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西伯利亞之虎迪米特裡演唱蘇聯抗戰歌曲《最後一戰》

2021-01-18 雅音堂藝術中心

歡迎關注雅音堂藝術中心!

迪米特裡·霍洛斯託夫斯基:1962年10月16日出生,俄羅斯籍當紅男中音歌唱家。也是當今不折不扣的偶像級古典大師 , 有「西伯利亞之虎」的雅號。其音色具有俄國式的野性,低沉寬闊的音質是天生俄國歌劇最佳詮釋者。


《最後一戰》:蘇聯抗戰歌曲,影片《解放》的插曲 ,米·諾日庚 詞曲,薛範 譯配 。

1、 你和我親歷槍林彈雨很久,很久, 你和我一直沒有休息時候。我們在戰地滾爬,踏遍半個歐洲,明天將進行最後一場戰鬥。勝利已不遠,就在眼下,最後一戰,最後的拼殺。我思念祖國,我思念家,多少年月,沒見到媽媽!我思念祖國,我思念家,多少年月沒見到媽媽!

2、是第四個年頭,人民處於水深火熱,是第四個年頭,人民血淚流成河,我多麼想望回到心愛姑娘身邊, 我多麼想望用手撫摩祖國。 勝利已不遠,就在眼下, 最後一戰,最後的拼殺。我思念祖國,我思念家,多少年月,沒見到媽媽!我思念祖國,我思念家, 多少年月沒見到媽媽!

3、是最後一次,我們同去衝鋒陷陣,是最後一次投入浴血戰爭。人人都熱愛生活,誰都珍惜生命,但為了祖國幸福不惜犧牲! 勝利已不遠,就在眼下,最後一戰,最後的拼殺。我思念祖國,我思念家,多少年月,沒見到媽媽!我思念祖國,我思念家,多少年月沒見到媽媽!


