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Welcome to My World——巖崎琢的混搭音樂素描

2021-02-15 白鵝紀

一段恰到好處的配樂、一首貼近主題的歌曲是我們看番的良好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很多人只會記住歌手而忘記了作曲家的付出。實際上配樂界也正悄悄發生著重大的變革。在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下,「混搭「就像溫床般吸引著作曲家們投入巨大的熱忱,白鵝君下面介紹的巖崎琢,便是其中的一員。

野良譚 - 《野良神》插曲

本文首發AnimeTamashii,授權轉載


21世紀的配樂已經告別了默默無聞的時代,在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下,配樂家們得到了更多展示自己的舞臺。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混搭這一音樂思維也被越來越多的聽眾接受。

廣義的音樂混搭,是幾種全然不同看似無法融合的音樂素材,經由創作者的技術性創新之後呈現出全新的音樂。正如許多音樂愛好者所了解那樣,混搭音樂並非個別作曲家一蹴而就的產物,早在19世紀,尋求創新的作曲家們就紛紛從世界各地汲取靈感融入到作品裡,拿到音樂廳進行演奏。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混搭就像融合世界文化的溫床,他們雜而不亂,雅俗共賞,既新穎又傳統,吸引著作曲家們對此投入巨大的熱忱,配樂家巖崎琢便是其中的一員。

巖崎琢,1968年1月21日生於日本東京,17歲時便獲得神奈川縣藝術祭合唱曲作曲比賽的第一名,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作曲科之後開始配樂的創作,在動畫和遊戲音樂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從1991年與山路敦司、松尾早人、岡本清郎等人合作的RPG遊戲《Mercury: The Prime Master》到2015年的《野良神ARAGOTO》,梳理巖崎琢24年的配樂歷程,會發現深刻的文化交匯烙印,當然他的風格並非這一種,本文僅從混搭這一角度與各位探討巖崎琢獨特的個性魅力。


從音樂發展的進程來看,即興並不是現代音樂的產物,早期的前奏(Prelude)、華彩(Cadenza)等都是需要演奏者自己臨場發揮的炫技段落,現代以非洲的節奏音樂為基礎發展的爵士、搖滾、藍調、說唱音樂文化興起之後,即興的表現手法就大放異彩了。就讓我們從《黑執事》輕鬆的爵士風格配樂《Little Lady》入手,來分析一下巖崎琢的即興音樂。


黑執事

配樂考慮到時間和用途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即興演奏,但《Little Lady》採用的「主題→即興→主題」曲式可以說是爵士樂即興演奏的標準模式:

1.主題旋律由樂手藍調口琴和小號分別完整的演奏了一遍;
2.藍調口琴按照原有的和弦發展主題,小號、鋼琴、節奏等其他樂手進行回3.應,撐起了樂曲的架構;
3.各樂手間即興接力,進行互動對話;

4.整個樂隊回到主題演奏一遍結束。

容易帶動氣氛的爵士樂與其他即興音樂一樣,除了旋律線條,最重要的是由打擊樂器強調的節奏。過去作曲家們注重旋律,打擊樂作為原始的音樂形態之一併沒有太多發揮的餘地,直到匈牙利作曲家巴託克1936年將鋼琴與打擊樂器混搭,寫出了《為兩架鋼琴和打擊樂而作的奏鳴曲》(Sonata for Two Pianos &Percussion)等作品,近代的作曲家們才開始嘗試在樂曲中加入打擊樂,製造出驚悚、急躁、激動等戲劇效果。

今天的流行音樂中,打擊樂節奏可謂多如繁星,每種曲風可以衍生出成百上千種打法,比較巖崎琢相隔20年有關節奏的配樂,1995年發行《愛·超兄貴》中的《裸羅漢王リンブー》和2014年發行《野良神》中的《Again》,可以看出他對複合節奏的喜愛。

複合節奏,指在樂曲同一個小節中,出現的兩種以上不同的節奏。例如同時出現四拍和三拍,在聽覺上可以造成鼓點「錯位」的效果。(×為鼓點重音)


