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法治大別山
羅田農民王天喜:7年守候 只願兒在天堂不孤單一對在上海打工的來自羅田大山裡的父子,公交車上偶遇小偷,出手抓小偷時,父親王天喜被砍成重傷,兒子王盼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從山裡出來的他們,原本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可這場意外,真實而殘酷地將他們帶上了另一種命運。「每逢清明節,看著孩子的照片、書還有眼鏡,我心裡特別難過……」3月28日晚,記者致電王天喜,他在電話那頭的聲音似乎有些哽咽。7年前的清明節,正是兒子王盼離開的日子。王天喜沉默半晌,才開始了講述……
圖片來源:法治大別山
村裡的好少年 手執木棍追趕盜賊
王盼,1990年出生於羅田縣白蓮河鄉歸雲山村。王盼兩歲時,王天喜夫婦便出門打工了,王盼是在大別山裡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他和父母的親子時間,就剩下每個春節了,「來去都很趕」。雖然平常也會打電話常聯繫,但在他們的話題中,爺爺奶奶所佔據的比例往往最大。王盼上小學二年級時,撿到50元錢交給老師,被評為「拾金不昧」的好孩子。王盼昔日的班主任、羅田縣育英高中李小初老師說,王盼出身貧寒,很有正義感,樂於助人。王盼曾拾到一部手機,並苦尋4小時找到失主。王盼在班上每年都是模範,深受同學們的歡迎。他浴血鬥歹徒的事情傳回母校後,全班同學第一時間在網上發出悼貼。
2008年農曆10月26這天,是王盼的生日。下班後的王天喜接到了兒子的電話。王天喜的第一反應是兒子在向他要生日禮物,「我想著,可能是準備要點錢請同學朋友吃飯吧。」可讓王天喜意外的是,兒子只是跟他說,就是問父母好,還感謝他們,叮囑他們要保重身體。王天喜被懂事的兒子觸動了,也為自己不懂孩子,甚至誤解孩子感到愧疚。據村民說,王盼這伢十分勇敢。有一年臘月間,村裡一位老人家裡臘肉被盜,王盼一個人手執木棍,硬是追出了500米,追回了被盜的臘肉。2009年,王盼考上了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但正好那時奶奶得了腦萎縮。學費一年一萬八,「家裡沒錢,他也想讓學習成績比他好的妹妹王恆上。」王天喜說,當時趕上徵兵,王盼想應徵入伍,就能夠給家裡減輕壓力,可在複查時,王盼的視力沒通過。2010年過完春節,王盼放棄了上學,把機會讓給了妹妹。
圖片來源:法治大別山
父母的好兒子浴血勇鬥持刀歹徒
2010年春節後,王盼主動提出跟父母一起去上海打工賺錢。他自己找了加工裝飾品的工作,試用期每月1000元工資。年僅20歲的王盼是上海展翔展示製作有限公司的一名普工,因為表現好,才幹兩個月就轉正了,工資漲到了2000元。據介紹,王盼的主要工作是加工有機玻璃製品,他平時話語不多,工作中勤學好問,任勞任怨,加上還有些電腦技術,公司準備讓王盼改做技術活兒,學習電腦設計和製作,當作後備幹部培養。王天喜夫婦也為兒子的成績感到欣慰。
天有不測風雲。一家三口在外打拼剛剛穩定了些,一場意外讓王天喜夫婦悲痛欲絕。2010年4月4日正值清明放假,三個人難得都有閒暇,吃午飯時,便提議全家去逛逛街。去上海幾個月,王盼還沒正式出去玩過,他告訴父母想買兩件牛仔衣,王天喜開心地答應了。當天下午1時,一家人就乘公交車去松江區新城。
在乘坐松重線公交車時,有4名歹徒偷了乘客的錢包欲下車逃跑。坐在公交車前門邊的王盼聽到有人喊「抓小偷」,便一腳跨出車門追了上去。他迅速扭住一名歹徒。這時,歹徒拿出刀子往王盼大腿上猛捅數刀將其刺倒。很快,王天喜也追了上來,另3名歹徒倉皇逃跑。拿刀歹徒見狀朝王天喜大腿上猛捅4刀,王天喜大腿主動脈被割斷當場暈倒。父親倒地後,年僅20歲的王盼強忍劇痛,對父親說「這夥人大白天偷東西,一定要送到派出所,免得他們再害人!」於是奮勇衝了上去,面對銀晃晃的尖刀,抓住歹徒的頭髮不放。窮兇極惡的歹徒又向王盼胸部猛捅過去,王盼因失血過多當場昏迷,在送往醫院途中不幸犧牲。
圖片來源:法治大別山
市民的好榜樣熱血英雄永垂不朽
這對羅田父子潑灑的一腔熱血,感動了上海,也感動了家鄉。事發後,上海市見義勇為評審委員會授予王盼「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並號召上海市民向英雄學習。2010年4月5日晚,4名歹徒悉數落網,其中行兇者系公安部網上通緝案犯。
2010年5月18日上午8時,王盼的骨灰被送回故鄉白蓮河歸雲山村三組。鄉黨委高度重視,全鄉利用與外出農民工建立的三個聯繫平臺,即鄉黨委與流動黨員聯繫平臺、教育系統與留守兒童家長建立的溝通平臺、鄉計生辦與育齡婦女建立的諮詢平臺對全鄉農民工發布了消息。原鄉黨委書記陳建先後10多次到王天喜家中慰問英雄家屬。羅田縣各界200多名幹部群眾齊聚歸雲山村,迎接英雄歸來。當王天喜眼含熱淚,懷抱兒子的骨灰走來,鄉親們的眼眶都溼潤了。這對「英雄父子」在異鄉的英勇事跡影響深遠。全國總工會、湖北省總工會分別授予王天喜、追授王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湖北五一勞動獎章」,王天喜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湖北省道德模範」稱號等系列榮譽。2010年,王天喜、王盼被評為「感動湖北十大人物」。2012年8月6日,王盼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2012年12月17日,王盼烈士骨灰從羅田白蓮河歸雲山村遷往羅田勝利英烈園。
伴隨著這些榮譽,王天喜獲得了一些物質上的獎勵和資助,上海市見義勇為基金會頒發的25萬元獎金,湖北省省工會支援了王恆大學四年的助學金,每年4000元。中央文明辦還一次性為他和妻子買了15萬元的養老保險。每月還能領取600元左右撫恤金。王天喜回到家鄉後,羅田縣一位老闆聽說了他們的事跡,還為其妻子葉應珍安排了在商場打工的工作。現在,她的工資成了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因為工作在縣城,目前夫婦倆只能寄住在親戚家。「我每天能幫老婆做做飯,也很滿足了,至少我還能做點事。」如今的王天喜仍然需要服用藥物來緩解身體的舊傷,而且這些藥需要終生服用不能間斷。值得欣慰的是,女兒王恆大學畢業已在黃州參加了工作。
7年了,每年清明節,王天喜都會帶著家人去羅田勝利英烈園看望兒子。平時,他一個人也經常跑去兒子的墓前坐著,陪兒子說說話,他怕兒子一個人在那邊孤單。 (法治大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