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曾稱呼崇禎為大哥,還對崇禎的陵墓說了十二字,字字讓人心痛

2020-12-27 騰訊網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也曾強盛一時,但帝位傳到了崇禎手中的時候,這位勤勉的皇帝急於求成,一方面誅殺了權奸魏忠賢,另一方面又宵衣旰食,為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耗盡了心血。

然而造化弄人,中國歷史上幾乎最勤政、最不近女色的帝王,卻成為了亡國之君,在李自成大軍的進攻下,只好自掛煤山。

對於崇禎這位亡國之君的評價,歷來多有分歧。有人認為,大明之亡,實在是很難怪罪到崇禎身上,只因他運氣不好罷了。連年的旱災、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鼠疫的大爆發以及關外後金的虎視眈眈,換作誰,都很難力挽狂瀾。

另一種觀點認為,崇禎當政時候的大明王朝,遠遠不是末世的景象,雖然有內外各種交困局面的出現,但如果不是崇禎的多疑和胡折騰,大明完全可以在驚濤駭浪中化險為夷。

當然,歷史早已過去了三四百年,後人的評價也多只是從史料中分析而已。那麼距離崇禎年代最近,又曾是崇禎對手的大清朝皇帝順治,當時的他,又是如何評價崇禎呢?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雖然大明被大清所取代,然而順治對崇禎的評價還非常不錯。1657年,順治想要為崇禎立一塊碑,於是下旨說:

「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於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爾部即遵諭勒碑,立崇禎帝陵前,以垂不朽。又於所諡懷宗端皇帝加諡數字,以揚盛美。」

在他的授意下,吏部尚書金之俊負責碑文的撰寫工作,碑文的內容不吝對崇禎的讚美之詞:

「莊烈憫皇帝勵精圖治,宵旰焦心,原非失德之主。良由有君無臣,孤立於上,將帥擁兵而不戰,文吏噂沓而營私。逮逆渠犯闕,國勢莫支,帝遂捐生以殉社稷。」

從碑文的內容看,順治極力盛讚崇禎,說他努力勤政,為國操勞,最後的失敗也是因為手下沒有得力的臣子而已。如果事情僅僅如此也就罷了,不過是後朝皇帝對前朝皇帝的一種虛偽的表彰,可是令人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面。

石碑刻制完成後,順治還親臨崇禎的思陵,在祭拜的時候不由失聲痛哭,說了十二個字:

「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

沒看錯,順治就是這樣不客氣,直接以大哥相稱,而且還感同身受地說:我和當年的你一樣,都是孤單單的一個人,手下沒有得力的臣子啊。

顯然,順治的後半句話,不過是一句言不由衷的說辭而已,他所處的環境,自然要比當年的崇禎強得多,權臣多爾袞也死去多年,順治完全沒有了為政的壓力。而他口中的大哥,更是一種表演,不過是為了籠絡漢臣和漢民的人心罷了。

所以後來到了康熙的時候,他對崇禎的印象很不好,認為崇禎之所以成為亡國之君,無非是從小長在深宮,養在婦人之手而已。對於當年老爸的表演,他也搖頭苦笑,認為老爹虛假的表演太過分了。

參考資料:

