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75年來美國大選對股市的影響!民主黨更勝一籌,美聯儲「平均...

2020-12-28 和訊外匯

美國大選進入倒計時,目前市場正在猜測拜登和川普誰將入主白宮,部分投資者認為這對於美國經濟和美國股市走向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傳統的觀點認為,民主黨由於其龐大的政府傾向而通常對經濟和股市不利,而保守派共和黨則在財政上的措施對於股市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追溯自二戰結束後以來的數據會發現,兩者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金融學教授傑裡米·西格爾(Jeremy Siegel)表示,股市在民主黨領導下的確比共和黨領導下表現更好,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但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從1952年到2020年6月,民主黨執政期間的年實際股市回報率為10.6%,而共和黨為4.8%。

距離2020年大選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一些投資者開始擔心川普和拜登當選的優勢和劣勢。如果民主黨大勝,幾乎肯定意味著川普大規模的企業稅削減政策的回調(對股市不利),但額外的經濟刺激(市場顯然喜歡,儘管存在赤字影響)和國際關係趨於和緩將是一個巨大的積極因素。

哪些總統提供了最佳的股票回報率?

根據1994年投資經典《長遠的股票》的作者西格爾(Siegel)的說法,華爾街對政治的痴迷在很大程度上是錯位的:「牛市和熊市來來往往,走勢與商業周期有關明顯是多於總統的影響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的市場環境和2001年後喬治·W·布希所面臨的威脅(疫情大流行相對於911事件),困擾詹森和尼克森政府的內亂以及隆納·雷根在1980年代與日本的貿易緊張關係有點類似。

為了更仔細地研究總統的行為與股票走勢之間的關係,《福布斯》分析了他們的股票市場表現,包括股息,可以追溯到哈裡·杜魯門時期。通過使用來自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數據,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位總統在任期內開始的擴張和衰退次數。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擔任總統期間,正是美國歷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繁榮時期(和牛市)之一,因此不會看到擴張。同時這份報告還包括了每個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聯邦債務總額與GDP的比率。

最佳股票累積回報率最高的總統是威廉·柯林頓,將近210%。最糟糕的是喬治·W·布希,-40%。

到目前為止,不確定性一直是最大的市場破壞者。例如,在1955年9月,當艾森豪(Eisenhower)高爾夫郊遊後突然心臟病發作時,股票一天就下跌了6.5%。當甘迺迪在1963年11月被暗殺時,立即下降了3%。在這兩種情況下,股市都會迅速恢復。除了市場波動之外,投資者可以放心,從長遠來看,買入和持有效果最佳。1945年1月,對1000隻大型美國股票指數進行1000美元的投資,其複合年收益率為11%,到2019年底將達到230萬美元。

杜魯門(民主黨)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時生產趨於平穩,工作機會也隨之減少。結果,杜魯門在任期初期面臨衰退和熊市。

InvesTech Research和Stack Financial Management總裁斯塔克(James Stack)表示:「由於太多人從戰爭中返回而無法提供工作,因此經濟出現過剩,這幾乎不可避免,我們將陷入衰退。」

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的恢復,經濟迅速反彈,但杜魯門在1949年實施提高最低工資並試圖保障平等的就業權利的公平交易經濟改革後,隨後又面臨另一場經濟衰退(儘管短暫)。

艾森豪(共和黨)

雖然廣受歡迎的艾森豪努力緩和冷戰的緊張局勢,但美國在他的任期內仍然經歷了焦慮。CFRA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山姆·斯託瓦爾表示:」許多人說艾森豪時代是多麼偉大和乏味,但我不敢苟同。美國是石化的。艾森豪在他的兩屆任期內經歷了三次衰退——分別是在他任期的開始,中期和結束。1953年和1958年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與美聯儲更嚴格的貨幣政策有關,而另一場衰退則始於1960年,當時美聯儲自1958年以來將利率提高了一倍。

甘迺迪(民主黨)

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是在一次驚險競選中當選的。在他上任時,經濟依然低迷,失業率仍高達6.8%。斯託瓦爾說,在他任期內的熊市「只不過是由甘迺迪與美國鋼鐵公司在價格上的激烈競爭引發的」。華爾街不喜歡由政府決定私人公司可以做什麼。在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之前,甘迺迪在其任期即將結束時推出了一項大膽的國內計劃,其中包括削減所得稅和公司稅,以刺激經濟增長。

