇的苦心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解析一下這個人物的結局吧!最後柳青蕪成了貴妃,可以說是很圓滿的結局了,尤其是和劇中其他人相比她簡直不能再幸福了。
  • 《火線 第五季》火線 the wired
    火線,the wired,共五季六十集,我在一個月時間看完。這部劇都是一群其貌不揚的人,還有很多讓我臉盲的黑人。也沒有用什麼吸引人的拍攝技巧或者敘事手法,而是通過時間線,像敘述歷史一樣,枯燥!沒錯,就是這樣一部劇豆瓣評分9.4。但它真的是一部精彩的可以流傳很久的電視劇。真實是它的亮點:所有故事線同時進行,貫穿各個階級,不帶一點對某一方的偏袒。
  • 《穿越火線》-電視劇超前點播推薦
    《穿越火線》電競?喜劇科幻?帶點懸疑?鹿晗吳磊變身遊戲小能手哈嘍啊!大家好!我是搜嘍影視的小編!
  • 《穿越火線》:專業在戰場之內,精彩在火線之外
    2020年8月7日刊|總第2226期 上線近三周之後,網劇《穿越火線》的故事即將進入尾聲。 作為一部電競劇,《穿越火線》的口碑保持得不錯,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 它說遊戲,卻沒有囿於遊戲本身的框架,而是採用了更為誇張的表現手法。這既是遊戲的宣傳需要,也是創作者藝術加工的權利。
  • 電視劇穿越火線有吳磊參演嗎 穿越火線主要演員有哪些
    電視劇《穿越火線》目前正在拍攝,這一次是鹿晗和吳磊的首次合作,這是一部講述電競圈的電視劇,鹿晗和吳磊都是男主演。  電視劇穿越火線有吳磊參演嗎  吳磊是主演,和鹿晗一起搭戲,這是一部雙男主的電視劇。兩人飾演兩個時空的人,因為電競結緣, 由此引發的故事。
  • 《火線》,這部警匪劇是如何成為影視界的《紅樓夢》的?
    如果說《紅樓夢》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那麼《火線》就是當代美國社會的百科全書,它如會活動的清明上河圖,把美國社會從底層到高層是如何運作的,纖毫畢現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毫不誇張的說,看了《火線》,你也就讀懂了美國,想通了為何川普會成為美國總統,了解了新冠疫情為何會在美國肆虐到今天這麼田地。
  • 穿越火線新等級系統上線,紫星之上還有元帥?紫星永遠的神!
    01穿越火線新版本更新內容一覽——近期,穿越火線迎來了一波遊戲更新,新版本/新地圖/新等級/新武器均為新版本更新內容,而在新版本中,最重要的內容莫過於全新的軍銜等級上線正式服,話不多說,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新版本的軍銜與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吧。
  • 鹿晗、吳磊《穿越火線》開播!
    今日電競頭條的主要內容鹿晗、吳磊《穿越火線》開播!電競春晚完美落幕,RNG再次敗北中國電信首家電競營業廳在滬開業美國年輕女議員更推曬段位——白銀3泰國聯賽開賽,流量一如既往火爆鹿晗、吳磊《穿越火線》開播!
  • 穿越火線:雷神和火麒麟誰才是英雄級「一哥」?
    說起穿越火線這款遊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這款曾經被號稱是「三億滑鼠的槍戰夢想」的遊戲曾一度也是異常的火爆,當年幾乎所有的網吧裡都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進行著穿越火線的遊戲,如今這款遊戲雖然有些沒落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舊還有非常多的玩家還在堅持玩著這款遊戲,也是很了不起的。
  • 《火線 第五季》我恨自己把它看完了
    一直以為《權利的遊戲》已是美劇的巔峰,值到刷完《火線》才知巔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火線》沒有高顏值的演員和宏大的場面,節奏緩慢的敘述著巴爾的摩的普通百姓、毒販、警察、政客之間的博弈,不經意間對美國社會進行了一次寫實。 刷完火線,莫名其妙陷入了深深的空虛與煩躁,因為知道它已經被我刷完了。真是一部好看的讓人絕望的劇,相信我,慢點刷吧,刷一集少一集了!
  • 以家人之名:看懂劇名就明白,尖尖跟子秋只能做兄妹,能成一家人
    導語:《以家人之名》看懂劇名就明白,尖尖跟子秋只能做兄妹,能成一家人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等主演的《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該劇也快接近尾聲了,劇中凌霄和李尖尖、還有賀子秋三個人的感情走向已經清晰,李尖尖最後選擇了凌霄做自己的男朋友而不是小哥,小哥本來也想做李尖尖的男友成為一家人
  • 《穿越火線》熱血
    但看到《穿越火線》如此高的評價時,看到我從前的偶像參演時,我打開了這部電視劇。前面部分吸引我的更多的是它的穿越懸疑劇情,可到了《追夢赤子心》,我終於明白了他想傳遞給我們的。鏡頭一個個掃過,08年和19年一脈相承,音樂人,運動員,電競選手,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不怕輸的才是青春。我一次又一次為他們潵下淚水,看著他們洋溢著微笑飽含淚水的雙眼,仿佛看到了自己奮鬥時青春熱血的模樣。
  • 鹿晗吳磊新劇《穿越火線》,到底行不行?
    7月底,一部電子競技題材的網劇在騰訊視頻上映了這部網劇的名字叫《穿越火線》一提起穿越火線——CF我想大部分80後90後甚至00後都會玩過穿越火線這個遊戲是的,主演是鹿晗還有吳磊欸,先別走,別走,我明白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