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提刑官】官場人性分析

2021-02-20 欒氏春秋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宋提刑的幸運

   「夫人,事到如今,英姑也坦誠地對您說幾句話。說句心裡話,我是真的、特別特別喜歡他。自打我跟在他身邊的第一天起,我的心就牽掛在他身上。他開心,我比他更高興;他憂愁,我他更著急。這麼多年來,我陪伴在他身邊,我覺得,他有的時候像我的父親一樣;有的時候,我又覺得他像我的親哥哥;有的時候,我覺得他像我的孩子一樣。我特別特別享受這種感覺,因為,我的確是喜歡他。可是,夫人,自打見了您之後,我知道,我不能太自私。我發現您是那麼善良賢淑。我已經過多地佔有了大人,在工作中,生活中,我和他朝夕相處;可是您吶,我不能自私,不能自私的奪取您僅有比的這一點點情感。我願意就這麼守在大人身邊,一生一世我也情願。夫人,您能理解嗎?」

    這是宋慈遭誣陷入獄後,英姑對夫人薛玉貞道出的肺腑之言。

 

   《大宋提刑官》這部電視連續劇,多年前看過一次,印象頗深;之後又買了有關書籍加深記憶。一向對電視連續劇不怎麼感冒,《 大宋提刑官》卻讓我欲罷不能。這在我的觀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如今在電腦上全集下載,得以反覆觀看,一時感慨良多。

 

宋慈這個人,剛直不阿,疾惡如仇,精通屍檢技術,嫻熟破案推理,卻不諳官場規則,不懂人情世故,缺乏圓融,難得迂迴,絕對的忠良之臣,專業人才,國家棟梁。這樣的一根筋式的人物居然在大宋官場上橫空出世,驚世駭俗,雖也有一時的牢獄之災,卻不能不說是一個異數,一個特例。

那麼,宋慈靠的是什麼?

 

首先,宋慈有一個位及吏部尚書的嶽父薛庭松薛大人罩著。自古朝裡有人好做官,有嶽父大人在皇上面前的美言和推薦,加之宋慈本人的不負眾望,屢破奇難之案,聲名鵲起,想不升遷也難。從來是千裡馬好找,伯樂難尋。縱你有天大才學,無人賞識引薦,也只能像那位嘉州通判袁捷袁大人一樣,屈居一隅,懷才不遇。

再者,宋慈有一位善良賢淑,知書達理的夫人愛著。雖然宋慈對夫人有些敬而遠之,不近人情,幾近擺設,但夫人從無怨言,典型的溫良謙恭讓,在家侍奉孝敬婆母,夫君身陷牢獄後奔走皇宮,利用與玉珏公主的特殊關係說通皇上,讓夫君帶罪破案,洗清冤情。設若夫人不是這般溫良賢淑,而是因為宋慈的疏遠成為妒婦、悍婦、潑婦乃至紅杏出牆,宋提刑後院頻頻起火,首尾難顧,焦頭爛額,身敗名裂,大概是肯定的。

還有,宋慈有一個忠誠幹練,任勞任怨的捕頭王輔著。包拯缺少了王朝馬漢的幫襯,本事顯不出來,威風抖不起來。破案過程中,捕頭王鞍前馬後,四處奔波,蛛絲馬跡,撥草尋蛇,緝拿兇犯,讓宋慈成竹在胸,從容不迫。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俗話不俗啊。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宋慈有一個一往情深,善解人意的紅顏知己英姑跟著。如同英姑對夫人的那番肺腑之言,英姑在宋慈的身邊跟隨、記錄、尋找線索、出謀劃策,照顧宋大人的飲食起居,平息宋提刑的焦躁情緒和一時極端,而且在宋慈遭誣陷入獄時,冷靜應對,幫襯夫人走上層路線,逢兇化吉,而且一跟就是十幾年,矢志不渝,無怨無悔,多麼得難能可貴。這一切皆緣於英姑對宋慈的崇敬、理解、體諒、關心和愛慕。這種理解和愛慕,既有男女之愛,又超出了兒女私情,這是一種大愛。試問世上之女子,幾人能夠如此?

