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106來自美移移民
我是Doris,大家也可以叫我小逗。去年12月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風險管理專業,現在於一家初創公司從事風險分析工作。
我的興趣愛好很廣泛,喜歡滑雪,跳傘,滑翔機等刺激的運動,也喜歡攝影、剪視頻、做vlog,對音樂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我的人生諫言是: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忙,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追求。
1、初到哥大的心態與心境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育背景吧!我來自內蒙古,想必聽到這裡大家都會覺得新鮮,畢竟紐約的內蒙人真的很少。大家見我的第一面都會問:你是不是會騎馬?我大學前兩年是在瀋陽讀的,後來得到了來美國堪薩斯州交換的機會,於是開啟了我在美國留學的生涯。
本科時期我的成績一直很高,當時我就有一種信念:一定要去世界高等學府深造!在外讀書時,我的老鄉一直都很少,朋友遍布天南海北,我也習慣了一個人打拼奮鬥的感覺。
來到哥大,這種孤獨感更是無處安放,讓我不禁懷疑:這裡到底適不適合我?
紐約是一個全世界人才匯聚一堂的地方,剛開學就認識了很多比我厲害不知道多少倍的同學,我深刻意識到讀研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以前的我總是把去常青藤讀書作為自己的目標,而來到哥大之後,我又開始迷茫,接下來的路到底應該怎麼走呢?我當時給自己定下的小目標就是:和教授保持聯繫,多和學長學姐請教,找實習,還有找到幾個好朋友。
事實證明,朋友慢慢就有了,這種初來乍到孤獨的焦慮感隨之而去,取而代之的是感覺自己逐漸在曼哈頓這個看似很小,其實包容性極強的城市找到了容身之所。
2、紐約豐富的娛樂活動
就像之前談到的,如果用一些詞來形容曼哈頓,她熱鬧又安靜,文藝又低俗,莊重又嬉皮。看似矛盾,卻又無比和諧的存在於這座城市的靈魂之中。
不到曼哈頓,就不算到了美國。只到曼哈頓,也不算到了美國。曼哈頓和美國其他地方都不同,其實美國絕大部分都是「村」,曼哈頓是很像國內大城市的「城」。
曼哈頓以及周邊娛樂活動是非常豐富的,玩、逛、吃都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初來乍到的遊客,必去的景點就是在帝國大廈、洛克菲勒大廈觀賞曼哈頓夜景,或者是坐船於朦朧煙雨之中一領自由女神之風採,抑或穿梭在MoMA、大都會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感受紐約的藝術氛圍。
當然了,哥大也是很多遊客必去的景點之一,由於曼哈頓本身地方並不大,能夠擁有一所校園已經是奢求了,而哥大就是地處曼哈頓最大的校園,在校內和女神像合影也是必須打卡的!
哥大每年冬天還有一個傳統,就是用金黃的燈光裝飾校園小路的樹,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
逛街嘛,曼哈頓更是擁有所有你可以想像到的奢侈品店,各種boutique、小眾品牌、古玩店,應有盡有。
想必聽到第五大道,大家閉著眼能想到的像香奈兒、gucci、Dior這種大品牌全部一應俱全。臨近第五大道的麥迪遜大道更是整個曼哈頓以至於北美最大的豪華高端購物區,光是精品店就有400多家。
喜歡逛街的小夥伴恨不得住在這裡天天逛!soho也是愛逛街的人沒辦法錯過的購物天堂,這裡不僅僅引領著時尚潮流,是藝術家、明星、潮人們的聚集地,在這裡逛街還很可能撞見名人哦!
之前我的同學就在soho遇到了Alexander Wang王大仁先生。就在去年,Hudson yards建成開業,廣場裡面的著名地標vessel(大松果)吸引了所有來紐約遊玩的人必打卡的景點,我也是去了好幾次!
別小看這廣場,裡面可是集購物、美食、辦公樓、住宅樓於一體的高端社區,Facebook都赤巨資1.5 billion租下這裡的辦公樓,就是為了彰顯自己在紐約的地位。
說到美食,紐約也是全世界擁有米其林餐廳最多的城市,共有76家米其林,其中米其林三星包括法餐Per Se, Eleven Madison Park, Le Bernadian, 日料Masa,日料法餐結合的Chef’s Table,除了eleven Madison park有些不值,其餘的幾家都值得特地驅車前往,需要提前一兩個月預定。
紐約除了米其林,還有號稱美國東海岸最好吃中餐聚集地的法拉盛。法拉盛是華人區,各種美味中餐應有盡有,火鍋店、串串店、川菜、東北菜、廣式早茶等等,是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因為在這裡可以找回家鄉的味道!
