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了:10大要點,除了ST,還有55家公司存風險

2020-12-19 和訊股票

「見證歷史!醞釀許久的A股退市新規終於來了。」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馬志傑

投資家網獲悉,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滬深交易所表示,3月1日生效實施的新《證券法》,對退市有關條款進行了修改,根據新《證券法》的要求,在證監會統一部署下,兩交易所啟動新一輪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工作。

退市新規中完善了4類強制退市指標,分別是:取消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新增市值退市指標,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退市指標,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

一旦新規正式落地,資本市場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退市新規10大要點

本次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退市新規,號稱「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投資家網整理了10條要點:

一,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

二,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三,財務指標有變。取消單一淨利潤和營收指標,新增組合指標: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將被ST,連續兩年,終止上市。

四,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退市流程大幅縮短。

五,重大違法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知悉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作出司法裁判」後移至「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司法裁判生效」。

六,退市整理期從30個交易日縮減至15個交易日,同時放開首日漲跌幅限制,壓縮投機炒作空間,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

七,對於股票已暫停上市的公司,在2020年年報披露後,仍按照此前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判斷其股票是否符合恢復上市條件或觸及終止上市標準,並按照規則規定的程序實施恢復上市、終止上市;對於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司,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前,其股票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

八,同步取消可轉債暫停上市,不再另行規定其終止上市標準,明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可轉債同步終止上市。

九,深市設立包含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在內的風險警示板,對風險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

十,科創板、創業板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

「炒概念」、「造假」要倒黴了

實際上,在此次退市新規出臺前,有關退市方面的制度改革已經歷多次調整。

2012年至今,滬深交易所分別進行了三次重大改革,建立起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並設立風險警示板揭示退市風險,推動問題公司平穩退市。

投資家網查閱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滬深兩市已摘牌上市公司達到146家,這些公司主要來自主板、中小板,而2020年A股摘牌公司數量更是刷新歷史!

2020年未結束,已有18家上市公司被迫退市。其中,12家觸發麵值退市,數量上超過歷年總和。某券商分析師則向投資家網指出,當前資本市場上很多公司缺乏競爭力,甚至已喪失競爭力,猶如「死魚」,這些公司在市場上毫無建樹,股價便宜,卻不斷通過「炒概念」等方式刺激股價上行,誘導投資者入場,再通過做空方式謀取暴利,幹擾資本市場良性發展。

「很多投資者都偏愛低價股,認為買低價股能夠獲得高收益,一些上市公司就是利用這個特點操縱股價,最終導致投資者血虧。」該分析師認為,退市新規的價值在於促進市場優勝略汰,良性循環,將「害群之馬」踢出市場。此外,對其它想賺快錢的公司也能起到震懾作用。

退市新規在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中,還新增了財務造假類指標。

如果有公司過去3年虛增利潤、淨利潤每年平均金額均超當年相應數據的100%,且總額超10億元或資產負債表各科目過去3年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額超淨資產50%,且總額超過10億元,一經發現將被終止上市!

這意味著,擅長「炒概念」、「造假」,魚目混珠的公司以後將不再是罰點錢那麼簡單,這些人將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慘痛代價!中小投資者的好日子,馬上要來了。

55家上市公司存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除去ST,2020年度將是上市公司財務類退市指標的首個適用年度,如果有公司2020年報數據觸及新規財務類指標,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有業內人士直呼,本次新規力度空前!因為其改變了單純考核淨利潤的指標,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觸及將被ST,連續兩年,終止上市!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資本市場中有超過100家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的公司,拋開ST部分,仍有55家公司符合上述標準。

以下為存在退出新規風險的上市公司名單:

在這55家公司中,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較為嚴重的當屬神州細胞-U、吉艾科技(300309,股吧)、澤璟製藥-U、艾力斯-U,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14億元、-4.43億元、-2.28億元、-2.04億元。

神州細胞-U為前三季度業績虧損之王。雖然這4家公司業績是55家裡虧最慘的,但並不意味其它公司就相安無事。比如康希諾-U,12月15日收盤後,總市值達到967.08億元,而這家公司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僅-1.75億元。

