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奴十三年》絕地逃生,劉鑫和她誰是真正受害者

2021-02-21 問胖嬌

《為奴十三年》這是一部英劇,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奇葩,像是講述戰爭時候的電影一樣,但是卻不是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2015年被外媒評為最讓人感動的,然後小演員還因此被封影帝的一部電影《房間》。


如果你們喜歡那部電影,相信你們對這部英劇也會感興趣。


這兩部劇前半部分幾乎講了一個相同的故事,年輕的女孩被人綁架,關在了地下室,《房間》裡是七年,然後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而《為奴十三年》裡是十三年,女主從一個當時十二三歲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成年人,十三年之後她終於逃出來了。

《房間》主要側重的是女主和她的孩子如何在「房間」裡生活的,如何逃出來的,對逃出來的生活雖然也有描寫,但是畢竟電影有限,寫的比較少,而《為奴十三年》就幾乎都是圍繞著逃出來的生活了。

電視劇 一開始女主就逃出來了,而在接下來的6集中,沒有任何閃回的鏡頭讓觀眾看到她是如何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地下室生活的,又是如何在惡魔面前鬥智鬥勇活下來的,而是聚焦於她現在的生活,十三年過去了,所有的事都不同了,她曾經恩愛的父母分居了,還玩著貪吃蛇的姐姐要訂婚了,青梅竹馬結婚了,她原本的生活一切都變了,沒有她似乎日子也照常下去了,她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地位了。


而這不是她僅僅要面對的問題,更可怕的噩夢是,因為她逃走了,綁架她的惡魔又抓了另一個僅僅十三歲的女孩,兩個束手無策的警察找上門,想從她的口中知道線索。一個男警察和一個女警察,男警察始終對女主是同情的,在問話的過程中都很顧忌女主的感受,但是另一個女警察卻沒有那麼和善,她時刻帶著一雙懷疑的眼睛,無論女主說什麼,她都是半信半疑的,對於女主的經歷她沒多大興趣去感同身受,她更想的是破案,更想的是聽過戳破女主的「謊言」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每次當她和女主說話的時候,我就特別討厭她,我討厭她那副理所當然。對不起,別的女孩被綁架我很抱歉,但是配合你找到兇手是我的權利,而不是我的義務,我也是受害者,我被關了十三年,你們沒有找到兇手,幫我報仇,卻還要求我一遍遍的回想自己糟糕的經歷,我可以拒絕,沒人說過我不能拒絕,所以當時的我想,如果我是女主角,我就會這樣說,我會告訴那些對我有要求的人,我有權沉浸在我的痛苦中,有權選擇忘記過去繼續前行。

當我第一次看到江歌/劉鑫這件事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誠然江歌是受害者,但是劉鑫又何嘗不是呢,我想在她的內心深處是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所以我想不明白,為什麼媒體要一遍遍的不放過她。吃瓜群眾說的輕巧,好像這只是看到一個人摔了一跤,而不是死在自己的面前,沒有人知道那一刻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當一個人面對重大的災難之後,會選擇什麼。有些人內心足夠強大,勇敢的面對,但是大多數人,在面對重大災難的時候,肯定是寧願當鴕鳥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酗酒或者是沉迷其他不好方式的原因。

記得抑鬱症宣傳語裡有一句,我在微笑但是我並不是真的開心,所以並不能憑著劉鑫換了一個新髮型就譴責她不悲傷,譴責她忘恩負義,就憑著她和江歌媽媽那短短的談話,就認定她在帶節奏,她想來個世紀大和解,就值得所有人口誅筆伐的叫她人渣。


我一直認為網友太苛刻了,認為所謂的大V都在煽風點火,但是直到我看過劉鑫的微博,看過她那些針鋒相對的狡辯,我才恍然覺得我的同情心太泛濫了,我的懷疑論用錯了地方。

看過很多美劇的朋友應該都聽過一個心理詞語:創傷後應激障礙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從百度上直接摘了一段解釋。

指對創傷等嚴重應激因素的一種異常精神反應。又稱延遲性心因性反應,是指由異乎尋常的威脅性或災難心理創傷,導致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

一個人死在自己一門之隔的地方,被自己的前男友殺死的,而且還大聲呼叫過救命,並且還是自己朝夕相處,或者說在自己落難的時候幫了自己一把的人,就算沒有得創傷後應激障礙,一般人肯定也是輕易緩不過來的。

