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越獄題材的電影,電影名為《洞》,講越獄的事情,國籍法國,導演雅克·貝克,題材犯罪、劇情,無恐怖鏡頭,上映時間1960年,畫面風格黑白,無背景音樂,如果不算開場的鐘聲的話。決定看這部電影是衝著高評分去的,以為是科幻犯罪故事,有太空黑洞啥的,結果出乎我的意料。
影片拍攝地點是聖特監獄,這個監獄跟現在我了解到的很不一樣,沒有肖申克監獄的欺壓、敵對、串通,收押人員可以選擇工作或不工作,就是飲食水平特別差勁,以致獄友們都吃自己的食物,老麵包、各種醬,不過早上有咖啡,可能就是當做早飯。在聖特監獄,被關押的人要穿自己的衣服,電影中會出現經典的描述,一些情節的推動也依靠這個設定完成。要是現在穿自己的衣服在監獄裡晃悠的話,非常奇特,像是挑釁和對自由的固守。
克勞德突然搬入獄舍,與另外四個人成為舍友。他們進監獄是在等待法院審判,在中國的話要進看守所。五個男人住的是一單人間,地方很小,勉強夠他們打地鋪,鐵製單人床立在牆邊閒置,因為是黑白畫面,看不出地面牆面的清潔情況。馬桶貼著走廊的牆,拉繩式衝廁水箱安放在外側。飲用水水龍頭在馬桶上方,儲物櫃靠近馬桶掛貼在走廊牆上。牆對面有扇小窗,從人肩膀以上開,圍著鐵闌珊,鐵闌珊內有玻璃窗戶,窗戶扇往下打開。
克勞德的到來,像一顆手雷投入了防空洞,雖然不會炸,威力卻一點也不小。羅蘭德、沃塞林(閣下)、馬努、吉奧四個人從反對到接納,經過了很多的心裡活動。克勞德放在二十一世紀的話,就是個高富帥,顏值爆表、衣著考究、談吐溫潤、脾氣溫和、處事大方,他的各方面都可以從審美的角度去觀賞,電影中細節刻畫非常出彩,如換拖鞋、換睡衣等等(馬克·米歇爾收穫了我不老的少女心)。
四人不想接納克勞德卻必須要接受,因為有審判的到來,可能還有周圍施工也會結束的原因,所以在分析克勞德面臨的審判情況後,四人將越獄計劃告訴了他。借著這件事情,四個人的特點就都刻畫了出來:羅蘭德是萬能的大哥,閣下像是小區裡笑眯眯的商店老闆,馬努是有脾氣又謹慎的理工男,還有你說幹啥我就幹啥的吉奧。當然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得知越獄消息的公子哥克勞德不安,懷念起從小養育他的奶奶,就像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想媽媽。雖然他之前對越獄表現出來的興奮和高興,但越獄並不是他主動要參加的,是不得不參加,像中學生不得不參加學校裡面的月考。當晚,克勞德就失眠了。 到這影片開始了半小時,一直到影片結束前半小時,都是講這五個人如何製造挖洞的工具、怎麼挖洞的事情。
導演事無巨細的拍攝手法、挖鑿聲音的運用,烘託出迫人心弦的氣氛,這種屏住呼吸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影片的高潮,那小片鏡子的反面,是誰的選擇?再多的贅述也描繪不出這部電影的精美,雅克·貝克於生前拍成經典,越獄系列的開山之作,推薦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