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宋提刑官有感

2021-02-11 華數樂清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但是談何容易啊,大宋王朝的整個權力中樞,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已經全部腐爛了,僅僅靠一個宋慈又有什麼用呢,反腐亡黨,不反亡國,千年以下依然如此,在這個思想深度上《大宋提刑官》無疑是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除了故事結構之外,《大宋提刑官》的諸多細節也非常考究,像服裝和頭飾,用料和風格也都儘量契合時代,沒有故意為之的奇裝異服譁眾取寵,人物的塑造也非常貼合實際,非常接地氣,比如宋慈的得力助手趙捕頭雖然身強力壯,但是要抓捕犯人還是要跑得氣喘籲籲,遇到人多也怕菜刀,沒有像《包青天》中的展昭武功超脫不凡,更比不了《神探狄仁傑》中的李元芳那樣飛天遁地,點穴傳功,再比如第七單元中窮書生和富家千金之間的愛情,也在破案後被證實為窮書生的一廂情願,富家千金真正喜歡的依然還是英俊多金,風月多情的公子哥兒,雖然讓人唏噓不已,但卻是真正符合情理。

宋慈在更多的時候並不以官員的身份自居,他查案子破案子,既不是因為心繫社稷安危,也不是為了報效皇恩,而是出於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人命大如天,真相就是真相。

他既不是為民請命的青天大老爺,也不是食君祿分君憂的忠臣能吏,所以他既可以為賣豆腐的杜松洗刷冤屈,也可以把二品高官史文俊救出大牢,他既可以聽命調遣去查官銀失盜,也可以因為宋皇掩蓋真相而辭官歸隱。

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兩部電視劇的主人公。包拯一出場就拯救大宋於嚴重的外交危機中,他後面破獲的案子也大多牽涉國家核心利益,到最後他甚至查出了皇帝的身世以及流落民間靠賣衛生檢疫不達標的食物為生的太子,他不是官員,但他使用著官員的資源(破案的時候都有各級政府的支持)做著官員的事情;狄仁傑本就是官員,而且是武則天一人之下的高官,與其說他是在破案倒不如說他是在不停的平叛和反政變,他是熟透了的官,知道要逢迎皇帝,知道一些地方不能碰,知道一些案子不能查,(比如涉及內衛的幾個案子,狄老都是搬出了皇帝才審的下去,)他破解的謎案是「國家大事」,當他享受萬民的歡呼跪拜的時候,心裡是裝著他們的全部,而非每一個個體,所以神探狄仁傑裡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只是「群眾演員」,即使他們被殺被害,也不如殺害他們的官員更讓人印象深刻。

在這兩部電視劇裡都有一種設定,主人公破解的案子大多都會有一個緊急而嚴重的現實背景,案子不能按時偵破就會「動蕩時局」,這種導演和編劇有意無意的設定在很大程度上衝淡了主人公對案件中的受害者以及普通民眾的同情和在乎。是的,這麼一來包拯和狄仁傑偵破案子就變得意義非凡,他們的形象也更加高大,然而觀眾也就只能仰視,仿佛距離更遠了。

宋慈則從沒說過「這個案子的破獲將極大的促進我們大宋的法制建設」等語,他只是恪守自己作為提刑官的職責以及背負著絕不能愧對冤者這一沉重的父親遺囑,他看重的是案件中的每個承受了或正在承受冤屈的人。包拯最怕愧對的是「社稷」,狄仁傑最怕愧對的是「蒼生」,而宋慈最怕愧對的是自殺的父親和含冤負屈的死難者。從這一點看,大宋提刑官的進步是跨越性的,公平和真相,終於不再來源於高高在上的「青天大老爺」而是來源於一個偏執的正直的「普通人」,它們也不再是當權者的施捨而是社會良知的饋贈。這是這部電視劇最打動我的地方。

幾千年的人治讓中國人從來都相信公正來源於清官,清官用他們的正直的人格力量和超人的聰明才智昭雪沉冤、震懾宵小。為了增大這樣的效果,小說家和戲劇家往往還要給他們以凌駕一切反抗力量的手段,諸如尚方寶劍、武林高手和八府巡按。三俠五義是這樣,各種形狀的包青天是這樣,所以《神探狄仁傑》裡位高權重的狄閣老才可以當眾怒喝:「自今天起你不必再叫我大帥,因為從現在開始,你已經不再是右威衛的大將軍。你是一個殺良冒功、私調軍馬、私用官刑、擅殺大將的罪人!實話告訴你,臨行前聖上授意本帥「便宜行事」,這四個字的含義,你應該明白。那就是說,別說奪去你的大將軍印,就是殺了你,也在「便宜」之內!」