有一年騎自行車帶我奶奶,那是第一次用自行車帶她,一般我帶的人都是同齡人,一般快到了,放慢速度,大家就有默契自己跳下來了,所以我把我的約定成俗放在了奶奶的身上,我慢下速度,以為她跳了(她很輕,所以我幾乎感覺不到),然後我停車的時候,就沒有用力的扶車,還在後座上的我奶奶就隨著車一起翻到了路邊的溝裡,當時我奶奶已經快70歲了,她翻下去的那一刻,我腦袋是懵的,雖然好在奶奶沒事,但是後來很多次我都做噩夢,而現在的我再也不敢隨便自行車後座帶人了,就算是同齡的,每次騎自行車也總忍不住想起這件事。

這件事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的靈魂深處了,騎了自行車十幾年的我,就算當時被我叔叔們罵我不會騎車,罵我一點也不注意(明明因為有老人我已經騎得很慢了,我一切都考慮到了奶奶,唯一一步大意了·),當時的我儘管委屈但是也沒有頂過一句嘴,因為結果擺在眼前了,奶奶差點出事,相比於幾句罵人的話算的了什麼。


所以看到劉鑫那些刻薄的狡辯,我才徹底的清醒過來這不是一個在反省在害怕中的女孩說的話,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她只想快點和江歌一家撇清關係,她只想要她寧靜的生活。至於江歌的家人之後會怎樣,她一點也不在乎,那句「阿姨我以後經常來看你」,「什麼時候?」,「我不知道。」不是一個仗勢欺人的媽媽在對付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而是一個傷心欲絕,失望透頂的媽媽在懇求一個漠視道德,漠視生命的人。


如果說陳世峰奪去的是江歌的生命,那劉鑫就是那個在屍體上再插一刀的人,而且是當著劉鑫家人的面。陳世峰自有法律懲處,而劉鑫這樣的人呢?

