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畫家 馬克斯·貝克曼

2020-12-25 藝術寶庫美術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年 ),德國表現主義畫家,繪圖者,作家,雕塑家,新客觀主義主要成員之一。

《馬克斯·貝克曼自畫像》

馬克斯·貝克曼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志願者來到了戰爭的最前線,在那裡目睹了殘忍與血腥。死亡的呻吟,粉色的肉體,猩紅的鮮血,灰色的天空,刺激著他脆弱而敏感的神經,使他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這種經歷使他的作品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從開始的簡單直白的描繪事物的學院派風格,轉變到了抽象的描繪人物、場景等嚴肅題材繪畫。在色彩經常以清晰的藍色與綠色、明亮的紅色與黃色相結合。

《吹號的自畫像》

馬克斯·貝克曼的一生共創作出了很多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戴紅圍巾的自畫像》、《巴登-巴登的舞蹈》、《黑夜》、《全家照》、《離別》等。

《全家照/全家福》

他創作了很多城市場景的具象繪畫,作品以強烈的斜線構圖、嚴峻的冷色調構成畫面,反對含蓄內向的表達情感,而是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他以憎惡的眼光看待當時的德國現實,對畸形的、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抱有嘲諷和否定的態度。他把客觀現實的事物和主觀的想像結合起來,採用象徵性的具有個性特徵的表現形式。

《三姐妹》

《魚背上的旅行》

貝克曼的肖像畫結合心理學的方法,運用比喻手法繪畫,人物多半是畸形和病態的,茫然、惆悵又憤青的面部表情,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情感。

《戴紅圍(領)巾的自畫像》1917年

《黑夜》中描繪了戰後德國政治上分裂的殘酷和暴行。狹小幽閉的空間內,正在上演著暴行和折磨的恐怖場景。運用緊密組合的緊湊構圖,線條有力、界限分明。

《黑夜》1919年

《巴登-巴登的舞蹈》伴舞女郎們無奈地與大腹便便的紳士們應酬交際,身不由己,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表現了戰後的經濟災難與人性的墮落。

《巴登-巴登的舞蹈》1925年

《離別》的左右兩聯,貝克曼描繪一幅折磨場景。受害人都被五花大綁,失去自由,正在被納粹迫害和恐嚇。中間是一幅理想畫面的救世圖,安詳而美好。

《離別》三聯畫1933年

跟其他表現主義派有同樣的遭遇,馬克斯·貝克曼也受到統治者的詆毀和迫害。納粹黨人禁止公眾收集他們的畫作,並在1937年辦了場名為「臭名昭著的、墮落的藝術展」。貝克曼不得不於1937年離開德國去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又在1947年在美國定居。在美國開始創作大幅的、摺疊式的三聯畫,畫中的人物和景象都很奇特,被闡釋為對希特勒及其納粹黨含沙射影的批判。

《國王》1937年

這時期的作品有《男演員》1942年,《狂歡節》1943年,《盲人的恫嚇/盲人衝擊》1945年,《墜落的人》1950年,《城鎮(城市之夜)》1950年和《穿藍色夾克的自畫像》1950年等。

《演員們》

《雜技演員》

《鳥的地獄》這幅別具象徵意義的作品被公認為媲美《格爾尼卡》的表現主義作品,是一幅政治色彩濃厚的代表作。以剛勁有力的筆觸及鮮豔奪目的色彩,將觀者帶到陰森可怕的地下世界,目睹鳥型怪物對人類施以酷刑。畫作中央有一個多乳房鳥型生物從粉紅色的鳥蛋中破殼而出,指揮場面,她右邊蹲伏著一隻黑黃色的鳥型生物,盯著散落地上的金幣,而背後則有幾名裸女瑟縮著。畫作左邊,一群人類站在血色門前,被持刀鳥型生物強迫高舉右手,向面目猙獰的女鳥型生物敬禮,令畫面充斥著瘋狂與血腥。在畫面的前方,另一隻鳥型生物將一名裸體男子(於這恐怖國度中純真的象徵)鎖在桌上,並用利器在他背上割出一道道血痕。

