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華為人工智慧課程套件揭秘 | 華為昇騰師資培訓沙龍成都場

2020-12-23 CSDN技術社區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人工智慧技術正處於爆發期,在5G、低延時等技術的加持下,AI應用的能力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場景和行業正在被AI改寫,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釋放。

在我國,早在2017年就將人工智慧教育作為培養複合型人才的國家戰略之一。在2019年發布的《關於推薦遴選「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的通知》中,教育部再次強調,要面向學科教學和跨學科教學的信息化融合應用,探索學生跨學科思維與創新能力提升,並將「人工智慧教育」、「智慧課堂」等列為關鍵詞。人工智慧成為基礎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放眼全球,這一趨勢則更為明顯,根據斯坦福《2019年度AI指數報告》,人工智慧成為了最受北美計算機科學博士生歡迎的學科,相比排名第二的學科「安全/信息保障」學習人數多了兩倍。

在這一背景下,為了助力高校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並為業界百萬的AI專業人才缺口提供持續輸入,華為發起了「華為昇騰師資培訓沙龍」系列活動。本活動面向廣大高校教師提供昇騰全棧全場景AI技術知識點培訓,通過理論講解和案例實操為高校及教師群體提供體系化的AI解決方案及教學方案,降低了AI學習的門檻。

在昇騰師資培訓沙龍·成都場中,華為成都研究所所長李健談到,昇騰生態的建設需要國內高校及產業界的夥伴共同參與,華為接下來也會跟一些高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開設華為專班。同時在引進人才方面,華為可以助力高校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薪酬;同時,冷門專業人才的引入也將是未來的一個大方向,例如晶片製造專業等。 

華為成都研究所所長 李健

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副院長程洪教授介紹了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的核心使命,即研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新一代社會機器人系統;圍繞創新鏈和產業鏈互融的學術研究,建立學術、技術、產業、機制協同創新的平臺;建設社會機器人示範應用平臺。他提出的「中國人工智慧2.0」是基於重大變化的信息新環境,實現新目標的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並指出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主要的5大研究方向分別是: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混合增強智能、群體智能和自主智能,其中混合增強智能(即人機智能)尤為重要,康復醫療、智能汽車、智能製造、國防軍事等都是人機智能的典型應用場景。 

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副院長 程洪 

華為計算產品線高校教學合作總監李鵬認為人工智慧已成為了新的通用目的技術(GPT),將深刻推動社會發展進程,對於高校師生來說,人工智慧則可以助力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科研發展。從產業角度來看,人工智慧的這股浪潮,要靠專業的人才來推動,同時AI開發也需要高效的算力平臺。作為人工智慧領域重要的參與者之一,華為基於昇騰人工智慧平臺,推出一系列的扶持計劃,例如沃土計劃,希望聯合高校、開發者、初創企業以及合作夥伴,共建昇騰AI生態。經過兩年的發展,沃土計劃已經與70多家高校開展合作,並為他們提供了設備、課件、在線課程等資源,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人工智慧教學計劃。

華為計算產品線高校教學合作總監 李鵬

華為助力高校人工智慧教育

作為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華為不僅擁有豐富的人工智慧應用與實踐經驗,在助力高校人工智慧教育方面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本次為期兩天的師資賦能活動中,華為人工智慧高級培訓講師王豪聰帶來了主題為《人工智慧課程套件簡介》的分享,系統講述了華為在高校人工智慧領域課程套件建設方面的進展與成果,包括課程設計、試驗手冊、線上課程、認證等。

 

華為人工智慧高級培訓講師 王豪聰

自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到「加強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以來,一年後(2019年)就有35所高校第一批開設了人工智慧專業,到2020年,全國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已經達到了179所。 

然而作為一個全新的專業,人工智慧的特點是多學科融合,不僅包括高等數學,還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等,這給課程的教授和內容建設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些難題,華為利用自身在人工智慧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結合其核心技術,為高校提供一站式多領域的案例集和豐富的實驗環境。在此基礎上,華為推出了10門課程的套件,分別為:人工智慧導論、人工智慧程序設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智能系統與應用和智能晶片原理與應用。

