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藍字白宮那點事兒或搜baigongstory關注我們哦
萬人矚目的美中女主播的辯論並沒有準點拉開帷幕。在一段接一段的廣告後,美東時間8點26分(美西時間5點26分),這場辯論才姍姍來遲。劉欣作為嘉賓與裡根在後者的節目《翠西·裡根黃金時段》(Trish Regan Primetime)中進行了此次連線辯論。在這個每期一小時的新聞評論節目中,兩人今天的「辯論」一共進行了15分鐘左右。之所以要給「辯論」打上引號,是因為這更像一場訪談——基本是裡根提問,劉欣回答。而縱觀兩人的對話,會有一種這簡直是美中貿易談判縮影的奇特感覺。
觀戰記
萬人矚目的美中女主播的辯論並沒有準點拉開帷幕。在一段接一段的廣告後,美東時間8點26分(美西時間5點26分),這場辯論才姍姍來遲。
翠西·裡根,金髮紅衫,古銅膚色,煙燻眼妝,珠光紅棕色唇釉,背景是主體為紅色的光暈,一如性格,高調火爆。
劉欣,黑髮藍衫,皮膚白皙,薄薄一層西柚色口紅,脖間一條銀色鏈子玉吊墜,藍色背景,一如性格,沉穩內斂。
裡根在開頭表示,這是一個交流分歧的好機會,觀點只代表個人。接著話鋒一轉,指出她的客人是一位中國共產黨員,但是自己依舊歡迎劉欣。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厲害的開場白,試圖從身份入手,質疑劉欣立場的客觀性。
劉欣的開場白非常有禮貌:「非常感謝翠西,感謝給我這次機會,我從來沒有想過能和您進行直接對話。」 但接下去,裡根有至少三次「搶話」,或者「信號重合」。針對裡根「身份質疑」,劉欣表示:「我需要直說,但是自己並不是共產黨員。」「我今天的觀點也僅僅只代表我自己。」
接著,裡根蹦到了第一個尖銳的問題——中美貿易談判,你認為兩國之間能達成貿易協議嗎?劉欣表示,自己並沒有內部消息,但是她認為中國政府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了他們的立場。 如果美國對中國政府,對中國談判團隊表示尊重,而不是使用外在的壓力,就很有可能達成一個有效的貿易協議。
裡根的回應顯得很誠懇,表示貿易戰對雙方都不好,然後扔出了第二個犀利問題——智慧財產權,美國公司如何冒著自己的東西被偷的風險,在中國運作?同事,屏幕上滾動播出了13例所謂的「值得注意的中國智慧財產權盜竊案例」。劉欣反問比較巧妙,那你應該去問問你們那些美國公司有沒有錢賺呀?劉欣接著坦承表示,自己並不否認有智慧財產權的問題,確實有個人,有公司有偷竊行為。但是我認為,世界各地普遍的現象。美國也有公司起訴來起訴去的。你不能因為有這些事件,就說中國在偷竊,美國在偷竊。
對此,裡根毫不客氣地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陳述,而是多項報導報告,包括來自WTO的證據。
裡根再次拋出一個熱點的問題,問如果美國以華為對美國開放5G技術資源為條件,向華為開放市場可不可以?這時候,她的頭瀟灑地向側邊微微一甩。3秒或有信號造成的停頓後,劉欣表示,如果通過雙方互惠互利相互學習的目的的話,你願意花錢去買我們的智慧財產權,那我認為沒有任何問題。劉欣這時聰明地用「現身說法」:「我之所以學英文,因為我有一個美國的老師。」
忽然,裡根的問題跳到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什麼不擺脫髮展中國家的身份。劉欣的回答中規中矩:中國人口眾多,人均GDP不到美國1/6,「我們也想變得強大,但是真正的目的是你到底怎麼去定義發展中國家。」
接著就到了關稅問題,裡根談到了美中關稅的不對等,問能不能同時取消關稅?劉欣稱這是個好主意,但這同時又是個複雜的問題,如果僅僅降中美的關稅,歐盟、日本就會有意見。用美國的盟友來回答問題,可以說很技巧。
最後,裡根提到了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問題,稱中國經濟體系是資本主義經濟,但企業又是國家運營。劉欣開始似乎沒有聽清楚這個詞。但後來回答說,中國經濟體系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劉欣還拋出了數據回應,說中國80%的僱員為私人公司工作,65%的科技創新也來自私企。我們是很混合很多樣化的,也是非常開放的。對此,裡根則表示,中國應該保持開放。
劉欣在結束語中歡迎裡根來中國看看,全場辯論就這樣嘎然而止。
這場讓人期待了很久的美中女主播的PK,與其說是刀光劍影的辯論,不如說更像一場心平氣和的問答。更像一場新聞發布會,裡根是「記者」,一連串的發問+搶話,劉欣是「受訪者」或者「發言人」,眉頭微微有些緊鎖的回答。裡根並沒有出現先前視頻中的「發飆」的情形,身段柔和了不少,但提的問題咄咄逼人,軟中帶硬。而劉欣顯得落落大方,對尖銳問題有備而來,全場表現可圈可點處不少。
僑報觀察:美中女主播「約辯」:美中貿易談判的縮影
