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5歲兒子臨死前,說了一個預言,皇帝聽後大懼,後全部成真

2021-02-07 小皮孩子

崇禎在位期間,明朝天災人禍不斷,這些事讓崇禎皇帝憂心忡忡,這一天,他又得到了一個讓他痛心不已的消息:朱慈煥病重,已經生命垂危。朱慈煥是崇禎皇帝的第五子,當時年僅五歲,深受崇禎的喜愛,得知消息之後,崇禎的急急忙忙趕了過去。而朱慈煥在見到崇禎之後,說了一句話,嚇壞了崇禎,而這個預言之後居然成真了。


《明史》裡是這麼記載的:崇禎探視朱慈煥時,病臥在床的朱慈煥突然說:"九蓮菩薩言,帝待外戚薄,將盡殤諸子"。說完這話沒多久,朱慈煥就去世了。這句話裡所說的九蓮菩薩是指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也就是崇禎的祖母。

                                                                                                     


聽了朱慈煥臨死前的這句話,崇禎心裡十分害怕,史書中的原文是:"上大驚懼,極力挽回,亦無及矣"。崇禎特意給朱慈煥加封,他還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比如"命禮臣議孝和皇太后、莊妃、懿妃道號",但他做的這些事一點用處也沒有,朱慈煥所說的預言還是成真了,崇禎所生的孩子要麼夭折,要麼被殺,居然沒有一個例外。                                                                                                     

                                                                                                     


難不成真的是菩薩顯靈,借朱慈煥的口說出這個可怕的預言嗎?其實這是一個騙局,崇禎被太監和外戚聯起手來騙得團團轉。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那時的背景說起。當時的崇禎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財政問題,而內閣大學士薛國觀給崇禎除了一個主意:藉助。                                                                                                     

                                                                                                     


這個所謂的"藉助",其實就是崇禎先向大臣們借錢充當軍餉,說是借錢,卻不一定會還,實際上是變相逼捐。當時的武清侯李國瑞與自己哥哥的關係很不好,於是他這個哥哥就向崇禎說:自己的父親留下了四十萬的遺產,自己和弟弟各得一半,願意將自己那一半全數捐助。而李國瑞不知聽了誰的鬼主意,居然把錢全部藏起來,然後上街砸鍋賣鐵,表明自己一窮二白。

崇禎知道後氣壞了,褫奪了李國瑞的爵位,李國瑞見龍顏大怒,竟然嚇死了。這件事並沒有使藉助受阻,其他外戚看崇禎這次是動了真格了,心中都很害怕,於是他們在一起商量出了一個陰謀。外戚先是用錢收買了宮中的太監,接著就借著朱慈煥病重的事做文章,這才有了前文所說的預言一事。                                                                                                     

                                                                                                       


不過他們這個辦法還真是有用,聽了朱慈煥那句話,崇禎恐懼極了,將李國瑞七歲的兒子封為候,還把之前從李國瑞家裡搜來的金銀全都還了回去。而這件事反應出了明朝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外戚作為利益既得者,在國難面前,非但不能出力,一個個只顧著維護自己眼前的利益,有這幫外戚"幫忙",明朝豈能不滅亡?

關於五皇子朱慈煥,野史上有另一種記載,說朱慈煥其實並沒死,並且一直活到了康熙年間,因為被人發現,這才被處死的。但這是野史記載,不可信,說不定是崇禎其他的兒子,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冒名頂替的。