 

有人罩著,有人愛著,有人輔著,有人跟著,宋慈方能在汙濁不堪、爾虞我詐、險象環生的官場上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如有神助,志向得遂。

 

幸運的宋慈。宋慈的幸運。


刁知縣的高論 

「好,刁某今兒要說,乾脆就把話給你說透了。哼,你知道嗎?刁某一不是皇親國戚,二不是世襲貴胄,卻何來朝裡面總是有人護來護去?看見了麼?看懂了吧?我刁某十幾為官,所獲不義之財何止千萬?可時到今日,我還是過著這麼節衣縮食的清貧日子,連一兩黃金也捨不得花,這錢幹什麼用了?棋語裡面有一句話,叫小卒過河就是車!刁某正是用這不義之財為了小卒子過河造船搭橋了。明白了嗎?哼哼」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就是因為天底下像我這樣的官太多太多了,像你這樣的死心眼太少太少了。孔聖尚曰:法不責眾。就你一個人扛著一桿大宋王法的大旗,就能夠橫掃天下,澄清玉宇?哼,如果官場上的事都照你這樣一板一眼地去辦,那滿朝文武不還得弄得人人自危嗎?如果大家都不想當官,大家都不敢當官,你讓皇帝佬怎麼辦?你不是成天口口聲聲說什麼王法王法,你知道什麼叫王法?好,就讓刁某來告訴你,王法王法,就是皇家的法!哼。」

 

這段底氣十足,理直氣壯,聛睨群倫的高論,出自《大宋提刑官》裡那位才高八鬥而陰險狡詐,一貫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刁光鬥刁知縣之口。

 

刁光鬥這位知縣不同於一般的平庸知縣。刁知縣滿腹經綸,滿口子曰,刑律王法瞭然於心,人情世故精明剔透,卻屢屢明目張胆,貪贓枉法,把人命官司當兒戲,玩弄法律於股掌之上,而且每每氣定神閒,心安理得。似這般貪婪奸詐之輩,卻在官場上如魚得水,雖數遭宋提刑參劾,皆有驚無險,平安著陸。

刁知縣看透、知透、參透了大宋官場的潛規則。人有七情六慾,高官亦不例外。只要抓住了高官的人性弱點,投其所好,浸潤於黃白之物,溫香於嬌喘之懷,牢牢把住大樹作為靠山,並握牢其把柄,便成了一根繩上的螞蚱,於是刁某有恃無恐,呼風喚雨,官椅穩坐。

你看,刁某十幾為官,曾官至五品知府,因貪索遭宋慈彈劾後,雖官降數級,可七品知縣照當不誤,依舊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在宋慈的明察秋毫下,七品官位雖未保住,但來自朝裡面的一封書信卻讓其保住了項上人頭,逍遙法外。更令人齒冷的是,刁知縣明知其罪在不赦,卻在公堂之上,四品提刑面前趾高氣揚,引經據典,高談闊論,睥睨萬物,指點迷津。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宋提刑一時成為其不屑一顧,指指點點的官場小孩子。

刁知縣幾經彈劾,雖法外逍遙,到底還是看淡了官場,不願東山再起,於是便做起了如意院的莊主。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個莊主,卻令京城高官杯弓蛇影,唯唯諾諾,諱莫如深,何也?如意院,紅樓是也,天上人間是也。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在此倚紅偎翠,逍遙自在,心滿意足之後,還愁留不下把柄嗎?那八口大箱中的不便示人之物,便是刁某穩坐釣魚臺的秘訣與籌碼。

這正是刁光鬥的陰險可怕之處。

 

一個官員,才智平平不可怕,只要他有官德;可怕的是像刁知縣這樣滿腹經綸,心知肚明而又道德淪喪,知法犯法的人渣。

 

這是大宋王朝專制制度下的必然產物。只要官場依舊汙濁,刁知縣這般奸險貪婪之泥鰍便會綿綿不絕。

 

附:刁光鬥與宋慈的對白

刁光鬥:

話不能說絕了,我的宋大人。

不客氣地說,刁某以為,宋大人什麼都明白,

可唯獨就是在這人情世道上,一竅不通啊!

