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海澱區永定路街道西四環中路11號的原嘉源五孔橋市場近日以一個嶄新的身份和面貌出現在永定街坊面前。這個擁有20年的老菜市場曾經一度因為環境髒亂差成為周邊街坊投訴舉報的重點對象,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過程中,又面臨著去與留的問題。永定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表示,在推進疏整促過程中,我們堅持群眾訴求與高質量發展相結合,注重優化提升,圍繞「七有」「五性」,全面提升服務群眾和保障民生水平。小小的菜市場,關係著千家萬戶的「菜籃子」「米袋子」,不能關停,但也必須進行升級改造。
市場現在的管理方在接手市場後,向周邊居民進行了民意調查,廣泛徵求街坊的看法和建議,目前這裡除了滿足買菜的日常需求,還計劃逐步打造成為集便民、休閒為一體的數位化、綜合化、花園式的街坊鄰裡中心,現在它擁有了一個既充滿詩意又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名字——雲和市集。關於市場新名字的含義,市場管理方金經理解釋「雲和市場簡單來講是指市場線上線下相結合,『雲』代指線上平臺,『集市』則指實體攤位,『和』寓意和諧,所謂家和萬事興,我想無論市場的商戶還是來買菜的街坊,都是希望和和氣氣,我們希望新的市場不僅有煙火氣還能聚『和氣』!」
據了解,改造一新的市場大廳已經投入使用,外立面噴塗上瓜果蔬菜的卡通造型,既活潑俏皮,又充滿生活氣息。進入大廳內部,攤位擺放整齊,廳內寬敞明亮,地面乾淨、空氣清新,沒有難聞的異味。
金經理告訴記者,雲和市集的成功轉型也得益於永定路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上的引導,營商環境的優化,以及我們遇到的任何問題反映到街道,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派專人過來指導。」
永定路街道市場監督管理所加大對雲和市集市場的日常監管,對市場整體環境、食品安全各項制度的完善、證照辦理情況、商戶管理檔案資料、進貨查驗記錄、消毒制度記錄,產品與管理質量品質提升等內容進行指導。目前市場網絡全覆蓋,實現了食品溯源,各個攤位配備上下水裝置,保證了大廳的乾淨整潔,在大廳內增設了中央空調系統、採暖系統和新風系統,顧客購物冬暖夏涼。
為了維護市場乾淨衛生的環境,永定路街道城管部門加大對市場環境秩序的指導檢查,要求市場加大保潔人員的清掃頻次,同時督促攤主主動履行「門前三包」責任,攤位前保持衛生潔淨;指導並幫助市場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建設了一處四分類桶站,張貼宣傳海報,對商戶進行宣傳引導,倡導他們做好垃圾分類的投放工作。
在指導市場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街道特別注重市場消防安全設施的升級改造,聯合駐街消防警官,指導市場內消防設施改造,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環境,大廳內安裝有消防噴淋和視頻監控系統;同時指導市場建立微型消防,協調消防部門對微型站消防員進行專業培訓,全面夯實安全基礎。
目前,雲和市集已入駐商家73戶,100餘個攤位經營。調整後的攤位雖然比以前縮減了約三分之二,但經營範圍更廣了,包括餐飲、蔬菜、水果、鮮肉、水產品、副食調料、糧油、麵食、茶葉、花鳥魚蟲、百貨、維修、日雜及各種特色美食,是永定路街道唯一一處品類齊全的綜合市場。金經理告訴記者,對於日雜、維修這些傳統行業,市場只收取非常低的租金,「就為了保持業態的完整和豐富性,他們所經營的生意利潤並不高,如果租金太貴他們將難以維持下去,我們也不忍心將他們拒絕在市場之外。」「平時配個鑰匙、縫個褲腳邊,不用跑遠路,家門口的菜市場就解決了,確實很方便。」居民對保留這些傳統行業的做法也很贊同。除了線下實體攤位,市場還通過線上購物平臺建設,打造智慧「雲」市場,實現居民網上訂購、市場上門送貨等服務,拓展產業鏈、更好滿足居民服務需求。
市場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是外在,更有內在的提升。為了營造「和氣」氛圍,在街道文明辦的指導下,市場張貼了文明標語、核心價值觀、誠信經營等公益廣告,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文明標語、一幅幅充滿正能量的公益廣告,營造了濃厚的文明和諧風,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商戶和街坊做文明市民。
為了給周邊街坊提供更加專業化、精細化、高水平的服務保障,據金經理介紹,每家商戶要服從市場的統一管理,銷售人員要統一著裝,市場也會定期請來專業團隊給商戶培訓。金經理表示,雖然雲和市集管理更加規範、環境更加舒適、服務更加多樣,但是這裡的商品價格沒有增長,還是和普通菜市場價格一致,而且街坊也可以和商戶討價還價,保留著傳統的銷售模式,旨在為街坊提供最便利的服務,得到最大的實惠。
永定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告訴記者:「街道將五孔橋市場升級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聽取各方聲音,根據居民實際需求將市場轉型為街坊鄰裡中心,在滿足菜籃子需求的基礎上,提供更多服務。近期,街道還將為市場配置24小時自助售書設備,以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健身和兒童娛樂設施也會跟進,讓居民可以在家門口的市集內解決吃飯、休閒、鍛鍊甚至學習等更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