由於各高校對於同一門課程的命名有可能並不一致,例如人工智慧導論,有的學校則命名為人工智慧基礎,而人工智慧程序設計,有的學校則命名為Python程序設計,因此華為推出的10門課程套件可以基於具體內容與高校課程進行寬匹配。

 

4個方面,打造專業共建體系

在確定了課程之後,應該在哪些方面去助力這些專業的落地呢?華為提出了4個方面,分別為:算力、案例、MOOC、認證。

1. 算力

在算力方面,華為可以為高校提供Atlas開發套件、MindSpore開發框架和ModelArts一站式AI開發平臺。

Atlas開發套件基於昇騰310和昇騰910 AI處理器,在推理和訓練方面有著強大的能力,可以滿足高校教學在模型訓練方面的眾多需求。同時,Atlas 200 DK和Atlas 300 DK系列產品可以為高校提供超強的算力支撐,只要將其連接電腦,就能很方便的運行起來。

在軟體方面,華為為高校提供MindSpore開發框架,這是一款與PyTorch和TensorFlow對標的產品,它可以讓開發中的所有流程均可實現自主可控。

在硬體和軟體之外,搭建試驗環境也是經常困擾老師和同學的障礙之一,學生熬夜搭建的實驗環境,往往還是會出現各種bug和報錯。ModelArts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通過華為雲帳號進入ModelArts,即可快速創建AI開發環境。 

也就是說,在算力方面華為為高校提供了覆蓋軟體、硬體、開發平臺、實驗環境的全方位的支持。

2. 案例

案例是人工智慧課程套件的核心,每一門課的課程套件都相當於是一個案例集。華為將每一門課的知識點和案例打包成「實驗手冊」的形式提供給教師,而實驗手冊的特點之一就是所有的實驗都是以項目的形式來進行。與高校編程模式中代碼從import到模型測試的流程不同,企業往往是以「項目分工」來完成任務,例如一個人負責做圖像預處理生成代碼包後提供給他人調用。項目模式可以讓學生更適應企業的節奏,同時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特色是實驗可以按知識點自由選擇。華為在編寫實驗手冊時充分考慮到了案例使用的靈活性,一方面將每門課程按照知識點來分,每個知識點形成實驗手冊;另一方面對每個實驗的難度進行初中高等級標記,老師在開設課程選擇實驗內容時,可以根據班級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組合。

3. MOOC在線學習

MOOC在線學習是以視頻課程的形式提供,主要是通過華為的技術和產品來展現人工智慧的相關知識,它不僅能輔助教師拓展知識面,也可以幫助學生做好預習的工作。

4. 認證

與在線課程相對應的是華為的認證體系,目前華為在人工智慧領域推出兩種認證:

  • HCIA華為人工智慧工程師認證;
  • HCIP華為人工智慧高級工程師認證。 

通過這些認證,學生可以提前適應真實工作場景下的工作流程和技術要求,同時也能提前了解在企業環境中自己應該具備怎樣的知識框架,提升自己的職業發展競爭力。

理論+實踐:課程套件的使用

介紹完課程套件的整體思路和組成部分之後,王豪聰舉了幾個具體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課程套件的使用。正如上文所說,課程套件是以知識點為單位打包而成的實驗手冊,其中包含課程知識結構、理論課件、實踐手冊、開發平臺介紹、認證體系和MOOC在線課程資源等。那麼,拿到這套套件究竟該如何上手呢?