詹森(民主黨)

甘迺迪遇刺當天,詹森在空軍一號上宣誓就職,然後返回華盛頓。這位德克薩斯人迅速採取行動,通過了甘迺迪總統的減稅和民權法案。隨著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以及民權運動引發的社會動蕩,1966年股市進入熊市。在美聯儲陷入恐慌並降低利率之後,經濟衰退得以避免。第二次熊市發生在1968年,當時越南戰爭的抗議活動正在升溫。斯塔克表示:「當時華爾街的估值和投機問題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末。」當時包括IBM、德州儀器、Gulf & Western、寶麗來和施樂在內的熱門股票帶頭髮起了這個熱潮。斯託瓦爾說,雖然詹森並沒有經歷一場正式的經濟衰退,但「他確實給下一屆政府製造了問題,因為『槍炮和黃油』為越戰買單的理念,」以及「偉大社會」(Great Society)的社會項目。

尼克森(共和黨)

詹森任期結束時,貨幣緊縮導致尼克森(Nixon)總統上任後從1969年到1970年出現了輕微的衰退。美國經濟受到滯脹的困擾,即通貨膨脹率高,經濟增長緩慢和失業率高。1970年,也就是在美國完全脫離金本位制度的前一年,尼克森根據行政命令對工資和價格實行凍結,以應對通貨膨脹。「這是非常不共和的事情。不久之後,事與願違。」西格爾指出。1973年,阿拉伯國家的石油禁運導致石油價格飛漲,水門事件危及尼克森的總統任期。1973年1月至1974年10月期間,美國股市暴跌,標準普爾500指數跌去近一半,同時伴隨著兩位數的通脹,以及始於1973年秋季的長達16個月的經濟衰退。

福特(共和黨)

福特主持了尼克森第二任期的最後兩年,繼承了前任總統的許多經濟問題。滯脹一直持續到福特任職,但股票市場在1975年反彈。「這是一個很短的任期,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對投資者來說並不是很明顯,」斯塔克說。

卡特(民主黨)

在經濟和股票市場方面,這位花生種植者和喬治亞州的前州長在任職期間過得並不輕鬆。通貨膨脹繼續困擾著美國經濟,到1979年達到了兩位數的水平。斯塔克說:「對投資者和美聯儲來說,那是一個非常緊張的時期。」他補充說,1980年是「貨幣歷史上最瘋狂的一年」。經濟衰退在1月份開始,但在美聯儲逆轉政策並降低利率後,經濟衰退在1980年7月結束。然而,一年之後,在美聯儲主席保羅上任後不久,一場更嚴重的衰退襲來

裡根(共和黨)

斯塔克說,在裡根的第一個任期內,美國陷入了另一場衰退-這是戰後最長的一次衰退,但是這種衰退足夠長,以至於「打破了通貨膨脹的根源」。對抗通貨膨脹的嚴厲藥物是高利率,最終使美國國債收益率在1981年8月超過了16%。一年後股市觸底,美國在1982年11月擺脫衰退。斯塔克補充道,當經濟反彈時,華爾街內外的人們都對通脹沒有抬頭感到驚訝。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美聯儲主席沃爾克,他通過提高利率維持了從緊的貨幣政策。那是一段勝利的時期

老布希(共和黨)

在第41屆總統布希總統的領導下,美國經濟在1990年,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一個月前陷入了另一場衰退。石油價格飛漲,導致市場暴跌。斯塔克表示,美聯儲一直在加息以應對通貨膨脹。在布希任期結束時,經濟放緩,伴隨著大型商業房地產泡沫破滅。不久之後,比爾?柯林頓的競選領袖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就拋出了這句格言:「笨蛋,問題出在經濟上。」

柯林頓(民主黨)

斯塔克說,柯林頓在競選時承諾要振興經濟,但他「繼承了理想的經濟條件」,使1990年代的股市繁榮,通貨膨脹率降至3%以下。柯林頓在第一個任期初期就通過國會加稅,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994年1月的3.25%上調至1995年2月的5%。經濟增長降溫,通貨膨脹受到抑制。斯塔克說:「通過限制通貨膨脹壓力,確實使華爾街歷史上第一個長達十年的擴張成為可能。」(儘管從技術上講,擴張是在他的前任的領導下開始的。)技術的飛速發展,包括像亞馬遜和谷歌這樣的公司的誕生,幫助推動了股市創下歷史新高,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泡沫。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1996年警告「華爾街的非理性繁榮」,這是在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前的幾年,但美聯儲的反應不夠快。納斯達克的泡沫和隨後的崩潰導致了2000年的熊市。

