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曼哈頓如此偉大?

2021-02-13 中國新聞周刊


一種多民族和平共處的包容文化

而不是「清教主義」,才是美國立國的根基


《曼哈頓傳奇:世界中心的島》

是什麼讓曼哈頓如此偉大?

文/張豐 

發於2020.5.11總第946期《中國新聞周刊》

至少到目前為止,紐約仍然是世界第一大都市。2018年紐約以853萬人創造了9007億美元的GDP(人口為2424萬的上海同一時期的GDP是4668億美元),位居世界城市的首位。而曼哈頓則是紐約的靈魂,某種意義上也是當今世界都市的「中心」。因此蕭拉瑟為曼哈頓寫的傳記,書名就是《曼哈頓傳奇:世界中心的島》。

這本書講述的不是整個曼哈頓的歷史,而是它不為人知的「史前史」。紐約最初是荷蘭殖民地,名為「新阿姆斯特丹」,但是被英國殖民者奪取。在美國史和世界史上,一般都只有寥寥幾筆提到1664年的這次「交接」。很大程度上,這是美國的主流歷史觀造成的。

美國的建國精神被總結為「清教主義」。來自英國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來到美洲大陸,從印第安人手中奪取大量領土,以節約、勤儉的精神(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對這種精神有詳細敘述)造就了這片土地的繁榮。他們開始不滿母國英國的統治,最終通過獨立運動,締造了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就是美國的歷史起源觀。在這種觀念下,荷蘭在美洲大陸的活動當然不值一提。

事實上,1664年9月6日那個星期六的早上,代表英國的理察·尼克爾斯上校接受新阿姆斯特丹末代總督彼得·施託伊弗桑特投降的時候,士兵們還接管了48本文件,按照從A到Z的字母順序編排,內容包括各種會議紀要、遺囑、投訴、請願書等,這些都是荷蘭殖民者過去活動的記錄。當時,曼哈頓已經有1500名居民,而整個新尼德蘭殖民地則有1萬名居民,這裡已經是一個初具規模的繁華港口。

這些文件就此塵封了。但是幸運的是,它們都被妥善地保管了起來。1973年,正在找工作的古荷蘭語博士生查爾斯·格林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歷史檔案,此後的30年,翻譯這些文件就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本世紀初,蕭拉瑟開始對這批文獻進行研究,《曼哈頓傳奇》就是最終成果。

曼哈頓是荷蘭和英國糾纏的結晶,這幾乎是命中注定的。英國航海家亨利·哈德遜想尋找一條通往中國的快捷航線,前兩次航行都以失敗告終,股東們也拋棄了他。是荷蘭駐英國大使找到他,把他帶到荷蘭,因為相信他的第三次航行一定能夠成功。結果,他在這次航行中發現了哈德遜河。英國後來對曼哈頓志在必得,理由之一就是這是英國人發現的。在那個時代,英國人信奉的是「誰發現就是誰的」,而荷蘭人的邏輯則是:只有對新領地進行了測量、命名和記錄,才算擁有它。

和北美其他地區一樣,曼哈頓也有原住民。但是和英國人不同,荷蘭殖民者能夠與原住民和諧相處。這是人類的福音。在當時,荷蘭還沒有完全統一,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各種流亡者的樂園,英國幾位思想家都曾逃亡到那裡。這讓這個小國成為歐洲最包容、最崇尚商業的地方。第一批荷蘭移民只有16個,他們溯哈德遜河而上,找地方安頓下來。最終,新阿姆斯特丹成為母國首都的複製版,也是亂鬨鬨的,自由而寬容,崇尚商業與貿易。

17世紀初,世界是西班牙的,同為新教國家的英國和荷蘭曾並肩與天主教國家西班牙相對抗,但隨著這兩國的日益強大,它們之間也爆發了三次「英荷戰爭」。在戰爭中荷蘭並不處於劣勢,終究失去曼哈頓,是出於一個戰略誤判。因為荷蘭看重的是「東印度」,而英國則不斷在北美擴充殖民地。對英國人來說,曼哈頓就是在北美的加冕禮上的最後一顆「明珠」。