這麼說吧,聖人尚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人,人吶,

是人哪兒有不犯錯的,

可憑什麼就你擺出一副比聖人還聖人的面孔,

抓住別人一點兒小過小失,

就把人往死裡整。

這可是活生生的人世間,

人有七情六慾,並非過錯

這天底下,官場上

哪有你這麼死心眼的

幾年前,

你抓住刁某的一點兒過失,

就一紙奏章欲將刁某置於死地。

可結果怎麼樣?

我不過就是官降幾品,

我不是還穿著這身朝廷命服嗎!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就是因為這天底下,

像我這樣的官太多太多,

而像你這樣的死心眼又太少太少了。

孔聖尚曰:法不責眾。

就你一個人,扛著一桿大宋王法的大旗,

就能夠橫掃天下,澄清玉宇?

如果官場上的事,都照你這麼一板一眼的去辦,

那滿朝文武,還不都得弄得是人人自危嗎?

如果這大家都不想當官,大家都不敢當官了,

你讓皇帝老怎麼辦?

你不是成天口口聲聲,說什麼王法王法,

你知道什麼叫王法?

好,就讓刁某來告訴你吧。

王法,王法,就是皇家的法。

宋慈:

好你刁光鬥,

好一派貪官汙吏的歪理邪說呀!

姓刁的,似你這般滿腹經綸

如果好好修修官德,

何至於自尋絕路,落個千古罵名

刁:哈哈哈。。。。。。。。。。。。。。

宋:你居然還笑得出來

刁:宋大人,你可真逗啊

就你一個小小的提刑官

能把我刁某怎麼樣啊?

你也太過天真了吧!

你也不想一想

我這一個區區的七品芝麻官,

為什麼就敢這麼肆無忌憚地

跟你這個剛正不阿的提刑官叫板?

你看看,我刁某的膽氣全在這兒呢

這是什麼呀?

這是從京城某個尚書府裡面,

給我送來的書信。

它就像是未卜先知,早就知道,

有人想趁朝廷肅整吏治之機,

置我刁某於死地。

所以早就給我安排好後路了。

好,刁某今兒要說,

乾脆就跟你把話說透。

你知道,刁某一不是皇親國戚,二不是世襲貴胄,

卻何來朝裡面總是有人護來護去?

(刁光鬥脫去朝服)

看見了吧,看懂了吧,

我刁某十幾為官,所獲不義之財何止千萬,

可時到今日,我還是過著這麼節衣縮食的清貧日子,

連一兩黃金也捨不得花,

這錢幹什麼用了?

棋語裡面有一句話,

叫 小卒過河就是車。

刁某正是用這不義之財,

為這小卒子過河造船搭橋啊,

明白了吧!

宋:刁光鬥,你無非是用這些不義之財籠絡一個大貪官,

來保住你這個小貪官就是了。

刁:哈哈哈哈哈。。。。。。。。。。。。。。。。。

說得對,可是,也不全對,

那些高官們要保的並不是我刁某,

而是他們自已。

因為如果我刁某活不成,

那京城裡面那些一品二品的高官

都得給我陪葬!

所以,你說,你一個小小的提刑官

又能奈我如何呀,啊~~~~~~

我可以告訴你,

我敢肯定,現在我刁某異地為官的御批文書已經在路上了,

你宋大人就是想彈劾我,恐怕,時間也來不及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宋:刁光鬥,我就不信,大宋的王法會治不了你!

刁:哼,哼哼哼,哈哈哈哈哈。。。。。。。。。。。

聖旨到。。。。刁光鬥接旨~~~~~~

刁:宋大人,恕刁某不再奉陪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


袁通判的冷血

寒窗學子,進士出身,高中榜眼,卻屈居嘉州一隅做了個小小通判,十幾年不得升遷;眼睜睜看著不學無術,貴為皇親的飯桶式人物範方範知州在自己的頭上作威作福,一手遮天,袁捷袁通判實在咽不下這口窩囊氣,於是鋌而走險,一手導演了嘉州庫銀失竊案,意欲藉此顯示自己的精明強幹,才智超群,趕走昏庸知府而取而代之。手段儘管毒辣了些,卻瞞天過海騙過了皇上群臣,庫銀失而復得,皆大歡喜,知州的紅頂子眼看唾手可得,未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同窗好友宋慈的火眼金睛下弄巧成拙,破綻百出,功虧一簣,身敗名裂。