這種設定導致了「人」的因素在案件破解的過程中起了太大的不切實際不可重複的作用,《少年包青天》和《神探狄仁傑》中,太多的案件是由於包拯或者狄仁傑的靈光一閃或者是在旁人不在意的提示下突然明白了根結,而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和定罪中,也主要以「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被當場抓住在主角的意念攻擊下主動坦白一切」實現的,比如少年包青天中朝鮮太子被殺的案子中,沈良如果不在最後「真情告白」,包拯打死也只能證明他是遼人和他沒有不在場證明,靠著那個靠不住的「殺人十字」是根本定不了沈良的罪的,所以才說包拯是「官員」,他不是在破案而是在完成政治任務,案件沒坐死,但在政治上完全可以交差了,那麼就此結束就好;狄仁傑裡大多數嫌疑人都是被狄老算中下一步的計劃而在實施犯罪的時候當場拿住的,然後狄老擺出一副「我早就知道是你可是居然真的是你」的表情把案子從頭擼一遍,狄老的必殺技就是「我什麼都知道但是裝作不知道然後給你上個套你就會往裡跳咩哈哈」,嫌疑人都有必須繼續行動的理由,因為之前已經說了,其實這部電視劇裡的都不是「案子」而是「陰謀」,謀反或者政變,不達目的絕不會收手。

所以《大宋提刑官》這種「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破案方式就顯得相當現代,不僅讓人耳目一新,從立意上就比另外兩部高到不知哪裡去。宋慈也很聰明,但他破案靠的不是他機智過人而是因為他恪守檢驗的規則、豐富的經驗以及敏銳的觀察力。這其中,無一例外都是可以經過後天系統而規範的訓練而達到的。所以宋慈才去寫《洗冤集錄》,為的就是讓全天下審案勘獄的人都能知道如何正確的查案。宋慈是很偉大,但更偉大的是他留下的那本書(書中的方法是否科學先不談,我不是專家也沒讀過),這裡的一個核心的觀點就是真正有效的公正應當也只有來源於制度的完善和可靠而不是個人的天賦及操守,因此宋慈讓劇中人最為稱道的就是他「驗死驗傷」的「滴水不漏」,這不是他天資聰穎而是他嚴守規則造成的。宋慈檢驗的方法是否科學可靠這點不是最應該探討的,最該引人注意的是案子偵破方式的改變,如果這種改變能夠深入人心,那才是劃時代的變革,因為我們終於不再迷信權力和偉人,而選擇相信了事實和制度。

《少年包青天》的立意是為了體現包拯的聰明,因此案件的設置也以精巧為主要著力點,這一點很像死亡小學生,案子中犯罪嫌疑人總會使用各種巧妙的花活來擾人視聽,而解開謎底也主要依靠看破這些障眼法。《神探狄仁傑》中案件的恢弘大氣主要依靠烘託史實背景來實現的,同時各種機關、武器、作案方式也都相當新奇,想像力可謂是天(nao)馬(dong)行(da)空(kai)。《大宋提刑官》的案子主要取材於古典小說中的案件,加工後顯得真實自然,這與宋慈這一人物的塑造有很大關係,前面說了很多了,就不重複了。

偵破的過程中,《少年包青天》和《神探狄仁傑》中主人公都會獲知觀眾所不知道的情節和內容,一些重要證據的具體細節觀眾在案子結局之前是不知道的,所以才有了真相大白時候的「恍然大悟」,但這只是劇本故意營造的現象,它們賴以提升觀眾觀看欲望的就是懸念。《大宋提刑官》並不刻意製造這種「驚訝」,因為從根本上這部劇並不需要用這種懸念來博人眼球,幾乎所有的案子(也許除了曹墨的那個案子,失足落水的結局我是真沒想到),真兇都早已被猜到,大家等著看的就是宋慈怎樣用滴水不漏的證據將其繩之以法,也因此證據的搜集成為了主要關注的對象。關注點的不同造成了他們吸引力的不同,看完包青天和狄仁傑讓人大呼過癮,看完宋慈你也會感到過癮,然而更多的是一種順理成章的平靜,這正是這部電視劇所表現出的和希望觀眾感受到的理智。畢竟,衝動更容易犯錯,人命關天的事情難道不該慎之又慎嗎?