以《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為例,深度學習基本上是每個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所教授的重點課程之一。拿到套件後首先可以看到華為為這門課規劃的知識結構,這個知識結構是基於4本業界權威的書籍來編寫的,如《深度學習》(作者:Ian Goodfellow、and Yoshua Bengio、Aaron Courville)等。除了基礎知識之外,課程還特別增加了TBE算子開發的內容,因為算子是調動硬體資源的核心,了解算子的底層邏輯可以讓學生實現更優的模型訓練。

基於這套知識框架,華為提供了全套的打包方案,詳細列舉了每個知識點所需要的課時數,同時也列舉了每個知識點下面所對應實驗,實驗的難度和所用到的知識點,層層遞進。

例如,在前饋神經網絡這一知識點中,第一個實驗是汽車裡程數回歸預測,它是要求學生用神經網絡去完成一個回歸任務;第二個實驗,手寫體圖像識別,是要求學生去做一個分類任務,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神經網絡既可以完成回歸任務也可以完成分類任務。在完成這兩個實驗之後,則進入到Fashion Mnist圖像分類實驗,在這一實驗中沒有代碼提供給學生,也就是說在受限圖像識別的情況下,考驗學生是否可以完成實驗任務。 

計算機視覺同樣是基於對4本權威書籍的梳理後形成了一個完整知識結構,與深度學習不同的是,作為近幾年發展較快的技術領域,這門課程的設計不僅按基礎知識和進階任務做了劃分,同時還按照知識點顆粒度的粗細做了分別,例如學生可以先了解詞向量等一些「小技術」,進而再學習自動問答系統、機器翻譯系統等一些「粗顆粒度」的內容。

計算機視覺同樣提供了相應的方案包,理論課程、認證體系、MOOC、軟硬體支持等都與深度學習無異,唯一的區別只有實驗手冊部分。實驗手冊會根據每門課程和知識點的具體內容來進行設置。

除了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其他的課程打包方案都與之類似。未來會有更多的優質案例持續補充進來,讓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實驗獲得充分鍛鍊。不僅如此,針對套件所提供的軟硬體本身,華為也將分別提供相應的介紹材料,內容覆蓋:ModelArts開發平臺、MindSpore開發框架、HiLens慧眼、Atlas 200 DK、MindStudio集成開發環境。

除此之外,華為聯合「新一代人工智慧系列教材」編委會、計算機類專業教指委、高等教育出版社立項了人工智慧專業實踐系列教材。目前,《昇騰AI處理器架構與編程》、《深度學習與MindSpore》兩本教材已經發布。《昇騰AI開發基礎指南》、《HCIA-AI華為認證工程師教材》也正在編纂中,不久就可以與廣大師生見面。

昇騰萬裡,與高校同行

 

從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醫療,到邊緣端智能化的崛起,人工智慧已成為產業升級的首要選擇。在這樣一場變革前,未來對於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華為昇騰賦能高校,把人才輸送到千行百業,讓千行百業重新定義未來。

看了成都場的分享覺得還不過癮?你也想與華為專家面對面?「華為昇騰師資培訓沙龍」還有兩場等著你!9月5日-6日西安場,9月19日-20日北京場等你來,不見不散! 點擊連結立即報名在線直播:https://bss.csdn.net/m/topic/hwst_live