美東時間5月29日晚上8時30分,福克斯商業新聞頻道(Fox Business)主播翠西·裡根(Trish Regan)和中國國際電視臺(CGTV)主播劉欣關於貿易話題的「約辯」如期舉行。兩位主播之前通過電視節目和推特的隔空喊話以及美中貿易談判模糊不清的前景為這次「約辯」吸引了充足的熱度。
劉欣作為嘉賓與裡根在後者的節目《翠西·裡根黃金時段》(Trish Regan Primetime)中進行了此次連線辯論。在這個每期一小時的新聞評論節目中,兩人今天的「辯論」一共進行了15分鐘左右。之所以要給「辯論」打上引號,是因為這更像一場訪談——基本是裡根提問,劉欣回答。而縱觀兩人的對話,會有一種這簡直是美中貿易談判縮影的奇特感覺。
兩人的對話大致進行了7個來回。問題主要涉及美中貿易談判的局勢與前景、智慧財產權、華為、發達國家地位、關稅等。都是目前美中交鋒的焦點問題。總體來說,這7個來回的對話雙方都比較克制,並沒有之前「約辯」的火藥味道。而具體到整場對話,從多個方面都讓人聯想美中貿易談判本身。比如,重點討論智慧財產權、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而且都屬於「美方提出」的關切。裡根提出的關於中國是否屬於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體制的問題,是談判造勢時美方對於中國最常見的抱怨和偏見。
開頭裡根表示歡迎劉欣參加節目,結尾劉欣歡迎裡根去中國看看,能看出各自都在努力展現友好的態度,但兩人的觀點對立還是比較明顯的,常常給是劉欣給予具體解釋后里根再強調自己觀點,有點各說各話的味道。這很像美中談判時川普和高層經貿官員常常強調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友好關係,但雙方談判又不免雞同鴨講,甚至對於貿易逆差具體數字雙方都各執一詞。
而信號延遲和可能的美方高傲態度所導致的兩人同時沉默或同時開口觀眾什麼都聽不清,像極了美中談判艱難時段都通過媒體喊話而無人在傾聽。而兩人對話結束后里根的節目立刻安排了鷹派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將劉欣的一些說法斷章取義為「承認了中國的智慧財產權盜竊行為」,與川普政府鷹派官員常用的手段如出一轍。
美中新聞主播就雙方貿易話題「約辯」就這樣告一段落,而美中貿易談判究竟會如何進行還在懸而未決。從今天這場酷似美中貿易談判本身的對話中,雙方應該都認識到,在分歧不小的情況下,只有誠意、平等、傾聽才能進行有效的意見交換;傲慢、偏見、曲解,都可能激化矛盾;在「貿易戰不符合雙方利益」共識的同時進行切實的討論與妥協,才有達成協定的可能。
社交網絡看「世紀約辯」:若國與國能平和談判該多好
對於劉欣與翠西裡根的這場「世紀約辯」,雖然有不少人原本期待著一場火花四濺的辯論,但是,一場溫和而友好的討論,也讓很多觀者在心中分出了高下。
從油管、微信、推特等平臺上的評論來看,一個能得到大眾共識的看法是:二位女主持人能夠知性而友好地討論,如果國與國之間的談判也能如此平和地進行,那該多好。
大多數華人網友都表示,劉欣的表現可圈可點,回答問題時機智靈活,而且觀點與事實運用較多;而翠西全程沒有「發火」,也屬十分難得,顯示出相當的理性。
有網友評論稱,很突出的一點是,劉欣始終不卑不亢,體現了中國人「溫和」但「不軟弱」的文化特點。亦有人認為,這場對話是一個好的開端,起碼中國的聲音,由美國主流媒體幫忙傳播了。
對話結束後,翠西感謝劉欣來參加「世紀約辯」 (翠西裡根推特截圖)
網民評論截圖
網民評論截圖
不過,也有一些網友抱怨這場對話太不過癮,雙方都沒有說得太直白,官方語言較多。而且,翠西只提問,不追問,似乎是刻意的一種談話策略,特別是最後的收尾,顯得非常突兀、令人意外。
全程約20分鐘的對話,主要話題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華為、關稅、國家資本主義等。美國之音中文網以摘錄要點的方式關注了全程,它的最後一則推特是這樣表述的:「辯論結束說再見後,翠西·裡根回放了劉欣的一段話,並總結說:劉欣承認中國盜竊了智慧財產權。隨後在節目中發表評論的是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從網上反應來看,「劉欣承認中國盜竊了智慧財產權」這句話似乎成為整場對話中最具爭議性的一個話題。也有網民評論稱,這種說法是對劉欣表述的斷章取義。
直播結束後約2個小時,翠西在推特上發文並附上了完整視頻連結,她表示,「感謝欣來參加今晚有關中美貿易關係的對話。」
在翠西發推約一小時後,劉欣也在推特上發文,感謝翠西給予這次機會,進行了一場「對話而非辯論」,並表示「大家應該冷靜下來,而不是火上澆油」,她同時期待與翠西能有下一次對話。
本文為美國僑報記者稿件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記者:蘇晚、陳琳、徐一凡
小編:小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