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紫禁城中「九蓮菩薩顯聖」事件,背後真相讓人一聲嘆息

2021-01-13 騰訊網

萬曆皇帝的生母慈聖皇太后,民間又稱為李太后,是明朝的重要歷史人物之一。一般人印象中的李太后,性情剛烈,對兒子萬曆皇帝的管束十分嚴格,《明史》記載,「太后教帝頗嚴,帝或不讀書,即召使長跪」,是一位十足的「虎媽」。

李太后出身平民之家,最初不過是隆慶帝身邊的一個婢女,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古代,李太后常因為這一點被人背地裡鄙視。為了塑造自己的尊嚴和形象,李太后導演了一出「造神」行動。《帝京景物略》記載,李太后聲稱有一次做了個夢,夢見佛菩薩現身,賜給她一部《九蓮經》。

於是她下令修建一座金碧輝煌的慈壽寺,寺中供奉了一尊九蓮菩薩塑像,菩薩面容就是按照李太后的長相塑造,民間由此傳言「太后,菩薩後身也」。李太后死後,她就被尊為明朝皇室的保護神「九蓮菩薩」,接受明朝歷代皇帝的祭拜供奉。

崇禎十二年,明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末世,大廈將傾。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崇禎居住的紫禁城中,卻發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九蓮菩薩顯聖」事件,轟動了整個大明朝。但這件事背後的真相,卻讓人一聲嘆息。這件事與一個叫薛國觀的人有關。

薛國觀,陝西韓城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歷任戶部給事中、兵科給事中、太常少卿、左僉都御史,於崇禎四年出任東閣大學士,崇禎十一年出任內閣首輔,成為大明朝實際意義上的宰相。明朝當時內憂外患,連年徵戰,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瀕臨崩潰邊緣。如何幫助朝廷化解財政危機,說白了就是給崇禎弄到大筆銀子,成為薛國觀面臨的當務之急。

薛國觀還真想了個招,他深知明朝雖然國庫如洗,但滿朝文武大員、皇親國戚之家,卻個個家財萬貫,富得流油。因此他建議崇禎,號召這些公卿貴族們「捐資助餉」,向這些富豪世家借錢。崇禎覺得別無良策,於是就著手辦理。

為了給眾人樹立榜樣,崇禎決定拿皇室貴族中最有錢的武清侯李國瑞開刀。李國瑞,正是李太后的哥哥的孫子,門第顯赫,家中良田萬頃,豪宅連雲,資財無數。但李國瑞卻是個一毛不拔的守財奴,他不僅不出錢,還公然哭窮,把家中的桌椅板凳拉到大街上變賣,以示自己家無餘財。

崇禎大怒,下旨把李國瑞剝奪爵位,撤職查辦,關押入獄,強迫他拿出四十萬兩銀子,不交銀子不放人。嬌生慣養安富尊榮的武清侯李國瑞,從沒收過這樣的折辱,驚懼交加,死在大獄中。王公貴族大臣們一看崇禎是狠了心真下刀子,為了保住自己的銀子,展開了與崇禎的一場激烈博弈。

就在這時,一件離奇之事發生了。崇禎的皇子年方五歲,當時正在發燒生病,病情加重,神志不清。崇禎愛子心切,急忙親自前去探望,《明史》記載,奄奄一息的朱慈煥對崇禎說了一句話:「九蓮菩薩言:帝待外戚薄,將盡殤諸子。」不久之後一命嗚呼。一時間,紫禁城內外傳沸沸揚揚,都說皇帝不厚道,惡待皇親國戚們,導致「九蓮菩薩顯聖」,出手懲治崇禎,要讓他斷絕子嗣。

古人迷信,崇禎一時間慌了手腳,急忙下旨,停止了向王公貴族借錢之舉。「九蓮菩薩顯聖」的說法,從科學角度出發,純屬不值一駁的謊言,根本不足為信。但背後的真相又是如何呢?《明史》給出了答案:「中人構乳媼,教皇五子言之也」。武清侯李家和其他的皇親貴族,不惜血本買通伺候五皇子的宦官和乳母,教唆五皇子說出這樣的話,藉助「九蓮菩薩」的名頭威脅崇禎就範。

眼看明朝大廈將傾,國將不國,可明朝的文武大臣、皇親國戚們,高官厚祿受國厚恩,關鍵時刻不能站出來為國分憂,卻依舊貪婪如故,摟著懷裡的金銀財寶不撒手,甚至不惜挖空心思使出這樣的陰暗伎倆破壞崇禎的決策,心地之卑劣淺陋,讓人無語。崇禎雖然勤政憂勞,但他身邊圍繞的卻是這樣一群庸劣貪婪之輩,真是令人一聲嘆息。僅僅數年之後,李自成和清朝八旗兵先後攻入京城,這些腰纏萬貫的王公大臣們也落得個人財兩空的結局。

