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繪畫 面具下孤獨狂歡的畫家 詹姆斯·恩索爾

2020-12-24 藝術寶庫美術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詹姆斯·恩索爾(James Ensor,1860-1949年),比利時畫家和圖形藝術家。表現主義的先驅者,對野獸派、德國表現主義和後來的超現實主義藝術,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戴花帽的恩索爾》1888年

恩索爾小時候的繪畫老師是一個諷刺漫畫家,他一直受所學的漫畫技法的影響,將狂歡面具和漫畫的誇張性之間緊密聯繫起來,充滿諷刺幽默與隱喻。他喜歡描繪「如狂歡節一樣的人生」的場面,帶面具的人、丑角、離奇滑稽的臉、骷髏、魔鬼、誇張的肢體動作,這些都是對環境的比喻。畫家用畫筆對當時浮華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取笑和辛辣的諷刺,喜劇與悲劇在人間輪番上演。

他的作品充滿新奇特的幻想,想像力超越了繪畫的技法。色彩調子雅致和諧而優美抒情,光的運用準確而精彩,畫面結構造型嚴謹,帶有巴洛克和印象派的風格,而題材卻是奇異荒誕和恐怖的。他認為「理智是藝術的敵人,藝術家被理智所控,就會失去感覺。強大的本能因此而衰弱,靈感會匱乏。」

《愛的花園》1888年

恩索爾的外祖父母和母親開設出售紀念品的商店,這些貝殼、陶器、戰船模型、異國特色工藝品以及狂歡節上使用的各種怪誕的面具,這些奇異的小玩意從小就刺激著他的藝術細胞,讓他對多彩的文化和藝術都很感興趣。在恩索爾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了17世紀荷蘭和佛蘭德斯的畫家的影響,作品含有恐怖和憂鬱的氣氛,如70年代末的油畫《神學家的神秘之死》。

《點燈者》1880年

《拿扇子的女人》1880年

《憂鬱的女士》1881年

他的早期作品是傳統的海景畫、風景畫和靜物畫。

《划槳者》1883年

《具中國藝術風格的法國物品》1880年

《捲心菜》1880年

《資產者沙龍/資本家的客廳》1881年

他的面具類的作品充滿了色彩強烈、詭異怪誕的面具人物。《吃驚的面具/醜化的面具》顯示出作者的荒誕意識和強烈的內心感情活動。畫中,一位戴著盲人墨鏡的矮小老婦打開門進來,她的臉上戴著面罩,鼻子長長的。屋內坐在桌邊迎接她的那位先生戴著跟她一樣的面具。

《吃驚的面具》1883年

《令人驚駭的面具》1883年

《聖安東尼的苦難》1887年

《亞當和夏娃被逐出天堂》1887年

《基督進入布魯塞爾/基督降臨布魯塞爾》是他的代表作。這幅畫一開始被20人派拒絕展出,並險些被開除出這個畫派。直到1929年才得博得了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的青睞,畫家也被晉封為男爵。

這是一幅既滑稽可笑、又宏偉壯麗的作品,生澀且不調和的顏色,構圖平庸,然而卻生動無比。我們看到嘈雜的人群中,有的帶著假面,有的歡歌笑語,有的演奏樂器,有的搖旗助威,基督則在遠處眾人的簇擁下緩緩走來。

《基督進入布魯塞爾/基督降臨布魯塞爾》1888年

《陰謀/面具》1890年

《可怕的音樂家》1891年

《好法官們/明智的法官》1891年

《為醃鯡魚爭奪的骷髏》1891年

《憂患之子》1891年

《絕望的丑角》1892年

《奇怪的面具》1892年

《聖母神慰》1892年

《憂鬱的漁婦》1892年

《危險的廚師》1896年

《死亡與面具/面對死亡的面具》1897年

恩索爾的畫面都充滿社會性,環境和人物的背後,隱含的都是對這個社會的反映和揭露。一張張面具背後是虛偽、醜陋、愚蠢與墮落。《被面具包圍的自畫像》一個帶著有羽毛的帽子留著山羊鬍的花花公子,在躁動的面具人群中,他卻是唯一一個有著人類血肉、表情自尊的人,而其他人展示的只是面具遮掩下虛偽的假笑。

《被面具包圍的自畫像》1899年

他的畫面中最常出現的,除了面具就是骷髏,展現出畫家的奇異想像,反映當今社會道貌岸然之下隱藏的罪惡。骷髏是人類虛榮空洞的象徵,是他的虛無主義世界觀的標誌。

《畫室裡的骷髏畫家》

《壞醫生》

其他作品還有《吃牡蠣的女人》(1882年)、《海灘上的狂歡節》、《面具戀人的驚愕》、《我的1960年肖像》(1888年)、《滑鐵盧的騎兵》(1891年)等。

《姑媽夢見怪物》

進入20世紀,恩索爾對世界的看法漸趨平靜溫和,創作失去了早年的銳氣與鋒芒,主要創作風景畫,風格上多緬懷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透納。

