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幫好朋友友情安利下這個劇。
摘要:常言道,文無第一,而票選「第一神劇」似乎也是個偽命題。但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火線》的至尊地位卻是不容挑戰的。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視劇呢?
(文/杜劍峰)常言道,文無第一,按說在這個群雄並起、精品迭出的美劇黃金時代,應該很難在眾多的優秀作品中選出一部「當世最佳」、「美劇第一」才是。然而當娛樂聖經《娛樂周刊》2013年封神排榜、評選歷史上百佳美劇的時候,《火線》毫無爭議地被評為"史上最佳"。將《火線》評為最佳美劇的,不僅《娛樂周刊》一家,《時代周刊》、《紐約》雜誌、《芝加哥論壇報》、《舊金山紀事報》,甚至英國的《衛報》的評論都同《娛樂周刊》持相同意見。《火線》第一大粉絲,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3月的一個訪談中,再次重申:「《火線》不僅是最偉大的美劇之一,更是過去幾十年中最優秀的藝術作品之一」。《火線》,是當仁不讓的美劇至尊。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視劇呢?
當新聞人遇上電視劇:還你一個真實到殘忍的當代美國
多年以來,無數媒體在談及此劇的時候,從來不吝惜溢美之詞,大多數的褒揚都像歐巴馬一樣,認為《火線》的藝術成就,早已超出影視劇的範疇,此劇不僅兼具文學和戲劇雙重的美,劇作的思想性亦非通常的「影視經典」所能企及。《火線》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同主創大衛·西蒙(David Simon)的特殊背景分不開。
西蒙並非影視科班出身,他原本是《巴爾的摩太陽報》的一名記者,負責報導犯罪新聞。1988年他花了大量時間「體驗生活」,同巴爾的摩警局兇殺組一起執勤,晝伏夜出,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第一線素材,並以這些材料為依據,出書拍戲,進入影視圈。《火線》播出後,人們看到一部與眾不同的警匪劇,劇中人物、情節,背景,真實得如同記錄片,這些都得益於西蒙多年親臨一線的生涯的觀察積累。
記者出身的西蒙,將敏銳的觀察力和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也融入了創作當中。比如在審視教育系統的第四季中,觀眾們看到家庭、學校、社區、政府都在試圖拯救幾名少年、但最後均功敗垂成時,人們仿佛在閱讀一篇有12個章節的深度調查報告,劇集幫助觀眾完成了對底層青少年教育失敗的全面反思。
同時,在客觀地呈現巴爾的摩的世相百態時,西蒙獨有的、不受意識形態幹擾的冷靜也是令《火線》最終成為現實主義傑作的關鍵因素。《火線》對美國社會做出的一個巨大貢獻,就是這部劇客觀地、毫無偏見的展現了美國都市底層百姓,尤其是黑人的生存景況。目前在美國,關注少數族裔權益的左翼知識分子,包括黑人民權運動組織,在「政治正確」的影響下,不願談及黑人的犯罪、吸毒等真實的境況,似乎這樣是在抹黑黑人群體。然而不正視問題,如何去解決矛盾?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火線》對黑人生活能夠如實反映,顯得尤為難能可貴,也是這部劇對緩解種族矛盾、推動社會進步作出的最大貢獻。
都別鬧了!這才是歐巴馬最喜歡的美劇
美國總統歐巴馬是超級美劇迷,兩年前《紐約時報》有一篇文章專門報導了總統大人對美劇的痴迷,所列出的追劇榜單可謂是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看劇之餘偶爾有空在白宮值班時,歐巴馬還會把觀劇心得用來指點江山。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美國天字第一號美劇迷最喜歡的美劇是哪一部、最鍾意的角色又是哪一位呢?先聲明下:並不是《紙牌屋》和主角「暗黑破壞神」Underwood總統。
2008年還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歐巴馬在接受內華達州一家地方媒體採訪時吐露了這個秘密:自己最喜歡的美劇是HBO的《火線》,《火線》中的Omar是自己的心中偶像。介於此時的歐巴馬還沒有入主白宮,這個「最喜歡」無疑是最有含金量的那一個。
最具野心的劇情結構最大膽的演員陣容
縱觀全劇,主創大衛·西蒙設計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敘事結構。第一季中的幾位警員作為貫穿全劇的人物,在後續劇集中繼續擔綱主角,但是每一季的情節背景都是相對獨立地被設置在巴爾的摩市某一特定的行業或社會階層。第一季貧民窟,第二季碼頭生活,第三季政壇風雲,第四季教育改革,第五季媒體百態。每一季,觀眾在隨著巴爾的摩市警局的神探們破獲一樁又一樁疑案的時候,同時也身臨其境般的體味了巴爾的摩的市井百態,人間萬象。
值得一提的是,主創大衛·西蒙還大膽啟用真實的群眾演員,比如巴爾的摩市警局多名警長探員都參加了拍攝,在劇中扮演戲份頗重的角色;扮演幫會成員的一些演員在生活中也曾經做過街頭毒販或「古惑仔」;最為搞笑的是,一名曾在巴爾的摩叱吒風雲的大毒梟,受邀在劇中扮演一名勸善助人的教會義工。另外本劇中大量的角色在生活中均有自己的原型,令歐巴馬仰慕不已的獨行大盜Omar這個角色是巴爾的摩地下黑社會多名「江湖傳奇」的合體,令人又愛又憐的線人「Bubbles」生活中確有其人;而體態如鐵搭金剛般的「Bunk」也可以在巴爾的摩警局中找到同名原型人物。在這些「確有其人」「並非虛構」的人物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則是Thomas Carcetti這個角色——因為它的原型、前馬裡蘭州長馬丁·奧馬利,現在正在競選美國總統。
哈佛大學為它開設課程 美國總統向它諮詢司法改革
在今年的4月19日,巴爾的摩爆發了一場震驚全美的大規模暴亂:一名黑人在警方押解途中身受重傷,送醫後傷重不治,遂引發市區大規模示威和暴亂。大量店鋪警車被打砸焚毀,巴爾的摩街頭一時間火光沖天如同末世。
在巴爾的摩暴亂之外,過去兩年中,美國社會還發生了多起黑人同執法人員出現衝突進而引發大規模衝突的情況,美國族群關係日趨緊張,少數族裔、尤其黑人的生存境況再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這場波及全社會的討論中,大衛·西蒙因為《火線》而成為最有說服力的一個聲音,不僅主流媒體紛紛報導他對這些焦點事件的評價,連總統歐巴馬都親自同西蒙在鏡頭前對話,探討美國司法制度改革的前景。
而在美國學屆,特別是社會學領域,《火線》也享有著獨特地位:包括哈佛大學、杜克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在內的眾多美國大學都專門開設了《火線》的專題課程。換句話說,《火線》本身就是一部夠格的大學社會學課本。
美劇大師雖眾,但是能對解決社會現實矛盾起到切實和深遠影響的,只有大衛·西蒙一個;美劇精品雖多,但唯有《火線》的情節每天在千百個美國城市的街頭重現,因為「這是一部關於每個美國城市的現代寓言」。
《火線》8月17日在騰訊視頻開啟限時免費播出,周一至周五零點更新一集,好萊塢會員更可一口氣看全集。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 桃桃淘電影,微信號:ttfilm
一個影迷做給影迷的電影小雜誌,每天與您分享與電影的一切。
投稿、合作或其他事宜可加我私人微信服務號:taotao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