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歲傳奇作家馬識途封筆 作品曾被改編為《讓子彈飛》
馬識途 姜文電影《讓子彈飛》讓很多人認識了傳奇作家馬識途。2010年賀歲檔,根據馬識途作品《夜譚十記》之《盜官記》改編的《讓子彈飛》全國公映,短短11天橫掃4億元票房。 近期,馬識途新作《夜譚續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
-
106歲馬識途宣布封筆丨封筆告白轟動文壇 百年巨匠馬識途書寫新傳奇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我年已一百零六歲,老且朽矣,弄筆生涯早該封筆了……」7月5日一早,文壇巨匠、106歲的馬識途老先生發布《封筆告白》,宣告從此不再創作。消息一傳出,轟動文壇。自1935年開始執筆,馬老的創作生涯已有80餘年。
-
106歲馬識途冒雨現身《沒有硝煙的戰線》電視劇發布會:紀念隱蔽戰線犧牲烈士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攝影 向宇繼《夜譚十記》被改編為電影《讓子彈飛》之後,著名作家馬識途小說《沒有硝煙的戰線》將再度被改編為影視作品。11月30日,成都下起淅瀝小雨,今年已106歲的馬識途仍冒雨參加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主創線下交流會。
-
106歲推新作,他的槍裡有子彈,總要打出去
李鵬:其人其文,都是文壇佳話、當代風標。「我個人認為,今天的研討會,不僅是四川的文化事件,而且是全國甚至全球的文化事件,因為,為一個106歲的老作家開研討會,歷史上沒有,全世界罕見。」在馬識途《夜譚續記》作品研討會上,主辦方負責人之一的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四川日報社總編輯李鵬在發言中說。
-
93歲老地下黨員捐出清代祖宅 價值百萬元以上
胡崇紳老人是一名老地下黨員。襯衫外套著米白色風衣,一頂鴨舌帽,胡崇紳身板筆直。93歲的老人,握手十分有力。電視上正播放他的新聞,他指著電視說,嘿,我都上電視了,又說,沒得好大回事,不值得宣傳。但不為人知的是,老人還是一位老地下黨員。他的傳奇一生,不斷與老宅子的命運相交錯:在這裡出生、外出避禍、加入共產黨、密約馬識途……一把藤椅,一杯清茶。胡崇紳講述起那段塵封的歷史,以及他那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的老宅。老宅與老人一生的際遇胡崇紳捐出的老宅,位於西昌市禮州鎮益民南街25號,為兩大院、三進深的四合院。主體建築建於清代,後來在民國初年,又補建了其中一部分。
-
子彈飛了十年,姜文確實沒有誆我們,狂歡也持續了十年
距離《讓子彈飛》上映已經 10 年了,十年後再看你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知友:包茅子(3800+ 贊同,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讓子彈飛》由姜文導演,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馮小剛、陳坤等聯袂主演,卡司強大到柏林影帝廖凡只能在中間飾演一個小角色,胡軍也只有五分鐘的戲份。就這個卡司在近十年的華語電影裡說是第一絕沒有人敢說是第二。演員不是一部電影成功的充分條件,但一定是必要條件。讓子彈飛自10年上映以來,我就看了不下十遍,可謂精彩絕倫,尤以鴻門宴那場戲最為精彩。
-
楊力仁:馬識途和他的革命領路人錢瑛
1938年3月的一天傍晚,在位於漢口富源裡的湖北省委組織部辦公室裡,馬千木再一次見到錢瑛,並遞交了陶鑄寫的介紹信。錢瑛看了介紹信後親切地說:「哦,你就是馬千木。以後不要叫我錢部長,大家都叫我錢大姐,你也叫我錢大姐吧。一切明天再說,今晚你就住在這裡,不過是打地鋪喲!」
-
《讓子彈飛》票房與爭議齊飛
《讓子彈飛》上映8天來,票房已突破4億。《讓子彈飛》上映首日觀影人次達76.5萬,超過去年的票房冠軍《阿凡達》。賀歲片《讓子彈飛》也引發諸多熱門話題。飛速飆升的票房、褒貶不一的評價,還有關於文藝片導演向通俗妥協,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國產片節奏應當提速,真正的喜劇不是搞笑等此起彼伏的討論,使得《讓子彈飛》成為本年度賀歲檔最具話題性的影片。
-
子彈飛了40年,從《讓子彈飛》原著中淺析那些你不知道的姜文隱喻
革命敘事是主旋律當中數十年如一日的音律,不過,在大片時代裡,卻出現了有趣的翻轉。《讓子彈飛》是2010年上映,不得不承認,這是姜文的天才之作,經典行列,最為奇妙的是作品引起不同政治立場的解讀而且各自都能自圓其說,堪稱公認的狂歡。
-
圍著馬識途請教背後的故事!《沒有硝煙的戰線》主演穎兒、郭家銘:不能辜負這樣一部作品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攝影 向宇11月30日,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主創線下交流會上,原著作者、106歲馬識途的現身令眾人十分感動。活動後,作為此劇主演的穎兒與郭家銘,主動圍攏在馬識途身邊,分享起塑造電視劇中兩個角色的過程與體會。
