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神奇的大貓,神奇的自然

2020-10-12 黎煙
one family,40 different faces.

從最快到最強,從最小到最大,它們就是貓科動物,徵服了地球上角角落落的貓科動物。

有體態嬌小的小貓,有體重是小貓兩百倍的西伯利亞虎。貓科動物既神秘又高傲,除了獅子是以群居生活有社交外,其他貓科動物都是獨來獨往的貴族。

有40種面孔的貓科動物中,唯一群居的萬獸之王獅子,它的獵物有大它三倍的水牛,而且水牛會反擊,但是獅子有最強大的聯盟——獅群,不僅僅是捕食的夥伴,而且會相互照料。

在斯裡蘭卡,有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鏽斑豹貓,視覺是人類的6倍,嗅覺靈敏,10億種不同的味道,在追逐獵物時,腦補會建立立體的叢林,所以在離家三十公裡的地方仍然能夠回到家。

豹貓,在捕獲獵物時,有完美的判斷力,因為鋒利的爪子可以垂直向下走,簡直讓人驚嘆。

穿行在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中的雪豹,是世界上最孤獨的貓科動物,皚皚白雪中很難找到夥伴的身影,不停的標記不停的尋找才能找到一隻同類。

生活在廣袤的非洲土地上的非洲豹,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個令人驚嘆的技能,它會藏下食物以備後續,未雨綢繆的思想說明非洲豹很聰明,而且豹比其他貓科動物更能適應環境。

巴塔哥尼亞的美洲獅,獨居以食麥哲倫企鵝生存;加拿大的猞猁,是秘密的守護者;納尼亞沙漠的獵豹,是地球上速度最快的獵手;