在所有的流行音樂類型中,電子音樂是一個重要環節。電子音樂的產生並不複雜,早期的作曲家和科學家們利用錄音機的功能對樂曲採取加快速度、將某一樂段進行循環等手段,組裝出全新的樂曲。

儘管在入行初期,通過樂曲中的人聲、敲擊鋼管等特效就能感受到巖崎琢對實驗音樂的熱愛,到2011年我們終於從《C》的配樂裡加入的大量打擊樂、貝斯等尖銳噪音中聽到了他稱為「過渡性」的嘗試,2012年的《軍火女王》更是率先搭上Dubstep的流行列車,日本尺八、中國二胡、印度鼓這些異國樂器們在的低音和脈衝的混音下褪去了深奧的氣質,配合管弦樂與說唱的穿插撐起了整部作品的框架。


軍火女王

在推特裡對好萊塢作品流行的配樂模式直言「最近のハリウッドの映畫音楽には全く魅力を感じないし(最近完全感受不到好萊塢電影音樂的魅力)」的他為了「自戒」寫出了H.W.Complex套曲,分別放入了《C》和《軍火女王》的配樂中。至此,巖崎琢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變成了以電子音樂為主的現代派。

無論喜歡與否,巖崎琢這一嶄新的曲風確實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在《軍火女王》動畫第二季中發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混音特典《taque is dodo》。2012年之後巖崎琢的電子說唱混搭已經成為他的一個標籤,《JOJO的奇妙冒險》第二部的卡茲主題曲《Avalon》、《科學小飛俠CROWDS》的主題曲《Gotchaman~In the name of Love》、《魔術快鬥1412》的主題曲《KIDのテーマ Uhh KID》都是其中的代表。

作為唱歌藝術的最高表現,歌劇是歐洲最熱門的音樂形式。直到20世紀以前,作曲家若是想賺錢,寫歌劇和芭蕾舞劇是唯一的出路,即使是在貝多芬最炙手可熱的時期,歐洲的音樂中心維也納人最喜歡的依然是羅西尼和他的義大利歌劇。義大利美聲學派旋律優美句法工整,巖崎琢的配樂中不乏此類音樂,比如《黑貓》的《Si,tu sei diverso》、《黑執事》的《La gardenia》《Cena d』amore》、《JOJO的奇妙冒險》第二部的《Il mare eterno nella mia anima》都是優秀的義大利語美聲藝術歌曲。《科學小飛俠CROWDS》的a小調《Ziel der Hydra》更是電子元素混搭下的佼佼者


科學小飛俠CROWDS

這首歌開頭便是小提琴高音組一再反覆的Am和弦(簡譜 3-1-6(低),下同)琶音高-中-低下行,低音部則是快速的音階上行,緊接著的銅管組也用Am和弦分解高-低-中的順序加入演奏,短短的十幾秒只使用了六個音,通過三種不同的和弦分解方式將聲部匯集在一起便渲染出色彩暗淡的抑鬱氣氛。小提琴組在樂曲的間奏使用Am和弦上移一個八度旋律小調下行,和弦衍生的動機 6(低)-7(低)-1-3-1-7(低)-6(低) 貫穿整首歌曲並銜接到最末,彼此前後呼應,首尾一氣呵成。

生長在中國的我們,於音樂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旋律,西方古典音樂家卻以和聲為終極使命,即使是現代作曲家,不管自己擅長哪種類型也一定會走上挑戰創作復調曲的道路。

《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配樂有一首曲目,初看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D大調卡農曲《コミカル生徒會》,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巖崎琢在對位法的使用而顯現出的「學院派」氣質。卡農曲(Canon)是復調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跟賦格相比旋律和結構變化相對單一但整體不單調,《コミカル生徒會》整首曲子使用的音都是由D大調的一級和弦(2-#4-6)及其轉位的和弦分解組合而成,不斷的在兩個八度內的和弦音跟經過音中重複,配上電音適度的停頓點綴,簡潔卻給人俏皮感,為劇情表現增添了巨大的魅力。

