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地方志編纂應重視外文資料的運用
王紹安
「盛世修志」,全國已出版第二輪志書種類齊全,數量龐大。大多內容詳實,資料豐富,在資料運用方面積累了一些可資借鑑的經驗。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外文資料遠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事實證明,這類資料是十分可貴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在研究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客觀地、充分地、全面地佔有材料,特別是第一手材料。只有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前提下,才能從中引出客觀的規律。因而在地方志編纂過程中,不但要掌握中文資料還要掌握外文資料,不但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要知道國外對我國改革開放新時代發生的重大事件、制定的方針政策所持的態度。如果我們能充分地佔有正面和反面、中文與外文的各種資料,地方志的內容就會全面、準確、生動起來,更好地發揮志書存史、資治和育人的功能。
一、外文資料的種類
外文資料,是指國內及國外用非中文的語言形式出版的各類資料。用外文出版反映與研究中國的書刊浩如煙海,各國都有專門機構、專門人才通過這些資料對中國的歷史與現狀進行研究,編輯了大量研究中國的書目。外文資料概括起來共有五類。
(一)報紙雜誌。報紙與雜誌在國外是兩個混合使用的概念。就我國的外文報刊來說,比較有影響的有《中國日報》《上海星報》,前者反映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的出臺,後者主要反映社會風俗、人民生活等內容。
(二)年鑑、年報。比較有名的有美國的《世界年鑑》《德法年鑑》。年報是指在跨國公司、三資企業內部把一年中的工作進展、人事變異、有關的社會大事等匯總在一起出版,對志書經濟部類的編寫極具參考價值。
(三)檔案材料。在省級檔案館和圖書館均有許多外文檔案材料,等待我們去發掘。
(四)統計手冊、行名錄。統計手冊,指在華外交官和跨國公司、三資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為了工作方便,常把收集資料的精華編成的「手冊」,而且大多以統計表的形式出現。行名錄這種書通常一年一本,主要介紹全國各地外國人在華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姓名,此外還有調查記錄。
(五)傳記、回憶錄、遊記。外國人在年老時多愛寫自傳、回憶錄之類的東西,也有愛為別人寫傳的人。外國人的遊記大部分散見於報刊與回憶錄之中,但也有以專著形式出版的。
二、外文資料如何收集
(一)查找資料要注意利用工具書。如書目索引、篇目索引、報刊期刊目錄索引,這在省級圖書館一般都可找到。
(二)先本地後外地。在本地就可先到圖書館、檔案館、各大專院校圖書館等處查找。等找到一定程度以後,然後有目的、有計劃到外地去尋找。
(三)先簡後繁。可先從本單位、本地區的外文檔案資料著手,這樣先易後難,做起來有把握,馬上見成效,可以增加修志人員收集外文資料的信心和興趣。
(四)請教專家學者。一些大專院校和科研部門的著名歷史學者、經濟學者與外語教授,他們不僅熟悉外文資料,並且手中掌握許多外文資料,還可以提供一些資料線索。有的懂外文的老圖書館工作者,還知道哪些圖書館有與各地有關的外文資料。請教這些專家學者,可使我們的工作少走彎路。
(五)請歸僑與外籍邑人協助收集資料。國外藏有許多與國內當地有關的外文資料,我們沒有辦法掌握,但若找到熱心方志工作或關心鄉梓的歸僑和外籍邑人,把總要求告訴他們,他們中總會有人幫助我們細心觀察,給我們帶來所需要的資料。
三、需注意的問題
(一)要加強外文資料重要性的宣傳。外文資料具有深厚潛力,許多地方志工作者對此還缺乏足夠重視。收藏這些資料的單位和個人也有的捨不得借閱,怕翻來翻去弄壞了。這些都需要我們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正面宣傳。
(二)地方志部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優勢,進行必要的組織工作。外文資料的採掘收集工作,其難度要比中文資料大。各級地方志機構應統籌安排,進行必要的組織工作。
具體說來,一是要與檔案館、圖書館取得聯繫,幫助打通資料渠道。有的圖書館堆放著許多舊外文書報,無人整理,沒有書卡,沒有目錄,更談不上對外開放,這就要求地方志部門出面與有關主管單位聯繫,對一些可以公開的外文檔案資料儘可能開放。有的史志外文書報儘可能加以整理,編制卡片,為地方志編纂工作服務,當然也要相應制訂一些既有利於保存文獻又有利於調動積極性的制度和措施。
二是與圖書館、檔案館配合,編制外文資料具體內容的分類目錄,方便查找。
三是集中組織必要的外語力量,有計劃地就一些使用面較廣的資料進行複印、摘抄與翻譯。這樣既減少重複勞動,又可避免資料翻閱次數過多而毀損之虞。
四是加強與外文書店的聯繫,有選擇地購進一些外文書刊。
(三)要加強對外文資料的校核和研究。
一是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科學分析資料。由於政治觀點、宗教偏見以及種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許多外文資料帶有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立場觀點。對這些資料全部持否定態度是不對的,全部肯定也是錯誤的。一般說來,改革開放、科學方面的報導比較符合實際;氣象調查、自然災害的報告和研究較為客觀;跨國公司為了在華直接投資,像經濟、商業方面的調查是力求詳細準確的。至於其他內容則應注意校對分析。
二是對於這些外文資料,除了要對摘抄、翻譯的部分進行校對外,還要看它的來源、作者、背景情況,以判斷史料的價值。
三是將中文資料與外文資料作對比研究,這部分外文資料與另一些外文資料作對比研究等等,以判定資料的真實程度。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王紹安(四川省廣元市地方志辦公室)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論壇】王紹安 ‖ 地方志編纂應重視外文資料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