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篤行 實現學校從「普通」到「優質」的跨越發展

2020-12-21 中國網·錦繡天府

「四川省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四川省中小學省級骨幹教師」「成都市特級教師」「成都市學科帶頭人」「成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成華區優秀政協委員」,連續4年被評為「成華區優秀校長」……

所有上述榮譽與頭銜,都屬於成都四十九中校長唐文勇。從2012年8月起任成都四十九中校長至今,短短8年之內,學校人文管理、校園文化建設、育人成果、課堂效益等方面高歌猛進,催生了成都教育界「成都四十九中現象」,贏得了「成都教育界的黑馬」的美譽。

篤志於教 果行育人

參加工作36載,唐文勇始終如一地以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開拓創新的改革精神、大愛無疆的教育情懷,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神聖的使命。

早上,他比學生還要早一步到操場,守晨練、守晨讀,晚上到班裡守自習。每逢周一,唐文勇還要住在學生公寓,陪伴孩子們。

據說,學生公寓一樓有一個特殊的房間,就是校管理團隊的宿舍,裡面有校長、副校長、中層幹部的床位。

唐文勇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腳踏實地,砥礪奮進,不斷豐厚自身學識,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辦學實踐能力。在教學上,形成了「輕鬆簡單、真實紮實」的教學風格;在管理中,形成了「民主和諧、務實高效」的管理風格和「以人為本,和而不同」的管理方略。

1999年9月—2012年7月,唐文勇先後擔任校長助理、教學副校長,為多年來列五中學教學質量穩居全市39所省級及以上示範校前列作出了顯著貢獻。期間,成都四十九中高、初中屆屆均獲市、區教育局雙表彰獎勵,中考成績年年居同類學校前列。高考本科上線率連續12屆達60%以上。其中,高2008級本科上線率達74.3%,上線人數首破四百大關;高2009級本科上線率達80%,再次實現新跨越。初2009級中考重點率達52.3%,居同層次學校第一。

唐文勇還注重對管理幹部和教學骨幹教師的培養。在管理工作上,他給予青年幹部悉心指導,現已有多人走上校級幹部崗位,如成都實驗中學校長劉紹荃,成都三十八中校長歐曉佳,成大附中副校長劉向東,成都列五中學副校長李旭、文軍、石曉波、邱麗輝等。在業務提升上,他指導青年教師嚴格履行教學常規要求,認真研究教材、大綱、考試要求、高中數學新課標和學生,促進不少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區學科帶頭人或教學骨幹。

作為成都市高三數學中心組成員、成華區政府兼職督學,唐文勇定期到學校指導高三教育教學工作,在全市或有關學校作專題發言和專題報告,並積極給有關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獻言獻策,為市、區教育質量的提高作出了應有貢獻。同時,他每月定期到區內高中督導,了解課堂教學、教學研究等情況,與學校領導班子就學校的發展定位、辦學特色等問題溝通交流,服務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擘畫新篇 鍛鑄華章 

2012年8月,唐文勇到成都四十九中任校長。八年多來,他在品牌塑造、質量建設、隊伍錘鍊、教育改革、國際視野、示範引領六個方面的辦學實踐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的悉心指導下,唐文勇帶領本屆班子和全校師生員工齊心戮力,學校由2012年佔地19.5畝、36個高初中教學班、135名教職工的普通中學到如今佔地108畝,「一校兩區(楓林、和美)」辦學格局,有79個高初中教學班、4500餘名師生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實現裡程碑式發展。

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沒有質量的教育不是老百姓真正滿意的教育。在辦學過程中,唐文勇切實踐行五育並舉的全面質量觀。近年來,緊扣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成都四十九中以「三底課程」為載體,以「善美育人」為統領,建構「四維德育」工作體系;不斷完善「四主課堂」,質量建設卓有成效:德藝體衛工作取得突破性進步。以高中考成績為重要量標的教學質量取得跨越式發展。用較短時間,高中成為區域「三足鼎立之一足」,初中成為「三駕馬車之一駕」。

