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
教材分析:
《景陽岡》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選編的。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穀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先講武松進店飲酒,不聽勸告,執意過岡;接著講武松上岡,見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決定繼續上岡;然後講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終於打死了老虎;最後講武松一步步挨下岡來。在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點,前兩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岡,不僅是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而且表現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和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為寫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鋪墊。文章第九自然段寫人虎相遇時,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等動作,把老虎兇猛殘暴、讓人生畏的氣勢顯現無遺。此時武松唯一的對策就是「閃、躲」。它顯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動作、表現人物形象方面的獨到之處。一是表現了動作的準確。文中寫武鬆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梢棒。作者寫到梢棒的地方就有十多處,而每一處所用的動詞均不一樣。這些動詞,用得無一不是恰到好處。請看:「靠、提、拖、插、拿、掄、劈、丟」,這些動詞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強、無畏的性格特點。當武松躲閃過了猛虎的「一撲、一掀、一剪」之後,便立即轉守為攻。在文中,這部分內容又準確地運用了幾個動詞「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場面寫得有聲有色,神採飛揚,打虎英雄的形象躍然紙上。再看,經過一場惡鬥,打死了老虎之後,武松的精力已經耗盡,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會兒,隨後,便「一步步挨下岡來」。一個「挨」字,可以說比用任何一個表示「走」的意思的動詞更合適不過了。它精確地寫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鬥後,手腳酥軟、筋疲力盡的狀態。武松畢竟是血肉之軀,經過一場激烈的人虎相搏後,他疲勞了,睏倦了,這是很自然的現象。這樣的描寫,非但無損於英雄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樸實、豐滿、逼真、可信。
作者介紹:
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水滸傳》的作者。
書中人物介紹:
武松山東清河縣人。排行第二,人稱「武二郎」。他於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因此遠近聞名。在反擊官府圍剿和攻城奪府的戰鬥中,他勇敢堅定,是梁山義軍的主要將領之一。
我會寫:
岡:山岡景陽岡岡巒起伏
飢:飢餓饑饉饑寒交迫飢不擇食
恰:恰巧恰當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府:官府政府王府府第城府
榜:紅榜張榜榜文榜樣光榮榜
謀:計謀謀略謀財害命出謀劃策
詭:詭計詭辯詭異詭計多端
拖:拖車拖延拖沓拖泥帶水
墜:墜地墜落下墜天花亂墜
膛:胸膛爐膛槍膛上膛
洩:排洩洩密洩露發洩宣洩
截:截斷阻截堵截截止
拳:拳頭握拳太極拳赤手空拳
喘:喘氣喘息咳喘氣喘籲籲
酥:酥軟酥麻酥鬆酥油桃酥
形近字:
飢(飢餓)機(機會)恰(恰當)拾(拾起)
府(政府)符(符合)榜(榜樣)傍(傍晚)
謀(計謀)煤(煤炭)喘(喘息)端(端正)
多音字:
挑:tiǎo挑戰tiāo挑選
泊:pō湖泊bó停泊
近義詞:
奇怪——古怪滋味——味道
嚇唬——恐嚇詭計——陰謀
恥笑——嘲笑酥軟——鬆軟
反義詞:
恥笑——讚揚敞開——關閉
光滑——粗糙酥軟——僵硬
理解詞語:
【篩酒】斟酒。
【晌午】中午。
【哨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店家】舊時指旅館、酒館、飯鋪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一飲而盡】一口全都喝完。形容喝得豪爽、暢快。
【篩酒】斟酒,倒酒。篩:斟(酒或茶)。
【客官】舊時店家、船家等對顧客、旅客的尊稱。
【但凡】凡是;只要是。
【榜文】古代指文告。
【結夥】跟人結成一夥。
【半夜三更】深夜。
【請勿自誤】請不要使自己受傷害。
【詭計】狡詐的計策。
【印信】政府機關的圖章(總稱)。
【酒力】飲酒後,酒對人的刺激作用。
【踉踉蹌蹌】形容人走路不穩的樣子。
【說時遲,那時快】形容行動迅速、動作快捷或事發突然等。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
【掀他不著】掀不著他。
【霹靂】雲和地面之間發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響聲很大,能對人畜、植物、建築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也叫落雷。
【平生氣力】全身的力氣。平生:生;終身。
【定睛】集中視線。
【咆哮】(猛獸)怒吼。
【酥軟】(肢體)軟弱無力。
詞語擴展:
出自《水滸傳》的成語:
半斤八兩不足掛齒不計其數
打草驚蛇大刀闊斧大街小巷
調兵遣將赴湯蹈火高談闊論
龍潭虎穴
課內詞語:
性命詭計破爛恥笑胸膛
拳頭酥軟一飲而盡半夜三更
句子解析:
1、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這條景陽岡少說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聽說有大蟲!你別說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店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進來看官府的榜文。」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武松出言豪壯,可以看出他勇敢無畏、豪放倔強的性格特點。兩個「不怕」把武松渾身是膽的英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性格為下文勇猛打虎的行為做了鋪墊。
2、武松看了,笑道∶「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裡去歇。我怕什麼!」
「笑」說明武松看到樹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陽岡上有虎,還認為是店家的詭計,真是固執己見。「我怕什麼」表現了武松的無所畏懼,膽量過人。
3、武松想∶「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算不得好漢,不能回去。」細想了一回,說道∶「怕什麼,只管上去,看看怎麼樣。」
這句話對武松的心理描寫非常貼切、真實。武松這時才相信岡上有虎,但是一點也不害怕。武松畢竟是英雄好漢,也出於自尊和面子,他不願下岡。表現了武松的倔強、固執和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
4、原來大蟲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就洩了一半。
般:這裡是指種、樣。武松三「閃」,消耗了老虎的體力,挫傷了它的銳氣。表現了武松的以退為進,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寫武松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不聽店家的勸告,執意要上景陽岡。
第二部分(5~7):寫武松上岡,看見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恥笑,決定繼續上岡。
第三部分(8~12):寫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終於打死了猛虎。
第四部分(13):寫武松打死老虎以後,一步步挨下岡來。
課文主題:
本文記敘了武松在陽穀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問題歸納:
1.酒家為何給店取名為「三碗不過岡」?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為什麼還執意上岡?
