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從四海昇平到滔天巨浪

2021-01-07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崇禎朱由檢從他哥哥天啟皇帝手裡接過來的大明王朝絕對是個爛攤子,朝廷內是閹黨橫行,朝廷外是清軍在東北禍國殃民,更悲催的是從他繼位以後年年都有蝗災、旱災,偶爾還有地震發生,可以說重振真不是上天眷顧的皇帝。

崇禎的皇帝生涯雖然坎坷無比,但等到她繼位的第十個年頭,也許老天都不願看到如此親徵節儉的皇帝的死的太慘,上天又給了他一次絕佳翻盤的機會。這是老闖王高義祥被殺,新闖王李自成被打殘到只剩十八人逃到了河南,張獻忠選擇了投想,而清軍這時也在忙著在東北建國。國內經過這幾年的戰爭也湧現出去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左良玉等一大批將領,這時的大明絕對是一幅中興之景。

如果這時崇禎帝腹黑一把,殺死張獻忠與清庭選擇交好,而不是選擇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這麼硬氣的決定,那麼明朝在崇禎手裡很有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

然而機會錯過了就永遠得不到了,與清庭和談失敗後,清軍繼續選擇燒殺搶掠,而張獻忠也又一次選擇了背叛,李自成也由於河南的旱災再次重整旗鼓。反觀明朝這邊,孫承宗戰死,盧象升戰死,楊嗣昌戰死,祖大壽洪承疇投降,孫傳庭也是一直被彈劾。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的目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前提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而崇禎朝的東林黨卻把他們那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發揮到了極致,事不論對錯都要插上一腳,人不分好壞都得奏上一本。這就是崇禎一朝的現狀,幹事的人吃力不討好,不幹事的四處找事。要不然左良玉也不會為了自己的前途來換張獻忠的逃跑。

傳庭死明亡矣

孤木難支這不單是形容孫穿庭的處境更是大明王朝的處境。崇禎那句朕非亡國之君爾等皆是亡國之臣不是沒有來由的。大明王朝走到末期,大臣們連給一個臺階都不願意給皇帝了,什麼忠孝節義禮義廉恥都是屁話,什麼錚錚鐵骨都是騙人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麼臣子們又該幹什麼,于謙之所以名傳千古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於他挽大廈於將傾,而到明朝末期連搭把手的人都沒出現,這就不能怨清庭出《貳臣傳》這本書了。

崇禎朝真不缺有能力的將領,從袁崇煥到孫傳庭那一個都是不世出的人才,但是結局都是死的死投的投,這些原因該從哪裡找真該深究一下,而不是「氣節」兩字就能解釋的,畢竟幾百萬人的性命不能由於某些人的氣節就白白葬送。