相關焦點

  • 華為昇騰AI全棧知識深入解讀,師資培訓沙龍深圳場圓滿落幕!
    華為昇騰學院師資培訓沙龍,就為中國產學研相結合提供了一個高校教師和華為專家的交流平臺!8月11-12日,華為昇騰學院在深圳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師資培訓沙龍活動,面向廣大高校教師提供昇騰全棧全場景AI技術知識點賦能培訓。與會老師學完課程後,可以把學習到的昇騰AI知識融入到高校學生的課程培養體系中。
  • 華為昇騰AI初創大賽決賽順利舉行,復亞智能和雲話科技摘得金獎
    他們所帶來的AI項目基於昇騰系列硬體產品,致力於解決更多場景下人工智慧應用的問題。在本次決賽路演中,評委們也從產品&方案技術創新、使用華為的開放能力、市場前景、商業模式、團隊及財務分析五大基本項出發,向12支參賽隊伍提問。
  • 12支隊伍強強PK 昇騰AI初創大賽決賽金獎出爐
    12支隊伍入圍決賽圈 強強PK展現實力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共有12支優秀隊伍憑藉著強大的開發實力,成功入圍決賽圈,並在決賽現場為評委以及直播間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的路演。他們所帶來的AI項目基於昇騰系列硬體產品,致力於解決更多場景下人工智慧應用的問題。五大基本項評分標準 冠軍究竟花落誰家在本次決賽路演中,評委們也從產品&方案技術創新、使用華為的開放能力、市場前景、商業模式、團隊及財務分析五大基本項出發,向12支參賽隊伍提問。
  • 強強PK,復亞智能獲華為昇騰AI初創大賽決賽第一
    今年十月,由華為主辦的面向人工智慧領域的2020華為開發者大賽-昇騰AI初創大賽拉開帷幕。本次大賽共有超過130多家相關領域的企業報名,經過兩個多月的一系列初評、複評後,近日決賽榜單揭曉,復亞智能憑藉強大的開發實力,攜「工業無人機全自動飛行系統」,從12支優秀隊伍中脫穎而出,以決賽第一名優異成績斬獲大賽金獎。
  • 華為昇騰計算業務部張迪煊:全棧全場景開發平臺可彌補AI人才稀缺問題
    2018年,華為發布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昇騰(Ascend),嘗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算力稀缺的窘境。作為AI應用環節的重要基礎設施,昇騰近兩年推出AI晶片、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CANN等系列基礎軟硬體等,以構建完整的AI服務框架。
  • 華為重磅開源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計算視覺研究成果及新...
    ,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第二天,華為宣布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在碼雲正式開源,企業級AI應用開發者套件ModelArts Pro在華為雲上線,同時展示了各行業合作夥伴基於華為人工智慧計算平臺Atlas的雲邊端全場景開發實踐。至
  •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第二日:計算視覺計劃發布,MindSpore正式開源
    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計算視覺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田奇教授發布計算視覺研究計劃據悉,基於華為昇騰AI處理器的Atlas人工智慧計算平臺將為該計劃提供強大算力支撐,研究成果將在華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實現並開源給業界,企業級AI應用開發者套件ModelArts Pro將在華為雲上線,讓全球AI開發者以此為基礎持續創新、不斷突破邊界、共同打造無所不及的智能。
  • 達內受邀參加華為鯤鵬開發者技術沙龍
    2020年10月15日,華為鯤鵬開發者技術沙龍系列活動第三場在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舉辦。本次活動中,達內教育受邀並組織十多名學員到場參加,與計算和信息安全領域的專家、工程師進行深度交流學習。達內教育作為華為的重要合作夥伴,將全面開展在雲、人工智慧、大數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智慧教室等領域的合作探索,共同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推動智慧教學解決方案的創新升級,助力培養未來計算產業的新生力量。
  • ——華為雲攜手暨南大學「智造」未來AI人才
    早在2019年,暨南大學就攜手華為公司展開了產教融合方面的合作。重點打造數據+智能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基於該體系,在2020年3月-5月,暨南大學聯合香洲區以及華為公司,推出了AI在線課程,該課程面向高校師生以及社會所有企業相關從業人員免費開放,開課期間,線上聽課人數累計超過千人。
  • 華清遠見2021寒假全國高校人工智慧物聯網師資培訓報名開啟
    本次師資班從AIoT領域課程體系設計、教學經驗分享、教學資源分享、AIoT項目案例與平臺實訓等多方面入手,結合華清遠見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物聯網虛擬仿真系統(FS_AIOTSIM)、人工智慧語音開發套件(FS_AILPB),
  • 深度揭秘華為"AI智造"背後的技術
    這是人工智慧公司和製造領域廠商們都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近日,筆者作為疫情後第一批到華為松山湖南方工廠生產線的媒體參觀了華為松山湖智能製造生產流水線,觀摩了華為Atlas AI伺服器的生產過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工智慧應用從算法到落地中間環節頗多,按照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的說法,AI從算法落地需要經過8個環節--分別是模型獲取,數據準備,訓練、準確度驗證、應用開發、NPU性能調優、業務流程監控和適配開發等,由於挑戰巨大,他稱這8個環節是8大鴻溝。