《鳥的地獄》1938年

《撲克牌賭法》1947年

晚年作品濃墨重彩於象徵主義靜物畫。

《天堂鳥花》

表現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畫家 奧託·迪克斯 【128】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畫家喬治·格羅茲 敢於諷刺揭露政治的「布爾什維克」【128】

西方藝術史:最富詩意和變化的瑞士表現主義畫家 保羅·克利【127】

西方藝術史:天才的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無眼女神」【127】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反戰題材的油畫家 奧託·迪克斯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奧託·迪克斯(Otto Dix,1891-1969年)德國表現主義的新客觀現實派主要成員之一迪克斯在一次大戰中應徵入伍,並多次受到毒氣和陣地戰的殘忍傷害,他用繪畫將殘酷的戰場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布拉格大街》1920年迪克斯早期以各種風格作畫,從印象派到立體派,最後以無政府主義者的叛逆表現而轉向達達派,後又轉向更為寫實的現代主題。戰後迪克斯開始將表現主義強烈的色彩和感性轉向新客觀主義的理性與溫和。
  • 西方藝術史:美國電影導演新表現主義畫家 朱利安·施納貝爾「130」
    美國「新表現主義」運動的代表。《安東尼奧莫利納大道》1992年《安東尼奧莫利納大道》1992年新表現主義是帶有具象的、有表現主義特徵的繪畫,興起於德國,之後漫延到了全歐洲和美國,朱利安·施納貝爾到了80年代是美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
  • 西方藝術史:新表現主義畫家西格瑪·波爾克 藝術界的鍊金師「129」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西格瑪爾·波爾克(Sigmar Polke,1941-2010年)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性畫家,版畫家、攝影師,是上世紀60年代「資本現實主義運動《愛麗絲》波爾克在繪畫中有效地利用了膠印印刷技術,結合大眾流行圖像,生成一種混合的藝術語言,對戰後西方消費社會戲謔性地調侃,筆法粗獷,展現了他的幽默、想像、諷刺與機智。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弗朗茲·馬爾克(弗蘭茨·馬克 Franz Marc,1880—1916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青騎士社的創始人之一。《藍狐》《老虎》馬爾克認為藝術不應該停留在對事物外貌的摹寫上,而應該揭示隱藏在紛繁複雜的世界內部的客觀精神實質。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藝術應當表現「人們眼睛所見到的背後的東西,是抽象的精神。」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繪畫 面具下孤獨狂歡的畫家 詹姆斯·恩索爾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詹姆斯·恩索爾(James Ensor,1860-1949年),比利時畫家和圖形藝術家。表現主義的先驅者,對野獸派、德國表現主義和後來的超現實主義藝術,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在恩索爾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了17世紀荷蘭和佛蘭德斯的畫家的影響,作品含有恐怖和憂鬱的氣氛,如70年代末的油畫《神學家的神秘之死》。
  • 西方藝術史:法國野獸派和表現主義天才油畫家 基斯·凡·東根
    野獸派代表人物,德國表現主義社團橋社的一員。在這裡,顏色不是描繪客觀事實的,而是表達畫家主觀感受情緒的,凡·東根將野獸派與接下來的表現主義關聯了起來。《紅衣舞女》1907年《莫德赫斯科引吭歌唱/歌唱的莫德加斯科》畫面中的女高音歌唱家昂首挺胸,放聲歌唱,側面輪廓最誇張的是那張大張的嘴。
  • 乾貨放送|超詳細西方藝術史時間線(萬字長文整理)
    代表畫家有法國的華託、布歇和弗拉戈納爾。另外還有新古典主義藝術和浪漫主義藝術。新古典主義藝術是隨著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到來,進步的美術家們又一次重振了古希臘古羅馬的英雄主義精神,開展了一場新古典主義藝術運動。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第一個給自己畫自畫像的畫家是誰?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幅畫是哪個?達利《記憶的永恆》靈感來自哪本書?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更有意思的是,講故事的高手意公子,把這些問題用淺白風趣的語言,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藝術故事。