-
名家齊聚《夜譚續記》研討會 馬識途題字: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今年7月,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與106歲文壇巨匠馬識途定下了金秋之約,今日(10月11日)上午,馬識途《夜譚續記》作品研討會如約而至。研討會開場,阿來解釋了馬識途未到場原因,並展示出馬識途選取蘇軾《稼說送張琥》中「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題字,激勵所有人讀書要廣博而善於取其精要,要有豐富的積累而謹慎地運用知識。隨後,通過一段視頻,馬識途表達了自己對現階段人生的感悟。他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活到了106歲,現在還能說能寫,還能進行文學創作,寫出了不太滿意的《夜譚續記》這本小說。
-
104歲馬識途:我的生命中沒有「投降」二字
一個人一生中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了,但傳奇正在於,有人可以同時在兩個領域內成績卓著。 馬識途正是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少出夔門,志懷報國 ,奮 鬥 百年。戎馬與筆墨,革命和文學,他將兩項事業,完美融為一身。
-
解讀《讓子彈飛》:太陽下一塊溫暖的生鐵
《讓子彈飛》上映8天來,票房已突破4億。飛速飆升的票房、褒貶不一的評價,還有關於文藝片導演向通俗妥協,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國產片節奏應當提速,真正的喜劇不是搞笑等此起彼伏的討論,使得《讓子彈飛》成為本年度賀歲檔最具話題性的影片。
-
什麼是「老驥伏櫪,志在千裡」,馬識途《夜譚續記》告訴你
看到106歲老作家馬識途還在創作,還在文字的路上筆耕不輟,這兩句話就突然闖入了我的頭腦!我想老作家馬識途可以說是這兩句話最佳體現,因為他還在創造價值!初心不改,讓一個人越走越遠,在自己的領域精耕細作,收穫頗豐。使命在肩,讓一個人知道他要幹的是什麼,而且用自己的力量做著應有的成績。
-
《讓子彈飛》原作者新作,最新諜戰劇《沒有硝煙的戰線》開拍
該劇原著馬識途,總編劇和監製由梁振華擔任,導演是劉濤。本劇原著馬識途曾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並稱「蜀中五老」。他出生於1915年,如今已經105歲高齡。很少人知道,馬識途在成為一名職業作家之前,他真正的身份卻是一名搞地下工作的職業革命家。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殊的身份,使他的文學作品別具一格。大家熟悉的姜文導演的電影《讓子彈飛》就是根據馬老師所著作品《夜譚十記》改編的。
-
《讓子彈飛》一部無論怎麼想像其精彩都不過分的電影,值得觀看!
對於無條件喜愛姜文的觀眾來說,《讓子彈飛》是一部無論怎麼想像其精彩都不過分的電影,如果你偏愛《鬼子來了》那個路數的話,驚喜會更大些。而《讓子彈飛》是部商業片,凸顯的是單線條的故事和符號化的人物,姜文在改編時剔除了馬識途原作《夜譚十記》中的階級對抗成分,於是《讓子彈飛》變成了一個類似於黑幫電影的故事格局,主題也被模糊化了,能升華一點的也就是葛優扮演的湯師爺臨死前對命運無常的哀嘆——剛剛還吃著火鍋唱著歌兒呢,誰知道一轉眼就到了這步田地。
-
被姜文騙了10年,《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其實早就死了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他自己扮演的張牧之。張牧之身上有很多謎團,他的身份,他影射了哪個歷史人物,也引發了很多的聯想和猜測。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可能被錯過了,就是張牧之根本就不是張麻子。電影裡,葛優扮演的馬邦德,一直都在懷疑張牧之的身份。
-
被姜文騙了10年,《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其實早就死了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他自己扮演的張牧之。張牧之身上有很多謎團,他的身份,他影射了哪個歷史人物,也引發了很多的聯想和猜測。多年以來,他們一直都盤踞在鵝城附近,黃四郎說的,自己的菸草被劫,也是真事兒,確實是被真的張麻子劫的。真的張麻子就是劫富濟貧的好漢。張牧之是什麼時候當的麻匪呢?電影說,他是在松坡將軍蔡鍔在日本死後才回國的,也就至少是1916年以後,《讓子彈飛》的故事發生在1920年。
-
讓子彈飛:站著就把錢給掙了?
姜文的首部商業大作《讓子彈飛》12月16日全國公映,「看得懂的電影」,這是姜文在《讓子彈飛》宣傳期間多次提到的一個詞,也折射出姜文從文藝到商業的巨大轉變 「如果姜文拍商業片,將是對我最大的威脅。」馮小剛曾這樣評價「兄弟」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