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陪大家收聽
音樂五四三
上期節目來音樂五四三做客的是
臺灣樂團「張三李四」
在前不久結束的最新一屆金曲獎上
他們一舉奪下「最佳演唱組合」
「張三李四」(張錫安、李百罡、黃昺翔、馬卲權)
(文末可完整收聽節目)
▽
這究竟是一支怎樣的樂隊呢?
他們自己寫到:我們用什麼名字活著,我們用什麼方式活著,一起經歷環境變化,一起感受每件人事物的發生,再一起沉澱內心的狂歡與掙扎,我們都是「張三李四」,沒有名字,沒有方式。
聽了音樂五四三,再聽回他們的音樂,發現真正被擊中的是,他們和小編一樣,算是臺灣的80後,他們被稱為「魯蛇」,我們被稱為「屌絲」,我們成長和正在經歷的有很多的相似。而他們用自己的視角和聲音,對著現實發出了自己的喊聲……
這張專輯裡,他們邀請到了臺灣樂壇傳奇的作詞人武雄老師為他們創作了一首《拆》,「一韻到底」的歌詞,以女主角在三個時代背景下(國共戰爭、逃到臺灣初期以及她的晚年),所經歷的三次「強拆」,來直指臺灣政府和社會的問題……
而對於「張三李四」和他們的音樂,武雄老師的評價說中了很多。
像極了日常,我們會遇見的人,他們是荒謬時代的正常產物,也是平凡生活裡的突梯(圓滑)路人,他們是眷村裡頑皮的孩子,是大廟廟埕裡愛搞怪的子弟,是市場邊不聽話的金孫(被溺愛的孫輩),也是厝邊(鄰裡)隔壁好禮(懂禮貌)的大男孩,他們士農工商,他們喜怒哀樂。
他們拖著青春的尾巴,努力擺開魯蛇(loser)的形象,他們拿著歐吉桑的早鳥票,舉杯灌溉不肯褪色的夢想。
長輩的話依然要聽卻不再完全相信,愛情少了點衝動但依然堅硬,還是照顧弟妹晚輩不管是否得到尊重,沉默不再是沒有想法,嗆聲(叫板)也不再是為了自己。
從小,他們的生命過程,都被迫扮演比實際年齡更成熟的角色,穿大人的衣服,講大人的話,唱大人的歌。後來,他們又必須承擔時代的罵名,軟弱草莓族,缺乏國際觀,缺少競爭力,仿佛整個時代都錯在他們身上。
這次,他們為自己發聲,這是張三李四最新臺語同名專輯。
一群三十歲苦悶青年,在他們邁向四十歲人生的幽暗路上,十首漚心瀝血的心情,一張苦中作樂的幹譙(草泥馬)。
——武雄
「張三李四」和武雄老師
▽
「張三李四」首張同名專輯
[專輯介紹]
從懷舊到時事,一張反映沉默大多數發聲的專輯。從古典到南北管,有如電影配樂般跨界的合奏,以樂器音色代表人物故事,豐富整張專輯的聽覺。
從鄉下到城市,地方文化、人和人的感情、社會議題之中以第三人稱觀察的角度,讓聽者間接認識或了解更多未接觸之事。分配恰到好處的四聲部合聲輪唱,詮釋歌曲的起承轉合,將張力拉到最大。音效混音上也別有心裁,如專輯曲目中The Pulse(混音聲納)、拆(混音挖土機、電鑽)等等,以加強情境的氣氛。
▽
彩蛋
「張三李四」同名專輯中最火MV
「歐吉桑乎乾啦」
「大叔,喝乾啦」
▽
|收聽預告|
今晚
now—23:00
新一期音樂五四三
▽
收聽方式
線上收聽「NEWS98新聞網」
http://t.cn/hSI9Y
(需翻牆)
點擊「閱讀原文」
完整收聽
音樂543:專訪臺灣樂團「張三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