小布希(共和黨)

布希家族第二任總統上任之際,股市仍未能從網際網路泡沫的崩潰中恢復過來。「由於時機糟糕和繼承柯林頓的股市泡沫,他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斯託瓦爾說,「布希被熊市和經濟衰退所終結。」隨著格林斯潘和美聯儲有條不紊地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再次加息,經濟最終開始有所復甦。但是,在布希第二任期接近尾聲時(利率高於5%),美聯儲開始大幅降息,為房地產泡沫奠定了基礎。斯塔克指出:「這為創造深奧的抵押貸款創造了環境……最終成為了大蕭條的促成者。」

布希任期結束時,美國?經濟正處於金融危機的深淵,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等歷史悠久的機構都消失了。ValueWorks首席投資官查爾斯·萊米德斯(Charles Lemonides)表示:「我們沒有比布希總統更糟糕的經濟總統,至少自從胡佛以來就沒有。」

歐巴馬(民主黨)

歐巴馬上任後,美國已準備好從大蕭條的深淵反彈。到布希任期結束時,利率已經大幅下調,美聯儲通過向經濟體大量注資來擴大資產負債表,國會也通過了大規模救助計劃。到2009年中期,美國已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為接下來的八年中歷史上最長的牛市奠定了基礎。歐巴馬任職期間漫長的擴張期標誌著技術創新,收益和利率降低的激增,進而導致股市飆升至新高。

川普(共和黨)

當川普當選時,美國已經是有史以來最長的經濟復甦八年了。在他贏得2016年大選後,股市就跳漲了,因為市場希望共和黨總統會降低稅率並放鬆商業監管。儘管川普的稅減措施確實帶來了成效,但斯託瓦爾說,市場都沒有取得歷史上最好的表現。國際緊張關係和疫情大流行給市場造成了很大壓力。由於疫情導致的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美國大部分地區都在應對封鎖,因此,美國在2020年2月陷入了經濟衰退。

總結

通過上面的比對可以發現,影響股市是政策以及通脹,當然更重要的是經濟周期。

比如共和黨的艾森豪由於美聯儲實施加息,在其任期內出現過三次經濟衰退。甘迺迪在其任期的末期通過一系列稅減措施帶動了經濟復甦,並推動股市回升,這和川普的稅減措施是一個道理。(擴張性刺激措施推動股市反彈)

而民主黨的詹森在股市進入熊市時,通過美聯儲的降息成功使其任期內避免經濟進一步衰退,但是所導致的結果卻引發了尼克森時期的高通脹率(石油危機也是推高通脹的關鍵原因),尼克森被迫通過行政命令對工資和價格實行凍結,這使得標普500跌去近一半。(緊縮刺激措施打壓股市)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卡特時期,1980年美聯儲逆轉政策實施降息,終於使得美國經濟衰退在1980年7月結束。但是持續的刺激使得美國當時嚴峻的高通脹情況未能得以化解,這迫使下一任美聯儲主席通過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來壓制通脹(高通脹引發銀根收緊打壓股市)

而柯林頓時期,通過壓制通脹率實現了美國歷史上一個黃金時期,但是也導致了泡沫的產生導致股市崩潰。

所以自從歐巴馬時代以來,美國實際上正在延續一直以來的路徑——通過壓低通脹,提高流動性來提振股市,但是正如柯林頓後期所看到的,泡沫已經足夠大,關鍵何時將會被戳破。目前來看,關鍵觸發因素在於美聯儲持續巨量的刺激如何在經濟中引發高通脹,這將促使美聯儲逐步的加息,進而在美股中引發連鎖反應,這也可以理解美聯儲為何要實施「平均通脹目標」,因為如果通脹觸及目標過早的到來,美股中泡沫被戳破的時間也將更早到來,這可能意味著股市暴跌和經濟衰退。

(責任編輯:張雅潔 HF083)