因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學校贏得了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的一致認可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連續7年獲「成都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優秀學校」稱號;連續7年獲「成華區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表彰獎」「成華區高中教育教學工作突出貢獻獎」;5次獲「成華區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突出貢獻獎」。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決定因素。唐文勇長期堅持「人人有長,用人所長,助其揚長,促其長長」的用人理念,堅持「五結合」,構建教師專業發展「梯進式」體系,強化校本研修,優化隊伍素質,錘鍊高水平教師隊伍。近年來,成都培養出市區學科帶頭人24名,各級優模教師190餘人;參加樹德教育集團課堂教學比賽獲特等獎13個、一等獎27個、二等獎25個;參加四川省第十四屆校園影視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動獲省二、三等獎11人次;參加2019年「一師一優課」活動,獲部、市級獎11個;在2019年秋季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中,獲省一等獎12個、省二等獎5個、省三等獎3個;在省教學大比武市級評選活動中,全區中學共獲一等獎25個,成都四十九中獲得12個。開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實施路徑研究》《基於創新實驗室建設的拔尖人才早期培養實踐研究》等省市級課題研究8項。其中《以小專題研究助推教研組建設的策略研究》等4項市級課題已順利結題。

自2012年以來,唐文勇通過出國考察學習、派師生出國交流互訪、鼓勵學生出國留學等形式拓展自身國際視野,提升師生國際理解意識,培養具有眼光、世界胸襟、國際視野的。2013年,隨成華區教育局校長培訓班赴英國考察學習,提升自身國際視野和教育國際化水平;近三年,學校師生近30人赴紐西蘭、新加坡等地考察互訪,30餘人赴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研學,極大地開闊了學校師生的國際視野。此外,學校通過承辦主題活動、結對友好學校,成都四十九中多渠道搭際交流平臺,進一步提升了與國際接軌、與世界交流的意識。

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人民的熱切期盼。以身作則,引領示範,助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這是一個教育人、一所優質學校的使命。多年來,成都四十九中作為盟主學校、龍頭學校,積極實施精準幫扶,輻射引領,有效地助推了教育全域均衡發展。 

教育改革 銳意前行

在辦學實踐中,唐文勇堅持以教育改革創新作為促進學校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學校文化為內核,構建完善「三底課程」體系,培育「四維德育,善美素養」育人特色,砥礪「四主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普通高中人才培養模式,走出了一條富有成效的全面育人之路。

構建「三底課程」,完善育人體系。課程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學校課程建設以「立德樹人」為靈魂,以校訓「厚德、礪志、篤學、尚行」為切入點,遵循課程「五要素」,建構「三底(底蘊、底色、底線)」課程體系,培育底蘊豐厚、底色靚麗、底線牢固的傑出。目前,成都四十九中已順利開發、開設常規校本課程31門。

底蘊課程。底蘊,即讓青少年走出只能依靠直接經驗認識世界的時空思維的局限,獲得走進文化世界的工具,學會藉助文化知識不斷學習、探索、創造未來世界的能力。關注學生這一鮮活生命內在的蘊藉,關注學生才智、學識的深度、厚度與廣度,拓展每一個生命的寬度,這是底蘊課程的核心指向。底蘊課程關注會學、善思、篤行、創新,分為基礎、拓展、個性三類。

底色課程。底色,即引導青少年學生養成陽光、自信、熱愛生活的良好態度,對未來抱有希望,不畏成長的艱難。底色課程就是給學生未來發展奠定陽光生活、健康成長、個性發展基礎,為讓其有一個靚麗的人生抹上一道明亮、溫暖的色彩的課程。底色課程關注強健、優雅、自信、堅韌,分為體育、藝術、生活三類。