相關焦點

  • 魏忠賢臨死前說了8個字,崇禎至死才明白,可惜為時已晚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以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難度是最大的,當初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元末時期選擇了起義,從此朱元璋開啟了建立明朝的過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勵精圖治,努力的將明朝發展的更好,締造了歷史上的洪武之治。在歷史上,明朝是非常厲害的,前部分發展的非常不錯。可是到了之後,明朝出現了黨爭,結果導致了明朝走向了滅亡,黨爭就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 明朝大宦官魏忠賢權傾朝野,為什麼在十七歲崇禎帝面前不堪一擊?
    公元1627年,崇禎即皇帝位,年僅十七歲,隨後崇禎著手除掉閹黨,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魏忠賢被逼自殺,閹黨終於倒臺。天啟年間,魏忠賢在朝廷作威作福,甚至滿朝文武只知道九千歲魏公公,而不知有熹宗皇帝。打擊異己、誣陷官員、以權謀私自不必說,魏忠賢還私掌兵權,訓練了萬餘人的武裝,權傾朝野無人敢惹。為何在短時間內,崇禎就能輕鬆除掉魏忠賢,剷除國家一大毒瘤?
  • 崇禎皇帝自殺後,明朝太子去哪了?
    相信聽到這裡,大家就知道這是一位少了一條胳膊的尼姑,傳說這位斷了一個手臂的尼姑,是明朝滅亡知君崇禎皇帝的長公主。於是很多人們便表示疑惑,居然是公主為什麼淪落到如此地步?崇禎當年因為看到大勢已去,最終決定自殺。在他自殺之前,砍掉了這位公主的右臂,同時他還說了一句話,就是胡為生我家。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就是說你的命不好,為什麼偏偏出生在我的家族當中?
  • 崇禎皇帝臨死前,在桌子上寫下了六個大字,可見他既可憐又可悲
    次年三月,大同陷落,北京告急,皇帝朱由檢被迫在煤山自縊,明朝國運自此衰頹。在後世主流觀點看來,「亡國之君」大多為沽名釣譽之輩,根本難主帝王大業。可是,唯有崇禎皇帝朱由檢,亡國後依舊得到了」千古難有之聖君「的高度評價。史籍記載,他曾在殉國前留下「文臣人人可殺」的遺言,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崇禎帝的最後48小時:他為什麼不逃跑?
    是什麼讓大明皇帝選擇了上吊?作為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檢在死前48小時中,都做了些什麼?他為什麼不逃?我們先來縱向比較下中國幾位都城被圍的皇帝。北宋徽欽二帝在汴京被攻破後當了俘虜,是有前次勤王軍成功擊退金軍的經驗,沒有考慮到會滅國;明景泰帝在于謙幫助下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建文帝國破身死(失蹤),也是指望各地勤王軍到來,未曾想過敵軍能成功。
  • 崇禎崩逝後,他的三個兒子命運如何
    導語:崇禎帝朱由檢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剷除了擾亂朝綱多年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雖勤於政事,卻國內常年天災,國家負重,民不聊生,兼之農民起義四起,使國家內憂外患。1644年,李自成揮軍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大明王朝終結。崇禎三子的逃往之路崇禎十七年,大順軍在李自成的領導下包圍了京城,明軍最後的精力油盡燈枯。危急時刻,崇禎皇帝召集皇室成員,皇后妃嬪皆被賜死,為防逃散後年僅17的長公主長平公主被辱,怒喝一聲:「何生帝家?」
  • 抗清英烈兩個諫言:一個崇禎皇帝聽了怕,一個惹出李自成滅了明朝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天剛亮,兵部尚書張縉彥弓腰將大順軍劉宗敏部迎進了正陽門;中午,太監王德化將新主子李自成請進了德勝門。大勢已去,眾臣鳥散,才34歲的朱由檢就這樣成了大明末代皇帝,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吊死煤山,以身殉國。
  • 崇禎帝是個好皇帝,是個才庸平平的好皇帝,是個生不逢時的好皇帝
    他的父親朱常洛是祖父萬曆皇帝極其厭惡的太子,而母親在崇禎年幼時又去世,前後分別被兩位養母照料,其中一位對他卻非常刻薄歹毒。對於幼年的崇禎留下了心理上的裂痕,以至於在以後這些性格會被無限放大,甚至危機國家。當他逐漸長大,被封為信王,本以為會平淡的度過一生。奈何命運弄人,他的木匠皇帝哥哥卻在23歲死去時又沒有子嗣,按照「兄終弟及「的的原則,於是他被推上了皇位。
  • 崇禎皇帝之子,亡國後躲藏一生,年過七旬的他仍是康熙的心頭大患
    只要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康熙可以說是清朝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康乾盛世是由他開創的,九子奪嫡也是因他而起,清朝是從他手裡才慢慢變得強盛起來。可是就這麼一個掌握大權,地位至高無上的皇帝,居然十分忌憚一個70多歲的老人,這是怎麼一回事?
  • 魏忠賢死前留下一句話,本可以挽救明朝,崇禎醒悟後抱頭痛哭
    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如果一個太監能夠做到位極人臣,不論他是否有利於民有利於鍋,首先能夠確定的是他是有能耐的,中國古代能夠把太監做到極致的不超過五個人,明朝的魏忠賢就是其中一個,當時天啟皇帝叫萬歲,他叫九千九百歲,而且他還開創了史無前例的修建生祠,有的都修建到了關外,連皇太極都知道他是誰了。