日本音樂的律種類眾多,印象中脫不出雅樂、能樂、民謠的範疇,一般而言日本的傳統音樂暗含著小二度音程,樂曲起來帶有憂傷之感。但巖崎琢的音樂,比如《斬·赤紅之瞳!》的《酒場》、《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的《コミカル1》因為對持續低音和節奏的偏愛聽上去充滿了異域風情,那麼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印度神曲」呢?小小的篇幅難以歸納,讓我們選取2014年《野良神》的主題曲,主人公夜鬥的戰鬥音樂《野良譚》進行分析。


野良神


先來看節奏方面。日本民謠按節奏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固定節奏,兩拍為一小節,四小節構成一個樂句;另一類是自由節奏,樂句的長短由歌者自由處理,帶有豐富的裝飾音和拖腔,曲終時以旋律下行結束。從這一點來看,《野良譚》除卻各種現代元素,配器和人聲的轉換可以說完全遵從了民謠的規則。

再來看音階,截取《野良譚》1:28至1:41片段,放到鋼琴上音階如下:

紅點為所用音階,如果把第一個紅點的簡譜5當成C(簡譜1)的話,音階就是C-(D)-bE-F-G-(A)-bB-C。這個音階在世界各地十分常見,在日本叫民謠音階,在中國叫羽調,在印度叫Kafi調,它還有一個更古老的名稱——Dorian多利亞調,老到可以在柏拉圖的《理想國》第三卷中找到蘇格拉底對它的描述:「……(Dorian多利亞調)可以模仿勇敢的人沉著的應戰,奮不顧身,冒萬難,履險如夷,視死如歸……」。我們同樣可以在英國民謠《斯卡波羅集市》、中國民謠《橄欖樹》、《最終幻想13》的配樂《Blue Fields》、《刀語》的主題曲《Bahasa Palus》找到這個音階,如果將調性音階做成比較圖如下:

如此看來,《野良譚》可以說是一首徹頭徹尾的日本樂曲,之所以有異域風情,皆因日本民謠音階的第四個音5跟第五個音b7在音程上是被波斯、阿拉伯音樂廣泛使用的增二度(在鋼琴上跟小三度是等音程),這個不和諧的音程在歐洲古典音樂中幾乎不會出現,歐洲音樂家們甚至為了規避這個音程把大小調的規矩都改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了解一下旋律小音階。

印度風格真的可以跟其他風格互相轉換嗎?答案是有,比如電影《007》的主題曲,原作者Monty Norman寫成的《Good Sign, Bad Sign》是一首貨真價實的印度歌曲,經過另一位作曲家John Barry的改編,將配器的西塔琴改成了電吉他,變成了風靡全球幾十年的英國紳士的主題曲。大家都是這麼混搭過來的,巖崎琢這個現代派跟著流行走真是小菜一碟,至於喜歡哪個風格這種問題真的是見仁見智,所以也沒什麼好吵的。

從入行開始,巖崎琢在混搭的道路上找到很多樂趣,也給我們帶來許多優秀的配樂。在他的手中,沒有什麼是不能混搭的,終於在2015年12月吃到了人生第一張紅牌——《野良神ARAGOTO》因為使用了伊斯蘭教召喚禮拜時的adhan,導致已經發行的配樂碟停止發售並全部收回,原計劃發行的第一卷碟片也延遲上市。

翻開巖崎琢入行以來發行的六十多張配樂專輯我們會發現,《野良神ARAGOTO》並不是他第一次使用宗教音樂,早在2002年《魔女獵人羅賓》主人公羅賓的戰鬥用曲《Kyrie》就使用了彌撒的垂憐經。彌撒曲以宗教創作為目的,原為天主教專用,在宗教改革之後範圍漸漸擴大,成為世俗音樂的一部分,到了21世紀,勇於突破的作曲家們更是在彌撒中加入搖滾、鄉村、拉丁元素在各種場合演唱。


