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和別人拉開距離?

2021-02-15 LinkedIn

很多人都覺得工作和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因此「時間管理」可謂是時下上班族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尤其是在當下,我們每天的時間被切割為無數的碎片,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充實自己,每天下班後就只會把碎片時間消磨在聊微信刷微博水論壇看劇上……然後還不自知地感嘆:「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合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高效地學習與充電呢?

在前進的路上,放棄那些次要的、可有可無的東西,獲取真正重要、有意義的價值,讓自己更加認同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方向,這才是時間管理的本質和最大意義所在。

我曾休過一年的gap year(間隔年),從剛閒下來時的無所事事到制訂每天的寫作計劃和待辦事項,並嚴格執行,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勝任了時間管理。直到後來恢復了工作又有了孩子,還要為兩個原創公眾號供稿,我才意識到:原來的計劃只是最初級的時間管理,只能叫作「不浪費時間」。

而現在的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時間」。因此,真正的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恰恰不是管理時間,而是找到時間。

美國最大的問答網站Quora上有一個針對時間管理的假設,能很好地說明絕大部分時間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每個人都是一個絕地武士,要出發去拯救公主,公主在失火的建築中等待著救援,堅持不了太久。不幸的是不斷有帝國突擊隊的成員來襲,儘管你希望能儘快趕去營救公主,而敵人卻在不斷湧現,如果不反擊就會被打死,如果你戀戰就無法援救公主。公主代表著每個人心中的夢想,等候太久就會被火海吞沒。


比如我每天都十分忙碌,效率也不可謂不高,該做的也都能準時完成,但當我希望做一些對人生很重要卻並不緊急的事情時,卻總也找不到時間去完成,就好比是一個老在贏的武士永遠救不到公主一樣。

那麼我們該去哪裡「摳」時間呢?

說「不」其實是個非常艱難的事情,可是如果不說no,那麼就很難專心地應對真正重要的任務。因為有太多看起來不錯的機會、看上去不能拒絕的要求、事成後有利的圖景,以及無法拒絕的人情世故,誘惑著你答應下來。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她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剛剛拒絕了三份很有誘惑力的合作邀請。換成是我,大概會全部應承下來。可她說自己當前最重要的目標,是創作出強而有力的影視IP(知識或財產所有權),而那些合作邀請則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廣告類合作,雖然能帶來經濟效益,卻和她最主要的目標大相逕庭。因此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她選擇了放棄。

其實工作越久,你就越會發現,真正的牛人,往往就牛在敢於放棄上。所謂的戰略化決策,不僅僅是指戰略高度的選擇,也指戰略高度的放棄。

剛開始放棄的時候會很難受,這是多年形成的習慣和求全責備的心態發出的尖叫和抗議。可是時間久了才發現:不重要的事情真做不完也不會死,倒是重要的事情老拖著不做往往會後果比較嚴重。

對我而言,如果想要找時間完成真正重要的事情,那麼就先答應下來,再商量個相對寬裕的時間。將這些定下來之後,我總能想出方法,排除萬難去實踐。

無論是寫小說、開公眾號、參加考試,都可以遵循這個套路。犧牲掉部分娛樂、睡眠、社交,甚至是和家人團聚的時間,會非常適合短期內的明確目標,並督促你用衝刺的方式完成。

如果一件事情並不重要,那麼就明確地拒絕;如果很重要,就大膽地接受。你不會因為說「不」損失多少,也不會因為應承去做卻沒有做好而損失很多。真正的損失是在我們說「這事兒很好,我再想想」中發生的。

以前沒有孩子的時候,我習慣利用整塊時間寫作,寫作進入狀態也非常緩慢,必須要在陽光充足的某個角落坐下,泡杯咖啡,看看新聞,再慢慢進入狀態。

現在可用的業餘時間往往是零散的,如果不能抓住零散時間進行思考和打草稿,那就更沒有時間了。

為了能更好地抓住這些碎片時間,我添置了更多的電子設備,例如靜音且無須插電源的平板電腦,它能讓我更好地利用孩子入睡後的時間。

再比如我打破了從前不下載App的習慣,安裝了多個閱讀、記錄、拍照筆記類的App,方便自己在零碎時間裡能隨時把讀到的、想到的、看到的、誘發靈感的材料都儘快地收納進來。

我另一個朋友則放棄了開車,改乘計程車或地鐵出行,然後把每天的社交聯絡任務,比如打電話、微信交流等放在這一時間段完成,既節省了回家後的時間,也保證了通勤的安全。

找到時間後,就是籌劃和管理時間了。

其實很多人都給出了非常好的建議,我自己在這些基礎上也摸索出了一些個人心得:

