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談到當年拍攝電影《甜蜜蜜》的細節:本來想找黎明和王菲共同出演,因為當時港臺明星只有他倆是來自內地,卻沒想到王菲連劇本都沒看就推了。後來才找了張曼玉。
但編劇卻說:「我一直覺得應該向張曼玉道歉。因為當年導演陳可辛找到張曼玉,我睜大眼睛都不敢相信——她那麼西化的一個人,怎麼能演出我寫的那個「大陸妹」呢?但看了電影,我發覺自己打錯特錯了,她比我寫得更像角色本身。」
張曼玉的演技,一直備受肯定。廣為流傳的還有這麼一段:
當年在拍攝《甜蜜蜜》時,張曼玉飾演的大陸妹為了金錢與更好的生活,傍上了黑幫老大豹哥。
在得知自己的情人曾志偉飾演的「豹哥」突然被小混混害死,去警局認領的時候,導演想拍出「突然失去依靠」的大陸妹的絕望與背痛。
誰知,到了拍攝現場,張曼玉首先看到了「豹哥」後背「米老鼠」的紋身,於是沒忍住笑場了。隨後立即意識到鏡頭正對著自己拍攝,於是一秒調整情緒,從笑容進入悲情,最後崩潰大哭。
沒想到,正是這次笑場,成就了張曼玉演技巔峰的佳話。
導演陳可辛也爆料:當時就是笑場了,後來還補拍了好幾條,最後選片段的時候,還是覺得第一版最自然、最驚豔,補拍的幾條雖然中規中矩,但都不抓人眼球。
無心之失,卻成就一段佳話。
不得不承認,張曼玉就是典型的「老天爺賞飯吃」的天才演員。拍攝當下即使笑場,也能瞬間轉入情緒,從喜到悲,層層遞進,演活了人物內心的真實與豐富。成為引人入勝的經典畫面。
高級的演員都是把生活融於演技,把真實感受投射於角色本身。
之前看過一個採訪,對於失去親人的悲痛,沒有經歷過的人都會想當然的認為,聽到噩耗就會崩潰大哭,因為傷心、因為悲痛。
但實際上,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對於至愛親人的離去,有些人在當下是哭不出來的。因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人從理性到感性的釋放,會有一個心理接受的緩慢過程。
越琢磨才越覺得張曼玉的這一笑,是神來之筆!
「豹哥」不高也不帥,但卻是會拿金鍊子、金手錶逗張曼玉開心的人,開心是曼玉和豹哥在一起最普遍、也最真實的感受。
所以,當張曼玉看到躺在那裡一動不動的豹哥時,情感上根本無法接受他的離去,看到米老鼠,就想起了曾經被逗樂的美好,所以會不自覺地從心底洋溢出笑臉。
而瞬間的抽離,卻無法改變現實的結局。笑過之後,「豹哥」依然只是躺在那裡,一動不動,毫無回應,這才讓張曼玉意識到那個寵她、愛她的豹哥,永遠的去了。
從理智到情感的傳遞完成,最終崩潰大哭、不能自已。
張曼玉是真正的演員,以至於王家衛評價她:張曼玉可以不露臉,僅靠身體的擺動就傳遞出一種感覺。
也正是因為張曼玉的出神演技,一舉拿下了當年的金馬、金像2座影后。
真實自有千鈞之力!
演技演技,說到底並不是一門技術,而是對生活的敏銳感悟。
所以你會發現,真正的演技派,分兩類:
1、老天賞飯吃
像張曼玉,笑場的神來之筆,瞬間轉換,過渡自然。
像張子楓,年紀輕輕沒多少人生經歷,卻能通過眼神,把《唐人街探案》中「心思複雜、細密」的女兒,詭異的一笑,詮釋到位。
2、閱歷豐富的人
像影帝黃渤,演什麼像什麼,就是因為曾經各行各業都幹過,什麼樣的底層生活都經歷過,所以他明白什麼樣的人,心裡想的都是什麼樣的事。
演技派,要麼閱歷豐富,要麼對生活細節,異常敏感。
你還喜歡哪些演技派?還有哪些經典角色,令你印象深刻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