《瑪利亞凱爾克風光》1901年

《詹姆斯·恩索爾九月在家的自畫像》1948年

表現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西方藝術史:現代流派 扭曲怪誕的表現主義藝術概論【124】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中最有才華的基爾希納【125】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繪畫之父-生存死亡與壓抑的蒙克【126】

相關焦點

  • 西方藝術史:法國野獸派和表現主義天才油畫家 基斯·凡·東根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自畫像》1895年基斯·凡·東根(吉斯/凱斯·凡·童根 kees van Dongen,1877-1968年)法國籍荷蘭畫家,他是位繪畫天才,少年時代就有素描和色彩佳作。他的作品濃墨重彩,以描繪優雅的婦女肖像出名。《周日的海灘》1900年他早期的繪畫風格深受法國後印象主義的影響,色調陰暗。他受畫家勞特累克的人物畫啟發,用墨水在紙上畫速寫,塗以簡單的純色水彩,筆法簡練、強勁、準確。
  • 西方藝術史:美國電影導演新表現主義畫家 朱利安·施納貝爾「130」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Accatone》1978年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1951年-)美國當代畫家美國「新表現主義」運動的代表。《安東尼奧莫利納大道》1992年《安東尼奧莫利納大道》1992年新表現主義是帶有具象的、有表現主義特徵的繪畫,興起於德國,之後漫延到了全歐洲和美國,朱利安·施納貝爾到了80年代是美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畫家 馬克斯·貝克曼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年 ),德國表現主義畫家,這種經歷使他的作品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從開始的簡單直白的描繪事物的學院派風格,轉變到了抽象的描繪人物、場景等嚴肅題材繪畫。在色彩經常以清晰的藍色與綠色、明亮的紅色與黃色相結合。
  • 西方藝術史:新表現主義畫家西格瑪·波爾克 藝術界的鍊金師「129」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西格瑪爾·波爾克(Sigmar Polke,1941-2010年)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性畫家,版畫家、攝影師,是上世紀60年代「資本現實主義運動《愛麗絲》波爾克在繪畫中有效地利用了膠印印刷技術,結合大眾流行圖像,生成一種混合的藝術語言,對戰後西方消費社會戲謔性地調侃,筆法粗獷,展現了他的幽默、想像、諷刺與機智。
  • 什麼是表現主義電影?
    因此,主題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在這一時期較為稀少。愛德華·蒙克《妒忌》,布面油畫,76×98cm,1907年而當時的電影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形式迫切需要得到藝術界的認可,於是,創作者們便將這種表現主義原則運用於影像創作。這類電影作品也同樣反映了人物內心的孤獨、恐懼、狂躁等不良精神狀態,呈現了高度誇張、變形、主觀化的影像世界。
  • 世界名畫家——表現主義大師蒙克《吶喊》賞析
    蒙克 孟克是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複製匠,偉大的挪威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他是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藝術家,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 畢卡索、馬諦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弗朗茲·馬爾克(弗蘭茨·馬克 Franz Marc,1880—1916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青騎士社的創始人之一。用色上受到麥克繪畫生動絢麗的色彩啟發。帶有田園牧歌似的愉悅氣氛。這些畫以富有表現主義色彩的對比鮮明飽滿的顏色,紅色、黃色、藍色、白色和紫色的動物們為主題,生活在色彩斑斕而抽象的自然風景中。《公牛》《狼》早期作品以自然主義的學術風格為主,畫風落寂憂鬱。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反戰題材的油畫家 奧託·迪克斯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奧託·迪克斯(Otto Dix,1891-1969年)德國表現主義的新客觀現實派主要成員之一《毒氣中的突擊/突擊部隊在瓦斯下前進》帶著防毒面具的士兵手持兇器,下一秒就帶來無盡的破壞力,視生命如同草芥。看到這些畫面,誰還不要反戰?
  • BBC西洋藝術史紀錄片(視頻)
    【BBC紀錄片西洋藝術史】西洋藝術史紀錄片,繪畫的故事譯製片,現代藝術之旅視頻
  • 西方藝術史:天才的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無眼女神...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莫蒂裡安尼《自畫像》1919年 阿美迪歐·莫蒂裡安尼(阿米地奧·莫迪裡阿尼 Amedeo Clemente Modigliani,1884-1920年)義大利著名的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猶太人,早夭病逝的天才,只活了三十六歲。