要想工作有效,就必須運用整塊的時間。

如果將時間分割開來零星使用,縱然時間總和相同,但其效果與整塊運用時間的效果卻差距很大。

比如我以前工作時常要寫一些措辭講究的英文郵件,如果能夠聚精會神地寫,再加上潤色,十幾分鐘就能完成。可是我總會忍不住一邊寫一邊去看看什麼人又說了什麼話,有時還會因為查某個單詞去逛下紅迪網。

後來實在忙起來了,任憑各種新信息提醒也不去查看,等到某個任務告一段落,再統一查看和回復,既保證了效率,又不至於錯過什麼。僅這一項小小的改變,就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選項越少,時間越多。

一個比較經典的時間管理方法是:每天只選擇1~3件事情去做,並輔以不懈地追求。

你的本能不會喜歡這樣的限制,可是這種方法有利於排列真正重要的事情,比起事無巨細地齊頭並進,能讓工作更為出色。

當事情一旦多了雜了,腦子就明顯不夠用。我經常發現,哪怕是小事,如果寫下來就會遵守;不寫,無論在腦子裡想多久,一被打擾就會忘掉。提前計劃的目的其實不是為了「計劃」,而是為了更重視時間的流向,知道時間都花到哪裡去了。

如果不是很清晰地知道要做什麼,就容易碰到什麼是什麼。於是哪件事情先找上來就先處理了,就好比我特別反感郵箱,因為郵件不停地進來,叮的一聲響。只要郵箱的叮聲不關,我就永遠幹不了該幹的事情,會一直掛在郵箱上回覆郵件,而且要一會兒回郵件,一會兒寫報告,一會兒又查數據。數據查到一半叮的一聲郵件又進來了,說到了另一件事,再去查……忙了一上午,幾件重要的大事卻一件都沒幹。

先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事列出來,然後對大任務進行分解,分解成小一些的子任務,再對任務進行排序。排序時最艱難的步驟就是決定放棄或者推遲哪些東西。

開始時間管理的時候,大家都會熱衷於搜羅和學習各種方法。

比如有一種著名的戰拖策略叫作「吃掉那隻青蛙」,鼓勵大家給最重要、最困難的任務以第一優先權。

但是我在實踐之後,卻發現這個方法極其不適合我。因為如果一上來就強迫自己完成最艱巨的任務,我反而會容易知難而退,會造成各種拖延。

所以我摸索出的合適自己的方法是先完成最簡單、最有興趣的工作,通過這些初級工作漸入佳境,等效率上來了,再去啃「堅硬的骨頭」。

說到這裡,時間管理卻還不能結束。橋本和彥曾經說過,「沒有體現結果的時間管理就不能稱之為時間管理」,因此定期對時間管理的成就和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我看來,堅持時間管理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它其實是反人性的。即便你用最高科技的工具,按照最合理的科學方法、符合生物鐘的方法規劃好了時間,然後恪守,一天下來有很大的收穫,你的內心也在呼喚你歪倒在沙發上刷手機、追美劇、和朋友瞎聊。

為了戰勝無時不在的誘惑,就需要時不時地重溫一下目標,配合著各種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時間管理上也應相應配合著進行鬆弛有度的分布。任何時間管理和戰拖秘訣都離不開恆心,但是生活必須要張弛有度。

如果是學生為了考GRE,那麼兩個月的短期突擊式的衝刺,要比斷斷續續地複習一年有效;而大考完畢,可以有一小段時間讓大腦放鬆下,以便進入下一階段的目標。

一個人如果長期無目標地疲勞戰鬥,那麼時間管理便會淪為空談,你依舊會身心俱疲且內心無比迷茫,那樣的話還不如好好歇著。

當然,如果把時間管理放到整個人生來看,有些人喜歡有計劃、高產高效的生活,也有人喜歡隨性自由的節奏。這些都沒有問題,你盡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不過要記住,每種選擇都意味著相應的放棄,只要回過頭時不會患得患失就好。

對很多人而言,時間管理也是一種成就。他們對時間管理的追求,就是對成就感的追求,這也是他們進行時間管理的最大動力。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擁有一個能完成後打鉤的to-dolist(待辦事項列表)或者任務工作本、相關任務管理App,讓這種成就可視化,就是很好的選擇。

對我個人而言,時間管理的最大成功,不是達成了什麼了不起的大成就,而是讓自己能更明晰時間的去向、對事物的價值度有所衡量,並通過「管理時間」這一具體行動,讓自己不再盲目焦慮。

在前進的路上,放棄那些次要的、可有可無的東西,獲取真正重要、有意義的價值,讓自己更加認同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方向,這才是時間管理的本質和最大意義所在。