底線課程。底線,即遵循且堅守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則。底線課程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構建為學生的人生打下愛國益民、果敢擔當、友善自律的做人底子,築牢學生的精神底線的課程。底線課程關注愛國、友善、自律、擔當,分為法律、、生命三類。

推進「四維德育」,培育善美素養。在學校德育建設中,唐文勇積極推進「高起點、重常規、抓細節、求實效」「四維德育」模式,探索「善美德育」之路。以「高起點」重構德育工作的價值觀和方法體系,踐行德育「三句箴言」,著力處理好「三個關係」,重視「一個規劃」。建立完善「校長負責,德育副校長主管,德育處落實,共青團分片,家庭、社會參與」的德育長效機制,落實《成華區中小學德育工作二十條》等規章制度。計劃管理抓實抓新,形成特色;過程管理抓細抓活,注重養成;效果管理抓面抓點,發展個性。通過學科德育滲透、豐富活動載體,挖掘育人功能,提升善美素養。

三理三心,序化善美素養內涵。成都四十九中「善美德育」,契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善」是人文情懷,「美」是審美情趣。為此,唐文勇對「善美素養」做了序列化設計。精準定義,找準切口。「三理」即「生理、心理、倫理」,「三心」即「自信心、責任心、感恩心」。我們把握好這兩個切入點,「分層次、有重點、求實效」地實踐。整體設計,序化目標。在非畢業年級做「有規矩、守規則、強規範」的基礎善美人;在畢業年級做「講責任、願奉獻、重實踐」的現代善美人。高一養習慣;高二抓信心;高三強目標。 

多元平臺,豐富善美素養途徑。學校堅持主題教育實踐和重大節日、紀念日傳統教育活動;豐富學生社團活動,先後成立了亮音合唱團、武術、女足等30餘個學生社團,促學生健康成長、多元發展;紮實陽光體育活動。堅持每天鍛鍊一小時,堅持高初中大課間活動,堅持高中體育課分模塊教學;四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成立建築面積近600平米的心理成長中心,在中小學率先完備了比較專業的生命、心理教育的設備設施,配備了專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教師2名,並特聘國家臨床執業醫師李旭東教授為指導專家;構建書香校園,以班級文化建設為主路徑,提升善美素養品質;搭建共育橋梁,通過學校、家庭、社區多方聯動,聚合善美素養資源。學校精心建構了《成都四十九中家長成長課程》,並邀請德育、心理健康專家與資深班一起編印《家庭教育讀本》。2019年12月,成都四十九中在成都樹德中學90周年校慶上作題為《以家長成長引領學生成長》的發言,獲一致好評。

優化評價,激勵善美素養發展。根據《中學生思想品德評定標準》《四川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依據《成都四十九中優秀班集體評定辦法》,從班級常規、班集體風貌、班級發展狀況,對班集體進行綜合評價。個體評價方式是:變評「三好」為評「優秀」;變項目單一為項目豐富;變提名推薦為自願申報。近年來,成都四十九中先後評選出585名校級「優秀學生」;有190人獲省、市、區級「優秀學生」稱號;有26個班集體獲市、區級「優秀班集體」稱號。

推行「四主課堂」,跨越提升質量。基於學校質量建設的現實需要,唐文勇系統梳理、總結自身的教學管理經驗,響亮提出「課堂比天大」觀念,主導構建「四主課堂」,深入推進課堂改革,強化過程監控,提高教學效益。

著力課堂改革,提升課堂效益。為了全面遵循新課程標準,切實提升學科核心素養,成都四十九中構建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訓練主線、思維主攻」的「四主課堂」。

「學生主體」,是指堅持「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理念,引導學生「動」「靜」「悟」,促使學生真實學習行為的發生。「教師主導」,其最終指向讓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愛、嚴、導」。「訓練主線」,是指充分發揮訓練的「鞏固、診斷、運用、遷移」作用與功能,強化結果的運用,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層次性、及時性和階梯性,做到「吃得準、教得活、練得精」。「思維主攻」,是指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品質的提升貫穿整個學習活動的始終。要求教師課上關注、追問、展現學生思維過程;課後引導學生歸納思維方式,明晰「我學到了什麼」「我是如何學習的」。