相關焦點

  • 他是不是崇禎?
    明末有兩次,一次是天啟年間,一次是崇禎時期,朝臣曾提出發行紙幣,緩解當時的困境,可惜,由於朱元璋的寶鈔造成的影響太惡劣(貶值一千多倍),無法推行。通貨緊縮的結果是:到崇禎的時期,一些年份正常的財政收入不到500萬兩白銀,比萬曆時期下降了60%以上。所以,陝西大災的時候,崇禎派人賑災,只帶10萬兩白銀。
  • 崇禎死後是誰把他葬到陵墓的?
    崇禎皇帝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李自成闖進皇宮那一刻,帶著無奈遺憾及自責,毅然選擇了煤山上一棵歪脖子樹,自縊而亡。然而他生前因沒有精力去修建自己的陵墓,導致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最後李自成下令將他安葬到了田貴妃陵墓裡。
  • 崇禎大帝(二)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漢南續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澤東 先不說關外的滿清,關內這把大火,已經成燎原之勢的燃燒起來。
  • 崇禎自縊,多爾袞演戲,范文程一計定江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都是在朝代更替中曲折前行,一朝的興起,也標誌著另一朝的垮塌。開國皇帝氣吞萬裡,而亡國之君魂飛魄散。開國皇帝彪炳史冊,亡國之君遺臭萬年。但是大明王朝的亡國之君崇禎,卻略有不同,他的死,內容很有特色。
  • 崇禎吊死的時候,感慨「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了嗎?
    天啟皇帝病死後,崇禎在魏忠賢及其黨羽的監視下,接任皇帝,戰戰兢兢,隨時都可能被魏忠賢暗害。魏忠賢專權跋扈,朝政日益腐敗,新上任的崇禎對魏忠賢極其厭惡,欲除之而後快。在時機成熟後,崇禎將魏忠賢閹黨連根拔起,並徹底清算。如此痛恨魏忠賢的崇禎皇帝,是不會懷念魏忠賢的,更不會在臨終前感慨魏忠賢的好。
  • 崇禎作為明朝末代君王,死後是誰把他葬到陵墓的?
    崇禎帝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在他即位之時,明朝已經處於一個千瘡百孔的腐爛時期。即使崇禎皇帝有著難能可貴的責任心和復興強盛的決心,但憑藉他一己之力,還是沒能挽救這個王朝的頹敗,最終明朝在崇禎皇帝的手中走到了終點。
  • 崇禎皇帝的選擇
    亡國之君的下場都不怎麼樣,但崇禎尤其慘。但是,他的下場,跟他當初的選擇,是有密切關係的。
  • 【四海昇平】1月9日即將開啟
    隨著新的一年的來臨,而赤壁也即將推出2020年的首個伺服器【四海昇平】。想必大家已經等很久了吧!悄悄告訴你們,還有驚喜將隨新服一起開啟喔!請持續關注《赤壁》微信公眾號。雙線五區—【四海昇平】1月9日12:00 正式開啟【新服專享活動多】1.天降豪禮入駐新服,等級大於等於16級的玩家,即可前往長安城未央宮橋頭找到NPC【喜香瑩】,與其對話即可接取天降豪禮活動,領取超多商票及留夢碎片好禮
  •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缺點和個人不足
    如果崇禎帝像木匠哥哥天啟帝那樣不問正事,明朝完了就完了,沒什麼可惜的。但崇禎帝不是天啟帝,崇禎帝有他優點,所以亡國讓人覺得很可惜,況且奪取大明江山的是滿清外族,所以引發了漢人幾百年的哀嘆。我們看看崇禎帝的優缺點。崇禎帝主要優點歸納起來有:1.好學,自己勤學,讓大臣勤教;2.勤政,「夜燈惟許月華侵」,宵衣旰食,吃的普通,睡的少,工作及其認真。
  • 把崇禎換成康熙,能挽救大明王朝嗎?崇禎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崇禎皇帝花了不少代價,差點消滅這兩股勢力,可惜人家死灰復燃,李自成和張獻忠本人不死,他們的軍隊根本就滅不掉。這麼多兵禍,有的在朝內,有的在朝外,有的在關內,有的在關外,都需要崇禎皇帝來解決,他可以說是焦頭爛額了。第二,多地將帥不聽從崇禎的調遣,各自為政。
  • 順治曾稱呼崇禎為大哥,還對崇禎的陵墓說了十二字,字字讓人心痛
    對於崇禎這位亡國之君的評價,歷來多有分歧。有人認為,大明之亡,實在是很難怪罪到崇禎身上,只因他運氣不好罷了。連年的旱災、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鼠疫的大爆發以及關外後金的虎視眈眈,換作誰,都很難力挽狂瀾。
  • 崇禎的臨終感言:老祖宗,你把我害慘了!
