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回憶|登封古城抗日最後一戰

2020-12-23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那是1945年的8月,世界歷史上極不平凡的歲月。

抗日軍民拆毀日軍炮樓。

今天的登封,人們看到和想到的,是那神奇的武術,美麗的嵩山,馳名中外的少林寺……

而昨日的登封,在我眼中出現的,卻是日寇的軍事碉堡,高而厚的城牆,密布的射擊孔……

那是1945年的8月,世界歷史上極不平凡的歲月。當時,我作為河南軍區六支隊的一名女戰士,有幸親自參與並見證了登封古城那場不平凡的對日最後一戰。

日偽軍負隅頑抗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同時,蔣介石令下八路軍、新四軍:原地待命,不得擅自行動。

旋即,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令下如山:凡「在解放區被包圍的日軍,必須向八路軍、新四軍投降,如拒絕投降者,要堅決消滅之」。

河南軍區司令員王樹聲接令後,立即以「河南人民抗日軍司令員、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向登封城內的日偽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立即向我軍繳械投降,而登封日軍接到通牒後,則派人送來了使用中、日兩國文字的復函,內容為:「你們是八路軍,不是政府軍,無權受降」。

豈有此理!王樹聲緊急召開各支隊負責人會議,組戰了「受降臨時指揮部」決定:由一支隊皮定均司令員任總指揮,六支隊政委張力雄任政治委員,以一、六支隊為主力,攻打登封城,全殲守敵。

之後兩天,我們全力為攻克登封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戰前動員、部署、戰鬥編組、製造雲梯、政治攻勢、向守敵散發傳單、喊話,等等。

最後一戰

8月17日,河南軍區一支隊、六支隊團團包圍了登封城。

那天攻城主力部隊,一支隊司令員皮定均和六支隊政治委員張力雄攜帶幾位參謀,來到現場勘察地形,看望參戰將士。這時,突然聽到「叭」地一聲槍響,張力雄的帽子立時被打了一個洞!一看是一顆「二八」式槍的子彈,還好,張政委毫髮無傷。現場的參謀們不約而同道:「好險啊!」皮定均在一旁卻滿不在乎,照舊開著玩笑,對張力雄說:「你是一個打不死的『程咬金』!你看,敵人就不敢打本司令!」看到皮定均如此幽默,在場的同志們都大笑起來。

也是8月17日那天。我和戰友宋玉作為由一支隊調入六支隊宣傳隊的宣傳員,主要任務是負責散發傳單和對敵喊話。我們用盡力氣,朝著城內守敵大喊:「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趕快向八路軍投降吧!」「日本天皇已經宣布無條件投降,你們不投降,只有被我們消滅!」我們喊呀喊,嗓子都啞了。男戰士的招數多,除了喊話,他們有的用彈弓把傳單當子彈射向碉堡;有的用石頭包住傳單扔進敵群;有的用飛鏢扎住一摞傳單,投擲進去。8月17日晚在我軍強大的攻勢下,有些偽軍從登封城南的一個洞口爬了出來,主動投降。但守城的200多名日本鬼子仍頑固拒降。

8月24日,隨著王樹聲司令員一聲令下,我軍發起了對登封城的猛烈攻擊,這裡,什麼10米高、3米厚的城牆,什麼2米深的爛泥池,統統不在話下。戰士們飛步架起雲梯,迅速攻入登封城內。攻入城內後,與日偽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戰鬥進行4個小時,據統計,此戰全殲守敵1800餘人,其中200多名日軍軍官被擊斃160個,活捉了偽團長和偽縣長,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

軍民一家情

聞知城內日偽軍全被消滅,登封市民歡天喜地,奔走相告,許多人自發湧上街頭,高呼「擁護共產黨!」「歡迎八路軍!」熱情的人群中有的提著茶水,有的拿著雞蛋,有的抱著饅頭,爭著慰勞我軍將士,還不停地往戰士們口袋裡裝食物。