 

正道不通,劍走偏鋒。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底層官場小人物的不甘與抗爭大抵如此。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只是這袁捷袁大人的心腸過於陰毒了些。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為達目的,袁大人不惜將不肯配合的同事好友公孫健銷屍滅跡,栽贓陷害,使其家破人亡;為達目的,袁通判不惜將無辜漁民生靈塗炭;為達目的,袁官員不惜將紅顏知己紫玉姑娘殺死滅口。一句話,只要利於升遷,便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什麼良心,道德,統統見鬼去吧!

袁大人的血,已經冷了;心,已經死了。

 

不擇手段,便要進行巧妙偽裝。十幾年來袁大人刻意壓制自己,道貌岸然,君子風範,處處以清貧清廉示人,剛正不阿處事,騙過了嘉州的大小官吏和平民百姓,口碑甚佳;甚至還一時騙得了宋慈的眼睛。可紙裡包不住火,狐狸尾巴終究要現原形,直至走上不歸之路。

 

是什麼造就了袁大人的作秀與陰狠?本性使然,還是專制制度下,任人唯親,金錢至上,大道不得行,致使旁門左道興?

一個社會,如若虛偽,虛假盛行其道,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情何以堪?

 

再設想一下,如若袁通判的騙局未被宋提刑揭穿,袁大人就此青雲直上,嘉州的政局和百姓會是怎樣的情景?

 

冷血的袁通判;可怕的袁大人。

吳知縣的叫板


如果說,刁光鬥刁知縣是為貪贓知法犯法,草菅人命,吳淼水吳知縣則是為沽名釣譽而視百姓性命為草芥,公然枉法,其唯我獨尊,自以為是,色厲內荏之官威,刑訊逼供手段之狠毒,令人髮指。

曹墨殺人一案,本不複雜。只要吳知縣稍做調查,以物證說話,雖不能水落石出,卻不至於冤沉似海。但吳大人要的是速度,是上司眼裡的精明決斷,是升遷的政名,於是怎麼省事怎麼來,全憑主觀臆斷,想當然地定性為見色殺人案。沒有口供,刑訊逼供;沒有物證,大刑伺候。公堂成為刑訊室,板子成為其濫施淫威的利器。你喊冤,就是咆哮公堂;你辯解,就是蔑視本官。大堂之上,我就是王法。於是,圈定的嫌疑人見刑具而色變,聽過堂而膽寒,屈打成招,口供、物證手到擒來,一應俱全。

於是,在吳知縣的凜凜官威下,在血雨腥風的板子呼嘯下,子虛烏有的一樁見色殺人案就這樣板上釘釘,塵埃落定,成為吳大人向上邀功的一枚籌碼,雖漏洞百出,居然輕鬆騙過了刑部的眼睛,批文按部就班地下到太平縣。如若不是被巡案的宋提刑及時揭穿,吳知縣便要就此時來運轉,青雲直上了。

 

太平縣裡不太平。刁光鬥、吳淼水此類的毫無官德操守的人渣穩坐大堂,太平縣裡的百姓還有好日子過嗎?

而吳知縣吳大人每次見到前來巡視的上級官員,卻都能夠巧言令色地文過飾非,誇誇其談地為自己評功擺好,一派天下太平,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不幸的是,吳大人撞見了眼裡揉不得沙子的宋提刑,無奈含恨丟官而去。

只是,大宋只有一個宋慈。手再大,也難以捂得過天來。

 

吳大人不服啊,打心眼裡一百個不服。臨走之時,不是還心有不甘地衝著宋慈叫板嗎?