生活在水邊的漁貓,捕食比它體態更大的魚,他捕食的毅力和技巧都毋庸置疑;腿很短的黑足貓,一夜可以走32公裡,最主要的是萌的不要不要的。

在孟買,豹和人類可以和諧相處,在西班牙對於猞猁的救助,都讓我們對於這樣的行動心生敬畏,讓動物和人類一樣漫步在大地上,而不是只有人類孤零零的獨霸地球。

《大貓》,讓我一窺貓科動物中除了熟悉的貓之外的其他動物,豹的悄無聲息,虎溫和可愛的一面,獅子的王者風範……感謝BBC展現了貓科動物的神奇。

相關焦點

  • 《大貓》大小貓都愛
    驚喜又感動,太愛了…全程對著各種大貓犯「花痴」,這個物種真是神奇到無論體型大小都有它獨特的萌點,而且每一隻都越看越美~被小Gyra和小兔猻萌哭,羨慕可以跟大獅子共同生活的凱文(好想也有這麼一次體驗),還有看似孤獨實際卻重感情的美洲獅,還有好多…
  • 大貓
    有一天我趁著都上地幹活去家裡沒人,抱起大貓就跑,大貓一臉懵圈,不知道我要幹啥,居然很老實。我跑到了豬圈一下子把大貓扔進了進去。大貓身手矯捷馬上跳了出來,但是仍然有半邊身子沾了臭泥汙穢。站在那裡一遍抖落一邊撕心裂肺的慘叫。我可解氣了,我對大貓說,這會知道我的厲害了吧?大貓慘叫著,竟然哭了掉淚了,我看著覺得有點不是滋味,但是嘴硬說道,看你還敢和我做對不?!
  • 吸貓一時爽,一直吸一直爽—野去自然旅行2020大貓日記
    自然旅行要趁早!趁這些自然棲息地和野生動物還未滅絕之前見證她們的美麗!2020年野去自然旅行推出大貓日記行程,帶你看遍全球7種野生大貓!註:大貓的種類可以用吼聲來歸納,也可以用體型來區分,我們所謂的大貓只以體型而論,分別是:老虎、獅子、美洲豹、花豹、獵豹、美洲獅和雪豹。
  • 《大貓》不為人知的貓科動物世界(英劇速遞,big cats)
    今天,讓我們跟隨攝影師的鏡頭,進入「大貓」(老虎、獅子、豹子、山貓...)的世界,去探索那些鮮為人知的「貓性人生」。,神奇的物種、人類的朋友大貓:大型貓科動物,特指那些肉食性、天生的捕獵高手神奇物種:從極寒之地,到炙熱荒漠;從熱帶雨林,到平原之處;從蠻荒之地,到世界中心,貓科動物的身影隨處可見。
  • 《大貓》孤獨
    看了BBC的年度紀錄片《BIG CATS》,被大貓們震撼和震動了。 我曾經以為,孤獨的只是人類,但我沒想到,孤獨的還有這些貓科動物。除了獅子群居以外,幾乎其他的貓科動物都是獨居。 雖然片名《BIG CATS》,但四十種貓裡,卻有相當比例的小貓。
  • 大貓亦疾速精靈
    作為各種大貓來說,獵豹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它們擁著地面上最快的速度,看獵豹奔跑的時候,大家會感受到它身上散發出來那種無與倫比的美感,和肌肉與力量的完全結合。
  • 龍貓良心推薦紀錄片《大貓》
    作為一隻常年探索雲吸貓途徑的龍喵,在這裡良心安利一部紀錄片《大貓》。
  • 大貓自然拼讀1-4級繪本+視頻+MP3,教育部實驗教材全解讀!
    可能有媽媽會說,上次不是推薦過大貓分級閱讀系列了嗎?今天為什麼又來一次呢?是的,上次推薦幾乎的是大貓整個系列。其實對於寶媽們來說,從裡面選出適合使用的,也是需要不少時間的。所以今天小編特意挑選了大貓自然拼讀1-4系列出來精讀。
  • 《大貓》瘋狂吸貓
    看完了,一開始我以為這部紀錄片裡面只會有關於貓的,沒有想到會加入拍攝團隊的拍攝歷程,包括第三集裡面的大貓的保護和測試都是沒有想到的。這部紀錄片不僅僅介紹了大貓的各種習性同時也介紹了全球各地的人們對大貓的研究和保護做出的貢獻,也在提醒著我們對於大貓的重視。只能說,爸爸就是爸爸。文筆一級差,勿噴。
  • 《大貓》大型吸貓現場
    在現實中當不了鏟屎官,只能看《大貓》來吸貓了。這部BBC紀錄片《大貓》中不僅有可愛軟萌的小型貓,還有威武霸氣的大型貓科動物。非洲獅、虎、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雲豹、雪豹、美洲獅、猞猁、豹貓、虎貓、漁貓、黑足貓、兔猻、藪貓、沙漠貓…等40多種野生貓科動物紛紛出境。《大貓》不僅是吸貓人的狂歡,也將這群神秘物種展現在人類面前。
  • 第一次去大貓家
    出發前一天,大貓告訴我,到時候家裡會放鞭炮,這是禮數。
  • 男子釣魚經常餵一群貓,不久後大貓叼來「禮物」回報
    大貓捕獲一隻鳥來「報恩」 「我老遠看到它叼著一個,走近一看是只鳥」 這位男子驚奇說,原本他以為是這隻貓捕獲後自己吃的,然而沒想到它叼著鳥就翻過窗戶,鑽進臥室裡。
  • 《大貓》大貓日記
    去刷其他季啦,擼完小貓小狗擼大貓,喵喵喵~開心2019.0728第八季 上季失去託託的花豹又迎來了三個新的小生命,看上去帶娃技巧提升了不少。貝拉女王終於不用養活超齡大娃子了,年紀不小了,一個人過多好,別再生了。。獅子鬣狗等等夾縫中求生存也是不易。上季勾搭佩奇的母獅子當上了單親媽媽,還是四個獅娃子的,唉,獅生不易,給自己找了多少麻煩。
  • 泳鏡、太郎和大貓
    大貓考研複試結束後,我媽說我家大貓沒了。我哭了一下午。我其實並不喜歡我家這隻大貓。我算是留守兒童,跟外婆外公在老家。爸媽在深圳打拼。你無法想像你去深圳時,看見你爸媽把一隻黃白色的貓當親生兒子養時的那種手足無措。打包海鮮回來餵著吃,吃就吃了,還買相機拍照留念。
  • 非典型BBC作品:大貓日記
    BBC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自然有他的獨到之處。 首先是製作精良。拍攝紀錄片,尤其是自然類紀錄片,其實是一件遠比拍攝常規電影更加艱巨的任務。首先要找得到,其次是能拍得到,然後才是後期製作的問題。
  • 《大貓》我,有貓了!
    2018年伊始,BBC為所有的愛貓人士獻上了一份大禮——紀錄片《大貓》。「BBC出品,必屬精品」。《大貓》也不例外,豆瓣評分9.5。看了《大貓》裡的40種全世界各個地域的貓科動物之後,你會心中有數。雪豹很可能一生只有一次交配機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寂寞的大貓了。它的一生可能只做兩件事:捕食、求偶。《大貓》裡不只有這4種貓科動物。
  • 全球首家「大貓頻道」開播啦
    小劉軍 攝長沙晚報9月28日訊(小劉軍)36次千裡跨越湘桂兩地,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為犧牲戰友祭掃並照顧烈士家人的「中國好人」「湖南道德模範」「長沙雷鋒傳人」朱豫剛,又迎來人生的一次重要時刻:他聯手長沙晚報共同創辦全球首家以老虎為網紅的全媒體直播平臺——大貓頻道,28日上線試播。「我常想起在部隊的時光,想起如虎般勇猛的戰友。」
  • 《神奇動物2》的神奇動物在哪呢?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的前傳,《神奇動物》系列當然是在為1945年鄧布利多和黑魔法師的大戰做鋪墊啦.故事情節就不多說了,只希望這一路的坑坑窪窪能被填平。劇照怎麼都是人,神奇動物在哪呢?應該都在中間那個皮箱裡吧!
  • 《大貓》Big Cats 碎碎念
    看動物的生存,很容易產生同情這種心態,當我站在被殺死動物的角度,覺得很可憐,可是同情他們,大貓們也會餓死。這取決於拍攝的主角是誰,就像我其實很討厭鬣狗這種卑劣的動物,可印象中很深刻的是小時候看動物世界,裡面以鬣狗媽媽帶著孩子作為視角,真的覺得蠻慘的。6.
  • 《養虎為患》我們與大貓的距離
    但如果說這部紀錄片本身有什麼明確意圖的話,那大概就是如片頭片尾所說,喚起人們對於私人養殖大貓產業及其可能帶來的危害的關注。如今網飛將這個灰色產業裡的各色人物曝光在巨大的流量之下,我們對於這些人類同胞或批判、或同情、或憤怒,對於他們生活軌跡的改變或許已然肉眼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