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拉開孩子距離的不是天賦和智商,而是時間管理的能力

2021-01-17 大自然啟示

大人們常常感嘆「歲月催人老」,時間就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就消失不見了。著名詩人但丁說過:「最聰明的人是最不願浪費時間的人」,有時候你比別人「差」,其實並不是你的智商比別人低,亦或者是天賦能力比不上別人,而是你忽略了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當你高效地利用時間時,你會發現一天能做很多事情,時間遠比你想像中的「長」;當你一整天無所事事,完全沒有時間規劃時,一天可能什麼都沒幹就過去了,那麼24個小時對你而言就是完全的浪費了。

「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是有的」,作為父母想要孩子變得優秀,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如讓孩子學會如何管理時間,合理規劃時間。

01把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

在現代應試教育下,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也是煞費苦心,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早忙到晚,都沒有一點自己的個人時間,孩子們可謂是比大人還要忙的「大忙人」。

除了每天早上起床洗臉刷牙、吃飯、上課等等各種安排外,還有多種興趣班、輔導班要學習。隨著孩子的年紀越來越大,需要做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如果不把時間安排妥當,孩子和父母的生活就會被打擾的一團糟。

《聰明人是怎樣管理時間》中說:「聰明的人,知道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如何提高自己辦事的效率。要想掌控你的工作,你要分清輕重緩急,這樣工作才能舉重若輕。「作為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對時間的認識,以及對事情的規劃安排,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辦事效率,做一個自律的人。

02設立目標,掌握時間的主動權

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學習就像是攀登一樣,只有設立了目標,才能精準地向前前進。沒有目的的學習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四處碰壁,無法在學習上有所突破和成效。

如果你想要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不妨引導孩子設定一個目標,讓孩子擬定一個學習的清單出來,按時完成。比如每天堅持閱讀書籍一個小時、堅持運動30分鐘等等。每天完成應該完成的小目標,掌握時間的主動權,才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管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有的人努力了很久卻收效甚微,有的人合理規劃時間,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實,真正拉開孩子距離的不是天賦和智商,而是時間管理的能力。《聰明人是怎樣管理時間的 》是一本任何場合都不失控的時間管理指南,它從時間的角度教大家重新看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問題,分清有效社交與無效社交的區別,避免盲目努力,最後一無所獲的悲劇。

《聰明人是怎樣管理時間的》將提高讀者思考的能力,稻盛和夫教大家從時間的角度重新看待授權、批覆、合作等日常問題,不管是對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當你學會時間管理的時候,你會發覺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現在開始,還為時不晚!