本文作者:溫言,畢業於北京大學、LSE,著有《第2份工作》《你只是還未全力以赴》,首發公眾號ID:wenyanhello。LinkedIn領英經授權轉載。

歡迎更多媒體、企業與組織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請在公眾號回復「赤兔」)。如有問題請聯繫領英客服電話:4000106277。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訂閱每日必讀的職場乾貨。

©2016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與別人拉開差距?
    來自美國插畫師Brian Miller作者 王立登我們常常思考的時間管理,我們常常被陷入的手機控,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提升自己
  •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英語
    英語是通用語言,只要熟練掌握英語,就能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人溝通、交流。可以說是一招鮮,吃遍天。對於上班族或學生來說,一天中的碎片時間基本上比較固定。比如早晚的洗漱時間、上下班或上下學路上、午飯及午休時間、下班或完成作業後的休息時間以及睡前的幾到十幾分鐘。
  • 不到20天,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做到215+?丨上財MBA聯考總動員VII
    距離聯考還有19天財小微語現在的你,一定處於馬不停蹄的備考狀態中!但除了學習,我們仍有許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上班和帶娃。財小微想說,它們並不是「攔路虎」,千萬別小瞧事情之間的碎片時間!如果能好好利用,做到「見縫插針」,就能有效填補空白,相當於無形中增加了可觀的備考時間!
  • 時間管理: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
    工作之後,遠離課堂和耳提面命的老師,學習變得格外艱難了起來。一方面,記憶力專注力在減退。另一方面,生活、工作等諸多事宜需要操心,生活不再單純的只剩下學習。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完全依靠自主性,這每一項,都在加大學習的難度。可是,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個高度內捲化的社會,不進步,就是在退步。
  • TED英文演講:如何高效利用你的碎片時間
    TED英文演講:如何高效利用你的碎片時間 新浪微博/TED 2020-09-04 09:45
  •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脫單還加薪?
    懂得如何投資自己,實現自我增值,長得漂亮活得也漂亮,就像劇中的艾米麗和貝絲·哈蒙💅  我建議是先從一些有意思的app下手,利用碎片時間聽聽書、學學習,養成優秀的小習慣,日積月累總是有好處的👇 平時我們刷太多無效信息,會導致腦內垃圾信息過載,既然戒不掉手機,不如花這些碎片時間來接受這類優質的有效信息,提升認知水平~👇
  • 你知道嗎,拉開孩子距離的不是天賦和智商,而是時間管理的能力
    大人們常常感嘆「歲月催人老」,時間就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就消失不見了。著名詩人但丁說過:「最聰明的人是最不願浪費時間的人」,有時候你比別人「差」,其實並不是你的智商比別人低,亦或者是天賦能力比不上別人,而是你忽略了時間的重要性!
  • 你的碎片時間都用來幹嘛了?做好時間管理到底有什麼用?
    儘管,我們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再怎麼井然有序,難免都會有一些預料之外的「時間碎片」,比如,等車啊、排隊啊、等客戶啊、飛機晚點啊,堵車啊等等,那麼這些無聊的碎片時間,你用來幹什麼了呢?有人會說:「那能幹什麼啊?打會兒遊戲啊!」也有人會說:「刷短視頻唄,還可以樂呵樂呵!」
  • 女生如何跟男生拉開距離?細看金晨對張繼科的態度,明白了
    從節目一開播,金晨看起來就不像是喜歡張繼科,甚至很想要跟張繼科拉開距離,從而讓張繼科有一個反省的機會。女生如何跟男生拉開距離畢竟在生活中,很多女孩子在遇到男孩子求愛的時候,她們總是會不知道如何處理男女之間的距離,畢竟不能一直裝傻不知道追求者的心意吧,如何拉開男女之間的距離,咱們看看金晨的教科書指導,大家就會瞬間明白啦!當主持人詢問金晨約會安排的時候,金晨就直言:不知道,問我」大舅「吧!有一說一,金晨不愧是高手,她立馬拉開跟張繼科的距離了!
  • 一個人走上坡路,往往是從高效利用空餘時間開始的
    下班後的時間,看起來是時間碎片,但是可以拼湊起來的,「碎片」多了,也就變成了難得的奮鬥的好時光。  那些走上坡路的人,應該和阿良一樣,在下班後,認認真真看書,寫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在跑步、健身、陪伴家人,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捨得花時間寫作的人,會成為作家;堅持奔跑的人,身體越來越健康;多陪伴家人的人,家庭更加幸福。
  • 工作中怎樣和別人拉開距離?不是努力和關係,而是這一條!