那時,我隨著大部隊一起進入登封城,我們宣傳隊走在後面。不少人發現了我這個個子小、身板瘦,穿著2尺長的灰粗布新軍裝,衣服大得幾乎蓋住了膝蓋,還打著齊齊綁腿的小女兵,人們都很驚訝,目光中透露著羨慕和關愛。有個老大娘走過來,緊緊拉住我的手問:「閨女,幾歲啦?」「十四歲了。」「哎呀,這麼小呀,快吃個雞蛋吧乖乖」。我推讓著說:「謝謝大娘,我不能吃的。」老人不由分說,硬把雞蛋塞進了我的軍衣口袋裡。還有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追著我跑了好一會兒,還怯怯地伸手摸摸我的灰軍裝,又摸摸我腿上扎的綁帶,臨別非要塞給我一個白饅頭才肯罷手。

我早已被登封父老的熱情所融化,雙手不停地擦著淚水,心裡不停地念叨:「登封,我永遠忘不了你。等勝利了,不打仗了,我一定會回來……」

這一等,就是63年。2007年10月1日我和登封的約定終於實現了,而我卻已是78歲的老人。往日高高的城樓,厚厚的城牆,堅固的碉堡,密布的射擊孔早已蕩然無存。窄窄的街道早已被寬闊的馬路所取代。我完全無法知道,自己當年是從哪裡走過的,但我的眼淚仍禁不住流下來:善良的大娘,您在哪裡?要知道,您塞進我口袋的那個雞蛋,是我一生中吃到的第一個完整的雞蛋,好香好香。美麗的小姑娘,你也差不多和我一樣老了吧,你的身體好嗎?要知道你送給我的那個白饅頭,是我一生中吃過的最好吃的食物……