這電視劇就是當代社會的一些縮影,比包青天深刻多了。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從現實中找到原型。

比如,最近內蒙古姦殺冤案重新出來。我立馬想到電視劇裡,那個被屈打成招定罪的曹墨案。

劇情是如此的相似,簡直是一模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吳淼水在現實裡到處都是,宋慈在現實裡卻沒有。

所以內蒙古那個小夥最後被槍斃了,曹墨卻得以倖免。所以內蒙姦殺案雖然確證冤案,卻依然8年無法重審,曹墨案雖然證據確鑿,依舊得以伸冤。

畢竟,電視再怎麼反映現實,再怎麼批判現實,它依舊是反映和批判,卻改變不了現實。

僅此而已。

如果有人去再看一下這電視劇,就會真的發現,這編劇當時也是蠻拼的,基本上每個故事都可以跟近幾年的一些案子無縫對接。

第一個故事,就是宋慈的好友,孟良臣,懷揣著一腔熱血,到被世人稱作是"死亡之城"的梅城上任,明知前方是一片黑暗,依然誓要獨闖龍潭,解救梅城的老百姓,結果最後死的不明不白,那驛站的意外大火,不得不讓我想起幾年前河南省某女公安局長那場天下人都信以為真的車禍?呵呵,但當世有宋慈麼?

孟良臣留下過一句話:

我孟某心裡流淌的那不是酒,是熱血,就算這一腔熱血撒在這梅城的山山水水,我也無怨無悔…… 

可任長霞:

什麼也沒留下,有的,僅僅是感動中國那一篇空洞而無力的獲獎詞,它們用感動中國,掩蓋了一個當世女宋慈的死亡真相。

第四個故事,呂文周姦殺案。呵呵,我不會告訴你它的審案過程和定罪過程,以及冤屈平反的種種巧合,簡直與楊姓叔侄冤案如出一轍。兩個案子之所以能夠最終平反,很悲哀的,僅僅只是因為一個概率小到基本不可能發生的巧合事件。

忽然想到大宋提刑官裡,有兩個人都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

第一個:刁光鬥:

很難想像笑星出身的國際巨星傑森斯坦森·郭達演技如此爆發,飾演的刁光鬥在杜松「殺妻」案後對著宋慈那一段話的表情動作讓人心生無限感慨:幾年前,你抓住刁某的一點兒過失,就一紙奏章欲將刁某置於死地,可結果怎麼樣?我不過就是官降幾品,我不是還穿著這身朝廷命服嗎!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就是因為這天底下,像我這樣的官太多太多,而像你這樣的死心眼又太少太少了。孔聖尚曰:法不責眾。就你一個人,扛著一桿大宋王法的大旗,就能夠橫掃天下,澄清玉宇?

如果官場上的事,都照你這麼一板一眼的去辦,那滿朝文武,還不都得弄得是人人自危嗎?如果這大家都不想當官,大家都不敢當官了,

你讓皇帝老怎麼辦?(插一句:是啊皇帝佬怎麼辦,他只能當作不知道,把一切付之一炬)你不是成天口口聲聲,說什麼王法王法,你知道什麼叫王法?好,就讓刁某來告訴你吧。王法,王法,就是皇家的法。其實他說的對,天底下,像刁光鬥這樣的官,太多太多了,但是,像宋慈海瑞這樣死心眼一根筋的官,不是太少太少了,而是根本沒有。

更值得玩味的是直接導致宋慈掛印辭官事件,宋皇迫於無奈燒掉了宋慈送來的刁光鬥搜集的當朝權貴高官的各種罪證。這一切都和刁光鬥說過的如出一轍。

第二個,就是宋大人的對手CP吳淼水,此公的臺詞總是讓我想起來小時候看的神奇寶貝裡面的「火箭隊」——我還會回來的,編劇為吳淼水童鞋立下的這個神奇flag貫穿始終,讓人苦笑:第一次是本劇第二個案子——曹墨殺人案:

第二次是本劇倒數第二個案子——兵部侍郎史文俊殺人案:

第三次是直接導致宋慈辭官的由刁光鬥一手炮製的白骨案連環案案發之時:

有著「不死」flag的吳淼水吳大人在本劇中重要性可見一斑,所以他說出來的臺詞同樣發人深省:呵呵呵呵,宋大人你怎麼忘了當年在太平縣的事了呢?當年在太平縣,吳某也就是因為你而丟職罷官,但是我臨走的時候,怎麼告訴你的,我告訴你,我們遲早還會在官場上見面的。怎麼樣,若干年以後,我們還在這京城見了面。不但見了面,我吳某還讓你宋大人在這地字號大牢裡呆了幾天。哼,如果不是運氣不佳,我幾乎贏了你。今天,我還要跟你說這句話:不要以為就憑你一個宋慈,就能澄清玉宇,平盡天下冤獄了,別說你一個宋慈,就是十個八個,也休想把這渾濁的世道變得天朗水清。你記住宋慈,在這個世道上,只要有你宋慈,就一定有我吳淼水!我們一定還會在官場上見面的。宋大人,你好自為之吧!