「宋慈,別以為你憑著你那點驗屍驗傷的雕蟲小技,你就可以平盡天下冤獄,澄清玉宇了。我告訴你,別說一個宋慈,就是十個八個,也休想把這渾濁的世道變得天朗水清。我這回讓你給我絆了個跟頭,但是你記住,我不服你,我吳淼水一定在官場上還會跟你見面,我還會跟你見面的。你記住!」

 

絕不是空穴來風,絕不是無的放矢。果然,數年後,吳知縣搖身一變成為吳知府,在史文俊通敵案中,狐假虎威,有恃無恐,網羅偽證,淫威大發,差一點要了宋慈的項上人頭。

 

想想,真是有些不寒而慄。


史文俊的狂傲


兵部侍郎史文俊憑藉赫赫戰功,威震朝野,卻因此頭腦發熱,居功自傲,蔑視群臣,乃至在公開場合羞辱同僚,引發群臣公憤,私下裡群起而攻之。但史文俊渾然不覺,狂傲並無絲毫收斂,終被政敵尋隙定了個叛國通敵罪名,投入死牢。

這就是大宋的國情。

史文俊乃一粗莽武將,在戰場上可以振臂一呼,所向披靡;卻以為在官場上同樣可以一意孤行,唯我獨尊,頤指氣使。謬矣,大謬矣。官場上乃太極藝術,揣摩之功,迎合之意,講究四兩撥千斤,全憑意會,不可言說,豈能像戰場上那樣一刀一劍層次分明?

自古講究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功高震主易招殺頭之患,恃才傲物難免眾人側目。你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別人自然也不拿你當塊乾糧。比才,你能比得過屈原、李白、蘇東坡嗎?他們還不是一個個遭遇被貶被流放的命運?論武,你能蓋得過蒙恬、韓信、李廣嗎?誰能逃得過被殺、被自殺的結局?

功大,難免得意;才高,不免傲物。此乃人性的弱點。

前車之鑑不遠,教訓可謂慘痛,不可不鑑也。

 

居功不自傲,才高不狂妄,這是處事的必修課。及格了,畢業了,方能明哲保身,高枕無憂。雖不能時時夾著尾巴做人,但起碼你不要把功勞都攬在自個頭上,起碼你要會說,這是大宋皇帝英明領導的結果,這是上級部門正確指導的結果,這是眾弟兄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容易啊!

 

出人意料的是,經宋慈明察洗清冤案的史文俊出獄後,一改獄中的急迫可憐之狀,外甥打燈籠—照舊,誰也不感激,誰也不領情,舊日的狂妄之氣又原封不動地籠罩在赫赫戰功身上。

不低頭。從這個意義上說,史文俊仍不失為一條漢子。


馮御史的兩可


    《史記·張丞相列傳》:「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

 

《大宋提刑官》裡的馮御史,給人的印象是說話從未利落過,總是支支吾吾,遲遲疑疑,躲躲閃閃,語焉不詳。但馮御史言語的不利落,既不同於周昌的期期,更異於鄧艾的艾艾。

馮御史官居御史之職,二品大員。可既不見他提過什麼諫言,亦不見他參劾過什麼官員,朝廷的什麼大事上他總是從眾而行,隨和,附和,迎合,典型的和事佬、泥瓦匠。

 

馮御史這類官員,不會有什麼改革之舉,也不會有何種建樹,說不上好,也談不上壞,成事有他,敗局有他。跟著好人他可以添彩,隨著壞人他可以逐流。什麼責任也落不到他頭上,什麼板子也打不重他的屁股。

年輕之時,他可能血氣方剛過;人到中年,他也許壯懷激烈過;可是老了老了,他閱人多矣,歷世夥矣,風過,雨過,血雨腥風過,驚心動魄過,肝破膽寒過,怕了,倦了,累了,算了,無語了,無所謂了。此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沾惹是非的事,與我無關的事,讓年輕人上吧,讓別人出風頭吧。反正已經官成名就,沒有什麼奔頭了,平平安安過此一生吧!