所以我忽然有點理解《為奴十三年》裡女警察的咄咄逼人和懷疑了,正是因為有著像劉鑫那樣的「受害者」,所以才沒法讓那些真正的受害者清白的「死去」。

相關焦點

  • 《為奴十三年》觀感——西方人權的偽善
    上月中旬從湖北來廣東, 14天的隔離期裡,偶爾在優酷網追了部5級英劇《為奴十三年》,又名《失落十三年》,個人覺得是值得觀看的一部連續劇,尤其適合想學英語的朋友,故事情節緊湊,也不象國產電視劇冗長。而且整個警察局對案件很兒戲,受害者一家人還沒到家,整個新聞界都知道了,記者們冷酷無情,只關心能否上新聞頭條,搶險肆意報導,對受害者及家人心理創傷又一次無情的撕裂。說好的西方人權呢?可笑的新聞自由,原來是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礎上!
  • 江歌母親對劉鑫起訴狀曝光:稱其阻止江歌報警並阻斷逃生路徑
    黃樂平向澎湃新聞提供的起訴狀顯示,起訴理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劉鑫為個人私利阻止江歌報警,以致日本警方無法及時介入對陳世峰採取強制措施;第二,劉鑫明知具有暴力傾向的前男友陳世峰存在暴力攻擊他人的危險性,卻未能對陪伴她的同伴江歌善盡提醒的義務,尤其是在她本人明顯感知陳世峰的現實威脅而要求江歌深夜陪同一塊回家的時候,卻始終沒有提醒江歌要警惕陳世峰的暴力傷害行為,導致陳世峰能夠接觸到江歌並實施犯罪行為
  • 「江歌媽媽,你欠劉鑫一個道歉」
    如此喪心病狂的辱罵他人,他竟然還有臉說讓江歌媽媽找真正的仇人去:她還在苦苦掙扎,為了給自己慘死的女兒討一個公道。2016年,江歌因為劉鑫被陳世峰活活殺死,看著江歌慘死的劉鑫躲了起來。江歌媽媽給她發的消息,全是束手無策的哀求、她從來不回。劉鑫越是躲著,就越讓人覺得她心虛有鬼。江歌媽媽把事情發到網上,劉鑫還出言威脅:
  • 劉鑫拒收江歌媽媽起訴書!有人問我:為什麼還在關注她?
    2018年1月24日,距離江歌案的兇手陳世峰被判刑已過去一個月。劉鑫再次登上微博的熱搜榜榜首。原因是她在微博上上傳了許多她和江歌媽媽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她在和江歌媽媽的對話中說出了很多之前從未提及的信息。在網上與江歌媽媽公然開撕,口口聲聲:「一年裡,我無數次的忍不住想要公布我跟三叔的真正關係」、「你知道你傷害的是三叔的什麼人嗎?」 「三叔跟我表白你看見了嗎?」
  • 江歌媽媽正式起訴劉鑫,劉鑫改名劉暖曦遭網友炮轟.正義可能遲到,但永不會缺席
    這是個連媒體都有權評論的年代,她唯一的女兒慘死他鄉,她憑什麼不能說和做?她已經是一個遍體鱗傷的母親了,而網上竟然還有人對她說話如此難聽。江媽媽安慰章父的「堅強起來」到底有多麼不容易,相信江媽媽自己最清楚。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失去女兒的父親接受採訪,用一口四川方言說了一句話:「別人都勸我看開些,但是我看不開,這是火落在自己腳背上,有多疼只有自己知道。
  • 劉鑫改名收入不菲,江歌媽媽索賠200萬卻被罵:母愛到底有多強大?
    大學生的4年,白駒過隙,佩劍未妥,便已江湖。畢業後的4年,轉瞬即逝,世態炎涼,略見一斑。但倘若這個問題問到江歌媽媽,我想她的答案應該是:度日如年。一切都要從2016年那個格外寒冷的冬天說起。彼時劉鑫,江歌,陳世峰還都是在日本上學的留學生。劉鑫和江歌是好閨蜜,陳世峰是劉鑫的前男友。
  • 劉鑫:可以利己可以懦弱,但請守住善良的底線!
    視頻中,除了江歌媽媽,江歌的室友劉鑫也終於在案發294天後,第一次正式出來面對江歌媽媽。簡單回顧一下江歌事件:2016年11月3日,中國女留學生江歌在公寓被人用刀刺傷脖子和胸部,殘忍至極,最終因失血過多喪生。
  • 江歌遇害3年後,劉鑫變成了劉暖曦,還在罵聲中賺了錢
    2018年10月15日,江歌媽媽拿到了日本法院的判決書,捅人10刀的陳世峰被判了20年。而為求自保疑似鎖門,並在事後逃避責任的劉鑫呢? 3.江歌多次按門鈴,劉鑫始終沒有開門!可就在這麼多鐵證面前,她居然還有臉說,不知道門外是誰?!更讓人憤恨的是,在後來無論是面對江歌母親的詢問,還是媒體記者採訪,劉鑫都堅稱自己沒有鎖門!
  • 江歌案開庭了,細節浮出水面,劉鑫值得被原諒嗎?
    清清楚楚聽到劉鑫用中文說了一句「門鎖了,你不要罵了」。還記得劉鑫之前在訪談中的表現嗎?當著鏡頭和江歌母親的面,劉鑫聲淚俱下,哭訴自己的過失,深深為當初不站出來而自責與痛苦。在昨日的庭審上,陳世峰只承認恐嚇罪,否認了故意殺人罪。他一共對江歌刺了十刀,劃破左總頸動脈導致失血過多死亡的第一刀,陳方律師稱是「無意過失導致的」。