紐約很多小夥伴另一大樂趣就是喝喝下午茶,這裡有很多下午茶、brunch店供大家探索,每家風格都不同,但共同點都是:擺盤精緻,裝修別具一格,而且味道一般都不會出錯。
同時,紐約包容與先進的思想也影響著每一位紐約客,比如位於曼哈頓西邊的Greenwich區是對同性戀最友好的區之一,每年LGBTQ大遊行都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因為這裡曾經是石牆運動的起始點,2016 年 6 月 24 日,歐巴馬宣布將紐約石牆酒吧定為國家紀念碑,這也是全美第一座宣揚同志人權運動的國家紀念碑。
這也是為什麼每一位來紐約求學的人都不會後悔的原因,也許就是這座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3、紐約求職經驗,畢業後的迷茫與努力
在這裡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在美國求職的經歷,希望能夠幫助到現在處於迷茫階段的朋友。我是從去年11月開始正式找工作的,其實已經有些晚了,錯過了很多機會,但當時我還是滿腔熱血,覺得自己肯定可以找到工作,不慌不忙。
陸陸續續在海投簡歷和熟人內推的幫助下,我陸陸續續拿到多家面試,可算是在2月份收到了高盛的offer,結果第二周新冠疫情在美國爆發,導致美股熔斷,經濟危機,我的offer被暫停了。
本來說好的6月入職,到現在(8月)也沒有恢復。當然這都是後話,我當時也沒料想到這次疫情會對美國就業市場造成這麼嚴重的打擊,和很多失業、offer直接被cancel的人相比,我還算是幸運的,公司每個月會給我發郵件告訴我最新的情況,我的team還是很喜歡我、很希望我入職等等。
可是還是沒改變我當時找不到工作的現實,而且我的OPT馬上就要開始了,OPT是在美國一個合法工作的身份,當時的我真的很焦慮,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後來機緣巧合下,我朋友的公司招我去幫忙,我暫時沒有了失業的困擾。
俗話說得好,沒有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只有不斷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我也從來沒想過要在同一家公司做一輩子。
疫情期間,別說是紐約了,全美的招聘市場基本處於停擺狀態,只有科技公司還在小批量招人。可以說3月到7月,我一直都對未來的就業非常迷茫,看不到希望。當時我一度覺得自己運氣太差了,負能量爆棚,難道這就是本命年嗎?如果不是我男朋友和家人一直給我鼓勵,我都不知道我怎麼撐下來。
在這幾個月裡,我也有陸陸續續接到很多面試,現在也是處於積極找工作、面試的階段,而且可能很快就要跳槽到下一家公司了,可以看到就業市場在逐漸回暖,希望總會來的。
我相信,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忙,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一旦放棄,就會陷入自己給自己的舒適區,永遠出不來了。
疫情帶給我的成長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學生時代的課業壓力無法比擬的,經過2020這一年,我是真的成熟了好多,也明白很多事情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心態好比什麼都重要。
4、作為一名剛步入職場的小白,如何平衡生活,工作,愛情
剛剛聊了很多關於找工作的經歷,現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調節壓力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課。現代人在如此高壓的生活環境下很難做到沒有壓力,那麼如何去進行自我調節呢?
其實看心理醫生是我發現很有用的方法。之前我會通過運動、和朋友聊天出去玩來緩解壓力,可是疫情期間健身房也不開,同學們畢業後各奔東西,也沒法想見就能見到了,壓力累積太多自己調節不過來,就去找心理醫生聊聊。
美國人看心理醫生很普遍,也不會覺得看醫生就是得病了,更多的情況是想要得到專業的建議,通過正確的方法疏解壓力才是對身體最負責的表現,一味地壓制內心感受反而會對身體不好。
醫生也不會隨便給病人開藥,一般都是要進行5次以上的諮詢才會考慮到要不要進行藥物治療。
除了諮詢專業人士,多和親密的人溝通也非常重要。有時候我會覺得把內心感受和家人分享,他們會擔心我,可是後來我發現,經常有效溝通其實會減少彼此的誤會。比如我找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就會和男朋友講,他會從他的角度給我一些建議,他給我的安全感其實是很大的安慰。
我家人也非常支持我,在疫情期間給了我巨大的鼓勵。他們給我的愛讓我身在異國也不害怕,因為家永遠是我的後盾,我深刻記得我爸爸和我說,不要怕找不到工作,還有家人呢!
最後一點,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會是幸福感急劇提升!我很享受我現在的工作,因為我的工作讓我找到我的價值,看到客戶滿意的表情、領導的讚揚,我是真的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堅持下去!
PS: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小喜悅,我即將迎來我的第一隻小貓Uni了!
身在異國他鄉,有一隻陪伴自己的小寵物也是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