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國航、東航、南航、海航、春秋、吉祥、華夏、山航等8家上市航空公司都已在交易所披露今年前三季度成績單,川航、廈航和深航等3家航司也在清算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業績。
航旅圈整理了上述11家航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盈虧情況,同時也匯總了8家上市航司流動負債(借了多少錢)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口袋裡還有多少錢)兩項指標。
【航旅圈註:本文所指國航包括山航、深航等子公司;東航包括上航、中聯航等子公司;南航包括廈航等子公司;海航包括控股子公司】
從數據上看,11家航司Q3營業收入全部超過Q1。華夏航空營收恢復最佳,Q3營收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2%,獨自處在第一梯隊,支線航空的運力購買模式功不可沒。
第二梯隊則是川航、廈航和春秋靠前,Q3營收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左右。
歸屬股東/母公司淨利潤(淨虧損)指標上,南航、春秋、吉祥、華夏、廈航和深航6家航空公司Q3實現單季度盈利,其餘5家航司Q3單季度仍為虧損。
從淨利潤恢復情況來看,廈航Q3歸母淨利潤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5%左右,排名第一,其次是華夏航Q3歸股淨利潤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4%。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南航的歸股淨利潤恢復到去年同期的30%,是三大航中唯一在Q3實現淨利潤的,而且恢復情況與春秋、吉祥兩家民營航司打平。據航旅圈了解,這與南航貨運物流仍在上市公司報表內有一定關係,而國航東航經過混改,貨運物流已從上市公司報表剝離。
疫情爆發後,由於需要處理大量退票訂單、維持大量固定成本開支,各家航司都紛紛借貸發債。從8家上市航司的報表中,我們整理了各家Q3末與去年末短期借貸的數據。
其中,南航和海航Q3末短期借貸數額低於去年年末,意味著貸款正在逐步還清。而其他航司Q3末的短期借貸數額均高於去年年末。
最後是一項疫情爆發之初,等待退票的旅客和等待發工資的航司人員比較關心的指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可以理解為航司口袋裡還剩的真金白銀。8家上市航司中,除海航口袋裡的錢是淨流出的,其他航司都儲備了更多錢。
其中東航、南航、山航在短期內收進了最大數額的資金,你覺得其中有多少是隨心飛貢獻的呢?
對於各家航司的成績單,你有什麼看法?歡迎文末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