  •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為何在自縊前殺光自己的妻女?
    文|觀景說史崇禎17歲開始登基執政時,當時明朝正處於內亂、外患、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的特殊時期,整個明帝國可謂內憂外患,處於風雨飄搖之境。崇禎執政時期他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不可謂不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君主,但奈何在他付出全部的精力與明末龐大的文官集團抗爭,試圖用盡心力意圖復興明室,最終還是城破自縊的結局。
  •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缺點和個人不足
    萬曆皇帝8歲登基,也很想效法聖賢,親力親為,幹一番大事業,最後因為玩不過文官們,乾脆認輸走向了反面,躲在大內,30年不上朝不出來不見大臣。這兩位不上朝的祖孫皇帝,反而活得比較長,嘉靖帝活了60歲(排名第三,僅次於太祖朱元璋和成組朱棣),萬曆帝活了57歲(排名第四)。
  • 皇帝的絕望:孤獨的崇禎和無助的光緒
    崇禎撿了哥哥朱由校的漏,朱由校理想是想當一個木匠,偏偏這個具有一個匠人理想的人當了皇帝,無心政事的帝王,權力必定旁落,閹黨掌權。他自毀長城誅殺遼東經略熊廷弼,後面大清註定要崛起,朱由校去西苑喝酒作樂掉水裡,撈上來沒兩天死了。這樣無後的朱由校,只好把皇帝傳給了弟弟朱由檢(崇禎),崇禎被急忙拉來黃袍加身,撿了個皇帝當,這可是帝國每一個男人都想爭的位子啊,崇禎就這麼當上了。
  • 在崇禎皇帝墳前痛哭,喜歡漢服,他是清朝第一個入關的皇帝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到溥儀,一共歷經了296年,是一段不長不短的歷史,比秦隋唐長,比漢宋短。這是一個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從東北入主中原,成了整個中原王朝的主人。在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兒子皇太極繼續他的步伐,繼續攻打大明,並將國號改為大清。對於皇太極來說,他雖擊敗了其他的兄弟,登上了帝王,但卻沒有實現入主中原的宏圖大業。直到皇太極死後,他的弟弟多爾袞才帶兵攻入山海關,徹底擊敗了大明王朝,正式入住京城,開始新的徵程。這第一個入主中原的順治皇帝,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少年天子。皇太極死得突然,沒有留下遺詔,沒有立下皇太子。
  • 劉伯溫臨死前為什麼要執意咬一口燒餅?原來隱藏了一個800年的預言!
    要說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能說會算的神人,相信大家會說諸葛亮的,鬼谷子,姜太公的,當然東方朔、袁天罡等人也都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神算子。說起來就令人奇怪了,為什麼劉伯溫臨死之前還要吃燒餅呢?其實這是和一個八百多年的預言有關的。大家都曉得劉伯溫有一本預言書名字叫做《燒餅歌》,這本書寫了明朝開始之後的八百年所要發生的大事件。這也或許解釋了劉伯溫臨死之前,為何要吃上一口燒餅,可能與其精準語言《燒餅歌》有關,同樣充滿著神奇,給後世以無限的猜測和遐想!
  • 明朝敗亡崇禎皇帝自掛煤山之謎
    明帝崇禎即位後,罷奸閹魏忠賢,誅奸臣,欲挽狂瀾於即倒,但大勢已去,清軍進逼,李自成圍城,終亡,自縊於北京煤山。明熹宗死後,皇弟信王朱由檢即位,改元崇禎,世稱崇禎帝。揚州本多出歌妓,田妃姿色豔絕,而且心靈秀慧,琴棋書畫、刺繡烹飪一學就會,十二三歲時,已會吟詩作賦,每寫成一篇秀豔的詩篇都被市井傳誦。作為一個婀娜的少女她還善於騎射,上馬挽弓引箭可以射中遠處的靶心,而且箭無虛發。及笈後,她嫁給了信王朱由檢,倚靠她的姿色與蘭心慧智大受朱由檢的寵幸。崇禎即位後冊封田氏為妃,不久又進封為皇貴妃。
  • 明朝寵妃虐殺帝母,挾持皇帝,最終活到清朝壽終正寢
    在萬曆四十七年,西李竟將王才人毆打致死,王才人臨死前悲憤說道:「我與西李有仇,負恨難伸。」 重點是此事過後,西李並未受到任何懲罰,反而獲得王才人之子朱由校的撫養權。值得一提的是,朱常洛第五子朱由檢的生母劉淑女,在被朱常洛譴死後,兒子朱由檢也交由西李撫養,而朱由檢就是後來的崇禎帝。
  • 秦二世、漢獻帝、宋欽宗、崇禎帝、光緒帝,隨便讓你當,你當誰?
    崇禎!只做三件事! 1,招安李自成,封其為王,共誅外夷! 2,賜 毛文龍,袁崇煥,尚方寶劍。一切以誅敵安國為先,違者殺! 3,逼捐所有富商,官員。不願者,沒其家資,治其罪!二世上臺就幹了兩件事,鞏固地位和給老爹擦屁股。始皇帝前腳崩掉後腳就全天下造反。二世不是沒努力過,奈何敵人太強悍。劉項蕭張韓,哪個不是能改變歷史走向的牛逼人物?大秦三大軍團剛橫掃六合才幾年,一場巨鹿大戰被殲了兩個。
  • 16歲的「毛頭小子」崇禎皇帝,如何僅用3個月就除掉了廠公魏忠賢
    熹宗朱由校那位只當了一個月皇帝就去世的老爹明光宗朱常洛,在七年前(620年)將帝位傳給長子朱由校,就是後來的熹宗皇帝時,也是這麼說的,可朱由校做了七年皇帝,卻將大明帝國搞得每況愈下。臨死前,明熹宗還不忘殷殷囑咐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檢說:你即位以後,要幫忙保全我的張皇后,還有魏忠賢是個大大的好人,恪盡職守、謹慎忠心,「可任大事」!
  • 朱姓自殺殉國的亡國皇帝,卻不是明朝崇禎帝,他是誰?
    猜一個歷史人物。他姓朱,是亡國皇帝。敵軍兵臨城下,他沒有投降,而是自殺殉國。相信大多數人會說出明朝崇禎帝朱由檢的名字。沒錯,這幾個條件,朱由檢都符合,但除了朱由檢之外,還有一個人也符合這個條件,他叫朱友貞,史稱後梁末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