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新加坡海軍舉行最後3艘「獨立」級近海任務艦「堅韌」號、「不屈」號和「無畏」號的服役儀式,至此,該級全部8艘近海任務艦均已服役,以替代已服役20餘年的「可畏」級巡邏艦,這八艘艦將有效提升新加坡海軍維護海域安全、保護海上交通線、促進地區和平與安全的能力。
「獨立」級近海任務艦從英文名稱來看,與美國海軍的同名戰艦「獨立」級近海戰鬥艦改了一個名詞,這也是兩者在任務和使命上的重大差別。「獨立」級近海任務艦的使用概念其實與我國最新出口給馬來西亞的「克裡斯」級近海多任務艦相當,但更為傾向於戰時的海上作戰、防空等任務,也包括了和平時期的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行動等。而美國海軍「獨立」級近海戰鬥艦更加側重於遠航至他國近海特種作戰、反潛作戰、防空以及反艦作戰等戰時任務和使命。
為了設計好這款戰艦,新加坡最大的造船企業新科海事公司尋找了瑞典大名鼎鼎的薩博集團旗下的薩博-科庫姆股份公司作為合作夥伴,該公司在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產品就是開創了水面戰艦隱身時代的「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以及「哥特蘭」級常規潛艇。不過在建造近海巡邏艦艇方面,薩博-科庫姆股份公司並不算是輕車熟路。於是,該公司以法國 「追風」級輕護艦的總體布局為基礎,設計了一款名為FLEXpatrol的多任務巡邏艦,這就是如今的「獨立」級近海任務艦,這也是該艦隱身外形優秀的主要原因,巧合的是,其艦體側面的折線,是否像是我國萬噸驅逐艦055型的縮小迷你版呢?
該級的排水量達1200噸,已經是輕型護衛艦的噸位, 裝備的艦載武器包括: 1門奧託-梅萊拉76毫米主炮,一座12單元「米卡」艦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另有2座Hitrole型12.7毫米遙控武器站以及1門Mk38 Mod2型25毫米自動炮;同時還裝備有非致命性武器,比如2座LRAD500X型定向強聲波驅散器。艦上自動化程度很高,其艦員數量僅30餘人。
對於規模有限的海軍而言,這種高性價比的多用途艦艇越來越受關注,我國最新出口馬來西亞的「克裡斯」級也是這種需求下的產物,「克裡斯」級的長度為68.8米,寬度為9米,滿載排水量680噸左右。該艦的艦體採用了一定的隱身設計,非常簡潔,艉部則是可以搭載20英尺長的多任務貨櫃模塊,同時還設計了雙下滑小艇,可用於快速登船任務。以我國現在的設計水準,只要客戶提出需求,完全可以研製出各種噸位的多任務艦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