相關焦點

  • 2020年美國大選實時票數統計 美國大選後股市預測
    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9:30,2020年美國大選實時票數統計如下: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後美股大概率出現上漲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的創始人Tom
  • ...川普:美聯儲行動太慢!「超級星期二」來了 全球股市怎麼走
    現任總統川普在共和黨內地位穩固,各方普遍預計他將在「超級星期二」各地舉行的共和黨預選中輕鬆獲勝,並將再次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因此輿論關注焦點集中在民主黨的黨內預選。3月2日晚間,美國總統川普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美聯儲行動太慢。德國與其他國家正在向本國經濟注入資金。其他央行行動更加激進。出於所有正確的理由,美國應當擁有最低的利率水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美聯儲撞上中期大選 黃金迎關鍵時刻
    本周將是歷史性的一周,今年全球金融市場最重磅的風險事件——美國中期選舉將在11月6日揭曉結果,不僅對美國、也將對全球的政治經濟產生影響。此外美聯儲11月利率會議也將本周稍晚召開,市場關注美聯儲的措辭是否繼續會繼續保持鷹派,這對黃金走勢有重要指引。
  • 美國總統大選,誰勝誰負真的那麼重要嗎?
    美國大選最終辯論後,總統人選進入倒計時狀態,眾多投資者擔心大選會影響自己的投資表現。 實際上根據數據,大選年中的標普500和房價指數年度表現和非大選年份表現差異不大。以標普500指數為例,大選年中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非大選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為8.54%。
  • 美國大選:三大搖擺州將公布最新的結果!「馬上」非農報告或引爆...
    CMC Markets UK首席市場分析師Michael Hewson表示,鑑於美國大選的持續不確定性,該公司「在進入周末之際撤出部分資金,似乎也是謹慎的」。  「最有可能的結果看起來仍是民主黨獲勝,拜登將贏得總統大選,但令人擔憂的是,最終結果很可能會在美國法庭上揭曉。」
  • 清研智庫:研究顯示民主黨執政期間美股表現好於共和黨|民主黨|美國...
    有人說美國的未來取決於下次大選的結果。但是對於聰明的投資者來說,誰贏並不重要。傳統觀點認為,自由主義的民主黨由於傾向大政府,通常對經濟和股市不利,而保守的共和黨人則有利。如果查看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數據,那麼這種被廣泛接受的觀點實際上是假的。
  • 2020年美國大選對美股有什麼影響?美國大選美股會怎麼樣?
    也許市場擔心大選會出現混亂的結果、大選結果在選舉日後的幾周內都不能明朗、以及脫歐不確定性重現等情況。」  不確定性或促使投資者湧入國債  舒馬赫警告稱,劇烈波動將不僅僅影響股市。  他認為,不確定性可能會促使投資者進一步買入美國國債,將其作為更安全的避風港。這可能會將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拉低至0.40%以下(自三月初以來未曾見過的低水平)。
  • 美聯儲最新發聲,有何深意?英國鎖國 疫情影響有...
    許多公司在短期內仍將容易受到財政壓力的影響。然而,分裂可能才是問題的根本。美國大選仍未結束,川普也未認輸,但他目前陷入到「電話門」。喬治亞州共和黨最高選舉官員周一表示,白宮逼迫他接受唐納·川普總統的電話。在那次電話中他向該州施壓,要求推翻該州11月總統大選在那次選舉中的失利。此事看似與股市無關,但由於關係到共和黨對參議院的控制權,進而影響了市場對於公司稅的預期,從而引發了大跌。
  • 市場周評:大選臨近全球風險資產噤若寒蟬 夢回3月美元再成避險首選
    如果下周的選舉結果是現任總統川普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對結果提出異議,或選舉結果導致兩黨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產生分歧,那麼避險貨幣幾乎肯定會獲利。在歐美新冠病例激增、美國大選臨近以及美國刺激計劃消息的綜合影響下,美元指數連續上漲後一度回調觸及93.65低點,但周五又迅速大幅反彈近40點,最終周線上守在了94關口上方。本周,美元指數強勢上漲1.38%,創下一個多月來的最佳單周表現。
  • 美聯儲、總統與那堵「牆」
    其次,由於競爭激烈,2018年的中期選舉充滿了變數。歷史數據表明,美國的中期選舉年,無論哪一個黨派獲勝,股市一般都會下跌。這是因為政治上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讓市場一直處於擔心和恐慌的狀態,從而呈現出超過往年的更大波動。第三,2018年間,債券收益率不斷上升,從年初的2.41%上升到10月份3.25%,達到7年來的最高值。
  • ...美國大選燒錢創紀錄 美元「飛流直下」黃金美股「一柱擎天」