相關焦點

  • 真正拉開孩子學習差距的,不是「雙商」,而是「視覺能力」
    許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馬虎大意造成的,實際上,這與孩子的"視覺能力"密切相關。真正拉開孩子學習差距的,不是"雙商",而是"視覺能力"。一、 了解"視覺能力",帶你走進孩子迷糊的真相背後可能有很多家長會問,什麼是"視覺能力"?也正是因為不了解,所以家長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視覺能力,卻不知這正是自己家孩子落後的原因。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自律的孩子對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明白在該好好讀書的年紀,就不應該在消遣娛樂的事情上浪費大量時間。他們未來的道路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清晰,進入理想的軌道,讓自己慢慢變得有能力去獲得想要的一切。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5個關鍵詞(轉給家長)
    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智商只起到一小部分作用,剩下的大部分則是由下文中的5個關鍵詞決定的。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家長一定要好好讀讀。 而那些自律的孩子呢?每天強迫自己早睡覺,睡眠質量有了改善,上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每天閱讀半小時,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天堅持預習和複習的習慣,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每天堅持運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自律的孩子對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明白在該好好讀書的年紀,就不應該在消遣娛樂的事情上浪費大量時間。
  • 真正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早知道早受益!
    真正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選擇,早知道早受益!正所謂「選擇不對,努力白費」。很多人一生平平,並非不夠努力,並非缺乏能力,而是選擇不對。人為「萬物之靈」,「靈」就「靈」在人有別於其他生命——人具有自由選擇的莫大潛能。1、選擇決定成敗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
  • 工作中怎樣和別人拉開距離?不是努力和關係,而是這一條!
    工作中怎樣和別人拉開距離?不是努力和關係,而是這一條!那就是在細節之處多考慮。小張工作非常努力,而且還有一定的關係,總經理是他叔叔的朋友。要說這樣的人,又努力又有一定的關係,成長進步應該是很快的。但是卻因為兩件事情,將自己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事情是這樣的。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深度!)
    是因為天賦還是努力?選擇還是運氣?基因還是能力?這些答案仿佛都對。然而問題在於,當你面對的是一個原本能力相當,出身不比你優越,天賦也並不過人,機遇也少於你的人時,為什麼如今他的成就卻高於你10倍,甚至幾十倍呢?這個疑惑一直伴隨我很久,直到前日,我終於從一個老朋友身上找到了答案。
  • ADHD患者的智商很高嗎?為什麼一直有人說ADHD患者是很有天賦的人群?
    關於ADHD的智商和天賦一直是ADHD領域裡面比較熱門和有爭議的話題。本人在不知道ADHD之前,一方面因為自己某些方面能力實在差勁,以為自己是個「智障」;另一個方面自己某些方面表現貌似還挺不錯的,認為自己很聰明。
  •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和別人拉開距離?
    我曾休過一年的gap year(間隔年),從剛閒下來時的無所事事到制訂每天的寫作計劃和待辦事項,並嚴格執行,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勝任了時間管理。直到後來恢復了工作又有了孩子,還要為兩個原創公眾號供稿,我才意識到:原來的計劃只是最初級的時間管理,只能叫作「不浪費時間」。而現在的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時間」。因此,真正的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恰恰不是管理時間,而是找到時間。
  • 注意力就是學習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這項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是聽敏型的,你回到家,可以找機會跟孩子講:我聽了錢老師的講座,我知道你有一個能力:什麼事情記住就不容易忘,讓他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咱們這兒有沒有摳摳摸摸的孩子?這可能來源於父母過度的幹預,比如,總讓孩子擦了重寫,他還沒有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情,你在旁邊指手畫腳地幹預,他總是懸著一顆心。
  • 小學階段拉開差距的不是智商,教育的關鍵是在一二年級狠抓好習慣
    最近在媽媽群裡,看到一位媽媽在聊天中說到孩子的成績:這位媽媽的孩子剛上一年級,說這幾次老師進行了隨堂測試,孩子的成績不是98分就是100分,這位媽媽就特別開心,覺得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真好,每次考試都接近100分,這樣的學習成績預示著孩子是讀書的料,長大了就可以讀北大、清華了。難道孩子以後的發展真的能和父母期待的一致嗎?
  • 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財商、智商、情商是教育領域公認的三大能力,所以家長們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
  • 被吳秀波送進監獄的」小三「後續來了:拉開女人之間距離的不是美貌而是成長
    距離2018年11月5日木木在機場被警察帶走已經過去了整整2年的時間。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吳秀波,其妻與木木的愛恨情仇。可是想想,造成這一切的根本,不正是被誘惑衝昏了頭的自己嗎?翻翻陳昱霖的資料,你會發現她的起點並不低。出過單曲。一出道就是和謝霆鋒、張衛健一起做搭檔,之後就是拿了女一的戲份,就連如今大火的趙麗穎,之前都只有給她做配的份。
  • 智商和情商哪個更重要?別讓孩子的情商成硬傷
    如果我們將「情商」看作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幹」被命名為「情商」,樹冠則是由「五個能力」組成的:(1)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3)自我激勵的能力;(4)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5)管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也可以簡單歸納成:認識自己、管理自己、激勵自己、認識別人、管理別人。
  •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副業只是為了賺錢嗎?
    在臨公子所著的《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中,對「副業」的稱讚是溢於言表的:副業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錢、副業能夠優化我們的收入結構、副業可以增添更多幸福感……需要聲明的是,這裡的「副業」指的是個人下班後所做的能夠帶來收入的事。如果你還僅僅只有「工資」一項收入,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就要看仔細了。
  • 褚士瑩Shiro:是誰告訴你,你家孩子有天賦的?
    發現孩子的天賦、挖掘孩子的潛能,乃至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似乎成了某些家長養育孩子的「執念」,可Shiro老師說:孩子找不到天賦,或是人生沒有使命,有什麼問題嗎?何必幫孩子找天賦?有一個家長告訴我,他對於如何才能發現孩子的天賦陷入了焦慮。
  • 「你以為努力就夠了嗎?」丨《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在揭示商業「機密」時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這個概念,也確實很多人正是利用這一點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這裡面的邏輯並不複雜,絕大多數人都應該知道。簡單的說,你有需求但是不知道該從哪兒尋找答案,而恰好別人知道誰或者什麼東西能夠滿足你的需求,於是,別人就這一點向你收錢。其中利用的就是「信息不對稱」。
  • 你知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嗎?不是生與死,而是知與行
    泰戈爾: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什麼?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說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仔細想來,自我不也有這樣的惰性和不足嗎?自我不也是每天都在假裝努力嗎?自我不也是每天在忽悠和欺騙自己嗎?自己現在職業是金融保險行業,崗位是代理銷售人員,業務時間在百家號發表文章。合理的時間安排,應該是白天8小時努力做好銷售本職工作,晚上安排時間去思考,去寫作,去百度發表文章。可是自己呢?每天中午回來睡一覺,下午和晚上全部時間就去寫文章了,有的時候一整天也寫不出一篇文章來。
  • 專注力小遊戲,每天5分鐘,拉開孩子和同齡人的距離!
    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工具,是培養孩子道德品質、智力智商的最佳手段。既然陪孩子玩兒這麼有用,小編在育學園微信編輯部裡的媽媽們做了一個小調查:「你回家後陪孩子玩兒什麼?」得到的結果,讓小編深深的懷疑這些號稱是育兒達人的編輯們就是一群「假媽媽」:
  • 《時間思維》:「時間商」是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能力
    「『時間商』和時間管理有什麼區別?」「怎樣計算自己的時間價值?」「時間商」最早是在2003年由美國學者斯蒂文·赫爾提出——時間商是你對待自己時間的態度,對待別人時間的態度,以及運用時間創造價值的能力。斯蒂文·赫爾認為,時間商和情商、智商一樣,是一種對自己和別人時間價值的認識,以及用時間創造更大價值的能力。
  • 原新東方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不是管理,心智和積累才重要
    有人從情感上,看到這是一個渣男,還有一些人,卻看到了羅志祥對時間管理的厲害之處。說到時間,是最公平的,給任何人的都是24小時;然而時間也是最不公平的,給任何人的都不是24小時。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時間不是用來管理的,而是需要我們和時間來做朋友,這樣,才能更好的運用我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