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有南鹹北甜的說法。我對鹹粽的興趣確實遠大於甜粽。 南方的粽子種類不少,浙江嘉興的三角肉粽,廣東肇慶碩大的裹蒸粽,晶瑩緊實的鹼水粽、潮汕的雙拼粽.....無論是原料、形狀和味道,每種粽子都有它的特色。 餡料的主要原料是帶皮五花肉,來自土豬肉的更佳。但建議肥瘦搭配適量,以減少熱量。個人比較推薦肥瘦比例1:2~1:3.肉粽的熱量非常高,不易消化,升糖指數也較高,肥胖、三高患者要慎食。
食材: A:糯米1500克(最好用圓糯米),老抽25毫升,生抽50毫升,鹽2克 B:五花肉及瘦肉共500克,黃酒35毫升,老抽10毫升,生抽25毫升,糖5克,鹽5克,白胡椒粉適量 C:粽葉100張左右,粽繩50根左右
做法: 1.將五花肉和瘦肉塊切成3釐米見方大塊,加入原料B中的調味料,拌勻後,放入冰箱密封醃製24小時; 2.糯米在包製前半小時淘洗瀝水,倒入原料A的調味料,拌勻;
3.粽葉如果是幹的需要提前12小時浸泡,將粽葉的葉柄剪去; 4.粽葉最好每片都刷洗一遍,再入鍋內沸水中煮軟,撈起瀝乾備用(要注意保溼,粽葉變幹就會縮小捲曲) 5.選兩片大小差不多的粽葉,兩張交叉呈30度角擺放,光滑一面朝上; 6. 捲起呈漏鬥狀,注意最下的角要折一部分後再卷,以防漏米;
7.倒入少許糯米,壓實,再放入餡料,建議肥瘦比例1:2; 8,餡料上撒上糯米,壓平壓緊; 9. 手握緊粽子,將上方的葉子壓在糯米上,再順勢下折,保持上面呈一個三角形; 10.再將餘下的粽葉折緊,向左(或右)貼緊粽子包裹起來,注意握粽子的手始終不能放鬆,保證粽葉不滑動,注意觀察糯米是否有洩漏之處; 11.用粽繩將包好的粽子捆緊,紮好(如用稻草繩,一定要保持繩子溼潤,才有韌性)
12.標準的粽子是這樣:握起來緊實,角尖銳,粽子的四個面,每一面最好都是整齊的三角形,只有包緊的粽子才不會在煮的過程中散爛; 13.包好的粽子放在電壓力鍋內膽中,加入淹沒粽子的水(鍋裡裝8分滿),定時30分鐘,下起後即可撈起。
小叮嚀: 1.粽子餡料 還可以加入鹹蛋黃、板慄等; 2.今天介紹的肉粽包法是經典的三角粽,基本的方法掌握後,關鍵還是在於熟能生巧,熟練之後憑手感就知道這粽子緊不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