相關焦點

  • 【伴公汀】親歷者回憶:80年前放英文原版電影,周恩來會給他們做翻譯……
    這是現代詩人何其芳親歷的延安。入冬之後,延安城透著瑟瑟寒意。沿著革命路線,我們一路「打卡」許多舊址,發現有不少外地客人,和我們一樣,特地來看看、來瞻仰。當地人說,要不是因為疫情和冬天,來的人還要多,場面還要熱鬧。如今的景象,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仿佛穿越時空,與80多年前奇蹟般疊合在一起。上世紀30年代末,延安城有著熟悉的熱鬧。
  • 親歷者回憶重慶「打黑基地」內幕
    如今,鐵山坪作為「打黑基地」已成過往,但一些親歷者已經留下難以彌合的身心創傷。  11月30日下午,汽車駛過鐵山坪森林公園大門後,此前還有些活躍的兩名男子「426」和「063」安靜下來。很快,汽車駛入重慶市江北區民兵訓練基地,兩人緊閉雙唇、一言不發,神色不安地四下打量。在一幢三層紅磚建築前,他們遲疑不定,不敢靠近。
  • 不是8月15,這才是抗日最後一戰,日軍死傷上千,很多人都不知道
    然而事實上,8月15日對我國來說不是結束,我國抗日的最後一戰還在這之後,當時日軍死傷上千,很多人都不知道。而這場戰役,就是高郵戰役,也被稱作江高戰役。在1945年12月19日,高郵戰役徹底打響。而這場戰爭是由我國華中野戰司令員粟裕親自部署並指揮的,這也是我國最後的一場抗日戰爭。就在日本所有軍隊都準備投降的時候,盤踞在我國高郵古城的一股日軍,依然沒有放下武器。
  • 「團長古城殺妻案」始末:殺妻、剿共,抗日名將慘遭毀墓
    作為抗日名將,張靈甫的作戰天賦極高,與日軍進行過多次血戰惡戰,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第四次長沙會戰、衡陽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等重大戰役。 因為在抗日戰場上身先士卒、戰功卓著,張靈甫榮獲寶鼎勳章,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愛將,並榮任了國民黨「五大王牌」之首的整編七十四師師長。
  • 抗日結束後,日軍想捲土重來,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戰,知道的人不多
    抗日結束後,日軍還想捲土重來,中日之間的最後一戰,知道的人不多。 最後經過一番英勇的鬥爭,我們的新四軍戰勝了這些無恥之徒,並成功收復了高郵城。於是這場戰役以中國勝利為結果,落下了帷幕。
  • 【影視】抗戰劇《最後一戰》在洪江拍攝最新花絮
    40集大型史詩電視連續劇《最後一戰》5月29日在湖南洪江古商城正式開拍。該劇是為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而制,將作為賀歲片在中央電視臺和湖南衛視同步播出。 據悉,《最後一戰》是根據《解放軍報》文藝部主任曾凡華大校的小說《最後一戰》和懷化市作協名譽主席謝伯恩的同名劇本改編,由著名編劇劉曉波重新二度創作完成。該劇將真實再現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和中美聯合航空大隊在湖南境內浴血奮戰的抗日壯舉。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最後一戰》在古商城內拍攝的一些最新花絮。
  • 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
    導語:高郵戰爭: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殲滅日偽軍6千人,俘獲4500人古代中國原本是一個強盛的國家,康乾盛世更是權力統治的巔峰,但是自清政府閉關鎖國之後,國家開始走向衰落。大多數人都以為,1945年的8月15日,抗日戰爭就正式結束了,然而少數日本人不甘投降,頑死抵抗,12月19日在高郵,爆發了抗日戰爭真正的最後一場戰爭——高郵戰役!但很少人知道這場戰役的發生。高郵是一座古城,有數千年的歷史,佔據戰略要塞,地形是易守難攻,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 《勝利時刻》史實再現,親歷者娓娓道來
    《勝利時刻》特別節目將從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主題美術作品中選取經典代表作在時空美術館展示,並邀請創作者、歷史學者、博物館研究員、親歷者或家屬等嘉賓到現場全方位講述作品的創作過程和背後的歷史故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演員王志飛、孫茜,我國第一批電視工作者陳鐸,作為時空美術館的講解員為觀眾一幕幕揭開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苦難與抗爭、英勇與不屈,講述中國人民如何在黨的領導下一步步取得勝利,老藝術家藍天野、「第一屆南京好市民」稱號獲得者施順才作為抗戰勝利的親歷者,一同重溫中華民族的勝利時刻。
  • 美聲西伯利亞之虎迪米特裡演唱蘇聯抗戰歌曲《最後一戰》
    迪米特裡·霍洛斯託夫斯基:1962年10月16日出生,俄羅斯籍當紅男中音歌唱家。也是當今不折不扣的偶像級古典大師 , 有「西伯利亞之虎」的雅號。其音色具有俄國式的野性,低沉寬闊的音質是天生俄國歌劇最佳詮釋者。
  • 西充800壯士出川抗日,只剩下1人
    凡我國人,必須歷盡艱辛,從屍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後之勝。四川為國人期望之復興民族根據地與戰時後防重地,山川之險要,人口之眾多,物產之豐富,四川7000萬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 我們應該不難想像,當年的劉湘主席用四川話對川人發出的抗日號召是多麼的發人深省,這個號召的力量是偉大的。