因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過不得前面
的山岡,因此叫做「三碗不過岡」。武松之所以執意上岡,一是怕店家恥笑自己,二是對自己戰勝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現了武松的倔強固執和英勇無畏。
2.老虎是怎樣進攻武松的?這樣詳細寫老虎的目是什麼?
老虎的進攻有三招:「一撲」「一掀」「一剪」,把老虎兇猛殘暴、讓人生畏的氣勢顯現無遺。詳細寫虎是為了寫人,以虎的兇猛襯託出人的勇猛。
3.文中多次用了「閃」這個動詞,你覺得能不能換成「躲」?為什麼?
面對老虎的兇猛進攻,此時武松唯一的對策就是「閃」,一個接一個的「閃」字,乍看起來,好像輕描淡寫,又是重複雷同,其實,它顯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動作、表現人物形象方面的獨到之處。不能換成「躲」字,因為「閃」字一是表現了動作的準確。武松在遭遇突然襲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閃」既是本能的反應,又是防禦的手段。二是「閃」這個動作,具有突發性,用在這裡,很能表現人物的機警敏捷。三是「閃」指主動地躲過,如果換用「躲」字,則會顯得很被動。
4.從「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動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武松?
這段話具體詳細地描繪了武松赤手空拳勇鬥老虎的經過。當武松躲閃過了猛虎的「一撲、一掀、一剪」之後,便立即轉守為攻。「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動詞,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顯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
5.在打虎事件中,作者是怎樣塑造武松這一人物的?
作者通過武松的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來塑造的。
6.除了打虎,作者在開始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與打虎有什麼關係?
1-4自然段寫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寫武松上景陽岡。這些內容對於武松性格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對武松的語言和心理活動進行描寫,使武松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也為打虎作了鋪墊。
7.武松打虎是為民除害嗎?為什麼?
是。因為這隻吊睛白額大蟲一到天晚就出來傷人,已經傷了二三十條大漢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說是為民除掉了一害。
8.第9自然段寫老虎撲人,武松沉著應對,主要運用了什麼描寫?表現出了什麼?
答:主要運用了動作描寫。「撲」「掀」「剪」是老虎進攻的三招,這些動作把老虎的兇猛、讓人生畏的氣勢顯露無遺。武松用三「閃」沉著應對,消耗了猛虎的體力,挫傷了它的銳氣,體現了武松的以退為進、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9.通過全文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武松?
通過全文,我看到了一個機智勇敢、武功高強、豪爽倔強、無所畏懼的武松。
課後習題答案:
1、默讀課文,如果還有不懂的詞語,可以猜一猜意思。
【篩酒】斟酒。
【哨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2、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再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喝酒——(上岡)——(打虎)——(下岡)
主要內容:講武松在陽穀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用自己的話詳細講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適當的語氣、表情和動作。
武松見了大蟲,驚嚇不已,忙從青石上翻身下來,閃在青石邊。大蟲從半空裡攛下來,向武松撲去,武松閃在大蟲背後。大蟲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躲,躲在一邊。大蟲又一剪,武松閃在一邊。武松掄起梢棒劈向大蟲,不料卻打在了樹枝上,梢棒折成兩截。大蟲又撲過來,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就勢把大蟲的頂花皮揪住,把它按下地去,然後朝大蟲的面門上眼睛裡亂踢。大蟲邊咆哮邊扒身下的泥,扒了個土坑,武松把大蟲按下坑裡,左手揪住大蟲,空出右手,使勁打大蟲。打了好多十拳,大蟲七竅流血,不再動彈了。
4、對於課文中的武松,人們有不同的評價。你有什麼看法?說說你的理由。
a、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魯莽,不聽別人善意的勸告。
我認為這兩種評價都有道理。武松明知山有老虎,卻無懼無畏,而且最終打死了老虎,這是他勇敢的一面;另外他不聽店家勸阻,有些固執,而且看到官府的榜文後,不肯返回,說明他很要面子。
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