《大宋提刑官》裡的宋慈大概可以說是有道德潔癖的。對觸犯法律的人,不論貴賤親疏、不管是人性本惡還是誤入歧途,宋慈一概嚴格依法懲處。

但這種性格不管處在何種時代,應該都是會以悲劇收場的。《大宋提刑官》裡,宋慈拼勁全力搜集出二度出山的刁光鬥及其龐大關係網的大量罪證,也抵不過夜裡皇宮大殿外的沖天火光。

也許我們很多時候的想法都跟劇裡的宋皇是相似的——何必如此拼命呢,這世間實現不了絕對的正義,不如大家各退一步,維持現有的穩定才是最好的;很多時候,追求絕對正義的代價是大多數人都承受不起的。

但宋慈個人悲劇式的不妥協,讓我明白不論任何時間朝代,宋慈式的英雄都是不可缺少的。也許宋慈對道德正義刨根掘底的追求會傷及你我,但他所能撐起的是一個民族的脊梁。

《大宋提刑官》最後悲劇的結尾讓整部劇升華很多。主人公以失敗收場,比大團圓的結局能讓人有更多更深的思考。

宋慈最後也放了一把火,把自己半生心血寫就的《洗冤集錄》付之一炬。這把火顯然比起大殿外燒起的那團火要小太多太多,但作為宋慈最後無言的抗爭,倒也足夠了。

以本劇最後一段結尾吧:父親,慈兒已辭官去職,回歸故裡,從此再也不回去做官了。時至今日慈兒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惡揚善,單憑我等仗義執法,查兇審案,是無濟於事的。孩兒已疲憊不已,不堪重負了。唯留下這本書,原想可以幫助後人,輔助大宋,現在……看來也沒有必要了,大宋這半壁江山不會久了。