參考資料:《明史》《帝京景物略》

相關焦點

  • 非佛非道的「九蓮菩薩」是明朝太后,為何會這樣?今日是其誕辰
    在我國的佛道神仙文化中,對於後世真人死後被吸收宗教文化裡,並被認定為神仙的人非常多。最著名的就是關羽,道教稱「關聖帝君」,佛教稱「珈藍菩薩」;其他諸如此類的不勝枚舉。這位「九蓮菩薩」不光擁有佛教廟宇,竟還有配饗道教泰山碧霞元君的塑像和大殿,終至於弄的「非道非佛」,可如今為何會這樣仍然存在和供奉呢?這一切都要從明朝萬曆皇帝說起……
  • 觀音像開光現場萬人目睹驚人天象,難道是菩薩顯聖了?
    那麼有關觀音菩薩是否是真的靈驗,通過講述這個事件,老鐵們自己去心領神會吧。觀音像開光現場萬人目睹驚人天象。話說1997年10月30號普陀山南海觀音銅像簡稱開光,這是當時亞洲最高最大的露天銅像,而且是建在觀音菩薩的道場,也就是普陀山。當時來參加這個開光儀式的信眾達到萬人之多,還包括很多媒體和一些宗教人士。但開光儀式的這天早上天空非常陰沉,因此給人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 佛菩薩顯聖的真偽
    有相皆妄有很多人問:佛菩薩是什麼樣子的呢?佛菩薩怎麼不顯現給我們見一見呢?又有人說,某人見到了菩薩顯聖,怎麼就是他看得見,別人看不見呢?圖中的觀音菩薩像是女像,顯然是一座瓷製的菩薩像,衣袂飄飄的方向,袖袂裙角,全都一致,先下垂,後向上微卷──我們從常識判斷,倘若是在高空中飛行,風那麼強烈,衣衫飛揚之態,必然非常活躍猛烈,也不會全部一致,必有些不同程度
  • 《319·回首紫禁城》南京上演,看85後崑曲人乘風破浪
    當主人公崇禎皇帝出場時,觀眾臉上表情不由地驚奇錯愕:這分明是一個現代的男青年!此時,寶劍劍刃是白的,文武笏板是白的,高懸空中的綾子是白色的,迷霧升騰,失路的崇禎讓臺下六道白色光柱貫穿身體,這是他的宿命。黑 · 自決
  • 崇禎帝5歲兒子臨死前,說了一個預言,皇帝聽後大懼,後全部成真
    朱慈煥是崇禎皇帝的第五子,當時年僅五歲,深受崇禎的喜愛,得知消息之後,崇禎的急急忙忙趕了過去。而朱慈煥在見到崇禎之後,說了一句話,嚇壞了崇禎,而這個預言之後居然成真了。《明史》裡是這麼記載的:崇禎探視朱慈煥時,病臥在床的朱慈煥突然說:"九蓮菩薩言,帝待外戚薄,將盡殤諸子"。說完這話沒多久,朱慈煥就去世了。
  • 《嘆息橋》是會心一笑,還是一聲嘆息
    劇情並不複雜,時間跨度20年,15集的片長,5個核心人物,各有3集以自己的視角講述故事,拼湊起來事實的全部真相。結構上有點類似《羅生門》或者《低俗小說》,但重點不是懸疑設計,在於通過不同人物的解讀,同一件事實有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可見人的理解是有多主觀,人物的不同性格決定了各自不同的命運走向。
  • 亡國之君崇禎煤山殉國,留下61字詔書,揭開亡國背後的真相
    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以及亡國背後的原因,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01 自然災害不斷,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 崇禎朝以來,年年有天災,百姓流離失所。
  • 崇禎皇帝找人測字,連寫哪三個字?測字先生看後皆說大明必亡!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落水染病的天啟皇帝朱由校服用「仙藥」,不治駕崩,終年23歲,因沒有子嗣,18歲的信王朱由檢承繼大統,第二年改大明國號為「崇禎」。講崇禎測字的故事前,不妨來看看崇禎朝的的亡國景象——大明自進入崇禎朝,北方連年大旱,赤地千裡,寸草不生,尤其陝西,民間如獄。《漢南續郡志》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 順治曾稱呼崇禎為大哥,還對崇禎的陵墓說了十二字,字字讓人心痛
    另一種觀點認為,崇禎當政時候的大明王朝,遠遠不是末世的景象,雖然有內外各種交困局面的出現,但如果不是崇禎的多疑和胡折騰,大明完全可以在驚濤駭浪中化險為夷。
  • 紫禁城十二時辰|美人篇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最近,隨著高分國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十二時辰體」在朋友圈、微博流行起來,網友們紛紛調侃起自己的生活日常:什麼一天都在打麻將的成都十二時辰、整天都在吃喝玩樂的暑假十二時辰……那麼,你想不想知道宮廷美人的十二時辰是什麼樣的呢
  • 釐清對「地藏王菩薩」的誤解:地藏菩薩≠目蓮≠地獄的陰神
    【釐清對"地藏王菩薩"的誤解:地藏菩薩≠目蓮≠地獄的陰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尊者,他到地獄救母的故事記載於《佛說盂蘭盆經》之內,佛教盂蘭盆會之典故即在於此。「目蓮」之名因為與代表清淨、象徵超度的「蓮花」最具聯想性性,久而久之這個故事就以此譯名流傳下來了。