幸運的是,那位叫施託伊弗桑特的末代總督選擇了投降。如果他向英國人開炮,曼哈頓就會毀於一旦。他投降的條件是,英國人要尊重曼哈頓的歷史(才幾十年),要保持這裡寬容和自由的氛圍。英國人當然答應,他們需要的也是貿易。一些荷蘭籍的官員只要宣誓效忠英國國王,也可以留任。曼哈頓和平交接,新尼德蘭改名「新約克」。

施託伊弗桑特灰溜溜地回到荷蘭,但是他最終還是申請回到美利堅,成為了紐約市民。他是末代總督,卻真正看清了未來。

蕭拉瑟在本書中想表達的是,曼哈頓才是美國真正的精神發源地。一種多民族和平共處的包容文化,而不是「清教主義」,才是美國立國的根基。這種說法或許尚存爭議,但是這本書至少告訴了我們,一個偉大的現代城市是如何誕生的。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曼哈頓都佔全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發源於阿姆斯特丹、又被英國人守護和發揚的包容,才是今日紐約市的硬核。

【新 書 推 薦】

《群狼環伺》 

作者:[德]布魯諾·阿皮茲 

譯者: 李昭 

出版:三聯生活書店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定價:58元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納粹德國崩潰前夕,布痕瓦爾德集中營裡,德國地下抵抗組織發起的武裝暴動已蓄勢待發。此時,犯人們發現了一個被藏在皮箱裡的猶太小男孩。如果不交出他,之前的努力就有可能功虧一簣。生命該如何論處輕重?當死亡降臨,人是否還能保有最後的人性?

《宋仁宗:共治時代》 

作者: 吳鉤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定價:108元

在宋朝重文輕武的開國國策指導之下,宋仁宗以其溫和包容的性格,與其治下宰輔大臣逐漸構築出一套相對良性的王朝運作機制。在這一機制之下,皇帝並不獨攬大權,而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從表面看,宋仁宗行事總是處處受宰輔大臣掣肘。然而,也正是他的萬事不自由,才換來這個時代的空前繁榮。

《奢望:社會生物學與人性 的探求》

作者:[英]菲利普·基切爾 

譯者:郝苑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定價:128元

社會生物學是研究動物在群 體中的行為的學科,但如果一定要以動物行為來解釋人類社 會,就可能被用來支持各種階級偏見、種族偏見與性別偏見。因此,它迄今仍無法成為一門真正可靠的科學。而流行的社會生物學已經由於其膨脹的野心而步入歧途。

《為愛成婚》

作者:[美]史蒂芬妮·孔茨 

譯者: 劉君宇 

出版: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定價:68元

歷史學家史蒂芬妮·孔茨的這部著作告訴我們,直到19世紀,才有了因感情而結婚的觀念。20世紀50年代開啟了一段短暫的婚姻的「黃金時代」。近30年的時間裡,婚姻的變革超過了此前5000年的滄桑變遷,古老的婚姻「法則」已經基本上不再適用了。