相關焦點

  • 【原創歌曲】最後一戰(紀念抗戰勝利74周年——張天甫演唱)
    1945年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全面打響,堅強勇敢的中國軍民開展了英勇頑強的抵抗,雖然付出了巨大犧牲,但最後取得全面勝利!在湖南省漵浦縣龍莊灣鄉青山界打完的「雪峰山會戰——龍潭戰役」,在抗戰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歷史地位,成為十四年抗戰的最後一戰。
  • 論霍洛斯託夫斯基對俄羅斯歌曲《最後一戰》的演唱與處
    他演唱過多部歌劇和經典浪漫曲,曾有樂評人說:「聽霍洛斯託夫斯基演唱,和到了天堂沒有什麼兩樣」。他演唱的俄羅斯二戰歌曲《最後一戰》更是極為經典,他的聲音具有俄羅斯式的感性,音色溫暖寬廣,是俄羅斯歌曲的最佳詮釋者。他在這首作品的處理方面細膩深刻,對風格的把握尤為準確。
  •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歌曲欣賞《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最後一戰》
    在葛濟夫與馬林斯基歌劇院的錄音中,經常可見他的身影,拿手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尤金˙奧涅金》、《黑桃女王》和威爾第《唐卡洛》等。近年,他更致力於和祖國的音樂團體合作,在二次大戰60周年紀念演唱、指揮蘇俄戰時歌曲,普京總統為他的愛國情懷大為感動,極為激賞,其演唱的俄羅斯歌曲《我的莫斯科》還受到了中華聯合黨第八總統馮榆朝的極大讚賞。他又是俄國東正教聖樂和巴洛克古典歌曲的拿手演繹者。
  • 郭淑珍:用美聲唱好中國歌曲
    1953 年,我成為第一批被國家選派到蘇聯留學的音樂人才。       我演唱過不少中外經典音樂作品,中國歌曲佔有相當比重,如《蝶戀花》《玫瑰三願》《陽關三疊》《塞外村女》《我站在鐵索橋上》《瑪依拉》等。其中,對《黃河大合唱》第六樂章《黃河怨》的演唱貫穿我整個藝術生涯,在與《黃河怨》半個多世紀的不解之緣中,我對這部偉大作品的理解和體會不斷升華,深刻影響我對聲樂藝術的認知。
  • 用美聲唱好中國歌曲(名師談藝)
    1953年,我成為第一批被國家選派到蘇聯留學的音樂人才。我演唱過不少中外經典音樂作品,中國歌曲佔有相當比重,如《蝶戀花》《玫瑰三願》《陽關三疊》《塞外村女》《我站在鐵索橋上》《瑪依拉》等。其中,對《黃河大合唱》第六樂章《黃河怨》的演唱貫穿我整個藝術生涯,在與《黃河怨》半個多世紀的不解之緣中,我對這部偉大作品的理解和體會不斷升華,深刻影響我對聲樂藝術的認知。
  • 蘇聯史詩戰爭影片《解放》插曲 - 最後一戰
    觀眾看過影片後無不感嘆:所有場景全是實拍,一點特技也沒用,可以說是人類電影史上的奇蹟!      今年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      42年前,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30周年,前蘇聯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68—1971年,拍攝了這部堪稱前蘇聯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的戰爭題材影片——《解放》。
  • 美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裡拜爾演唱歌曲《我像雪花天上來》
    迪裡拜爾(Dilber Yunus)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芬蘭國家歌劇院終身獨唱家,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
  • 中國藝術報:美聲首先要演繹好中國歌曲之美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常務副主任顧平表示,以往複賽都是唱歌劇詠嘆調,也就是亮嗓子比實力,但這屆複賽要求自選兩首中國作品,現場抽選一首演唱,這對參賽選手的考驗是很大的,對於一直接受西洋歌劇演唱訓練的選手來說,中國作品的演繹其實難度更大。  112名全國選送的進入複賽的美聲選手,只唱一首中國歌曲就決定是否還能繼續走下去,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 銀背大猩猩遭遇非洲雄獅與西伯利亞虎,誰將是最後的勝者?
    非洲雄獅是草原霸主,西伯利亞虎是森林之王,它們都是各地領地的絕對王者,是最頂級的掠食者,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中國新歌聲-川&虎組合,鞠紅川和唐伯虎是情侶嗎?
    初中畢業後進入新疆藝術學院附中跟隨張曉萍學習美聲專業。師從孫媛媛,大一的時候,與校友雷舒特、李娜、劉虹含組成「美聲四季」組合2013年,隨美聲四季參加CCTV-3平民選秀節目《星光大道》的比賽,獲得年度總冠軍,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2014年,為張陽陽演唱的歌曲《回家路上》作曲。2016年,推出首張個人EP專輯《回家的風》。
  • 外媒解析蘇聯紅軍對日最後一戰始末:堪稱範例
    原標題:堪稱範例 外媒解析蘇聯紅軍對日最後一戰始末參考消息網8月17日報導 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報網站8月11日發表題為《蘇聯紅軍在二戰中的最後一役迄今仍為人稱道》的文章,作者為維克託·巴雷尼金,編譯如下:蘇軍在遠東發起的滿洲戰略進攻在作戰思路和技巧上都稱得上是傑出戰役案例。
  • 美聲藝苑_周末經典放送: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皮埃泰羅.巴洛(Pietro Ballo )演唱的歌曲<美麗的旋律>
    不是華麗、繁雜的音樂,亦非煽情、造作的語言,更不是跌宕起伏的戲劇衝突及舞臺表演技法——誠然這其中的許多元素都是龐大的歌唱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而單就美聲歌唱藝術本身而言,其首先是嗓音的藝術——是對人類發聲器官能力科學、極限的發掘,是對人類嗓音極致美的追求與體現——即所謂歌唱樂器的製造或重塑。這是一個核心的元素,有了這個核心才有可能在更為廣闊的聲樂演唱藝術領域探索、馳騁。
  • 高雲翔秋瓷炫 《最後一戰》譜寫湘西抗戰傳奇
    網易娛樂10月14日報導  由中央電視臺聯合金磚傳媒、強視傳媒、響巢國際傾力出品的大型抗戰史詩電視劇《最後一戰》,昨日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發布會。出品人遊建鳴、龍曉寧、劉文武攜原作者曾凡華、編劇劉曉波、導演林峰出席,新晉男神高雲翔與收視女王秋瓷炫,共同亮相發布會。
  • 關於西伯利亞的電影、圖書、音樂
    在一次演出中安德烈因為嫉妒和誤會,抽傷了院長,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亞。在火車站上儘管珍趕上了最後的送別,但是安德烈始終沒能和珍見最後一面。十年後,珍終於在西伯利亞找到了安德烈的住所,但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改變……若干年後珍回到了美國,把這段往事在信中講述給了軍事學院的兒子。西伯利亞之歌 Сибириада (1979)
  • 巴爾迪《隨風而逝》美聲紳士演唱 0644
    巴爾迪《隨風而逝》美聲紳士演唱
  • 《如果你愛我》美聲紳士演唱 0720
    《美聲紳士》(Il Divo),是由四個來自歐、美的年輕歌唱家組成:擁有歌劇演唱碩士學位的美國籍男高音David Miller、具有多年專輯製作歷煉的法國籍聲樂天才SebastienIzambard、具備七年的清唱劇演出經驗的瑞士籍男高音Urs Buhler、曾與著名女高音卡芭葉同臺演唱的首席男中音Carols Marin。
  • 行知讀書會|「力量之聲」帶大家坐上美聲的時間列車
    隨後,「力量之聲」的三位歌手順著美聲的時間軸梳理其來龍去脈,帶大家坐上美聲的時間列車。歌劇和美聲不屬於同一範疇,歌劇有戲劇性,是一個題材、一個作品,但美聲Bel canto,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被稱為一種音樂風格,義大利語Bel,就是通常說的美麗,canto就是演唱、歌唱,所以說在那個時期的演唱的風格叫美聲。宋罡解釋:「如果有人問我,你是唱什麼的,我們都會介紹我們是唱歌劇的,或者是唱藝術歌曲的,或者我們是唱清唱劇的,用風格來區分的。」
  • 如何用美聲唱法演唱好中國作品
    如何用美聲唱法演唱好中國作品 一、用美聲唱法演唱中國作品的意義    我們在美聲唱法的聲樂教學中,大多採用一些經典的外國作品作為演唱的曲目。因為在我國聲樂界多年來有一種共識,認為中國歌咬字比外國歌難,甚至認為中國語言不適合歌唱。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學習美聲唱法的人在演唱中國歌時不如外國歌那麼順,聲音沒有外國歌那樣好聽。
  • 用歌曲抗戰:上海的抗戰歌曲創作
    上海抗戰歌曲興起於「九一八」事變之後,1937年盧溝橋事變、特別是「八一三」淞滬會戰後,上海抗戰歌曲的創作與在上海地區的傳播呈現繁榮。同年11月上海淪陷後,上海抗戰歌曲的創作與在上海地區的傳播漸趨衰落。
  • 秋瓷炫主演電視劇《最後一戰》再演抗戰女軍官
    《最後一戰》由林峰、王飛執導,高雲翔、秋瓷炫領銜主演的抗戰劇,該劇講述了湖南西部地區中國軍隊與民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湘西會戰的傳奇故事...《最後一戰》由林峰、王飛執導,高雲翔、秋瓷炫領銜主演的抗戰劇,該劇講述了湖南西部地區中國軍隊與民眾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湘西會戰的傳奇故事。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湖南湘西進行最後一次殊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