【《明史》《清史稿》《崇禎實錄》】

相關焦點

  • 崇禎死後是誰把他葬到陵墓的?
    田貴妃是崇禎寵愛的妃子,死於1642年,她的陵墓位於昌平長壽山明朝三十陵中,是崇幀皇帝專門為她建造的,規模很大,頗為講究。估計連崇禎都始料未及的是,死後竟也葬在這裡。崇禎帝落魄至死崇禎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一個悲情的皇帝。
  • 崇禎作為明朝末代君王,死後是誰把他葬到陵墓的?
    沒人知道看到崇禎皇帝屍體的李自成究竟是怎麼想的,之後李自成就讓人把崇禎皇帝的屍體抬了出去,並和周皇后的屍體放在了一起。除此之外,李自成還命人把這兩位的屍體裝殮到了棺材之中,並為這兩個人的棺材刷了漆。由於崇禎皇帝生前並沒有修建自己的陵墓,所以他的棺槨在當時的東華門停留了幾天。
  • 公元1660年,順治為何常去祭拜崇禎?並長跪墓前哭著叫大哥
    順治和崇禎,一個是清朝入關後的開國皇帝,一個是明朝的亡國皇帝,似乎沒有可以交集的地方,順治最愛的女人董鄂妃死後,順治卻經常去祭拜崇禎,這是為什麼呢? 順治對孝莊太后為他指定的兩個蒙古女人,非但沒有一點感情,甚至極度厭惡,因為這是政治婚姻。
  • 在崇禎皇帝墳前痛哭,喜歡漢服,他是清朝第一個入關的皇帝
    這第一個入主中原的順治皇帝,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少年天子。皇太極死得突然,沒有留下遺詔,沒有立下皇太子。他死後,愛新覺羅一家陷入了爭奪皇位的風波之中。不僅僅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想登上皇位,戰功顯赫的弟弟多爾袞也想要這個皇位,最後,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皇位落在年僅6歲的皇九子福臨身上,並由多爾袞執政。
  • 王老師為什麼皇太極三爺孫對崇禎評價兩極化? 皇太極:城中痴耳,取...
    皇太極:城中痴耳,取之易如反掌,留著有用    順治帝:諭工部曰:「『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意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因)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爾部即遵諭勒碑,立崇禎帝陵前,以垂不朽。又於所諡懷宗端皇帝加諡數字,以揚盛美。』又嘗登上陵,失聲而泣,呼曰:『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上為後代所惓懷如此,況其臣民乎!」
  • 崇禎測字,寫2個字嚇壞高僧,崇禎給錢,他:我不收死人錢
    在其在任期間,就曾下達了六次罪己詔,早個百來年或許崇禎會是個不錯的帝王,當然極有可能過於安逸也走上了嘉靖等父祖的老路,歷史沒有假設。病急亂投醫 崇禎測字作為後世人的我們自然知道了崇禎後來的結局,不過在當時沒有預知能力的崇禎病急亂投醫下選擇了玄學——測字。
  • 崇禎的女兒長平公主是獨臂神尼嗎
    這位有著特殊悲慘身世的長平公主名叫朱媺娖(音同「綽」),其生母王選侍原是周皇后的侍女,生下公主後因產後血崩而亡,臨死前被崇禎帝封為「順妃」,年僅18歲。公主生於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四月,出生後便被送入坤寧宮,皇長子朱慈烺(音同「朗」)一起由周皇后撫養,所以有些史書中誤載公主為周皇后所生,其實周皇后於1629年初剛生下皇長子,怎麼可能幾個月後又生下公主呢?
  • 崇禎死後,是誰將他安葬?史書記載:他的安葬費只有三百五十貫錢
    溥儀如此,崇禎亦如此。1644年(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圍攻北京,次日,太監曹化淳開城門投降。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偷偷將太子放出城去,自己則砍死砍死皇后即妃嬪,於十九日清晨,登萬歲山自縊身亡。崇禎死時,身邊只有一名太監王承恩在旁伺候。臨死之前,崇禎留下遺言:「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
  • 明朝崇禎死後,他的敵人將他葬入了明思陵,也是最寒酸的明朝帝陵
    說不定,還可以絕地反擊,平定民亂,趕走滿清,重整山河。不過,崇禎並沒能這麼做。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四處尋找崇禎。最後,在煤山之上,找到了身穿白衣,一隻腳赤裸,自縊於槐樹之上的崇禎。李自成開始僅僅是命人用宮中的門板,將崇禎的遺體抬出,並與周皇后一塊,使用普通的棺木殮之,停放於東華門外。
  • 多情帝王順治:為了納弟媳為妃逼死弟弟,心上人死後萬念俱灰