圍繞「四主」課堂,成都四十九中嚴格落實教學常規「五注重」,突出教學管理「三加強」。「五注重」:一是備課注重學生;二是上課注重思維;三是作業注重激勵;四是輔導注重陪伴;五是檢測注重改進。「三加強」:一是加強課堂管理。主要包括專人巡課、組長幹部跟蹤聽課、行政會議課等方式,要求對一周課堂變化、異常情況向行政會匯報並提出建議。二是加強考試管理。要求成套檢測題必須替換部分內容,力爭達到「考生變,考生新,考生慧」和促進學生信心的目的。檢測後,召開好年級分析會、科班會。年級分析會,力求做到「數據分析清清楚楚、問題歸因明明白白、措施擬定實實在在、照章激勵公公正正」;班科會,既重視班科教師協調、協作,又重視對目標生、踩線生、問題生的動態分析、成因分析、策略和措施擬定。三是加強教研管理。分析學科基本能力與核心素養要求,引導老師把好考綱關;組織中高考真題檢測,引導老師把好考題關;根據學生反饋情況,摸清易錯點、易混點,障礙點,引導老師把好考點關;分析學生學習實情,研究學生真實學習活動的發生,引導老師把好教情、學情關。

深化「大中融合」,創新培養模式。成都四十九中搶抓區委區府投巨資原址改擴建、實施「優質教育倍增工程」的重大發展機遇,前瞻教育發展方向,聚焦高中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突出普通高中人才培養方式變革,在課程開發與實施、學習空間重構與培養途徑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建構多維課程新體系。立足環境育人功能,構建文化浸潤課程;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夯實學科基礎課程;著力學生多元成長,豐富校本選修課程。成都四十九中已開設創新社團8個、選修課程5門。其中,《指尖數學》《初中信息學(數據與編程方向)》等已成為「網紅」課程。未來,學校還將開設高中信息學、機器人、創客、3D設計與列印等課程。

探索高普教育融合,創新拔尖人才培育新路徑。2018年7月,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校地共建高校附屬學校的指導意見》,區政府搶抓全市戰略機遇,與電子科大、理工大學等駐區高校籤訂校地合作協議。市、區兩級的共建戰略,讓學校利用高校資源,轉變育人方式,探索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成為可能。目前,成都四十九中已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建立合作關係,探索高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此外,成都四十九中將與蘇大納米科學技術學院建立合作關係,力爭建成其西部生源基地。

同時,學校市級課題「基於創新實驗室建設的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踐研究」正式立項並開題。通過課題研究、課程開發與實施,教師教育觀念明顯轉變、專業素養顯著提升;學生科學精神和素養逐步形成,創新意識和能力逐步增強。2019年11月,唐文勇在四川省教育廳舉辦的「四川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教育裝備建設論壇」上作題為《重構學習空間 聚焦核心素養 創新人才培育》的專題講座;2020年11月,唐文勇在寧波全國教育技術裝備大會上以《國家課程校本化重構和實施——培養拔尖創新後備人才的方法和路徑》為題作大會發言,受到與會嘉賓好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唐文勇表示,將繼續在成華這片教育熱土上躬身實踐、勤耕不輟,為創建質量卓著、品質卓越、特色卓異的一流示範性高中而不懈努力。(陳榮麒)