魔女獵人羅賓

《Kyrie》也是這些新元素混搭之後的作品,在雜亂的教堂鐘聲之後,使用四個不和諧的半音,便製造出簡單又尖銳的旋律,歌詞Kyrie eleison(主啊,請你垂憐)則使用和諧穩定的純四度和大三度,兩條完全不同性格的旋律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如果說《Kyrie》用在基督教徒羅賓身上還算應景,那麼再往前7年,1995年NCS MASAYA發行的遊戲《愛·超兄貴》的配樂又是另外一番風景了。《愛·超兄貴》是超兄貴系列的第二代作品,主角名稱取自著名的佛教人物弁天、韋馱天、羅天,配樂的曲目名稱也無外乎寺院、羅漢、祭典這些佛教名詞,最後一首歌《シュテームモナムー》卻是改編自法國情歌《Un Homme Et Une Femme》(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這麼編排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或許我們可以從《魔女獵人羅賓》配樂碟的BK中找到一絲答案。

宗教音樂儘管經歷了千年發展,從音樂本質上並沒有產生多少變化。相比於前人的態度,莫扎特對宗教音樂的隨心所欲,貝多芬對宗教的揮拳爭辯,誠然,音樂能盡情表達作曲家對心靈的提問以及思考,若只是單純的信仰聯想而影響聽眾對音樂本身的欣賞,也是一大損失。

混搭對於創作者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技巧,還是賦予樂曲新靈魂的的方式。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喜歡巖崎琢的人。

