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市場的當下環境、趨勢以及不同類型節目的未來走向,對於一線綜藝節目製作人和製作公司而言,都是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對於內容製作方而言,創新成本、商業變現、觀眾接受度、市場風險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產業鏈初級階段必須通盤考慮的,所以最妥協的做法便是跟隨市場。這正是近段時間,行業扎堆觀察類真人秀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引發了此類綜藝嚴重同質化的問題,間接消耗著整個類型綜藝的生命,快速累積觀眾的審美疲勞。
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唯眾傳媒聯合製作的《心動的信號》,是首檔引爆中國觀察類綜藝市場的戀愛社交推理真人秀,第二季開播前,節目能否達到預期,倍受行業和觀眾關注。
隨著《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圓滿收官,節目在開播伊始即在播出量、社交媒體熱度等維度都保持著絕對的優勢,播放量、討論量包攬骨朵、藍鷹、雲合、Vlinkage和百度風雲榜五大行業榜單網絡綜藝數據排行榜TOP1,更拿下新浪微博#V影響力峰會#2019年度影響力綜藝。截止8月22日,騰訊視頻《心動的信號2》正片播放總量累積破10億,#心動的信號#微博話題閱讀63.3億、話題討論量1149.5萬,豆瓣評分7.4分,在知乎平臺上收穫75%知友推薦、話題討論閱讀量破2億。
延續治癒系和高甜風,打造內容差異化
節目在播期間,和節目相關的內容在各大社交平臺引發熱議,網友紛紛感慨「還粉什麼明星CP啊,素人戀愛明明好看一百倍」「甜甜的戀愛綜藝才是暑假的最佳搭檔」,也有人直接表示可以從節目中學到很多,「錯誤動作勿模仿,脫單有指望」,更多人則跟隨「心動偵探」捕捉男女嘉賓互動的微妙關係,精準點出節目的波瀾暗湧,就隱藏在嘉賓的每一個眼神、每一次對話和每一場徘徊之間。
「觀察類綜藝」是在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建立某種關聯,基於某種特定場景產生某種情感的綜藝形態。至於「觀察什麼」,是觀察類節目實現廣泛共情的基礎,更是讓節目走出「純娛樂」的關鍵。
《心動的信號2》以素人戀愛觀察入題,為理解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戀愛現狀創造了較低的準入門檻,讓大眾將自身投射到節目中去,觸達年輕人戀愛社交的情感痛點,從而成功實現自我反觀的移情。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節奏下,低結婚率、低生育率現象讓年輕人社交戀愛問題成為社會性議題,年輕人在社交戀愛問題上普遍存在痛點和焦慮點。節目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治癒系和高甜風,在內容上從素人嘉賓的相見相識到相處相知、言行舉止,從心動偵探團的各種「圍觀式」觀察到「代入式」推測分析,包括後期的剪輯節奏、包裝、色調運用,都蘊藏著「高甜治癒風」,精準直擊都市年輕人的情感痛點和焦慮點,彌補了他們在現實中因個人或社會因素在社交戀愛方面所產生的情感缺失,並刺激著他們對社交戀愛產生更多美好想像,促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勇敢表達自我。
如今,市場上的觀察類綜藝在所觀察的內容和關係上呈現多樣化,《心動的信號2》在觀察類綜藝的基本風格和原有模式上,明智地保持了「不變」,即「不為」,「為」的是內容差異化的打造,製造出了勝於第一季並優於同類節目的懸念感和反轉性,保持了節目「劇」式綜藝的高質感,獲得高播放量、高口碑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一,「信號小屋」整體升級,場景空間規模幾乎是第一季的翻倍。在保留原有生活起居空間的基礎上,加入了健身房,更加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日常。選址也定在了極具包容性的北京,約會地選擇更是兼具本地特色和摩登都市感,既接地氣又具有時尚感。
第二,素人嘉賓無論在職業、顏值還是個人性格、生活態度都體現出極大的差異化和多樣性,在節目中碰撞出更豐富的火花。另外,在「心動偵探團」的選擇上,增加了不同出道經歷的女性藝人,豐富情感觀察角度,呈現出更多元的社交戀愛觀點。
第三,在視聽語言的建構上,更注重細節和「劇」式綜藝的視聽體驗。節目在畫面拍攝的技術標準、背景音樂、剪輯敘事、調色、後期包裝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在劇式運營方面,更是每期都單獨製作兩版特約版、大量的節目預告、未播花絮、CP系列cut等周邊短視頻,滿足觀眾的「追劇」訴求,使「綜藝劇」式的沉浸式觀感得以在多期節目中延續,升級了綜藝觀看體驗。
多維度樣本引導代入,激發多元投射性
觀察類真人秀,代入感和投射性是最為明顯的類型特徵。在此類綜藝面前,觀眾是全知的「觀察視角」,不同性格樣本、職業樣本、情感樣本乃至生活樣本都以普遍而不自覺的形式被觀眾所投射。在提供代入切口上,《心動的信號2》由點及面,由廣度覆蓋到深度觸及進行了多維度的實踐,而這也是節目延續第一季,在「不為」基礎上的「有所為」。