值班編輯:肖冉

推薦閱讀

拜託不要再讓我看這麼假的甜寵劇了

這些逗你笑的女演員們,被低估了

封面報導

《何以破局》

點擊下圖,一鍵下單

相關焦點

  • 從《曼哈頓的中國女人》開始,中國人如何擁抱世界?
    書攤旁還掛起一副極具「煽動力」的海報:看中國女人如何走向曼哈頓!——此書的「紅遍大江南北」由此可見一斑。《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美]周勵著,北京出版社1992年5月版《曼哈頓的中國女人》在九十年代的「走紅」,與其極大地契合了當時國人的心靈需要和「審美期待」不無關係。
  • 曼哈頓博士就是萊克斯·盧瑟?!!
    作為《守望者》的衍生,《末日時鐘》的背景設定在更廣闊的DC宇宙中,而讀者對它也是十分痴迷,一直希望弄明白故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曼哈頓博士到底在暗地裡對整個宇宙做過些什麼
  • 曼哈頓博士的力量到底有多強?解析魔法本源,重啟多元宇宙!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曼哈頓博士的戰鬥力。隨著《末日警鐘》最後一期出版,這本拖延了一年多的漫畫終於迎來了結局,而曼哈頓博士重啟了整個DC宇宙,設計了一條全新的時間。這意味著他的力量不僅超越了超人,甚至很可能達到了堪比路西法的地步。DC宇宙中最強大的存在叫做「至高上帝」,而與之敵對的是巨兇獸,又被稱為「偉大黑暗」。
  • 偉大的城市都有夢想,紐約要建新地標曼哈頓大廈了
    因為這個夢想,瑞聯幸運的得到了曼哈頓最後一片未被開發的土地。超過11公頃的哈德遜城市廣場( Hudson Yards)。這座被寄託美好願望,承載著重塑曼哈頓的未來的大廈,當然會有個響亮的名字——曼 哈 頓 大 廈(Manhattan Tower)。
  • 電影:《曼哈頓》
    開開心心寫號,堂堂正正做人。曼哈頓是紐約最小的城區,也是最中心的區域,主要由一個島組成,並被東河、哈得孫河以及哈萊姆河包圍。曼哈頓是紐約最富有,也是最著名的區域。知名景點如:時代廣場,紐約大學,紐約市政廳皆在於內。電影的開場,便是喬治·格什溫氣勢磅礴的《藍色狂想曲》。配合曼哈頓高樓聳立的風景,車水馬龍的街道,伍迪艾倫作為旁白念出了晦澀矛盾的臺詞。
  • 酒吧靈魂——曼哈頓MANHATTAN歷史故事有質疑與爭論,一起探討下.
    另種說法曼哈頓書上這樣描述,這杯酒大概是在紐約市的曼哈頓俱樂部裡第一次被調製出來的,而這杯酒最早是在1882年在印刷品上被提及:「曼哈頓雞尾酒有著不同的稱呼,例如:草皮俱樂部雞尾酒、賽馬會俱樂部雞尾酒。
  • 《末日鐘聲》曼哈頓博士改寫現實的理由是什麼
    而JSA成員並沒被曼哈頓博士全部殺死,比如命運博士還是存在的,星俠等人都有後繼則,初代閃電俠是困在另一個維度,鷹俠不斷轉世出現在DC的各個歷史階段。法老王說出自己尋找曼哈頓博士德邦哪哈,就是將之前被曼哈頓博士用能力分解的寵物貓Bubastis重組複製,這樣Bubastis就帶有相關的能量蹤跡,加上阿倫的綠燈籠也被動過,結合起來就能知道他的位置。蝙蝠俠醒來對抗小丑、木偶和啞劇三人,而法老王趕到並召喚了曼哈頓博士,眾人在驚訝中停下。
  • 紐約曼哈頓是如何崛起的?
    ▲ 17世紀&今日曼哈頓數據顯示,2018年曼哈頓的人均GDP為48萬美元,是整個紐約的4倍!如今,曼哈頓已成為「CBD標杆」——每一個城市要發展一個新的CBD,都必將以曼哈頓為參考對象,成都也不例外。
  • 強者——曼哈頓博士
    既然都是新的一年了,2017的不快樂就全部忘掉吧~  今天要來聊的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守望者》漫畫中的角色——曼哈頓博士。曼哈頓博士是美國DC漫畫旗下超級英雄,登場於《守望者》,本名喬納森·「喬恩」·奧斯特曼,是一名科學家,因為一次意外而肉體毀滅,思維進入另一個領域,他在原本的物質世界裡重新組裝了自己。
  • 《守望者》預告片深度解析,沒有曼哈頓博士的世界,會發生什麼?
    所以電視劇的現代背景讓很多人都非常的詫異,這三十多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世界沒有毀滅,而現在卻又陷入了危機之中?問題1:羅夏的日記真的出版了嗎?預告片中出現了大量的羅夏模仿者,他們也許建立了「羅夏幫」,也許只是他精神的信仰者。這裡就是證明了羅夏日記確實已經出版了,否則他不會有這麼多的粉絲。
  • 通過「曼哈頓懸日」的自然現象,揭示人類生存的合理性在哪裡