    死前,他曾與順治皇帝有過肢體衝突。準確地說,順治給了他一耳光,並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愛情宣言。一見鍾情的愛情終於附著上了暴力的陰影,這似乎說明了兩點:一、當事人順治皇帝比較狠;二、他還比較多情。博穆博果爾死後差不多50天,董鄂氏被順治冊封為賢妃。一個月後,順治高調宣布:將其由賢妃晉為皇貴妃。
  • 亡國之君崇禎煤山殉國,留下61字詔書,揭開亡國背後的真相
    崇禎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的皇帝,是明朝自太祖以來罕見的勤政之君,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宮中從無宴樂之事。除了照例應免日期之外,每日視朝,並參加日講和經筵。同時也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勤勉兢業,無力回天」這八個字,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
  • 重磅丨崇禎年間「武安奇荒」又添歷史鐵證:武安市礦山鎮連凡村發現...
    頓時,"大明國崇禎六年"7個大字「亮瞎了」大伙兒的眼睛。連凡《眾善佚名碑》碑文馬上拓碑。然而,不知是大家過於興奮,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第一次揭下來的拓片文字漫漶不清。怎麼辦?此刻,已是午後一點半鐘。眾人勸寶堂老人休息一會兒,吃點東西再幹。寶堂老人說:"現在是關鍵時刻,把活兒做完再吃吧!"於是,王翠娥到小賣部買來餅乾,大家胡亂吃了幾口。緊接著,又進行了第二次。
  • 崇禎皇帝找人測字,連寫哪三個字?測字先生看後皆說大明必亡!
    到了崇禎十四年,瘟疫肆虐,天怨更甚。崇禎十六年,天津又爆發肺鼠疫,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京城也好不到哪裡去,四成人口死於俗稱「疙瘩病」的瘟疫,十室九空。天災之外,因崇禎昏庸、猜忌、亂為,朝堂上亦是亡國景象。
  • 只恨生在帝王家:揭秘崇禎皇帝之女長平公主的真實命運.
    ——袁崇煥督師也沒有這麼好命,他死的時候,兒子還沒有生出來呢。上哪裡去跟長平公主訂婚約?  粵劇中有一部極為經典的《帝女花》,講的也是長平公主的故事,說她在明亡後,出家為尼,後來又被清朝廷找到,要她與駙馬完婚。為了讓父母能夠平安下葬,弟弟們能夠被釋出牢獄,她答應了這個要求。洞房花燭之夜,長平公主和駙馬周世顯服下了砒霜,以死報國。
  • 秦可卿去世,賈珍為啥哭成淚人?瑞珠觸柱而亡便是答案
    題:秦可卿去世,賈珍為啥哭成淚人?瑞珠觸柱而亡便是答案!《紅樓夢》故事裡,作者是青埂峰下的頑石,常用障眼法瞞過世人。俗語說的,「搖車裡的爺爺,拄拐的孫孫」,人物原型,與文中所說,常常是截然相反,書中的長輩許是晚輩,書中的晚輩許是前輩。
  • 崇禎十二年紫禁城中「九蓮菩薩顯聖」事件,背後真相讓人一聲嘆息
    李太后死後,她就被尊為明朝皇室的保護神「九蓮菩薩」,接受明朝歷代皇帝的祭拜供奉。 崇禎十二年,明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末世,大廈將傾。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崇禎居住的紫禁城中,卻發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九蓮菩薩顯聖」事件,轟動了整個大明朝。但這件事背後的真相,卻讓人一聲嘆息。這件事與一個叫薛國觀的人有關。
  • 崇禎帝對待皇嫂,一段不得不說的江山風雨情:送你離開我再離開!
    可以說,在朱由檢繼位之時,張嫣是大明的有功之士!那麼,崇禎皇帝是如何對待這位比自己僅僅大四歲的皇嫂的呢?1.哥哥的遺命朱由校去世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張嫣,給弟弟說你皇嫂14歲就跟了我,這7年時間,她對我忠心耿耿,各種愛護,現在我去了,她還這麼年輕,恐怕以後的日子也不好過,所以你要好好善待她!
  • 順治皇帝為他修墓,康熙皇帝為他樹碑立傳
    這時正趕上太監曹化淳出宮辦事歸來,只見瓢潑大雨中一道紅光閃過,曹化淳感到十分奇怪,忙帶人尋紅光找來,看到躲在此處的王承恩,一問話,王承恩對答如流,曹化淳覺得這小孩很有出息,將來前途無量,於是將他帶入宮中,成為其手下的得力助手。以死殉國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時,與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景山)。
  • 他是不是崇禎?
    他還舉例說家裡窮得只能買發黴的米吃,最後堅定地給皇帝女婿的計劃打了個一折,捐1萬兩。徐高回奏崇禎,憤泣曰:「後父如此,國事去矣。」崇禎很鬱悶,也不好逼國丈太甚。但1萬兩太少了,於是把10萬兩變成2萬兩。周奎眼看糊弄不過去了,怎麼辦?無恥起來就是無敵,他馬上進宮去找女兒周皇后求援。周皇后要求父親要深明大義。為權貴們作出表率。做完思想政治工作,周皇后毅然拿出5千兩銀子給了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