  • 共創新、赴未來——「華為雲杯」2020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華麗謝幕
    華為陝西副總經理雲與計算業務總經理楊欣在致辭中提到,「華為雲杯」2020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大賽通過以賽促學、賽教結合的形式開展,目標是服務及培養AI人才,構建「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生態。截至目前,華為雲(西安)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已組建專業團隊,通過園區合作、企業沙龍、產業生態打造等方式,向區內企業推廣華為人工智慧雲相關政策及解決方案。
  • 厚昌學院8周年慶典,蘋果MacBook、華為P40送不停!
    厚昌學院自2012年起正式開設網絡營銷培訓課程,8年來不斷更新課程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目前已開設五門課程:《競價就業實戰班》、《競價主管進階課程》、《信息流優化師培訓》、《企業短視頻培訓》、《營銷總監培訓》。課程內容全部採用真實數據,幫助企業拓寬渠道,幫助個人實現升職加薪的人生目標。
  • 華為再次「出手」!或將「以暴制暴」?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推薦語:對於華為來說,強大的實力才是對抗一切不公平對待的唯一依靠。必須夠威夠力下文轉載自作者:吳拿說機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春嬌,歡迎收看本期科技資訊!眾所周知,華為此前率先把AI概念帶入手機處理器的時候,外界完全是帶著質疑的眼光,根本就沒有看好過,而現在,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在AI的幫助下已經成為了華為堅實的後盾。猶如鴻蒙,迄今為止「算力最強」的AI處理器已經正式對外發布了,這款處理器就是全新的Ascend 910(昇騰910),與此同時,華為還推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
  • 華為在濟南歷下區同時落位三個創新中心 鯤鵬生態加速布局山東
    產業峰會(濟南)暨昇騰計算產業峰會。作為峰會重要成果,濟南「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華為(濟南)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華為(濟南)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成功落位濟南歷下區明湖國際信息技術產業園。  當天下午,以「創新人工智慧運營體系,促進人工智慧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峰會第三分論壇在濟南科技金融大廈舉行。
  • 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2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籤約儀式在徐匯校區逸夫樓舉行,我校副校長王慧鋒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分别致辭。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華為上海研究所相關領導,我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侍洪波、教務處及信息辦負責人、相關學院教學副院長,以及參與「智能基座」課程共建的教師一同出席了籤約儀式。
  • 華為推進「鯤鵬+昇騰」計劃;順豐捨棄單一模式,2019轉型之年淨利潤...
    亞東集團、德運控股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MOG Holdings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本周科技股值得關注的大事有:華為推進「鯤鵬+昇騰」計劃,覆蓋通用計算和AI近20家龍頭企業;順豐捨棄單一模式,2019年轉型之年淨利潤57.97億;A股一季度IPO居全球首位;數字政府建設領軍者「開普雲」登陸科創板····宏觀新聞
  • 【訊方新聞】「AI」拍了拍你:請查收人工智慧專業實驗室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專業作為新興專業,高校在專業建設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人才培養方向如何定位、課程體系是否完善、人工智慧教學如何開展、師資力量能否支撐教學、應用實踐環境是否具備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
  • 華為鯤鵬產業深度:鯤鵬乘風起,扶搖九萬裡
    智:昇騰包括訓練和推理晶片,用於訓練的昇騰910,半精度(FP16)算力達256 TFLOPS。用於推理的昇騰310,整型(INT8)算力16TOPS,功耗為8W。未來,華為將按照「量產一代、研發一代、規劃一代」的策略研發晶片,鯤鵬+昇騰將按每年推出一代的節奏,持續提升競爭力。
  • 華為海思中文官網上線:快速概覽晶片和產品大全
    來源:IT之家華為海思宣布海思(Hisilicon)中文官網現已全新上線。IT 之家獲悉,官方表示,在這裡,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慧出行多種場景化解決方案,讓你輕鬆成為晶片專家。在這裡,快速概覽晶片和產品大全,快捷完成晶片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