  • 78年前這段歷史的最後一位親歷者,離世
    林阿根老人去年尋訪時,林阿根,已是當年救人漁民中的唯一健在者。找到他的時候,老人就住在舟山沈家門一個老舊的小區裡,不到5平米。一位調查裡斯本丸號多年的民間調查人員曾經介紹,這些年他們遇到了不少冒名頂替稱自己是救人漁民後代的人索要獎勵。唯獨林阿根,真正參與救援,卻覺得救人是小事,不足掛齒。
  • 電影《烈火英雄》致敬大連「7•16」事件 親歷者現場回憶哽咽落淚
    一位當年事件的親歷者看完電影幾度哽咽,「這次我第二次看《烈火英雄》,這次特意帶著女兒來的,我倆都哭到不行。她是2008年出生,事件發生那一年女兒才兩歲。她剛剛就一直跟我說,如果沒有英勇的消防員哥哥,我們是不是就不能坐在這裡了。感謝有這部電影,幫我們記住他們!」
  • 紀錄片 | 抗戰女兵回憶中日「最後一戰」
    這首東北抗日聯軍的軍歌,是當年抗聯西徵戰鬥歲月的寫照。李敏今年已經91歲了。當年她是抗聯隊伍中年紀最小的女兵之一,那時她才十三歲。據黑龍江省抗日戰爭研究會統計,東北抗日聯軍對日作戰次數約十萬餘次。日偽軍傷亡人數共計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牽制了七十六萬日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這一切都是在與黨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
  • 《最後一戰》開播 崔林秋瓷炫共同抗敵
    崔林《最後一戰》飾張懷江崔林主主演《最後一站》  搜狐娛樂訊 由秋瓷炫、崔林、高雲翔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最後一戰》已於近日在央視八套開播。  電視劇《最後一戰》以1945年2月至6月在抗日戰爭中留下濃重一筆的中國軍隊和湖南全體民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湘西會戰為背景,講述了中國軍人前赴後繼、英勇無畏、深入敵後、捨生忘死,用對祖國的一腔赤誠和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抗日壯歌。
  •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       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宣告:「對日戰爭已處在最後階段,最後地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
  • 《最後一戰》收官 崔林演繹英雄人物的家國大義
    崔林《最後一戰》飾演張延營長  搜狐娛樂訊 由著名導演林峰執導的大型抗日戰爭劇《最後一戰》以「雙網奪冠」的好成績完美收官。崔林飾演的八路軍營長張懷江為了救國軍飛行員張懷濱(高雲翔飾)在「最後一戰」中光榮犧牲,實現了抗日英雄為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的家國大義。  《最後一戰》以抗戰時期「湘西會戰、決戰芷江」等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不僅有真實壯觀的戰爭場面,還講述了真摯強烈的革命情誼。
  • 中國涉疆反恐紀錄片第三集播出 關注暴恐親歷者、受害者
    中國涉疆反恐紀錄片第三集播出 關注暴恐親歷者、受害者 2020-06-19 12:17:13  該片是2019年12月《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系列紀錄片的最後一集,時長近1小時,分為「青山處處」「倖存者說」「反恐之戰
  • 秋瓷炫主演電視劇《最後一戰》再演抗戰女軍官
    《最後一戰》由林峰、王飛執導,高雲翔、秋瓷炫領銜主演的抗戰劇,該劇講述了湖南西部地區中國軍隊與民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湘西會戰的傳奇故事...《最後一戰》由林峰、王飛執導,高雲翔、秋瓷炫領銜主演的抗戰劇,該劇講述了湖南西部地區中國軍隊與民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湘西會戰的傳奇故事。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湖南湘西進行最後一次殊死搏鬥。
  • 揭秘「小平您好」橫幅誕生記,對話親歷者
    12月18日,「政事兒」對話了當年的親歷者張誌,他曾經在宿舍和同學一起討論製作了「小平您好」的標語。張誌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前一天我們舉行了最後一次排練預演,當時領導說學生隊伍太整齊劃一了,沒有年輕人的活潑和朝氣,看有沒有辦法活潑一點。北大就想辦法給我們發了一些彩紙紮成花束,準備到時拿在手裡搖動。那天晚上,我們宿舍的常生回來晚了,就說不想扎花,看能不能寫點東西。大家覺得挺好,就討論了很多,有各種各樣的提法。
  • 親歷者憶延安:毛澤東最愛唱這首歌,放英文原版電影能請周恩來做...
    這是現代詩人何其芳親歷的延安。入冬之後,延安城透著瑟瑟寒意。沿著革命路線,我們一路「打卡」許多舊址,發現有不少外地客人,和我們一樣,特地來看看、來瞻仰。當地人說,要不是因為疫情和冬天,來的人還要多,場面還要熱鬧。如今的景象,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仿佛穿越時空,與80多年前奇蹟般疊合在一起。上世紀30年代末,延安城有著熟悉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