    工作中怎樣和別人拉開距離?不是努力和關係,而是這一條!那就是在細節之處多考慮。小張工作非常努力,而且還有一定的關係,總經理是他叔叔的朋友。要說這樣的人,又努力又有一定的關係,成長進步應該是很快的。但是卻因為兩件事情,將自己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事情是這樣的。
  • 5種方法,利用你的碎片化時間
    這是「弘禾師兄」的第 99 期分享這個世界上,唯一公平的是我們每個人「一天」的時間:24個小時,有錢也不會多,沒錢也不會少。所以如何合理安排你的時間和生活,是決定你未來人生能否發生轉變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 令人「自卑」的offer,是如何拉開和平凡人的距離
    目前一檔《令人心動的offer》,展現職場的競爭和溫情,而這些帶著光環而來的「高材生」,是如何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呢?稚嫩的面孔,帶著對夢想的憧憬,你是否看到年輕的自己?初入職場,你如何適應社會的節奏,又是怎樣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呢?
  • 王者榮耀皮膚碎片怎麼賣給別人 皮膚碎片賣多少錢
    王者榮耀皮膚碎片怎麼賣給別人呢?目前的確有直接賣皮膚碎片、英雄碎片的,很多玩家還不知道怎麼賣碎片,小編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賣碎片的方法以及價格,大家都可以做個了解。王者榮耀皮膚碎片怎麼賣給別人 皮膚碎片賣多少錢王者榮耀皮膚碎片怎麼賣給別人?第一步、賣家和買家加入同個戰隊,注意最少要10個人,不夠10個人的情況下可以開點小號來湊數,但每個號都需要達到30級,而且最後一個加入戰隊的必須要滿72小時,這樣才可以開始發戰隊紅包。
  • 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地道英語口語表達
    想學英語,但又沒時間學英語是不少上班族的痛……無論是報英語班,還是收聽收看線上課程,每天怎麼也得佔據一兩個小時,時間長了真的很難堅持。但如果你每天有15分鐘的碎片時間,非常推薦你試一試開言英語app裡的免費節目《潘吉Jenny告訴你》:如果你想知道一些教科書不會教給你的日常口語表達或是想了解外國人的社交文化or在國外生活口語剛需,那麼《潘吉Jenny告訴你》再適合不過了。這是一個中英雙語文化脫口秀音頻節目節目,在節目中中國主播Jenny每期都會邀請北美主播聊美國文化,地道口語表達。
  • 《澤塔奧特曼》黑幕拉開,控制「惡魔碎片」的怪獸找到了!
    在《澤塔奧特曼》這部劇中,出現了所謂的貝利亞惡魔碎片,而且還有一個神秘人物在操控著這些東西,那麼這個操控者到底是誰呢?現在答案已經出來了,而且它的實力可是非常強的。關於宇宙中為什麼會出現惡魔碎片,在劇中捷德奧特曼也說過,大概意思就是當年泰羅和貝利亞戰鬥,光線擊中了他的肩部,然後就掉落了很多碎片。與其說是貝利亞身體的碎片,還不如說是他身上的細胞呢,所以說當這些東西進入到怪獸身體後,就會與它們完全融合到一起,使得怪獸變得更強更狂躁,所以它們就對整個宇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我們和別人的差距,是從什麼時候拉開的?
    作為抓住90後尾巴的人,我也會反思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是什麼時候拉開的?以前會單一地認為,差距是工作之後才形成;現在卻是完全不同的看法,越來越意識到,這種差距的根源在更早的時候就發生了,只不過當時不是完全競爭的環境,我們不能完整地看到。
  • 密集式短時訓練|利用碎片時間,10分鐘搞定燃脂塑形訓練
    隨著時間推移和健康知識的普及,我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了。然而,去一趟健身房,需要花上三個多小時,除了1個多小時的鍛鍊,還要加上路上的時間,換衣和衝涼的時間……三個小時——這對那些工作忙碌、還要兼顧家庭的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還是很奢侈的。
  • 每天上班已經累得像狗,你還想用盡我的碎片時間?
    文/劉戀 「乘地鐵上班需要一小時,來回就是兩小時,一個月就是四十個小時,你一周也只工作四十個小時,利用好這些碎片的時間,你就會比別人成功。」 聽到這個,你還敢在上班的路上刷微博、聊微信、打遊戲嗎?時間就是金錢,無疑是當下最功利的一種主義。圖/Pixabay 近幾年來,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漸漸地成了一門「顯學」。
  • 設計師月薪5K和5W的差距,原來是這樣拉開的.
    ,每天斡旋於公司和客戶,常常吃力不討好!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那麼這個老司機又是誰呢?2.教你抱大師大腿的正確姿勢3.從設計屌絲到設計大師的學習方法4.用學習來終結抄襲(上)——設計師學習篇5.用學習來終結抄襲(中)——怎樣才能開創自己的設計風格6.用學習來終結抄襲(下)——沒有新認知哪來新創意7.你參加了那麼多分享課為什麼依然很low8.你利用了99%的碎片時間來學習,卻輸在1%的「知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