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和珅,大家一點也不陌生,和珅可是清代乾隆時最大的貪官,後來被嘉慶抄家時,和珅的家產相當於乾隆盛世十八年的全國賦稅收入。但有一人,當權五年,貪的可比和珅一輩子都多,說到這人,身份可能有點特殊了,老家是陝西興平人,本來姓談,後來被太監劉順收養了,改姓劉,叫劉瑾,後來淨身入宮當了太監。說到這裡,大家就開始好奇了,一個太監,五年間怎麼會變得這麼有錢呢?
在這裡,得先介紹一下和珅,他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武官家庭,和珅從小就天資聰穎,勤奮努力,從小學習儒學經典和滿、漢、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在擅政20餘年,升遷47次,當時的乾隆帝非常喜歡和珅,並把自己的十公主嫁給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和珅也成了皇親國戚。和珅本人也精明能幹,聰明決斷、辦事利索,後期隨著自己的權力越大,私慾也越來越大了,利用自己的職務,結黨營私,聚斂錢財等。和珅的家產也算是富可敵國了,如果按照當時內務府的估價,和坤家產在8億兩白銀,要知道乾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7000萬兩,當時民間還流傳「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
而這個劉瑾,善於察言觀色,隨機應變能力強。當時朱元璋創立明朝後,建立一個地方叫司禮監,主要是一群太監幫助皇帝處理事情,後來這個司禮監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了。明孝宗在位的時候,也不好色,就兩個兒子,長子明武宗朱厚照,次子蔚悼王朱厚煒,可惜朱厚煒夭折了,明孝宗就讓劉瑾侍奉太子朱厚照,劉瑾也知道朱厚照就是以後的皇帝,所以每天就想著怎麼討好十多歲的太子。
後來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朱厚照也自然順利即位,朱厚照也就是明武宗。以劉瑾為首,張永、谷大用等七名太監很快得到了新皇帝明武宗的寵愛,被稱為「八虎」,這些宦官每天就想方設法地讓武宗遊玩享樂,他們則隱瞞皇帝為非作歹。
好景不長,第二年間,很多大臣發現明武宗開始不理朝政,大臣們就開始勸說明武宗,但明武宗對劉瑾十分寵愛,所以大臣們說的那些話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大臣們也看到明武宗對劉瑾沒做出任何表態,這一群憂國憂民的大臣們就聚在一起,想了個對策,告訴明武宗天象有變,是上天在警告他,這才把劉瑾貶到南京。可這群大臣還是不放心,還是想除掉劉瑾這個禍根,這一群憂國憂民大臣又聚在一起,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就去京城,勸明武宗除掉劉瑾這個禍根,可沒有成想,哪有不透風的牆,當晚就有人給劉瑾透漏了風聲,劉瑾一聽,可把他嚇壞了,連忙召集其他七人去找明武宗哭著求情,明武宗這時候年紀還小,還念著之前劉瑾的忠心照顧,也就赦免了劉瑾,並在「八虎」慫恿下將司禮監、東廠、西廠都歸他們八人管著。
後來劉瑾得到晉升,對之前舉報過他的大臣恨之入骨,便開始與自己作對的大臣動刀,使用各種陰險毒辣的手段給除乾淨了,接下來沒人作對了,劉瑾就開始隨心所欲的使用專權,到處貪汙受賄,凡是行賄過得,都升了官,沒有行賄過得都被劉瑾降職或貶為庶民。
劉瑾在長期使用權利的誘惑下,慢慢有了篡位之心,想要找機會奪位,哪成想,其他「七虎」都看在眼裡,慢慢的矛盾就激發了,後來明武宗派楊一清和太監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張永也揭發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明武宗聽後,親自帶人抄了劉瑾的家,在劉瑾家裡發現了印璽等大量不屬於百姓私自擁有的物件,黃金就有250萬兩,白銀5000餘萬兩,其他珍寶不計其數,總價值十幾億兩白銀,還在家中發現盔甲等眾多謀逆之物,明武宗就給劉瑾定了個凌遲罪,也就是民間所說的的「千刀萬剮」,劉瑾總共凌遲3357刀,最後就剩下骨頭了,當時被劉瑾害過人都自掏腰包,用一文錢買下被割下的肉,回家烤熟了吃下,以解心頭之恨。
劉瑾當權五年,貪汙無數金銀珠寶,也曾被《亞洲華爾街日報》列為過去1000年最富有的50人名單之中。劉瑾貪婪專權的號稱「立皇帝」,最終落到凌遲的地步,也應了古人那句話「多行不義必當時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