第一,素人嘉賓是觀眾產生代入的第一可能。《心動的信號2》選擇的8位素人嘉賓,年齡從23至29歲不等,性格特點和職業規劃兼具普適性和特殊性,分別代表了當下都市青年的幾個不同類型,甚至是不同群體。性格內斂的大學在讀學生陳奕辰,「鋼鐵直男」趙琦君,「霸道總裁」吳翔威,運動醫學負責人黃鉦軒,潮玩設計師楊凱雯,氣質美女張天,溫婉知性的吳沛,可愛乖巧的潘政如,8個真實樣本有真實的戀愛需求,有吸引觀眾的獨特人格魅力,每個人的價值觀與個性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據悉,在素人選擇上,節目組花了近5個月時間,旨在給觀眾提供更多代入可能,也讓節目在男女嘉賓的配對上存在更多未知性。據後續的觀眾反饋,有人收穫了嗑CP的快樂,也有人感慨「追了一部唯美的戀愛青春劇」,也有人以素人嘉賓的戀愛行為舉止作為參照,反省自身,於此,我們看到了節目選角所帶來的從內容產出到收視效果的一系列化學反應。
第二,不同男女嘉賓在節目中不同的相處模式,折射出不同戀愛觀、社交觀,也產生了不同的相處樣本。「氣泡水CP」霸道總裁的篤定強勢,「奇聞CP」甜到齁的日常,「天意CP」的互動默契,這些都代表了觀眾在戀愛生活中的真實樣貌。
而且,人在感情生活中並非一成不變,素人嘉賓在信號小屋中的成長,讓諸多觀眾由直接的單點代入產生了發展性的線性代入。比如,「鋼鐵直男」趙琦君在後續節目中變成了上演教科書情話「不想別的女生收禮物時你沒有禮物收」的情話王;霸道總裁吳翔威意識到自己會給對方壓力,主動選擇後退並默默關注。他們在社交戀愛過程中的變化恰巧是很多觀眾從情感小白邁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如此線性發展更易激發觀眾的深層次共鳴。
第三,在這檔節目中,明星嘉賓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節目流量問題,也成為觀眾的代入切口。他們真情實感地投入觀察,有各自的視角和思考,個性和表達,產生了藝人追素人的有趣現象。節目中明星觀察員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成功激發了大眾的代入感,讓觀眾有所樂、有所悟。自稱「直男」的甜心少女楊超越,笑點製造擔當鄭愷上演反轉魅力,觀點獨到的楊丞琳和宋茜,他們在觀察素人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和觀點。節目最後,製作方還準備了驚喜彩蛋,讓明星觀察員和素人嘉賓會面,「楚門的世界」和現實世界打破了次元壁,成為這檔節目與眾不同的亮點。
打磨多方位價值輸出,綜藝遠不止娛樂
內容輸出的更多可能性和更高完成度是衡量一檔節目價值維度的重要標準,也體現出內容製作方的功力和眼界。縱然節目都有固定的具象化甚至垂直化的內容和形式載體,但如何充盈內容,灌注多元輸出可能是行業打磨一檔綜藝的必要課題。
《心動的信號2》從製作之始到收官,一以貫之地延續了已有的、經過市場驗證有效的模式和設置,並堅持「治癒系」、「劇式綜藝」風格,通過諸多細節的改變和調整,在視聽端、內容端、社會端產生化學反應,也在價值觀輸出上反饋和影響受眾、社會等層面上發揮著積極效應。
視聽上,從選角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呈現;內容上,從素人嘉賓的選擇和互動,以及他們所傳遞的社交觀、戀愛觀,延伸到跟著素人嘉賓學情話、學穿搭等,從素人嘉賓和明星觀察團的表現到關於青年社交戀愛話題,《心動的信號2》不斷打磨,最大限度地擴大了綜藝節目話題討論寬度以及深度。
社會層面上,節目通過不同素人嘉賓的表現以及明星觀察嘉賓的表達,不僅描繪出了當代青年人的社交群像,也潛移默化的打破了大眾的一些刻板印象。如一直被人詬病的「直男癌」,談起戀愛來也如此可愛,如此甜蜜;「霸道總裁」也並非全部走向「大男子主義」,反而會在反省後與對方保持舒適距離等。在態度表達上,節目始終鼓勵大眾不僅要勇敢為事業拼搏,更要勇敢直面自己內心,為愛行動,為青春注入更鮮明的奮鬥感、力量感。
觀眾層面上,節目在激發觀眾代入和投射的同時完成了觀眾向的內容和價值輸出。素人嘉賓的真實表現,「心動偵探」人生經歷的分享,專家劉軒從心理學角度給出的專業嚴謹的分析,多空間多層次地建構起了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有很多網友表示會二刷、三刷節目,因為「看第一遍是為了嗑CP,而第二遍是為了學習社交、戀愛技巧」,甚至有很多「直男」被朋友點名去看節目學習戀愛技巧。
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業和唯眾傳媒聯合製作的《心動的信號2》在為與不為,變與不變之間提煉出整體節目的差異化表達,破局同質化,自成一家的同時,也以足夠的實力領先了同類型節目一程。
推薦文章,點擊標題閱讀
黃坤明:媒體融合是一場不容迴避的自我革命
宋建武:縣級融媒中心會成為黨重要的執政手段
白巖松兩會呼籲:媒體不要帶「病」融合
一個廣電離職主持人的自白
娶個在媒體工作的女生吧
老廣電人去哪了?背後是那逃不開的視頻平臺
誰在拋棄中年女演員?
北京衛視是怎麼把吳秀波P掉的?詳解技術貼
抖音2018年度報告:70、80、90後各有何不同
媒體人調查:九成焦慮,八成缺錢,四成想轉行
全國多家報紙宣布揮手告別,退出歷史舞臺
藝術類本科畢業生成名艱難:70%半途離開
-完-
長按二維碼識別,一鍵關注傳媒圈公號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聚焦傳媒、影視、品牌、營銷等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36萬勤於思考人士的品質之選。
如希望交流,請加個人微信號:dianying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