相關焦點

  • 貴陽市教育局推進普通高中學校「小語種」優質特色發展
    據悉,以小語種為主要切入口的外語課程教學改革、小語種人才培養探索,是貴陽市教育局推進普通高中學校優質特色發展舉措之一。 據了解,實施小語種教學,是外語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也是推進普通高中學校優質特色發展和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的有效舉措。
  • 【曬績推優】萬眾一心謀發展 務實篤行新徵程——大新莊鎮2020年度...
    萬眾一心謀發展務實篤行新徵程大新莊鎮:萬眾一心謀發展 務實篤行新徵程省級創新驛站在天合億農業發展公司掛牌,完成了「天合億」綠色食品認證,核心區育苗基地番茄、芹菜等新品種增至90餘種;成功獲評國家級西紅柿地理標識產品;慶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河北省濱海水稻研究所合作,建成了京津冀地區領先的優質水稻育苗基地,可供4萬餘畝高端水稻種植;以傑恩牧業為主的奶牛養殖存欄達4.8萬頭;年出欄商品豬5萬頭的翱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豬養殖項目達產增收;巴馬香豬合作社建成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綠色工廠
  • 聚焦「亞運興城」 展現擔當作為 實現跨越發展
    時間的書頁不斷掀開,發展的命題日新月異。錢塘南岸的蕭山, 堅持亞運總牽引,高質量打好「 一二八」 組合拳,加快趕超跨越發展,實現新時代新蛻變,奮力打造「 重要窗口」 的示範樣板,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蕭山發出了時代鏗鏘之音。
  • 揭陽市優質普通高中部分招生指標直接分配到初中學校的實施辦法(附...
    一、工作目的揭陽市優質普通高中學校部分招生指標直接分配到初中學校(下稱「指標到校」)的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是根據《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做好2020年全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粵教職函〔2020
  • 黔江區多措並舉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發展
    近年來,黔江區大力實施普通高中發展促進計劃,紮實推進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著力補短板、提素質、強內涵,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發展。一是抓項目,補短板。累計投入資金1.76億元,升級改造3所高中學校辦學條件,完工投用黔江中學學生宿舍、運動場,新華中學實驗樓,民族中學二期工程項目,累計完工校舍3.9萬平方米、運動場1.37萬平方米。開工建設黔江中學教學綜合樓、新華中學教學綜合樓共計2.43萬平方米。
  • 篤行新發展理念 築牢生態屏障
    篤行新發展理念 築牢生態屏障李愛武調研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工作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劉敏文 攝影 周姣姣)1月11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專題調研全市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工作她強調,市林業部門要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中當好守護者、服務員和主力軍,全力做好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工作,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築牢生態屏障。副市長黎作鳳,市政府秘書長劉傳漢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 發展職業教育 助力「四水同治」 「十三五」河南水環學院實現跨越...
    至此,該校在校生從五年前的6000多人發展到近1.5萬人。「十三五」期間,河南水環學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我省實施「四水同治」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據介紹,我省歷來十分重視水利人才培養。1955年10月,我省為解決興修水利、治理淮河的人才匱乏問題,在洛陽白馬寺創辦了河南省水利學校,這就是河南水環學院的前身。
  • 實幹篤行才能不負韶華
    作者:長春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李彧威  道固遠,篤行可至;事雖巨,堅為必成。一個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最可貴的就是心中有夢想,並且為實現夢想不懼風雨、實幹篤行、砥礪奮鬥。  剛剛過去的一年,有許多人和事感動著我們。
  • 勇毅篤行 奮鬥以成! 校長朱澤飛在2020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2016年,你們一入校就恰逢60周年校慶,親歷了學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創新,見證了科技探索的一次次突破。你們用卓越表現不斷提升學校的知名度、美譽度。這四年,你們和學校同成長、共奮進,感受到了永不言棄、挑戰自我的欣喜;經歷了賽場拼搏、揮汗如雨的酣暢;收穫了彌足珍貴的友誼,甚至刻骨銘心的愛情;樹立了志願服務的意識,堅定了報效祖國的決心。雖一瞬記憶,卻回味一生。
  • 唯有實幹 方能篤行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2020年上半年,格爾木市法院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線,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較好地服務和保障了格爾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
  • 發展質量實現新跨越 「四新」經濟佔經濟總量比重超過40%