    非亡國之君,缺陷亡國之禍,估計崇禎到最後關頭才會想通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一切禍根都是自己的老祖宗埋下的。好多人都認為,明朝滅亡,崇禎殺魏忠賢是最大的錯,卻沒有想到背後的真正原因,崇禎除掉大太監魏忠賢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崇禎沒有找到自己的「魏忠賢」。
  • 孫傳庭為國捐軀,為何崇禎拒絕給予贈蔭,反而是乾隆給他追諡?
    崇禎九年,孫傳庭率領秦軍擊潰高迎祥部,將闖王高迎祥生俘送往北京處死。崇禎十年,孫傳庭率領秦軍轉戰商州、洛南、藍田等地,擊敗了聖世王、瓜背王、一翅飛、鎮天王等部,平定了關中以南地區。崇禎十一年,孫傳庭又設伏擊敗過天星、混天星、馬進忠等起義軍,並將闖王李自成的大軍全殲,李自成僅以18騎倉皇逃走。
  • 堂吉訶德式的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不過,他財政政策的方向,卻搞錯了,當時的情況是百姓之所以造反,是因為自然災害帶來的農業危機和饑荒、苛捐雜稅,但是崇禎皇帝只是看到表面的農民起義和清朝的外患,沒看到這個統治危機,為了籌足軍餉和物資,大肆對普通民眾尤其是農民加稅再加稅,結果李自成一度被打到逃到深山之中,這就是「十八騎如商雒山」的故事,但是清朝的外患卻沒有消失。
  • 李自成願和崇禎一起抗清,提了三個條件後,崇禎:我選擇死亡
    崇禎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也就是亡國之君。其實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崇禎這個亡國之君和其他的亡國之君不太一樣。熟悉明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明朝滅亡有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天災,再加上往前幾代皇帝的胡作非為,明朝整個有點積重難返。
  • 左良玉擁兵三十萬卻是個總兵,難怪崇禎命懸一線,卻不派兵勤王
    崇禎五年時,陝西農民軍發展壯大,朝廷命令左良玉到中原去抵禦農民軍,在此期間,左良玉是南徵北戰,跟農民軍鏖戰十年之久,逐漸發展壯大。到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軍開向北京的時候,帳面上能夠看到的軍隊主要有三支,一支是上面所說遼東吳三桂部,另外是江北四鎮,以及左良玉部。
  • 崇禎測字,寫2個字嚇壞高僧,崇禎給錢,他:我不收死人錢
    導語:崇禎朱由檢乃明朝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最後帝王,在我們的印象中除了崇禎剷除魏忠賢一派造成了短暫的繁榮假象外,緊接著的便是崇禎煤山自縊。因此,崇禎此番操作自然贏得了民心也贏得了朝堂文官們的賞識,不過這樣便有所好轉麼。此前,文官系統由於有著閹黨的牽制還表現的名義上的斯斯文文,此後則成了分去崇禎諸多精力的可怕對手。是的,崇禎原本名義上的手下此時成了障礙,這固然有崇禎個人多疑的緣故,更有著突然間失去牽制的放肆,大刀闊斧下卻忘了人性突然間的「鬆動」或許就成了野心勃勃。
  • 崇禎帝到底被誰坑死了?
    斂錢斂到第十幾個一百萬的時候,老百姓加人叛亂隊伍的速度和規模陡然上升。皇上新斂到的那些錢,還不足以平息新製造的叛亂。我們可以想像一個U形山谷,從側面看,崇禎領著官府的大隊人馬一路壓將下去,擠壓出更多的錢糧和兵員,鎮壓各地的叛亂,並且取得了一些成績。不過越往後越費勁,最後他撞到了谷底。這時候,他的努力便造成了完全相反的後果。
  • 不分晝夜勞思成疾,學霸崇禎的另一面,是剛愎自用的亡國路
    說到崇禎皇帝的這個皇位,對於這位男子來說確實是有點突然,因其同父異母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膝下並無子嗣,於是在朱由校逝世之後這個皇位就落到了朱由校的頭上。在《崇禎遺錄》之中,關於崇禎皇帝有著這樣的記載:「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從中就可以看出,崇禎皇帝每天雞鳴即起,晚上睡得也晚,久而久之就積勞成疾,並且崇禎皇帝在位期間皇宮之中從來沒有舉辦過任何娛樂活動。
  • 明朝有南京和北京兩個首都,這是朱棣的後手,可惜崇禎沒悟到
    我們都知道在李自成攻進京城以後,崇禎皇帝朱由檢就選擇了在煤山自殺,他沒有逃跑,而是選擇了自殺來殉國,很多人都會說他很無能,但是也有很多人說他很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