 

就像《北京人在紐約》中的歌詞所言:我已經是看客,請讓我走得從容。


宋皇帝的兩難


在百姓的眼中,皇帝貴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權大無邊,皇帝一言九鼎,想用誰就用誰,想殺誰就殺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的確如此,但又絕非如此。

不錯,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對一切均有生殺予奪之權。問題是,皇帝的手再大也捂不過天來,即便分身有術也難以將天下事親歷親為。這就牽扯到一個用人的問題。

皇親國戚當然要用,血濃於水,內舉不避親嗎?忠良之臣,棟梁之才,同樣不可或缺,得指望他們治國安邦,獲取民心呢。風雅之士,平庸之人,貪酷之徒也同樣不可少,只要他們不太出格,起碼還能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關鍵是怎樣擺布他們之間的關係。

水至清則無魚。一個國家不可能儘是忠良、棟梁、清廉之臣。即便是所謂的康乾盛世,不也出了和珅那樣的巨貪嗎?皇帝也是人,不可能整天操勞國事,宵衣旰食,也需要歌舞昇平,愉悅身心。這些,清官是做不來的,倒是貪官與奸佞之臣的拿手好戲。

歷朝歷代,清官忠良總是寥若晨星的,頂多起一些點綴作用。大貪大奸之臣也有,國運衰落之時多些,不過總能被適時清理,皇帝不會長久容忍他們的。更多的,倒是一些幹不了大事,成不了大惡,形不成大貪的中庸之臣,成為朝中的主流。

 

這樣的政治格局,想必偏居江南半壁江山的宋皇帝心知肚明。對於皇親國戚,沒見安排他們擔任過什麼朝中要職,駙馬不過是一個管馬匹的閒差,皇親範方也不過安了一個小小的知州,還因為貪腐落下馬來。對於忠良清廉、政績卓著的宋慈,宋皇提升他的速度夠快的,堪稱破格重用。吳淼水、刁光鬥這樣的貪酷官員,只要查實其腐敗行為,降職、革職也是快刀斬亂麻的,只不過他們吃透了官符,傍住了朝中大樹,鹹魚翻身,捲土重來的速度快了些。

 

宋皇帝不是什麼一代天驕,也不是什麼勵精圖治的君王,他只想儘可能地保住江南半壁江山,偏安一隅,讓天下不至於出什麼大亂子。他既非暴君,亦非昏君,更非明君,他只是有些庸常,有些不思進取,有些耳朵根子偏軟,有些怕較真怕添亂,有些過一天算一天的意思在裡面。

因此,當帶罪查案的宋慈費盡心機,把刁光鬥秘不示人的八口大箱之物一一沉述時,那可是朝中大員們貪索的把柄啊,宋皇帝為難了,裝作睡著了,最後謊稱宮中失火,將八口大箱中的贓物燒了個一乾二淨。乾脆不追究了。

追究不起啊。滿朝文武的屁股上都不乾淨,叫起真來,細查下來,不是將群臣都趕盡殺絕了嗎?那時,宋皇帝可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了。

皇帝也是兩難啊。不追究,貪腐誤國;真追究,滿朝無好人。還是睜隻眼閉隻眼,找幾隻替罪羊,以儆效尤,皆大歡喜吧!

 

皇上聖明。坐立不安,誠惶誠恐躲過了一劫的大臣們感激涕零,山呼萬歲之聲不絕於耳!

 