若按退市新規的要求,名單中的55家上市公司都存在風險。

不過,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本次改革後,那些長期沒有主業、持續依靠政府補貼或出售資產保殼的公司將面臨股票退市風險;而主業正常但尚未開始盈利的科技企業,或因行業周期原因暫時虧損的企業將不會再面臨股票退市風險。」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襲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原標題: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襲,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消息面】  1、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在退市標準、退市程序上進行具體優化。
  • 最嚴退市新規來了,紅線變高壓線!哪些上市公司危險了?
    醞釀多時的退市新規終於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與現行退市制度相比,退市新規力度空前。退市新規導致問題企業、績差企業的退市壓力大增。受此影響,12月15日ST板塊整體大幅下挫。截至下午收盤,203隻正常交易的ST股中,有141隻下跌,佔比約70%。
  • 退市新規落地!高危預警股生變34隻或被ST17隻存終止上市風險(附...
    根據退市新規,非ST公司,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情形、退市指標及新增重大違法退市指標均以2020年為首個起算年度。截至今年三季度,有34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且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若疊加2019年的數據統計,則有17家存在極大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 退市新規下哪些公司有被「ST」的風險?
    退市新規下,哪些公司有被「ST」的風險? 摘要 【趕緊查查自己的股票帳戶!退市新規下哪些公司有被「ST」的風險?】往年,ST家族及潛在「戴帽」公司都會在年底精打細算,為保殼自救折騰一番。如今,隨著新規的出爐,對財務類退市指標的修訂完善,目標就是力求出清殼公司。
  • A股最嚴退市新規來了!ST板塊超6成股票下跌 謹防炒作「績差股」
    原標題:財鑫聞丨A股最嚴退市新規來了!記者了解到,本次修訂,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走勢分化,優勝劣汰下回歸價值投資
    此次退市新規被稱為「史上最嚴」,是監管部門在過去8年以來力度最大、層次最高的一次規則改革,但主要目的仍然是堵住監管漏洞,強化優勝劣汰機制,從更加精確的角度去刻畫績差股和殼公司,從而進一步優化上市企業質量。
  • A股「辭舊迎新」:史上最嚴退市制度落地,監管層從善如流釋放「零...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全面推行註冊制之下,A股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史上最嚴」退市制度。2020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規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徵求意見稿中備受市場爭議的財務造假等相關條款,在落地實施的退市新規中進行了修改。
  • 退市新規「震懾」ST概念股 對市場將有怎樣的影響?
    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新證券法的兩大亮點,一個是全面推行註冊制,一個就是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從而讓更多新的企業上市,讓一些績差公司退市,從而實現優勝劣汰。退市新規與未來全面註冊制相結合,促進優化上市企業質量。 退市新規對市場有怎樣的影響?不妨來看一下今日ST股市場表現。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鄭登津、陳運森/文 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做了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同時簡化退市流程,強化風險警示,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中國自2001年確立有效的退市制度以來,A股上市公司退市數量為124家,平均每年僅6.2家公司退市。今年至今共退市15家,為歷年最多,退市率也僅為0.4%。從退市原因來看,被動退市仍是國內企業退出市場的主要原因,其中21家公司因連續四年虧損被予退市,50家公司因其它不符合掛牌的情形遭到退市處理。
  • 退市新規震懾效應出現了?ST股大面積跌停
    目前,A股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的公司共計134家,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的公司共計83家。凱迪退早盤繼續大跌6.25%,報收0.15元,明日為其最後1個交易日,12月17日起公司終止上市交易。另外,根據全新的退市財務類指標,即連續兩年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Wind數據統計顯示,還有32家非ST公司存在退市風險。
  • A股退市新規發布 新增多條退市紅線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參照最新的退市規則,結合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目前A股市場中有超40家上市公司營收低於1億元,且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
  • A股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就要來了!過去玩的套路全被堵死...
    2020年3月,新《證券法》正式生效施行,吸收科創板改革成果,不再對暫停上市情形和終止上市情形進行具體規定,改為交由證券交易所對退市情形和程序做出具體規定。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
  • 「史上最嚴新規」!中國股市未來20年已成定局!
    退市制全面鋪開,可以說是一次足以徹底改寫「中國股市未來20年投資邏輯」的重大變革。有的人說這是史上最嚴新規,也有的人說這不過是又一次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如果你想知道,這次公告到底說了什麼?這次大變革到底意味這什麼?
  • 退市新規對ST股票有什麼影響?退市新規對市場的影響
    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新證券法的兩大亮點,一個是全面推行註冊制,一個就是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從而讓更多新的企業上市,讓一些績差公司退市,從而實現優勝劣汰。退市新規與未來全面註冊制相結合,促進優化上市企業質量。
  • 退市新規來了!「1元退市」、總市值低於3億元...多條紅線劃定
    全面推行註冊制已是大勢所趨,在市場化驅動下,退市法治化建設進一步推進。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對外公開徵求意見。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史上最嚴」退市制度,退市嚴格化,「被退市」企業數量將大幅提升。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來源:券商中國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10、將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期股票納入風險警示板交易。改革完成後,創業板與主板(含中小企業板)在主要退市指標、退市流程等安排上基本保持一致。
  • 退市新規加快績差股出清 ST板塊重挫
    受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影響,ST板塊15日重挫,ST股大面積下跌。當天,同花順ST板塊指數下跌1.57%報收519.618點。個股方面,ST金剛以14.44%的跌幅領跌,換手率為18.16%,*ST成城、*ST金鈺、*ST實達等約30隻個股跌停。
  • 退市新規發威!ST板塊集體重挫 近30隻個股跌停
    隨著註冊制的落地,A股退市力度逐漸加強,退市的標準也由過去較為單一的連續3年虧損,開始多樣化。2019年以來,面值退市公司6家(雛鷹退、華信退、印紀退、退市大控、神城A退、退市華業),公司財務問題3家(眾和退、華澤退、退市海潤),重大違法1家(長生退),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及淨資產為負1家(退市保千)。
  • 退市新規增多條「紅線」 7家房企將臨「生死劫」
    來源: 中國房地產報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新規內容主要從優化四大類強制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等三個方面對現行的退市規則體系進行了改革。根據wind數據統計,以2019年年報為標準,觸級「紅線」的企業達51家,其中29家是ST股,22家非ST股,營收最低的是唐德影視,其2019年營業收入-1.15億元,同比下降130.9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88.49%。那麼新規之下,A股是否會出現退市潮,對市場和投資者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 2020最後一天 豫金剛石「巧遇」退市新規
    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處於改革最前沿的A股市場,重磅新聞不斷。 最具爆炸性的有兩個新聞,可謂是天雷勾地火。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 同學們,重點來了,敲敲小黑板。證監會發了狠話: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長期系統性造假的典型案件,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市場影響惡劣,證監會將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違法責任。 那意思不用再說了吧。豫金剛石這家公司,你撞了大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