  • 乾貨放送|超詳細西方藝術史時間線(萬字長文整理)
    hello君叔又來了這幾天我翻遍全網整理了一份超詳細的西方藝術史時間線趕快收藏轉發起來吧還有中國藝術史和現代設計史的時間線接下來會陸續推送請大家關注君叔好了現在正式開始史前美術又稱「原始美術」。這一風格體現在繪畫、雕塑和建築等各個美術門類中。弗蘭德的魯本斯是巴洛克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的熱情奔放、絢麗多彩的繪畫對西方繪畫具有持久的影響。同時代的現實主義大師如荷蘭的倫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貴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 西方藝術史:英國美術浪漫主義畫家 威廉·布萊克的詩意繪畫
    《雅各布天梯/雅各布之夢》弟弟羅伯特死的時候,悲痛的布萊克看見他弟弟的靈魂穿過屋頂冉冉上升,「歡樂地拍著手」,他因此畫下這張聖經故事裡雅各布登天梯的畫面。《雅各布天梯》1787年布萊克的早期作品簡潔明快,中後期作品趨向玄妙深沉,充滿神秘色彩。 布萊克的代表作品有《耶和華創造亞當》(1795)、《死亡之屋》、《憐憫》(1795)、《生命之河》等。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畫家 狩野常信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江戶前期著名畫家狩野常信( Kano Tsunenobu,1636-1713),幼名三位,號養樸、古川叟、耕寬齋、青白齋、紫薇翁、寒雲子等,世稱中務卯法印。《鷹》《竹鶴圖》《水墨松鶴圖 》《白鷺圖》《柳鳩圖》《牡丹圖》亞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
  • 《大話西方藝術史》:句句有梗的極簡藝術史,短時間提升審美品位
    所以我們需要一本入門級別的書籍帶我們欣賞藝術,《大話西方藝術史》就是這樣一本普及西方藝術史的書籍,作者是「意公子」瀟涵。意公子始終堅持「讓藝術更輕鬆有趣」的信念,自從創辦自媒體「意外藝術」8年來,她一直堅持用「讓人聽得懂的話」,為大眾講述新奇有趣的藝術故事。她主講的藝術類脫口秀《藝術很難嗎》等節目,全網播放量達到32億。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第一個給自己畫自畫像的畫家是誰?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幅畫是哪個?達利《記憶的永恆》靈感來自哪本書?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更有意思的是,講故事的高手意公子,把這些問題用淺白風趣的語言,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藝術故事。
  • 西方藝術史裡的中國大師
    林風眠是我很喜歡的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可以被認為是西方現代美術與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有機結合,在他的作品中能夠看到諸多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但是他的創作手法卻是非常中式的。在林風眠的風景畫中能夠清晰地看到現代藝術家保羅·克利的影響,克利的作品是一種形色分離的繪畫方式,首先抓住人的一定是對於色彩的刻畫,然後再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形象,色彩與形象的載體並不統一。林風眠的作品中還常有高更的影子。
  • 《大話西方藝術史》:輕鬆入門西方藝術史,有趣、好玩又實用
    我們一直認為,"藝術"高不可攀,離我們生活很遠、很抽象難懂,但是意公子的這本《大話西方藝術史》通俗易懂、言語有趣,讓我們對西方藝術有了初步的了解,讓我們領略到了不同的美,離西方的藝術更進了一步。藝術的起源意公子的《大話西方藝術史》中講述的藝術的起源,是"巫術說",在西方這個觀點是比較主流的觀點。在上萬年前,在阿爾塔米拉洞窟中,有許多優質的壁畫,這些壁畫不是用筆和顏料畫的,而是用礦石畫的。
  • 藝術史中消失的女畫家,她們都去哪了?
    在繪畫中女性永遠是模特,永遠處在被觀察的角色中,從未主動創造過。翻開歷史可以了解到,女性想成為畫家真的比登天還難,女性被禁止臨摹人體,無法進行骨骼研究,缺少成為畫家的必要條件,甚至連工作都要被人瞧不起,可以說社會直接掐斷了女性通往畫家的道路。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派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常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長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木挽町」創立者狩野尚信【103】西方藝術史:日本美術-世俗美術時代 狩野元信【103】
  • 書單|這5本書,淺白輕鬆有趣地讀懂西方藝術史
    《八卦藝術史》封面02《大話西方藝術史》推薦理由:給藝術小白架構西方藝術的發展框架。《大話西方藝術史》封面03《膽小別看畫》推薦理由:將細節與整體綜合起來,針對繪畫作品進行「推理解謎」。作者中野京子是日本藝術史暢銷書作家,她用八卦加吐槽的心,將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經典繪畫,進行了精彩絕倫的解讀。這是一套系列叢書,都是以畫中的某一細節當作切入點,先拋出一個個懸疑的問題,接下來就風趣大膽地開講名畫,抽絲剝繭,把謎團一一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