宋慈也看透了,看破了,心灰意懶,不陪了,不玩了。脫袍掛冠吾去也,

田園將蕪,胡不歸?。

覺得精彩的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直接關注「欒氏春秋」

相關焦點

  • 新版「大宋提刑官」上線!從《洗冤錄》到《宋慈》,官服就沒對過
    說起法醫,自然必須要提鼻祖宋慈。宋慈有關的劇集一共有3部,分別是1999年歐陽震華的《洗冤錄》;何冰的《大宋提刑官》,和王慶祥演的第2部《大宋提刑官2》,其中以何冰的宋提刑最為經典。要說古裝劇的服化道,還是央視的好,從四大名著,到神探狄仁傑,再到大宋提刑官。服裝、臺詞、人物形象,都非常考究,一下把你帶進那個時期。
  • 《大宋提刑官》
    宋慈的父親也是掌管刑獄的提刑官,為官三十年卻在最後幾年錯判了一個案子導致兩人冤死,三年後發現真相自殺謝罪,並且留下遺書子孫後代不得為提刑官。宋慈因為結拜兄弟冤死不忍置之不理而違背父親遺囑再入刑獄之職。宋慈憑藉自己的驗屍斷案的本領屢破奇案。
  • 「大宋提刑官」的室名與別號
    明刻本《名公書判清明集》中的宋慈判文 若干年前,由著名演員王慶祥和何冰分別主演的兩部電視連續劇《大宋提刑官》先後在銀屏上熱播之後,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宋慈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
  • 老劇新談:中國第一部法醫學推理古裝劇《大宋提刑官》好在哪裡?
    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大宋提刑官》是2005年在央視首播的,有統計資料顯示其收視率竟然一度超越了《新聞聯播》。可想而知,當年它有多火爆。能讓這麼多來自不同階層和圈子的人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見《大宋提刑官》在觀眾們心中的地位。2005年和2006年是中國大陸電視劇經典層出不窮的黃金年份。譬如一直火爆至今的《亮劍》、《士兵突擊》《仙劍奇俠傳第一部》等等電視劇都是堪稱神劇的代表。尤其是像《亮劍》開了抗戰題材眾多先河,而《仙劍奇俠傳第一部》同樣是為中國觀眾叩開了仙俠世界的大門。
  • 再無人敢拍《大宋提刑官》
    好在劇情裡一集又一集的硬核驗屍還在提醒著觀眾,正在播放的是《名偵探宋慈》《大宋提刑官》。《大宋提刑官》根據宋慈的《洗冤集錄》改編,講述了宋慈入仕後解決疑案難案的故事。而宋慈滿懷少年志氣——「想當的是堂堂的大宋提刑官」。提刑官不僅管理監獄運行,還要審理疑難案件、平反冤獄、接受民眾上訴。
  • 再無人敢拍《大宋提刑官》
    劇中還有大爺與年輕男妓的糾葛,反映彼時的勾欄文化好在劇情裡一集又一集的硬核驗屍還在提醒著觀眾,正在播放的是《名偵探宋慈》《大宋提刑官》。而宋慈滿懷少年志氣——「想當的是堂堂的大宋提刑官」。提刑官不僅管理監獄運行,還要審理疑難案件、平反冤獄、接受民眾上訴。
  • 宋慈,完美的提刑官,不完美的女婿
    最近又把電視劇《大宋提刑官》又翻出來看了一看。我一直記得,當年看這部劇時,當聽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幾個字從宋慈口中說出,所帶來的那種心靈上的暢快。現在的好電視劇實在是太少了,你連看下去的欲望都沒有,更別說震憾你的心靈。
  • 《大宋提刑官》——水至清則無魚?
    《大宋提刑官》是2005年開播的懸疑類電視劇,改編自《洗冤集錄》,講述了南宋提刑官宋慈數十年平反一起又一起冤案的故事。在刑事案件中,偵查為首當其衝。若偵查方法不當,便釀成冤假之案。宋慈是一個嫉惡如仇的青年才俊,早早在科舉考試中考取探花。其父為遠近聞名的提刑官,在宋慈考取功名前破下屢屢奇案,相鄰贈匾「精如明鏡」。在宋父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宋慈一心想做一名破疑案的提刑官。
  • 15年了,再看《大宋提刑官》滿是悲愴:人命關天,大不過官場皇命
    《大宋提刑官》,一出冤案平反的傳奇,一幕悲歌泣血的悲劇。15年後,當我不再是個無知嬰孩,當我見識過廣大阡陌後,再來重溫,心頭有些潸然。主演何冰當年而立,正當年富力強。出演此片,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是風採。即便今日看來,也深深折服於他深厚的臺詞功底與精湛過人的演技,看至欲罷不能處,也拍案而起,大呼「宋提刑在世」。
  • 【深度】看《大宋提刑官》有感:今天的中國女人,只配談戀愛嗎?
