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
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
而自己減肥好久,
就連喝水都會長胖呢?
這難道就是所說的易胖體質嗎
那擁有「易胖體質」到底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吃的比誰都少,但是肚子比誰都大!
少吃不一定瘦,但是多次絕對長胖!
永遠不知道減肥減在哪裡,但是一定一看就知道胖在哪裡了!
那易胖體質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易胖體質呢?
需要要從兩大方面說起:
首先是先天因素和其次是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
幾乎所有生物的特徵都與基因有關,肥胖也是如此。以往的研究發現,許多基因,如FTO基因,都與肥胖有關,並發現了一些有利於肥胖體質的因素。
基因,一種天然物質,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這也意味著我們的體質是不同的。基因決定性別,影響膚色和身高,並且與許多疾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那我,是不是減肥無望了?!
不!
寶寶們可千萬別洩氣,
因為,易胖體質還與後天因素有很大關係。
後天因素
許多後天因素,如我們的成長環境、飲食、能量消耗、睡眠、精神狀態等。對肥胖有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腸道菌群。今天我們將關注它。
腸道菌群
腸道裡有很多種微生物,我們稱之為腸道植物。這項研究發現肥胖與瘦人的腸道菌群不同。腸道菌群中某些特定細菌門、菌株或細菌的代謝活動會影響肥胖的發病。
總之,我們的章節存儲在一些「薄植物」和「胖植物」中。當「脂肪植物區」佔優勢時,我們容易發胖,減肥更難;「苗條的植物」多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保持好的身材。
因此在體重管理中,管理腸道菌群是很重要的。
那我們怎樣調節腸道菌群,拯救易胖體質?
雖然肥胖與先天因素有關,
但HOLD不了後天的努力。
我們可以主動,
肥胖是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來治療的。
No.1益生元
益生元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源的非消化性低聚糖和膳食纖維。
服用益生菌可以促進特定腸道菌群的增殖和活力,即抑制『肥胖菌群』和幫助『瘦菌群』。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有利於減輕體重,降低體內脂肪含量,降低對高熱量食物的欲望,改善脂質代謝等。
這種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菌群組成的變化,即需要檢測腸道菌群,個體化治療,效果會很好。
No.2改變飲食習慣
飲食是調節腸內菌群結構和功能的主要物質。「肥胖菌群」和你一樣,喜歡吃高卡路裡的食物,並且把信息傳達給大腦,選擇性地讓其吃,持續吃,使其發胖。另一方面,「瘦菌群」注意體重管理,喜歡粗食。
為了改變細菌群的結構,抑制體內的「肥胖菌群」,有必要限制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增加雜糧和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
No.3糞菌移植
糞菌移植是一種新興控制微生物的方法,該方法更加激進,它可以改變整個菌群。顧名思義,糞菌移植是通過將「瘦了」的便(當然是處理後)轉移到別人的腸道,使腸道菌群組成和功能性恢復正常。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方案,還需要研究更多的臨床試驗。
減肥數千萬條路,健康減肥第一條
減肥不規範,親人兩行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