相關焦點

  • 宋慈,完美的提刑官,不完美的女婿
    宋慈是一個完美的提刑官,可是他卻辜負了他的老嶽父,一個真正喜愛他、關心他的人。如果宋慈不是那麼偏執,如果他成熟一點,事情結局肯定不一樣,他可以去多和他的嶽父聊天,多了解他,關心他,當他嶽父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路時,他應該幫他一把。而宋慈也可以在他嶽父的扶持下,走向更高的位置,這樣他才能利用自己所長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百姓。他們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影響,相互成全。
  • 新版「大宋提刑官」上線!從《洗冤錄》到《宋慈》,官服就沒對過
    要說古裝劇的服化道,還是央視的好,從四大名著,到神探狄仁傑,再到大宋提刑官。服裝、臺詞、人物形象,都非常考究,一下把你帶進那個時期。在網絡上,大電影也出過兩部與宋慈有關的破案電影,一部是愛奇藝上映的《宋慈洗冤錄》。一部是2018年的《大宋斷獄神手》。網絡上的這幾部,宋慈的服裝、官服等就沒穿對過。女一穿的羽翼裝特別像張栢芝的《無極》。
  • 「大宋提刑官」的室名與別號
    在宋慈的別號上,體現了這位提刑官的志趣和抱負。 在此還需順帶指出,通常認為,《洗冤集錄》是宋慈傳世的唯一著作,而這幾篇題為「宋自牧」所撰的判文,並未見載於《洗冤集錄》一書中。這對宋慈研究來說,既是十分重要的新發現的「佚文」,也是宋慈斷案的原始文本,其史料價值無疑十分珍貴。
  • 【大宋提刑官】官場人性分析
    宋:你居然還笑得出來刁:宋大人,你可真逗啊就你一個小小的提刑官能把我刁某怎麼樣啊?你也太過天真了吧!你也不想一想我這一個區區的七品芝麻官,為什麼就敢這麼肆無忌憚地跟你這個剛正不阿的提刑官叫板?你看看,我刁某的膽氣全在這兒呢這是什麼呀?
  • 【深度】看《大宋提刑官》有感:今天的中國女人,只配談戀愛嗎?
    《大宋提刑官》海報作為一部在豆瓣得到9.2評的國產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片中寫流傳萬世《洗冤錄》的宋慈、三起三落的官場不倒翁吳淼水、最終的幕後大BOSS刁光鬥,無一不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看《大宋提刑官》有感:今天的中國女人,只配談戀愛嗎?
    《大宋提刑官》海報作為一部在豆瓣得到9.2評的國產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大宋提刑官》宋慈、英姑劇照梅城事情後,捕頭王離開,從此開始,英姑陪伴在宋慈身邊,為蒙受不白之冤的人們洗刷冤屈,這一相伴就是十幾年。
  • 觀四大名著有感——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
    山林子觀四大名著有感:劉麗朗讀09:42來自生命裡傳來的聲音觀四大名著有感——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1、觀《水滸傳》有感億世乾德下臨地萬古坤德上應走浩然正氣百八相人間青史浩氣流2、觀《三國演義》有感閒看岸綠又春風清酒一壺友歡聚群雄浮流談笑中塵世妄欲無窮盡道運天機少人明3、觀《西遊記》有感
  • 讓死人說話的大宋提刑官,他的著作至今影響千萬人
    提刑官這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法官兼檢察官了,是完全可以穩坐高堂之上,打打嘴炮就把案斷了。檢驗屍體這份工作一般是交由仵作,仵作算得上是法醫的前身了,不過由於在古時候封建思想對於死者及鬼神的敬畏,仵作這份職業其實都是由地位低下的賤民擔任。宋慈作為高官,卻放低身段從事仵作這份低賤的工作,實屬不易。
  • 天道有感天道有感
    天道有感1人活得太精明,真的會很痛苦。天道真是一部神劇,說是神劇,要想看點明白,得費好多腦細胞。
  • 人生難逢開口笑 —— 讀《 笑場 》有感
    —— 讀 松浦彌太郎《謝謝你》有感第十篇:重新「呼吸」 —— 讀 松浦彌太郎《嶄新的理所當然》有感第九篇:矛頭對準自己 —— 讀 松浦彌太郎《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有感第八篇:放下 · 自在 —— 讀 埃克哈特·託利《當下的力量》有感第七篇:「生活在未來」—— 讀《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有感
  • 看《四郎探母》有感
    看《四郎探母》有感   作者: 於天松
  • 觀東陽橫店影視城有感!
    觀橫店影城有感! ——葉老(隨筆)橫店影城起硝煙,斷壁殘垣化灰燼。以強凌弱遭恥辱,今朝乾坤嘆不已。
  • 「大宋提刑官」何冰:被妻子「逼婚」,結婚要妻子倒貼5000元
    一首《滿江紅》讓飾演「大宋提刑官」的何冰名噪一時,一句「人命大過天」更讓網友們深深的記住了這麼一位演技精湛的老戲骨。
  • 鼎文 | 雙節有感賦詩篇 (主播:榮莉)
    雙節有感賦詩篇作者/鼎文主播/榮莉雙節有感賦詩篇作者/鼎文  【七律】雙節感賦喜迎佳節逢盛世,崛起神州九鼎龍。【鷓鴣天】雙節夜遊有感國慶中秋同一天,廊橋遊覽鬧聲喧。靈光水面玉池碧,石鼓山頭金塔玄。太陽市,炫妝妍,燈光水秀舞翩翩。嫦娥蟾月揚眉眺,驚喜人間銀漢懸。
  • 7部拍成系列的古代斷案神劇,部部成經典,大宋提刑官無法超越
    7部拍成系列的古代斷案神劇,部部成經典,大宋提刑官無法超越!
  • 花蓮今早發生3.8級有感地震
    花蓮今(29)天上午發生芮氏規模3.8有感地震。(圖片來自臺媒)中國臺灣網4月2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中央氣象局」今晨發布地震報告,今(29)日上午7時35分在北緯24.01度、東經121.61度,即花蓮縣政府北偏西方3.0公裡處,發生深度10.1公裡、芮氏規模3.8級的小區域有感地震。
  • 從《怨靈纏身》看人性——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
    心無幽怨鬼不纏——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魔幻懸疑電影《怨靈纏身》觀影會在宜昌隆重舉行不一而足的人生,綻放一樣的煙火——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愛是世上唯一的光——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最可怕的鬼,是人心 ——宜昌電影《怨靈纏身》觀後感讓更多人感受到蛇從革故事的精彩——觀電影《怨靈纏身
  • 夏夜起風,風中有感
    夏夜起風,風中有感……夏夜起風,風中有感(圖片來源於網絡)
  • 2020《中國好聲音》第四期有感,太有感了!
    《中國好聲音》我也沒有特別留意,遇到了就看看,這次太有感了!祝好聲音越來越好!
  • 南非大約堡市議員孫耀亨:給當地民眾帶來「有感」的改變
    信息 南非大約堡市議員孫耀亨:給當地民眾帶來「有感」的改變 2016-07-25 06:52: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