    預計內華達州選舉官員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周四中午公布最新的選舉結果。該州還沒有宣布獲勝者。  美國大選燒錢創紀錄  專門追蹤美國大選花銷的美國非政府組織敏感政治問題研究中心的最新評估顯示,今年的美國大選將再次刷新曆屆選舉的「燒錢」紀錄,最終花費將達到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2008年選舉花費的3倍。
  • 民主黨料將控制美國國會:更多刺激計劃呼之欲出
    QMA首席市場策略師Ed Keon表示,市場認為拜登政府和民主黨控制國會是可以接受的。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稱,自前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以來,每一位民主黨總統上任第一年,都是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民主黨支持下施政,市場也表現非常好。除威爾遜和卡特以外,在這些總統任期的第一年裡,股市平均增長了11.3%。
  • 美聯儲將結束百年歷史上「最灰暗」的歲月?
    ☆回顧川普四年美聯儲經歷的「苦日子」在過去四年,川普在批評美聯儲時很少留情面——「傻瓜」,「可悲」,美國的「敵人」。在川普的推特和發言中,他曾多次這樣抨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定。2016年11月9日,美國上演了希拉蕊和川普的總統大選之戰。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對黃金影響的三種情形 金價劇烈波動不改長期...
    隨著2020年美國大選臨近,兩黨在財政刺激方案上的拉鋸戰愈演愈烈,兩黨談判代表在諸如援助州政府和保護企業責任等關鍵問題上陷入僵局,預計在大選日前經濟刺激計劃落實的概率低。
  • 日本央行單日狂掃1014億ETF 川普:美聯儲行動太慢!
    日本央行單日狂掃1014億ETF,川普:美聯儲行動太慢!「超級星期二」來了,全球股市怎麼走? 摘要 【國家隊出手!日本央行單日狂掃1014億ETF 川普:美聯儲行動太慢!】據報導,日本央行在3月2日購買了創紀錄的1014億日元ETF。
  • 美國大選:川普競選團隊公布重要聲明!全球市場破位行情逼近:美元...
    分析指出,今天新冠疫苗再度爆出最新消息:英國製藥業巨頭阿斯利康周一表示,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顯示,其冠狀病毒疫苗對病毒的平均保護效力為70%。這一消息無疑成為了刺激今天股市、原油等風險資產上漲的主要因素。
  • 美國大選直播文(一):拜登在密西根州逆轉獲勝,離贏得大選只差6票
    目前兩名候選人票數非常接近,後續對郵寄選票的統計將非常關鍵20:45:53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選情膠著結果未定;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當地時間3日晚全部結束,並隨即開始計票。經過一夜等待,美國人未能等來誰將成為他們下一任總統的明確結果。
  • 2020年美國大選日程表 美國大選對a股市場影響
    據悉, 中國股市和人民幣對美國大選感到興奮。據了解,美國大選將塵埃落定,亞洲股市呈增長之勢。MSCI亞太地區指數上漲了1.3%,達2018年最高點。日經指數和韓國綜合指數也增加了1%多,而中國股市和大多數在美國上市的中企股票感覺最佳。那麼,中國和其它亞洲股市基於何種因素如此樂觀呢?  編者以為,這是各國資本對於拜登可能上臺,而有利於世界經濟的正面期待。
  • 從甘迺迪-尼克森到川普-拜登:盤點60年來的美國大選電視辯論
    作為全美矚目的「重頭戲」,29日,美國總統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將在美國總統選舉辯論中正面交鋒。自1960年甘迺迪和尼克森之間的首場電視辯論以來,總統辯論已成為美國大選中的關鍵環節。盤點60年來的「辯論史」,分析人士認為,一場戲劇性的交鋒很可能成為2020年大選的「分水嶺」。
  • ...美國大選爆最新的計票猛料 全球市場醞釀風暴:黃金做空信號非常...
    此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料將繼續影響投資者情緒。美國大選方面,同樣也是充滿不確定性。據報導,美東時間周二下午兩點,拜登將發表講話。  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經濟影響也在繼續。周一,美聯儲在其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中警告稱,由於COVID-19疫情和經濟衰退,美國可能面臨一波債務違約和資產價格「大幅下跌」。  道瓊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羅素2000指數都創下了歷史新高,這無疑表明人們比今年任何時候都更加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