    陰影中仿佛  總有什麼在竊竊私語  美妙無比  5  無獨有偶。  德國哲學詩人黑格爾  留下如此的見解  「精神運行,由己別出異己,復使其歸於己,旋轉不息。」他譜寫的《斯娃巴爾達圓舞曲》  讓這個紅頭髮小個子一夜成名  有人說:圓舞曲,只有作為天神的圓舞  即那些出於其火焰向著大地  和塵世而在歌中舞蹈的天神的圓舞  這種圓舞才可能是偉大的  才可能作為偉大的圓舞  而成為偉大命運的湧現者的開端  24  維也納金色大廳,孕育文化偉人的鳥巢
  • 英國在曼哈頓工程中的角色(上)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偉大工程,研發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因阿拉莫戈多沙漠中的一聲巨響而永載史冊。
  • 【到此一遊】曼哈頓懸日要來了,大家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還不太清楚什麼是曼哈頓懸日,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話說每天都有日出與日落,但曼哈頓懸日,Manhattanhenge,不是普通的夕陽。那是因為在紐約,每年有兩次,太陽落下的位置,與曼哈頓棋盤式的街道吻合,讓它出現在東西向街道西邊的盡頭,特別是14街-57街之間。人們在這些街道上,由東往西望去,穿過兩排摩天大樓所形成的夾縫,就可以見到這絕無僅有的曼哈頓懸日奇觀!
  • 10月13日《情遇曼哈頓》在曼哈頓上演,帶來久違四年的異域愛情.
    《情遇曼哈頓》講述的就是一對中國的青年男女在國外漂泊生活的故事。年輕人背井離鄉大多都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就像《情遇曼哈頓》中的男女主角王麗坤和高以翔一樣,他們在國外打拼,身處異鄉,無疑是很艱難的求生過程,實際上也與鳳姐的經歷並無兩樣。但電影所要告訴年輕人的是,即便是背負著生存的壓力和工作的夢想,也不能忽略掉生活中的緣分與愛。
  • 曼哈頓博士究竟是什麼級別的存在,他會比監視者更加強大嗎?
    曼哈頓博士曾經在漫畫《守望者前傳》尋找拯救這個世界的辦法,而這個時候無論是還是人性他都出現了一些問題,畢竟時間對曼哈頓博士來說就像是一本可以開合無數次的書籍,其他人的生命也許只有一次,一旦錯過就再也無法挽回了,但是對於曼哈頓博士來說,穿越時間重新選擇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他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並拯救守望者中的世界,但是無論他作出怎樣的選擇,地球都無法擺脫被戰爭毀滅的命運。
  • 據說,美劇集中發生地的曼哈頓很…
    曼哈頓,一個極具想像力的詞。這個貴,到底是貴到什麼程度?貴的背後,是否適應城市人群的需求?(曼哈頓房價走勢圖)從上面圖表可以看出, 1993以前,曼哈頓地產價值一直都處於一個緩慢增長的態勢中。 1993-2014年,即使經歷了金融危機,22年間曼哈頓的房價依然增長了28倍(注意,這個數據已剔除通脹因素)。
  • 最悲劇的閃電俠,被囚禁在神速力中數年,又被曼哈頓博士秒殺了!
    傑森·加裡克是第一代閃電俠,而我們所熟知的巴裡·艾倫雖然被稱為世界上最快的人,又被稱為最偉大的閃電俠,但是他其實是二代閃電俠,沃利·韋斯特是第三代閃電俠。傑森·加裡克當年也是漫畫公司的人氣角色,雖然巴裡·艾倫出現之後逐漸的搶走了他所有的人氣。
  • 曼哈頓博士究竟是什麼級別的存在,他和監視者誰更強一些?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曼哈頓博士的故事。曼哈頓博士本名喬納森·奧斯特曼,在一次意外發生的實驗事故之後,原本應該被徹底分解的喬納森並沒有死亡,而是被轉化成了一種更加高級的生物「量子觀察者」。曼哈頓博士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組自己的身體,從這一點來看他似乎能夠在虛空中創造事物。
  • 曼哈頓博士被重新定義,堪比六維生物,成為全能級存在!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曼哈頓博士的故事。曼哈頓博士被認為是DC宇宙中出現過最強大的英雄之一,他的本質在於編劇阿蘭·摩爾對於超級英雄精神的反思,如果地球上真的出現了一個擁有神靈之力的存在,會發生什麼呢?
  • 曼哈頓懸日 | 沈健
    在美國兩個多月,碰到洛杉磯兩次地震、紐約大規模停電、一年只有幾天的「曼哈頓懸日」也讓我遇到了(太陽落在路的最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