  • 西方藝術史:天才的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無眼女神...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莫蒂裡安尼《自畫像》1919年 阿美迪歐·莫蒂裡安尼(阿米地奧·莫迪裡阿尼 Amedeo Clemente Modigliani,1884-1920年)義大利著名的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猶太人,早夭病逝的天才,只活了三十六歲。
  • 極簡西方藝術史(上)
    整個西方藝術史,19世紀是最重要的分水嶺,也就是印象派前後時期。這一時期之後,「古典藝術」被徹底打破,就像舊的封建王朝土崩瓦解,西方在藝術的新領域開疆擴土。不僅僅是繪畫藝術,包括音樂、建築等其它形式的藝術發展脈絡也大抵如此。讀透此文,讀懂藝術!
  • 貝爾納·布菲——法國表現主義畫家
    Bernard Buffet 貝爾納 布菲 1928――1999 伯納德·巴菲特是法國表現主義畫家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狩野派」畫家 狩野常信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江戶前期著名畫家狩野常信( Kano Tsunenobu,1636-1713),幼名三位,號養樸、古川叟、耕寬齋、青白齋、紫薇翁、寒雲子等,世稱中務卯法印。《鷹》《竹鶴圖》《水墨松鶴圖 》《白鷺圖》《柳鳩圖》《牡丹圖》亞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的美術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西方藝術史
  • 德國魏瑪「新即物主義」與今天藝術的聯繫...
    格特·沃爾海姆作品《無題(夫婦)》     對於德國表現主義,稍諳藝術史的中國讀者都不會陌生,然而提到「新即物主義」,知道的人卻至今寥寥。新即物主義並非一種風格,而更多的是一種共識、一種藝術態度。它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也許及不上表現主義,然而它的意義和研究價值或許並不遜色,尤其是在當下——又一個從離經叛道回望秩序的年代。
  • 西方藝術史:立體主義藝術家 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畢卡索121
    立體主義的藝術 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Pabol Picasso,1881-1973年)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二十世紀的大部分藝術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來寫
  • 除了貢布裡希,還有哪些西方藝術史入門書值得一讀
    貢布裡希採用了一個比過往理論更具有解釋力的觀點來講述藝術史。那是一代代藝術家圍繞著「錯覺主義」,不斷進步並發展「再現性藝術」的歷史,說白一點,就是如何更好地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世界的歷史。循著這樣一條主線,便有了從古埃及—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浪漫主義—印象主義最後到現代湧現各種流派的藝術史,它基於藝術風格的轉變,把原本碎片狀的歷史有效地黏合起來,成為各種教材敘事的範本。
  • 表現主義畫家埃貢·席勒:情慾就是我的藝術
    今天我們來聊聊現代藝術裡最離經叛道的畫家,埃貢·席勒。讓我們走進他的藝術史,亦是走進他的情慾史。1890年,埃貢·席勒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小時候的席勒就表現出自己的藝術天分,當時他的美術老師就支持他繼續發展自己的藝術之路。
  • 《大話西方藝術史》:輕鬆入門西方藝術史,有趣、好玩又實用
    我們一直認為,"藝術"高不可攀,離我們生活很遠、很抽象難懂,但是意公子的這本《大話西方藝術史》通俗易懂、言語有趣,讓我們對西方藝術有了初步的了解,讓我們領略到了不同的美,離西方的藝術更進了一步。藝術的起源意公子的《大話西方藝術史》中講述的藝術的起源,是"巫術說",在西方這個觀點是比較主流的觀點。在上萬年前,在阿爾塔米拉洞窟中,有許多優質的壁畫,這些壁畫不是用筆和顏料畫的,而是用礦石畫的。
  • 西方藝術史:日本世俗美術時代「宗達光琳派」俵屋宗達
    京都國立博物館藏本阿彌光悅筆俵屋宗達繪《鹿下繪》本阿彌光悅筆俵屋宗達繪《鶴下繪和歌巻》本阿彌光悅筆 俵屋宗達畫《古今集和歌卷》俵屋宗達(Sotatsu Tawaraya)畫了杉木門扉《松圖》、《獅子圖》、《白象圖》等,表現出獨特的才能
  • 表現主義畫家雅夫倫斯基簡介以及作品欣賞
    阿列克謝·馮·雅夫倫斯基(俄文:Алекс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Явленский,Alexej von Jawlensky,1864年3月13日 - 1941年3月15日)是活躍在德國的俄羅斯表現主義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