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漫畫按:這是談凱莉在異常漫畫的首次亮相。而鼴書出品五花八門的漫畫zine,我們曾合作與推薦過三款:newliu的《膽小狗》、煙囪的《漫畫葬禮》以及由十八本組成的套裝《中德童話PK》。
《怪猴三十天》是厚厚一沓握在手掌裡的卡片,這三十天沒有前後之分,可以隨意洗牌,是我最喜歡的一款鼴書,符合zine需要有玩具質感的期待。三年後,沒想到推出了第二集,這樣我們就擁有了怪猴的六十天。聖誕和新年接踵而至,喜歡稀奇古怪小漫畫的讀者,去鼴書給自己挑選一份禮物吧。
鼴書的微店在文末,店主pigao為它畫了大量可愛的插圖和小動畫,絕對是你見過最美的微店裝修,請一定要點進去觀光。
文:鼴書
The Monkey Lab——怪猴實驗室,是談凱莉的一個A4紙上漫畫實驗室,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還在持續。
談凱莉,網絡空間中常使用自己名字的縮寫 T.K.L. ,也會用猴子、怪猴這一類的外號稱呼自己,而 「怪猴實驗室」 其實就是一個以自己為原型的微型漫畫實驗劇場。
這個系列有一個平面空間裡的固定框架,類似一系列的小海報,抬頭處是固定的標題位,重複出現 The Monkey Lab 的 logo,配合每次劇情內容的變化演變為不同的字體;劇情表現的空間即A4紙除去標題後剩下的空間,一般是用4格漫畫的形式,有時是3格,也有少量獨幅的。每個故事都在一張紙內完成,基本沒有複雜的劇情,都是圍繞主角怪猴展開的,往往會被設定在一個不確定的時間、空間內,某個奇思怪想的瞬間和演變。
從2015年開始,談凱莉在這個實驗室裡,起初是對小空間內的敘事性的實驗,隨後演變為對視覺語言的關注,以及不同繪畫材料上的應用。
「我喜歡畫畫,老想畫新的,『怪猴實驗室』 可以滿足我。」
從最初幾乎是每天完成一個故事的節奏,經過3年,問起在這期間是否會遇到瓶頸時,談凱莉這樣描述這個系列:
「怪猴實驗室這個漫畫系列一直在繼續,但中間也很慢的更新過一段時間,也不算瓶頸,會留一點空白和距離再去觀看和繼續創作,把一些新的思考和嘗試加入到漫畫裡。
現在也因為畫得越來越多了,看之前畫的,每一張就好像是一個格子,整個系列就是一個多格漫畫,這樣構成的是一個巨型的漫畫,怪猴的旅行還在繼續,創作和試驗也還在繼續。」
談凱莉是一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創作者,在漫畫方面的創作之外,也涉及架上繪畫,敏感於不同材料的嘗試,而在視覺系統之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一名音樂DJ,而在音樂空間的體驗也相當大地影響了她的漫畫創作。
「做 DJ 的體驗當然是很開心啦,能播放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但我對自己做 DJ 也有一些像畫畫上的要求,把它看成是一項藝術創作,收集很多聲音和音樂,按照時間空間順序來編排,會考慮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來播放,讓舞池裡的人能感受到音樂裡我想傳達的感受,用抽象的聲音和音樂創建一個場景,把舞池裡的人吸引住。 畫漫畫和做DJ互相影響,因為很多電子樂裡面重複的節奏和抽象的空間結構,我都可以用到漫畫的形式語言裡面,這種安排和邏輯上的嚴謹性都是相通的,還有有趣和實驗精神一直會繼續在 DJset 裡,也會把 DJ GROOVE 帶到漫畫裡,實現漫畫裡的音樂節奏感,還有空間抽離感。」
「怪猴實驗室」 近期還在更新,而實驗的內容有了新的方向,加入了很多來源於音樂體驗式的跨界思路。
「是關於漫畫形式語言和結構上的思考,以後的會更加弱化漫畫敘事性,強化視覺造型和漫畫形式結構。
畫面元素,比如漫畫格子分鏡的分割結構,反覆出現的形狀,統一的配色,強調的顏色和形狀,這些看似和內容時間空間發展不相關的元素,成為畫面的主體,營造一些奇怪的造型和場景。」
從最初「怪猴實驗室」的設定中,就可以讀到談凱莉對於圖形語言層面的關注,每一期藉助一些劇情元素展開的字體設計,就像運營一個龐大的 VI 系統,正是敏感與圖形元素的表達能力,所以對於談凱莉的漫畫敘事就不僅局限於角色的帶動,而敘事的內容也就不局限於對「事」的描述了。
2015年鼴書書店出品了第一集《30days》,由30張卡片構成,將這個系列小劇場濃縮在手掌大小內
2018年推出了第二集,同樣是30張卡片
識別以下二維碼了解詳情
或在帖子最下端 閱讀原文 處查看 鼴書 微店中
了解最新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