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方志流傳綿延千載,貴在史實,重在致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陶利輝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談及地方志部門如何切實破除傳統地方志工作重「存史」,輕「利用」的觀念。
他提到地方志部門圍繞重大事件及時組織編纂特色專志,「並且利用『網際網路+地方志』,打造自有平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巴蜀故事,同時開展好方志「六進」活動,做好資政輔治這篇文章。」
其中,編纂特色志書方面,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地方志辦組織編纂《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經過近十年艱辛努力,8卷1000萬字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在2018年5月與讀者見面。「這部專題志書首次系統再現了汶川特大地震災情、抗震救災以及災後重建的全過程,對弘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提升政府面對突發性災害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借鑑意義。」陶利輝表示。
此外,2018年,結合改革開放40周年,四川省地方志辦與省委政研室聯合編纂出版《四川改革開放40周年大事記》。2019年是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聯合省林草局編著出版《大熊貓圖志》(中英文雙語版)。目前,出版部門還將該書申報為國家絲路書香工程,如申報成功,將以8種外國語言文字出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行。
陶利輝還透露,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四川省地方志辦即啟動《生命至上——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錄》編纂工作。為迎接建黨100周年,正在謀劃編纂《新時代 脫貧攻堅在四川》大型畫冊和《四川方志中的紅軍長徵記憶》,擬在2021年6月前出版。