    發展的質量,決定著經濟能走多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十三五」期間,我市發展質效邁上新臺階,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級,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達到1500億級,培育形成2家千億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3.9倍、突破3000家,新型研發機構達100家,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戰疫情,創佳績,實現一中跨越發展——德安一中召開2019-2020學年下...
    第一階段由分管校領導就分管工作進行總結:郭小平總結了學校黨建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強調全體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嚴肅糾正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徐宏對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在疫情影響下,積極開展組織老師們開展「停課不停教」進行了高度評價,宣讀了本學期教育科研獲獎名單。閔武衛總結了學校脫貧攻堅工作、教育資助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宣讀了優秀教研組、備課組、優秀教案、優秀心得體會獲獎名單。
  • 抬高「底盤」 多輪驅動 蘭州西固區打造優質教育均衡發展「新高地」
    抬高「底盤」 多輪驅動 西固區打造優質教育均衡發展「新高地」 「西固區現有中學24所,其中省級示範高中3所,從整體看,西固區初高中教育發展非常好。」西固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王剛介紹說,近年來,西固區不斷創新教育發展理念,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在教學教研、師資培養、教育質量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特別是在中高考上線率方面逐年攀升,西固學子在家門口就能夠上到理想的初高中,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
  • 篤行不倦、行遠自邇
    讓我最為看重的是我們的人力資源指標得到很好的提升,員工離職率降到歷史新低,員工「三化」(專業化、年輕化和認同化)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通過播恩文化的宣導,播恩文化已成為播恩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播恩故事會常講常新,全體播恩人團隊團結一致,奮勇前進。過去的一年,是繼往開來的一年。
  • [中國黨政幹部論壇]靳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跨越「發展陷阱」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當前黨和國家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任務,只有頭腦清醒,把穩航船,避開險灘陷阱,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把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才能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辦家門口的優質學校!松山湖實驗中學託管東坑中學
    近年來,東坑中學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辦學特色逐步彰顯,但與全市其他學校相比,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伴隨著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的社會需求和政策導向,集團化辦學逐漸成為創新義務教育發展機制的重要措施。
  • 130年 中國寶武實現從零到億噸的歷史性跨越
    央廣網上海12月2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創業傳承130年,肇始於江南製造局煉鋼廠、漢陽鐵廠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實現了鋼產量從零到億噸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從無足輕重到全球鋼鐵首位的歷史性跨越。昨晚,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在滬宣布,其實現了年產鋼超1億噸的歷史性突破。
  • 江北新區優質中、小、幼學校大盤點!
    江北新區作為中國第13個、江蘇省首個國家級新區,一直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聚焦「高水平現代化教育強區」這一目標,秉持「面向未來教育」的向度,成功創建省市級優質幼兒園近40所、省市級小學特色文化項目學校9所、市教育現代化初中2所、市新優質初中學校
  • 閔行區幼兒園到高中全分析:優質學校覆蓋全區,規劃升學路徑必看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閔行是一個比較「雜亂」的區,而這樣的一個大區,近幾年教育發展卻是最快的。今天閔行君就來好好說說大閔行的幼小初高教育資源。 從七寶中學、閔行中學2所本土名校,到華二、上師大附中、交大附中等3所名校分校,閔行的高中資源,從全市各區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了。
  • 付長波:「藥罐」校長城口扶貧 「燭光 跨越」促發展
    受訪者供圖  改革突破學校管理,激發教育教學活力  在全國公招重師城口附中校長無人問津的情況下,付長波捧著煎藥的紫砂壺,拖著極度貧血的身子帶隊來到城口。作為重慶師範大學的扶貧辦主任,他既要做好學校扶貧工作「燭光 跨越」行動綱領的推進和落實,又要對位於城口的這所嶄新的中學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