    《大宋提刑官》海報作為一部在豆瓣得到9.2評的國產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片中寫流傳萬世《洗冤錄》的宋慈、三起三落的官場不倒翁吳淼水、最終的幕後大BOSS刁光鬥,無一不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看《大宋提刑官》有感:今天的中國女人,只配談戀愛嗎?
    國產經典老劇《大宋提刑官》,相信很多觀眾都不陌生,它是近乎「豬一樣的存在」,當然這不是貶低,相反是高度的肯定,意思是說:你沒看過《大宋提刑官》,還沒聽過嗎?《大宋提刑官》海報作為一部在豆瓣得到9.2評的國產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如何評價電視劇《大宋提刑官》?
    當05年上半年大宋的預告片播出時,濃鬱的古風使我非常期待,現在還記得預告片有這麼幾句「他一生破案無數 在xx中尋找蛛絲馬跡 兩岸三地明星攜手打造 為您上演xx的千古奇冤 大宋提刑官 中央一套 震撼升堂 精彩 真精彩」的話,自然是使我的期待值又多了幾分。應該說,成片沒有讓我失望,打動我的首選是主創者的態度。本劇除了宋氏父子,其餘人物均為虛構,情節也多為再創作,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實際是一部戲說劇。
  • 迷霧劇場案件多發,大宋案發地同樣疑點重重,宋慈:真相只有一個
    ,一個用各種「稀奇古怪」辦法破案的提刑官大人宋慈。《大宋提刑官》劇照,宋慈大宋提點刑獄公事因為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的影響,每天忙著開棺驗屍、改正冤假錯案的「提刑官」受到了大家的關注,那提刑官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呢?
  • 橘子紅了迎來大結局,大宋提刑官走馬上任
    17:55電視劇:橘子紅了(24)18:40電視劇:橘子紅了(25)19:25電視劇:大宋提刑官(1)
  • 觀大宋提刑官有感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但是談何容易啊,大宋王朝的整個權力中樞,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已經全部腐爛了,僅僅靠一個宋慈又有什麼用呢,反腐亡黨,不反亡國,千年以下依然如此,在這個思想深度上《大宋提刑官》無疑是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 「大宋提刑官」何冰:被妻子「逼婚」,結婚要妻子倒貼5000元
    一首《滿江紅》讓飾演「大宋提刑官」的何冰名噪一時,一句「人命大過天」更讓網友們深深的記住了這麼一位演技精湛的老戲骨。最後,何冰抓住了武俠、懸疑劇比較流行的機會,通過《大宋提刑官》中飾演宋慈一角而廣為人知
  • 7部拍成系列的古代斷案神劇,部部成經典,大宋提刑官無法超越
    7部拍成系列的古代斷案神劇,部部成經典,大宋提刑官無法超越!
  • 15年了,才明白《大宋提刑官》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大宋提刑官》,由央視製作,於2003年開拍,並於2005年首播千古悠悠,人世滄桑。殘月烈風,孤帆疊影。《大宋提刑官》,一出冤案平反的傳奇,一幕悲歌泣血的悲劇。可從何寫起,這千絲萬縷,百態叢生,又並無頭緒,那些精彩絕倫的案件,生動形象的人物,細緻縝密的推理,竟然都不是看完《大宋提刑官》後記憶最深刻的東西。
  • 15年了,才明白《大宋提刑官》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大宋提刑官》,一出冤案平反的傳奇,一幕悲歌泣血的悲劇。15年後,當我不再是個無知嬰孩,當我見識過廣大阡陌後,再來重溫,心頭有些潸然。主演何冰當年而立,正當年富力強。出演此片,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是風採。即便今日看來,也深深折服於他深厚的臺詞功底與精湛過人的演技,看至欲罷不能處,也拍案而起,大呼「宋提刑在世」。
  • 老劇新談:中國第一部真正的法醫學推理古裝劇《大宋提刑官》,究竟好在哪裡?
    不得不提的自然還有這部《大宋提刑官》,它不同於後來大熱的《神探狄仁傑》是以系列劇稱霸古裝推理劇的。它僅僅靠這一部片子,就傲視群雄十幾年,可見其影響力之大。如果只把《大宋提刑官》當作簡單的古裝推理劇來看,那就有些暴殄天物了。這部劇裡夾雜了大量的古代的法醫學原理,通過何冰等人的精彩演出,更是向我們呈現了古代斷案的詳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