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爾一家》豆瓣評分接近滿分,不得不說英劇格調真的高!
如果你是劇荒的話,我向你推薦一部超會治癒和逼格相高的一部英劇,我們可別光顧著追捧《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另外一部英劇也是精彩絕倫,開局口碑爆棚,豆瓣評分9.9,接近滿分的神作—《德雷爾一家》第四季。《德雷爾一家》由英國獨立電視臺ITV發行,屬於接檔自家招牌劇《唐頓莊園》的存在,每季評分均在9分以上,真的可謂神作!
本劇根據Gerail Durrell《希臘三部曲》所改編,記敘了作者在希臘科孚島的童年經歷,被譽為「全世界最快樂的童年筆記」。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德雷爾一家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生活在英國西南部的伯恩茅斯鎮上。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單親媽媽,為了讓孩子們生活得更好,帶著孩子離開倫敦去了希臘西北沿海的科孚島,開始新的生活。於成長、關於親情、關於生活,全在這個小島有了新的開始。在風景如畫的背景中,他們上演了一出出暖心而又烏龍的故事。治癒又好笑。媽媽的四個孩子,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每個孩子都有著鮮明的個性,這群熊孩子,和一個操碎了心的媽媽,形象鮮活而立體,孩子因為缺點顯得可愛,媽媽因為優點愈發讓人疼惜。是不是想起了我們的媽媽我不聽話的自己。
這是一個英國家庭厭倦了伯恩茅斯為了尋求改變舉家遷往物價水平更低的希臘科孚,在島上新生活的故事。習慣了大部分英劇常用的冷色調,這部色彩斑斕的喜劇可謂讓人耳目一新。片頭根據劇情製作的顏色鮮豔的卡通畫風,恰到好處地描繪了島上藍天碧海的明麗。全劇焦點當然是寡婦德雷爾太太路易莎。故事背景在1935年,喪夫多年的路易莎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覺得在英國生活過的貧窮又不開心,鬼使神差聽從了作為房產中介卻一心嚮往作家生活的大兒子眾多不經意間的建議,賣掉伯恩茅斯的房子舉家遷往科孚。路易莎的扮演者最近可是大紅大紫,就是去年BBC爆款《保鏢》裡內政大臣飾演者凱利·霍威。
又比如賣掉房子移民這種事,對30年代的寡婦而言可需要勇氣,不過這像極了一個為了維護小兒子敢跟校長頂嘴還折斷校長教鞭的神經質母親作風。對兒女幾乎是放養,嫌棄女兒送的裙子像老年人穿的松松垮垮,改成兩件,因為太緊身,穿上街往下一尊屁股就開裂了。回英國奔喪和兒子一起,跟一群搞藝術的混一塊,差點把一條很值錢的遺產項鍊弄丟。小兒子十三歲生日卻記得是是十二歲。聽起來很不靠譜的母親。在大兒子女朋友面前說兒子壞話,企圖讓她離開。她討厭外人在兒女面善意的責備,但她善良,大度,似乎跟誰都合得來,不計前嫌收留無家可歸的酒鬼加色鬼老船長。
當然,生活並不是童話,往往還伴隨著不完美,也正是這些不完美讓整部劇變得更加的真實暖心。比如剛來的島上的時候,租住的房子簡直就是危房,堪比豆腐渣工程。嗓門大點,可能就會把天花板震下來。這樣的生活對於一個單親媽媽來說簡直太鬧心。最大的問題是,她們生活來源已經支撐不起這個大家庭日漸增長的消費。媽媽在孩子面前假裝堅強,開心。她獨自支撐著這個家,累,但努力給孩子更多的愛。慢慢地,在小島的生活逐漸走上正軌。媽媽支持老大繼續寫作,小島給了他很多靈感,最後真的寫出了一部作品。
《德雷爾一家》是一部十分治癒的劇集,沒有刻意渲染生活的殘酷和慘烈,也沒有全盤無腦的用喜劇消解憂愁,從千瘡百孔的生活中出發,駛向田園牧歌式的樂園,此後的每一天都充滿著溫暖和寧靜。當然,德雷爾一家並不是為逃避生活,尋找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在科孚島安居後,他們整天還是為瑣事繁忙,生活困苦卻總能找到樂趣,劇中真正的主題內涵在於「珍惜當下時光」,而並非遠赴「詩和遠方」。
不可否認這部高逼格的英劇在情景的刻畫真的是美如畫呀,劇裡面真的是漂亮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