  • 關羽死後,為什麼會七次顯聖?
    關羽第一次顯聖在小說中是關羽父子被害當天。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夢見主公渾身血汙,立於前」。這時候的關羽顯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城中的人,關羽要去世了。 關羽一生的志向就是要輔佐劉備成就大業,可是關羽的失誤導致了荊州的失守。這對劉備來說肯定是損失慘重的,荊州對蜀漢來說,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次顯聖與關羽的志向有關。關魂「蕩蕩悠悠」,直至玉泉山。
  • 2020年8月8日「農曆六月十九」恭迎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觀世音菩薩 成道日 農曆六月十九 (2020年8月8日)值此殊勝吉祥日,敬請廣大善信念佛、誦經、吃素、敬香、廣持善業、正念正行, 回向祈願一切眾生念佛成佛,離苦得樂,往生極樂,吉祥平安!觀音菩薩以大悲救苦之心,觀世間音聲,尋聲而救苦,所謂「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菩薩即現何身而度之,最終以寶手將所化眾生接送彌陀本國。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一. 廣發弘誓願:廣發弘誓大願心,度盡眾生消煩惱。
  • 正心蓮蓮子串穿制祈福文
    蓮本清淨,出淤泥而不染,我當如蓮,不為外物迷幻.....此刻的我,坐在窗前,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中....我的家裡。顆顆蓮子晶瑩溫潤,一針一線串起祥和、美滿。一顆顆蓮子,串起心中的吉祥,將心中的仁愛,串在蓮串之中幸福流傳.....
  • 《麥路人》一聲嘆息
    1.小夥子家裡的住房面積真是讓人感嘆,那樣的客廳,那樣的廚房,至少住四口人,如何不讓人火大。2.曾經的大場紅星,退化到老年人茶室。在這個地方還說捧場,也是極具諷刺的,那些風月場中的女子,在雲上的日子過去居然是這樣的現實,真是一聲嘆息。
  • 五祖大師誦持楞嚴咒,金剛藏菩薩顯聖的故事!(宣化上人)
    在《楞嚴經》上說過:誦持〈楞嚴咒〉的人,常常有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隨從他、保護他,到必要的時候,就救他、擁護他。所以土匪一見著弘忍大師,就嚇跑了;這可以說是金剛藏菩薩顯聖,也可以說是弘忍大師修行的威德,把他們都懾伏。一個修道的人,能不用一兵一卒,把土匪嚇跑,這就是有真正的功夫,才能這樣子;若沒有真正的功夫,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應道交?
  • 《嘆息橋》嘆息橋:只留下一聲嘆息
    各個tvb頂梁柱在敘事方式上,《嘆息橋》有些像《低俗小說》,每一集通過不同主角的視角,湊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主角時不時對鏡頭講出的內心獨白更是讓人想起《倫敦生活》。整個故事在展開過程中不急不緩,節奏把握的恰到好處,讓人非常舒服。 而在拍攝手法上,鏡頭和構圖更是高級,電影感非常強。
  • 崇禎帝對待皇嫂,一段不得不說的江山風雨情:送你離開我再離開!
    因為她的身形由其窈窕多姿,比池溏邊的鵝黃柳更為嬌嫩;她的笑容尤其乾淨美好,哪怕觀世音菩薩也要羨慕她幾分;如果她遠遠的走過來,總如那香雲遊弋,看呆身邊人……在朱由校的眼裡,自己的老婆張嫣就如同一個有魔法的人,隨隨便便就能定住別人的身心!
  • 佛說「十二因緣法」
    與此同時,他證得了「十二因緣法」,具備了佛眼通。當東方露出第一縷曙光時,他睜開蓮眼,看到蒼茫的夜空中閃爍著一顆星,心中感到豁然開朗;經過多少劫的修行,此刻終於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了一名佛陀。那棵菩提樹也因此而得道,它的心形樹葉也在晨風中娑娑作響,仿佛是在為菩薩的悟道成佛而歌唱。開悟後的佛陀,首先將他證得的「十二因緣法」理出了一套理論系統。
  • 崇禎作為明朝末代君王,死後是誰把他葬到陵墓的?
    在農民起義過程中,李自成這一支隊伍經過數次的危難之後,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當時農民起義的中堅力量。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這位農民起義將領成為了壓倒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此時坐在皇宮之中的崇禎皇帝內心十分清楚,明朝的大勢已去,自己的死亡之日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