  • 江歌遇害三年,劉鑫改名劉暖曦,還成了微博大V…
    2018年1月24日,距離江歌案的兇手陳世峰被判刑已過去一個月。劉鑫再次登上微博的熱搜榜榜首。原因是她在微博上上傳了許多她和江歌媽媽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她在和江歌媽媽的對話中說出了很多之前從未提及的信息。在網上與江歌媽媽公然開撕,口口聲聲:「一年裡,我無數次的忍不住想要公布我跟三叔的真正關係」、「你知道你傷害的是三叔的什麼人嗎?」 「三叔跟我表白你看見了嗎?」
  • 江歌為劉鑫擋10刀致死後第294天,她的閨蜜室友、兇手前女友劉鑫終於露面了…
    江母(江秋蓮)和女兒最後一次聯繫結束在16年11月3日凌晨0時8分。「後來,江歌和劉鑫一起走了。江歌去上課,劉鑫去打工。陳世峰一直跟蹤到劉鑫打工的地方。」江母和女兒的通話一直持續到她和劉鑫在公交車站會合。但次日中午,再次聯繫女兒江歌時,卻聯繫不上了。
  • 劉鑫江歌:我們為什麼不能寬恕劉鑫?
    1月24日,她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自己和江歌的合照,發文稱「最後一次紀念,假裝我們一起畢業啦~」,並附了一個視頻,內容是自己和江歌的微信對話錄音。vicon有人說,「我對劉鑫曾動過惻隱之心,現在真想扇自己兩耳光」。
  • 劉鑫終於露面了,好心疼那個渾身顫抖的江媽媽
    如果不是江秋蓮的「死纏爛打」,劉鑫的日子絕不會像她表現得那麼「難過」。她回國找到了一份教日語的工作,經常參加各種聚會,在社交網站和朋友圈上傳美美的頭像。她努力配合著鏡頭,擺出楚楚可憐的姿態,回憶著她和「三叔」的過往,迴避著和案子有關的關鍵細節。 劉鑫努力地扮演著真誠,想隱藏,卻偏偏欲蓋彌彰。她東拉西扯,談自己的月事,談吃野餛飩,談不久前的萬聖節。對於時間久遠的事情,一個人記起的「細節」越多,撒謊得可能性就越大。
  • 劉鑫,你果然撒謊了!江歌案開庭揭露駭人真相
    事發前劉和陳一直有聯繫,陳曾恐嚇劉鑫要將她的裸照發給劉的父母和網上,這個罪名獲得陳世峰承認。陳世峰在庭上面無表情,辯方主張陳世峰殺人未遂,而不是故意殺人。陳世峰強調當晚是要去找劉鑫複合,並沒有帶刀前往。
  • 塵埃落定,劉鑫必須死?
    已經被妖魔化的劉鑫——必須死。排山倒海的死本能朝她碾壓。同態復仇是人類最原始的衝動。幾乎每一個人假設自己是這樣的刑案受害人時,第一句話都是:「我一定親手殺了他!」甚至:「我要他全家陪葬!」但,最終真正這樣做的人,非常少。甚至幾乎沒有。
  • 失落十三年:翻拍英劇為奴十三年,逝去的一切只能靠自救重新開始
    朱迪·科默主演的BBC懸疑劇《為奴十三年》被翻拍成了日劇《失落十三年》,原著5集日劇4集,從已有的兩集來看劇情被本土化得不錯,講述了一個被囚禁13年的女主百合亞逃出來後,適應與自救的心理變化歷程。前兩集更多的是警察的調查,他們想要找出真相,可她的心理防線很強。
  • 泰國墜崖孕婦口述絕地逃生,網友熱議:人怎麼能這麼邪惡,上一秒說著...
    虎撲11月15日訊 近日,泰國墜崖孕婦口述絕地逃生:他親了我一下說,去死吧」。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他親了我一下說,去死吧」,#泰國墜崖孕婦口述絕地逃生#】2019年6月,懷孕的王靈在泰國被丈夫俞東從34米高的懸崖上推下,幸而獲救。
  • 江歌案全紀錄-劉鑫, 你果然撒謊了! 陳世峰, 背景成迷!
    2016年4月,劉鑫入讀日本大東文化大學院,與陳世峰成為戀人。8月25日,劉鑫與陳世峰分手。9月2日,劉鑫搬進江歌租住的公寓。11月2日下午,陳世峰來到江歌公寓找劉鑫複合,劉鑫獨自在家。江歌回來後,與陳世峰發生口角。11月2日晚,陳世峰尾隨劉鑫至打工地點,劉鑫下班後請求江歌等她結伴回家。
  • 馬蓉出道,劉鑫改名消失:在罵聲中賺錢的她們,究竟有多不要臉?
    - 2 - 同樣在一片罵聲中,利用輿論熱度賺錢的,還有劉鑫。 2016 年,「江歌案」轟動全國。 如今 3 年過去,每每想起,飛飛還是不由得感到一陣揪心和惋惜。在受害者家屬上的傷口撒鹽,還只是劉鑫的手段之一。配合團隊操縱「流量」,以此獲利,她也是手到擒來。 先是利用事件的影響力,劉鑫在微博上認證了大 V。
  • 江歌遇害,劉鑫是否有補償義務?
    2016年11月3日,中國留學生江歌在日本遇害,嫌疑人陳世峰系江歌室友劉鑫的前男友,案件將於2017年12月在東京開庭審判。網絡上關於劉鑫案發後的行為如今在網上引起爭論。不少輿論以道德的名義譴責當事人劉鑫之時,其中所涉及的法律問題也亟待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