-

一個戰鬥力高達5.01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爵跡2》發主題曲《就算》MV 張靚穎巖崎琢跨次元合作
    6月1日,電影《爵跡2》曝光主題曲《就算》MV,該曲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巖崎琢操刀作曲、編曲,導演郭敬明與著名作家落落作詞,樂壇實力唱將張靚穎深情獻唱
  • 不為人知的愛的生涯——繪本大師巖崎千弘
    《裸婦》,1950 年10月30日這可能是千弘參加素描會時的作品據說她也輪流擔任過模特隨著技藝逐漸精湛,千弘在《人民新聞》畫的插圖為她俘獲了大批讀者的心。有一天一位上了年紀的男士來報社拜訪,問:「請問巖崎千弘在嗎?」社裡的人說:「她現在外出了,您有什麼事?」
  • [一首歌] Welcome to my life
    Welcome to my life 所以,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Do you wanna be somebody else? 你有想希望可以過別人的生活嗎? Are you sick of feeling so left out?你再也不想被排擠在外嗎?
  • "To my world" 音樂節
    新學期,新氣象年輕的人們蠢蠢欲動「To my world」音樂節 旨在以競賽的方式讓同學們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和音樂的力量致我熱愛的世界2019音樂節我們HYJ1205809840微信4:宣傳部部員 高一(8)班 鍾音 WeChat:yyqx2000-11-28zxy微信5:策劃部部員 高一(7)班 黃國航 WeChat:huangguohang666huangguohang666提交到任意一個工作人員微信均可添加時請打上備註:高x(x)班 xxx 音樂節報名
  • 【音樂推薦】Welcome to the Jungle-Guns N' Roses
    樂隊主唱Axl Rose可以說是搖滾樂歷史上最偉大的樂隊領導者,主唱、詞曲作者之一,他的嗓音表現力豐富,穿透力極強,音域寬闊得令人咋舌,再加上有一顆瘋狂的頭腦和混亂放蕩的生活,所以得以成為樂隊的頭號樂器;主音吉他手Slash作為一把吉他的孿生兄弟深得演奏之道,他賦予樂器生命與激情,他的Riff精力充沛但又如水晶般清澈、Solo富有歌唱性;貝斯手Duff和鼓手Steven則提供了堅實的音樂架構
  • 17歲少女歌聲的魅力,巖崎太整的音樂創作秘話
    而 OP《少女はあの空を渡る》也是相當優秀的樂曲,巖崎更驕傲地說,完整版才是最好的。一開始,誰也沒有提出詳細的 OP 需求,沒有人跟他提 OP。忽然上面的人就過來,輕描淡寫地跟他說:「寫個片頭曲唄。」巖崎覺得機會難得不容錯過,就接下了。但是,關於 OP,也沒有特別的要求。從腳本和樋口總監督的印象來看,巖崎認為,最好是不專業的女孩子來唱。
  • 走進巖崎知弘的夢境:I Dreamed a Dream 巖崎知弘百年誕辰展有感
    應該說,誠品為了此次巖崎知弘誕辰100周年創作展可謂煞費苦心,布展貫穿了整個地下書城。讓讀者從走進書城的那一刻開始,就仿佛進入了一個亦幻亦真的世界。松本猛先生說,那是在巖崎知弘去世後,他想將她的畫作放到美術館展覽,而當時一般的美術館還不願接受繪本美術作品,於是他就決定為媽媽建立一個專門的繪本的美術館。於是就有了位於東京練馬區的只有180平米的一個小小的家庭美術館——巖崎知弘生前的畫室。
  • 昭和時代的檸檬,漂亮的音色,極為紮實的唱功- 巖崎宏美
    很多70年代的音樂愛好者,都熟悉風華絕代的三口百惠,和山口百惠是競爭對的巖崎宏美估計現在的年輕人了解的就更不多了。
  • 歌曲歌謠 | 《海洋奇緣》You're Welcome
    So what can I say except you're welcome?For the islands I pulled from the seaThere's no need to pray, it's okay, you're welcomeI guess it's just my way of being meYou're welcome, you're welcomeWell, come to
  • 巖崎知弘:凝視孩子心靈的畫者
    啟程之前,我們可以透過文字和畫作,感受巖崎知弘傾其一生用畫筆所保護的孩童之純真。「無論承受過多少痛苦,人還是具有愛他人的能力。」「希望那些看著這些柔和的繪本長大的孩子,能在心裡的某處留有這份美好的記憶,在遭遇到傷心或絕望的境遇時,能回想起書中的柔情,慰藉其心靈。」
  • 我們的眼睛永遠渴望美好與童真——巖崎知弘
    《窗邊的小豆豆》一書的插圖,就是巖崎知弘所畫。畫中的小豆豆,充分凸顯了小女孩的天真、活潑及可愛。
  • 巖崎知弘:在戰火紛飛中尋找溫柔童心
    很多人知道巖崎知弘(1918年12月15日-1974年8月8日)是因為《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小豆豆形象。
  • 增亮50% 巖崎高品質超亮氙氣燈正式發布
    4月18日,以「無論何時,我們目光向前」為主題的巖崎照明高品質超亮汽車氙氣燈新品發布會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廣州舉行;這是巖崎超亮氙氣燈自從2013年9月研製成功後,歷經半年的封閉測試後
  • 《思秋期》、《すみれ色の涙(深紫色的淚)》-巖崎宏美
    如果想與筆者分享一份弦外之音的快樂,不妨寫信給筆者,郵箱地址:15245703@qq.com,或加微信號:QQ15245703)【日歌經典回顧】《思秋期》、《すみれ色の涙(深紫色的淚)》-巖崎宏美巖崎宏美(1958年11月12日-),日本東京都江東區人,畢業於日本堀越高等學校,是日本知名的實力派女歌手。
  • 傳世之作《The End of the World》| 外國經典音樂
    《The End of the World》是由美國著名的女鄉村音樂歌手史琪特·戴維絲 (Skeeter Davis)於1963年演唱的一首歌曲。史琪特·戴維絲,是美國著名的女鄉村音樂歌手。她出生在肯塔基州幹嶺市(Dry Ridge),是家中七個子女中的長女。
  • 一場與中國的「邂逅」讓她重拾畫筆|日本_社會|巖崎|中日友好醫院|...
    漫畫的作者巖崎春香並非專業漫畫家,而是日本機場檢疫所的一名檢疫員。△巖崎春香巖崎春香說,畫漫畫是自己學生時代的愛好,工作後就沒有再畫過了,而一場與中國的「邂逅」讓她重拾畫筆……「我想讓日本民眾更了解中國」2018年,只會幾句中文的巖崎春香來到中國,成為了中日友好醫院的一名護理志願者。
  • World In My Eyes #1 · 214
    Let me take you on a tripAround the world and backAnd you won't have to moveYou just sit stillNow let your mind do the walkingAnd let my body do the talking
  • 這是天父世界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1 This is my Father's world,And to my listening earsAll nature sings, and round me ringsThe music of the sphe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